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介石早期五虎将是笑话,真正能称五虎的,除了杜聿明还有这四位

引言

老话说:“千军难得,一将难求。”在战场上,指挥官们的判断往往能比直接兵力更加影响战役的走势。所以在历史上才会出现那么多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

一个合格的将军能够对战争局势有着敏锐的嗅觉,能够最大化自己的战力,同时猜测到敌军的心理,将战争于自己面前透明化,简单化,这样的本事并不是人人都能具备的。

在国民政府统治年代,蒋介石手下有着5位号称虎将的指挥官,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陈诚,顾祝同,刘峙,蒋鼎文,卫立煌。这5人都在曾经深得老蒋信任。

(蒋介石照)

不过虽然名头喊的很响,但他们在军事上的造诣,却并不是那么出色,除了卫立煌之外,其他的这四个人完全没法被称之为“五虎将”,老蒋手下真正的王牌,其实另有其人……

一、老蒋的发家历史

虽然蒋介石在解放战争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贵为中国的政治门面,但他也并不是生下来就含着金汤匙的人,在生命的早期,蒋介石也是会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搞革命的。

蒋介石出生于1887年,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而蒋介石则在母亲王采玉的抚养之下,逐渐积累了一定的文化知识,随后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陈其美,立下决心要做反清斗争。

(反清革命家陈其美)

这个过程自然不顺利,所以蒋介石也需要在成事的路上凝结自己的队伍,他的野心极大,需要大量能人帮扶才能够实现。

北伐战争之后,蒋介石的政治属性其实也可以被归类于一个军阀,他曾经也借着“裁军建设”的理由,大大打压冯玉祥阎锡山等人的部队,这些大大小小的战役,在后来被人称之为“蒋桂战争”“蒋冯战争”。

在这期间,蒋介石的势力基本集结完毕,他也收获了自己政治生涯早期的“五虎将”,这五个人都是跟着蒋介石在北伐战争时是一路摸爬滚打上来的。

(北伐战争)

虽然他们曾经都只是师长和团长,但是在北伐战争结束之后,却已经成为了蒋介石手下最主要的将领群体。

举例来说:蒋介石早期五虎将中的陈诚和顾祝同早已官至一级上将,在国军队伍中享有极高的权力和地位,而其他三位也是二级上将,在军队当中的势力依旧不容小觑。

综合历史的角度,蒋介石的发家与这几个人的帮助是脱不开关系的,也难怪蒋介石会对这五人尤为重用。

(北伐战争组图)

但是如果单从战绩上来看的话,给他们冠上虎将的名字实在是有些牵强。毫不客气的来讲,蒋介石早期五虎将当中,除了卫立煌,都可以被称之为是笑话。

二、五虎将当中的四个笑话

在蒋介石的五虎将当中,跟蒋介石最久,在队伍当中权力最大的无疑是陈诚,此人早在黄埔军校时期就已经死心塌地的跟了蒋介石,也深得蒋介石的信任。

(陈诚照)

他对于蒋介石极为忠诚,在1937年,曾有人问他国共合作统一抗日的可能性,陈诚是这样回答的:

“抗日迟早要抗日,但委员长的战略和战略思维不是我等能够揣度的!”

由此可见,虽然陈诚在心底里也认可共同抗日,但却依旧严格遵守蒋介石的指令,也许这也是他深受蒋介石信任的主要原因的了吧。

但和蒋介石一样,陈诚也有一个“坏习惯”,那就是不轻信于手下将领,在战场上固执无比,目光狭隘。

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当中,他败绩连连。一边喊着“三个月内消灭共军”的荒唐口号,一边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

(陈诚照)

著名的辽沈战役,鲁中战役其实都有陈诚的参与,但这位“虎将”的出现并没有影响战局,反而是让国民党军队输得更加彻底。

虽然陈诚在战场上的确表现一般,但他的名声最起码还说得过去。在蒋介石的“五虎将”当中,比他不堪的还大有人在。

刘峙虽然也被称之为虎将,但他的战绩却难看的有些让人不忍直视,由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当中连连失败,每次都得率军撤退,因此他也被冠以“长腿将军”的雅号,经常被人拿出来笑话。

