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次秘密接近敌方阵地侦察、写请战血书,有勇有谋他获得一等功

当64岁的黄朝耀打开旧相簿,翻开第一张折页,一个面容清秀的男孩出现在泛黄的相纸上。男孩穿军装,戴军帽,对着镜头站着笔直。虽然青涩的脸庞上稚气未脱,但是眉宇间透着一股坚毅和威严。“那便是我的抉择。”从那时起,不论是身着“军装绿”还是“检察蓝”,黄朝耀初心不改,把军人的优良作风一直延续下去。

作战英勇,他火线入党

1977年7月,高中毕业的黄朝耀报名参军。8个月后,他应征入伍,在武汉军区野战部队某团服役。

“新兵训练刚结束不久,战士们就扛着枪,奔赴战场。”1978年11月,该团接到中央命令,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大部队开始在广西、云南边境集结。

1979年2月,黄朝耀参与全团行动,成为组建的“尖刀连”中的一名机枪手。“那时候年轻,血气方刚,上战场总冲在队伍最前面。”

奇穷河是横亘在部队进军路上的一道天险。河对岸,敌人已经布下重兵把守。

“进攻命令下发后,我一边还击,一边匍匐着前进。”敌人火力猛,子弹从黄朝耀头顶飞过时,还卷起了一阵风。在他面前,一个又一个战士在渡河过程中中弹倒下。

碧绿的河水被鲜血染红。“后来,战友们把奇穷河改称为了'红河’,从而纪念那些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

经过激烈战斗,黄朝耀与大部队一起强渡奇穷河,攻克了设在河对岸的敌方阵地。因为作战英勇,组织批准他火线入党。

27天,黄朝耀所在部队势如破竹,从广西方向一路打到越南谅山。完成作战任务,他才跟随队伍从前线撤下,返回驻地修整。

1979年9月,黄朝耀通过选拔考试,进入西安陆军指挥学院,系统学习军事理论课程。两年后,黄朝耀毕业,被分配到兰州军区某红军师工作。

1985年5月,27岁的黄朝耀借回乡探亲之际,与恋人成婚。然而,探亲假还未休完,他便接到部队发来的电报:“速归队”。

“我隐约觉着肯定有大事要发生。”整理好行囊,黄朝耀与亲人道别。但与之前离家不同,这一次他多了一份牵挂。“战场是九死一生之地,万一回不来,不知该如何给妻子一个交代。”

面对亲人,黄朝耀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我告诉他们,组织要派我外出学习,需要立刻回单位报到,让他们不用担心。”但是,临别前,黄朝耀仍从妻子眼中读出了担忧。

若有战,召必回。返回单位后,部队举行战前动员大会,时任副连长的黄朝耀被抽调到云南参加战前训练,即将再赴中越边境,参加对越防御作战。

调度有方,他获一等功

1986年1月,黄朝耀所在部队接管阵地,离老山主峰直线距离仅隔不到700米。

阵地防御作战,物资供给成了难事。后方的运输员要翻过山头,避开敌人的火力点,才能抵达本方阵地。“不少战士在运送水和食物的过程中,倒在了敌人的枪口下。”

缺食物,他节省着吃为数不多的军用罐头;缺水,他长时间不洗澡;没有地方睡觉,他就猫在不足半人高的工事里,用弹药箱盖板搭成床铺,和衣而眠。

潮湿的工事里,战士们身上的军装湿了干,干了又湿。因为长期无法用清水擦洗身体,不少人身上长出了皮肤癣,“用手一抓全是血口子,时间一长还会流出脓水”。尽管作战条件恶劣,但是黄朝耀与其他战士们一起,时刻保持着警惕,确保不丢一寸阵地。

1986年10月,战斗由防御转为进攻。上级给黄朝耀所在部队下达命令:拿下前方直线距离800米的敌方55号阵地。

大战之前,部队重新组建一支突击连,黄朝耀任连长。“知彼知己者,才能百战不殆。”为了安排好队伍进攻路线,他做好伪装,带上地形图,先后8次秘密潜入阵地前沿展开实地调查。

“对面阵地上的敌人说话声都能清楚听见。”离敌人近在咫尺的黄朝耀,一边手拿望远镜观察,一边把敌人的火力点数量、兵力部署情况、阵地防御体系详细标注在地图上。

战前动员,黄朝耀和连队里其他党员干部们咬破手指,在白布上写下了“不怕牺牲,勇于参战”的请战血书,并同遗书一起放进了自己的战斗背包中。“上了战场,每个人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做好部署,战斗正式打响。“冲啊……”在漫天的喊杀声中,士兵们从战壕中一跃而出,向目标阵地冲去。只用了27分钟,黄朝耀指挥突击连,收复了老山地区55号阵地。

从前线返回后,黄朝耀被所在军区授予个人一等功,其连队也被中央军委评为攻坚英雄连。作为战斗英模代表,黄朝耀受邀赴北京作事迹报告,并受到邓小平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实干笃行,他秉公执法

1996年,黄朝耀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作为荣立个人一等功的战斗英模,按照政策,他可以在全省范围内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

当时国有企业待遇比机关单位好,周围亲朋好友都劝黄朝耀进企业工作。但是他转业到黄石,在黄石港区检察院担任副检察长。“在哪工作都一样,要知道和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烈士相比,我已经很幸运了,没有必要贪求其他。”

见过了生死,黄朝耀早已看淡了名利。和平年代,他的目标已经转为了立足岗位,干好本职工作。然而,作战经验丰富的黄朝耀到了政法领域是个新手。

“一次错误的司法罪恶甚于十次犯罪。”黄朝耀明白司法公正的重要性。于是,他系统自学了刑事检察工作涉及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司法案例,认真审查每一起经手案件,对公安机关办理的重大刑事案件严格做到提前介入调查。

作为分管批捕、起诉工作的领导,黄朝耀带头办案。不管是严寒酷暑,还是三更半夜,只要接到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奔赴办案现场。其办理的批捕、公诉案件从未出现案件质量问题,所办案件结案率达100%。

2008年,黄石港区检察院领导班子分工调整,黄朝耀分管办公室、档案、后勤保障等工作。身边朋友认为,让一个业务骨干去做一些鸡毛蒜皮、服务干警的事有点“屈才”,但是他一句“坚决服从安排”,平息了周围人的议论。

“工作没有好坏之分,平凡的工作同样能造就不平凡。”黄朝耀不讲条件,对于组织安排的具体工作,他都会扎实干好。在分管工作期间,该院连续六年获得机关档案工作目标管理省特级单位称号,连续六年被评为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多次获得黄石港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2018年12月,黄朝耀退休。他没有歇着,在家乡鄂州市鄂城区筹建起了关爱退役军人协会,帮助退役军人解决困难、诉求。没有经费来源时,黄朝耀自掏腰包,用退休工资充当协会运营的工作经费。

退役不褪志,退伍不褪色。“不管干什么事,我都要对得起曾经身上的那身绿军装。”黄朝耀说,只要身体条件允许,他会把退役军人的事管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等功臣宫维权:炸毁敌人两个哨点,17岁就获一等功
1951年毛主席接见志愿军一等功臣,得知其名后笑道:我给你改一下
对越自卫反击战:他击毙7名敌指挥立一等功,退伍下岗时说一句话
志愿军激战七昼夜,此人荣立一等功
解放军最强战斗小组,四人连端两个印军阵地,全身而退获一等功
干部牺牲,志愿军司号员接替指挥,荣立一等功,连队获英雄连称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