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湘楚名家】名满天下、谤满天下——晚清狂人王闿运

说起齐白石的老师,有名的没名的加在一起,有七八个。不过,齐白石的诗文老师仅有三个,有胡沁园、陈少蕃,另一位就是曾经培养了榜眼夏寿田、名士杨度的晚清名士王闿运。齐白石出生于湖南湘潭县白石铺杏子坞贫寒农家,幼从外祖读书作画,后师从周之美、胡沁园等。先后参加组织龙山诗社、罗山诗社,拜在王闿运门下,为“王门三匠”之一,并得以结识大批文人墨客与社会名流,为齐白石走向更高的平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齐白石曾题诗感怀恩师:“忆旧难逢话旧人,阿吾不复梦王门”。

△ 王闿运画像

王闿运(1833年—1916年)是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曾任曾国藩幕府。81岁任国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等。王闿运不仅学问优长,且工书法。其学术贯通经史,于文学、史学和经学无所不善,著述等身。其书法作品走笔自然,格调端庄,极具风味。

王闿运乃一代名士,湘楚大儒,为人处世恬淡洒脱,性好远游,大半生奔走江湖,足迹遍及长江上下、大河南北。他一生交友甚广,上至达官贵人,下到平民俗子,无不相欢。他常以纵横家自诩,建言献策,评时指政,虽不乏精辟之见,但多不被采纳。

王闿运因仕途屡遭挫折,无法施展抱负,遂绝意仕进,归而撰著授徒,传道授业,在晚清书院教育衰颓的情势之下,他力倡通经致用,“考四海而为隽;纬群龙之所经”,“抟土成人,点铁成金”,“成就之士多至数千人”,可谓鸢飞鱼跃,桃李芬芳,门满天下。

有资料记载,王闿运自幼资质驽钝但好学,《清史稿》记载:昕所习者,不成诵不食;夕所诵者,不得解不寝。到15岁时,才开始学有所得,最后终于成为经学大家,即我们现在所说的通儒、大学问家、国学大师。

王闿运 “忍耐力、希望心”横披

44cm×213cm

1914年,王闿运受袁世凯聘入国史馆任馆长,兼任参议院参政。1916年,王闿运无疾而终,自题挽联:“春秋表未成,幸有佳儿述诗礼;纵横计不就,空余高咏满江山。”逝世后,当时总统黎元洪亲作神道碑文,湖南、四川等省均致公祭之文,享誉极盛。

在中国近代文人中,王闿运堪称异数,他是文豪和大学者中有趣的硬骨头。别人都不敢在封疆大吏曾国藩、左宗棠面前撒野,王闿运与他们通信,有时措辞相当放肆,依然没有断交,单凭这一点,就可见他的底气很足。

《湘军志》

王门桃李满天下

王门许多弟子在他生前身后,一直纵横捭阖于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大舞台,近代湖湘人才辈出,与王闿运精心培养的大批人才是分不开的。

王闿运 楷书节录

旧唐书 扇轴 51×18cm

王闿运曾执掌湘潭昭潭书院、衡阳船山书院、石鼓书院、思贤讲舍、成都尊经书院等多家书院,桃李满天下,杨度、齐白石、八指头陀等都是他的弟子。他是古代书院史上最后一位山长,在教育方面独树一帜,主张“有教无类、通经致用”。张登寿是一名铁匠、曾昭吉是铜铺店的一个小学徒、齐白石则是木匠出身,王闿运皆收入门下。后来,张登寿出任湖南高等学堂教务长,曾昭吉任教于南昌高等学堂,齐白石更是成为享誉世界的艺术大师。如果当初没有王闿运的“有教无类”,他们是否还能取得如此成就,这就不得而知了。

光绪五年(1879),他应四川总督丁宝桢之聘,主持成都尊经书院,传道授业解惑。王翁教学,好以实物奖励门下弟子,诸生已娶者,恒奖以妇人用品,如手帕、胭脂、水粉和弓鞋之类,让他们转致贤妻。他说:“诸生勤学,得内助为多,闺阁之劝勉胜于师长之督责。”夫君学问好,妻子可沾光,妻子多劝勉,夫君学问强,王翁通逻辑,好玩真好玩。其门生众多,且多颇有成就者,著名的弟子有杨度、夏寿田、廖平、杨锐、刘光第、齐白石、张晃、杨庄......

王闿运 书十二言联轴

纸本 266×25厘米

笔重墨凝,朴茂多姿

王闿运为人为学严谨,书法凝厚,无一笔苟且,书法初学欧体,后专攻北碑,这使得他的字端庄俊秀中又颇有灵动之清韵。符铸云曾云:“湘绮书,笔重墨凝,朴茂多姿,盖从北魏中出,虽为文章所掩,然极堪宝玩也。”

王闿运书宗欧、颜,庄重遒丽。极为重视碑派书法,其书法创作亦多受北碑影响,折笔处多顿挫有力,棱角分明。独摹《好大王碑》,孤峭中有婉厚之致。马宗霍《霋岳楼笔谈数则》云:“先生经术文章,照耀当世,书法其馀事耳。顾性喜抄书,日有恒课,自谓生平作字之多,今固无匹,古亦难俦,故其行楷小书,虽似绝不经意,而古泽书气,醰乎有味,于书家外别有格。”

王闿运 行书诗文

立轴 88×35cm

在其七十七岁时,曾颇自负地对学生说:“余自二十五岁以后,迄今五十年,日书三千,作字以亿兆计。然无他长,比人加黑耳。虽复淡水轻烟,色如点漆,故曰入木三分,笔重故也。如锥画沙,意亦如此。”清代书坛的很多书法家其实首先是一个学者,如翁方纲、阮元、康有为、沈曾植等。在王闿运身上同样体现出清代书法家重学术的特点,而且其书法实践与学术实践二者是直接融为一体的。

在其七十七岁时,曾颇自负地对学生说:“余自二十五岁以后,迄今五十年,日书三千,作字以亿兆计。然无他长,比人加黑耳。虽复淡水轻烟,色如点漆,故曰入木三分,笔重故也。如锥画沙,意亦如此。”清代书坛的很多书法家其实首先是一个学者,如翁方纲、阮元、康有为、沈曾植等。在王闿运身上同样体现出清代书法家重学术的特点,而且其书法实践与学术实践二者是直接融为一体的。

行书节录《切韵序》

147×63cm 镜心 纸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下笔唯求“杀纸”
王闿运:​最后的纵横家 | 代表作不准出境者
齐白石诗文老师王闿运书法欣赏
百年中国画精选(1901-2000)3(总第2718期)
【荆楚史话】一代书法宗师张裕钊
晚清经学家、文学家王闿运行书自作诗《蒙山清茶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