(长腿将军刘峙)

在淮海战役当中遭受惨败之后,刘峙更是只能出逃南洋,最后竟然跑到了印尼的一所学校里当老师,从将军活回了老师,刘峙也算是返璞归真了。

另一个五虎将之一顾祝同的外号叫做“顾竹筒”,此人官至陆军总司令,但是战略眼光却极其狭隘,是德不配位的典型,在战场上他只听蒋介石的话,仅仅只是承担了一个传话筒的职责。

(对蒋介石言听计从的顾祝同)

而最后一个不配被称之为五虎将的人,就是蒋鼎文,虽然蒋鼎文也是在北伐战争时期就涉足政治,但他自己却对军事一窍不通,反而是在借着战争大发国难财,贪赃枉法,吃喝嫖赌,样样俱全。

而蒋介石对于自己的亲信一直秉持着“只准腐化,不准恶化”的原则,蒋鼎文也在日夜的沉沦之中,变得越发懦弱。

最终,蒋鼎文在1944年与日军的豫湘桂战役当中,以多于敌人三四倍的兵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失地千里,丢掉了整整38座城池。

(战绩惨淡的蒋鼎文)

要知道,当时的日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蒋鼎文却在正面战场上打出了如此荒唐的战绩。蒋介石也因此将其撤职,蒋鼎文也是这几人当中在军事领域下场最惨的人。

由此可见,蒋介石这五虎将中的四人都是空有其表,根本没有出色的军事素养。国军队伍当中真的能被称为虎将的,其实另有其人。

(蒋鼎文,刘峙,顾祝同合影)

三、真正的国民党五虎将另有其人

提起国军真正的虎将,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杜聿明,此人的军事能力出众,为黄埔派系当中的骨干成员,在北伐战争,长城抗战以及抗日战争当中都有过不错的表现。

尤其是在解放战争中,杜聿明曾经与我军上将林彪和粟裕展开过漫长的较量,他凭借着自己出色的军事素养,用一系列猛攻给擅于长时间布置战局林彪带去了很大的麻烦。

林彪在休养生息积累力量的期间,甚至只能一度跑到苏联境内。

(真正的虎将杜聿明)

而面对粟裕的时候,杜聿明更是拿出了倾尽所有包围的狠招,把我们的军队全部摁在了山东,根本无法取得外界的援助。

如果不是国军其他将领以及蒋介石都不配合的话,没准杜聿明还会让我军面临更多的困扰。

由此可见,杜聿明的军事实力远远比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几个所谓虎将要强很多,他不仅能分析自己的对手,同时还能根据战场的形势布置不同的战略方案,有着出色的战略素养。

除了杜聿明之外,国军队伍当中还有一位被称之为“小诸葛”的虎将,他就是白崇禧。

白崇禧可以被称之为是红军的老对手,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已经致力于“剿共”事业,并且在国民党军队内迅速积累声望,是桂系军阀当中的绝对领袖人物。

(小诸葛白崇禧)

而在解放战争当中,白崇禧更是在某种程度上反制了我军挺进大别山的策略,他深知解放军的队伍与人民血浓于水,就给禁区内的人员下令,只要发现老百姓与解放军有往来,一律都被视作通匪。

这一招可谓是十分歹毒,解放军队伍们几乎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好在刘邓大军在河南中部站稳脚跟之后,依旧对局势做出了回击,打败了这位“小诸葛”。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虽然白崇禧的招数有些“下三滥”,但在战场上讲究道义本就不是一件可以被强求的事,他能够分析我军的特点,及时用最有效的方法作出回应,也无愧于小诸葛的美名。

四、国民党其他几位虎将

除了杜聿明和白崇禧这两位知名度极高的国军将领之外,国民党队伍当中其实完全也可以拼出新的五虎将。这五虎将当中剩下的三人分别是傅作义,王耀武和卫立煌。

我们先来说说这卫立煌,卫立煌也是蒋介石早期五虎上将当中风评最好的一个,哪怕在国民党统治后期,他也无愧于虎将之评。

(卫立煌照)

在抗日战争赴缅作战时期,卫立煌曾经多次与日本高级军官交手,并且占了很大的便宜。日军高级将领香月清司在后来的回忆当中,将卫立煌称之为“支那虎将”。

敌人的认可自然是十分有含金量的,卫立煌也是蒋介石手下为数不多有着真才实学的高级将领,但此人却在抗日战争中连年受到控告,被国民党内部的官僚政治害得不惨,这也让他在后来脱离国民党,加入人民的一方。

傅作义也是一位有着真才实学的将领,他本是一位普通的晋系军阀附庸成员,早年间一直追随阎锡山。寄人篱下的时候,傅作义忍辱负重,给自己积累了大量的实力。

(傅作义照)

最后,傅作义竟然做到了自成一派,手握几十万大军,这在官僚政治,军阀政治极为严重的国民党内部是十分罕见的,足以可见此人的能力。

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也曾大败日军,在包头消灭了日军两个团,4辆坦克和60多辆汽车。在日军后来的疯狂报复之下,傅作义更是顶住压力,与日军熬战之后收复五原,史称五原大捷。

而在解放战争当中,傅作义更是率领自己手下的队伍从我军手中夺走了几场胜利,在大同战役,集宁战役当中战胜我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集宁战役史料图)

傅作义甚至还在解放战争中进行过偷袭西柏坡的行动,他的战术策划极为到位,一度将部队推进到了石家庄等地。

若不是我军早就通过秘密情报掌握了他的行军信息,也许华北部队真的会被傅作义重创。

最后一个能被称之为五虎将的国民党军官就是王耀武,此人在军中的资历,相较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几位是比较浅的。他出身于黄埔三期,是国民党队伍当中的年轻军官。

但是,王耀武的作战实力却不容小觑。他在抗日战争中参加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以及万家岭战役等恶战,在与日军的较量当中获得了“铁军”的荣誉。

(王耀武照)

而在解放战争当中,王耀武更是忽视蒋介石的军令,起军进发山东,正好我军的罗荣桓将军率军去往东北支援,没有在山东留下大批部队,王耀武就这样捡了一个便宜,为国军收获了一场大胜。

五、从虎将当中看出国军失败的结局

总结来看,国民党队伍当中其实并不缺能打胜仗的将军,但他们却没有机会在更大的舞台展示自己。蒋介石以及国民党高层的用人之道,也是他们走向失败的必然条件。

蒋介石的老牌“五虎将”在战场上的表现,一个比一个水,但他们却依旧位高权重,直到出现极为重大的失败之后,才会被蒋介石拿下。

(国军内部的混乱)

反观那些在正面战场上击溃过日军和我军的将领,却一直饱受官僚政治和军阀政治的困扰,没有办法进一步发挥自己的能力,就连拿下山东被任命为山东省政府主席的王耀武,也没有被蒋介石完全信任,他手里的山东兵权其实也是受到限制的。

也正因如此,蒋介石虎将当中的杜聿明和卫立煌,王耀武,傅作义,也才会在后来真正意义上的脱离国民党,四人都在大陆得到善终,他们生前都在我国政界担任职位,为新中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愚蠢的用人策略之下,蒋介石势必会失去民心和军心,国民党队伍这种“不看能力看资历,不看本事看出身”的模式,也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蒋介石败退台湾)

从蒋介石对这些将领的运用当中,我们其实就已经能够窥探到国军失败的结局。无论什么时候,战略能力都是军队当中最必要的条件,蒋介石这样的鼠目寸光之辈,恐怕是难以理解这个道理。

参考资料:

蒋介石的五虎上将 八大金刚 十三太保?[OL].历史新知网,2019-02-2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郭汝瑰晚年透露:潜伏国军多年,只佩服两名国军将领
郭汝瑰晚年直言不讳:潜伏敌营多年,真正佩服的国军将领只有两个
郭汝瑰晚年回忆:潜伏敌营高层多年,真正佩服的国军将领只有两个
红色特工郭汝瑰,潜伏敌人高层多年,晚年坦言:让他佩服的国军将领仅有2人
郭汝瑰晚年透露:潜伏国军高层多年,真正佩服的国军将领只有两人
1959年第一次特赦,国军有上千高级战俘,功德林为何只放这10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