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颜真卿:兄侄三十口被肢解自己遭缢杀,700年后世孙自缢尽忠

大唐兴元元年八月三日(784年8月23日),伪楚皇帝李希烈派阉奴和部将辛景臻将颜真卿缢死于龙兴寺柏树下,终年七十六岁(一作七十七岁)。

(兴元元年)李希烈闻李希倩伏诛,忿怒,八月,壬寅,遣中使至蔡州杀颜真卿。

中使曰:“有敕。”真卿再拜。中使曰:“今赐卿死。”真卿曰:“老臣无状,罪当死,不知使者几日发长安?”使者曰:“自大梁来,非长安也。”真卿曰:“然则贼耳,何谓敕邪!”

遂缢杀之。

——《资治通鉴》卷231

颜真卿半身像

提到颜真卿,我们可太熟悉了,他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琅琊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出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家。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拓本局部

他书法精妙,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得其笔法。其正楷端庄雄伟,行书气势遒劲,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

而正是这样一个正楷端庄雄伟的楷书大家,却又写得一手好行书,他行书气势遒劲,而他于乾元元年九月初三(758年10月9日)所书的《祭侄文稿》①,则是被后世誉为“在世颜体第一”、“天下行书第二②”,真迹现藏于中国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而这幅《祭侄文稿》在2019年还被台湾省借到日本,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和其他177件真迹一起举办了颜真卿特展,当时还在网上掀起一片声讨热潮,不过此为题外话。

但《祭侄文稿》这共234字里除了颜真卿的不能平复的情绪和泪水,也饱含着其兄侄三十余口的鲜血,其堂兄颜杲(gǎo)卿更是被安禄山派人肢解食肉,最后割去舌头遇害。

《祭侄文稿》背后的家国仇恨

大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起兵作乱,河北24郡纷纷瓦解,仅颜真卿堂兄颜杲卿及其子颜季明镇守的常山郡(今河北省正定县西南),颜真卿守平原郡(今山东省陵县)。

颜真卿派司兵参军李平骑快马到长安向玄宗报告。玄宗初起初听到安禄山反叛的消息,叹息说:“河北二十四个郡,难道就没有一个忠臣吗?”等到李平到京,玄宗大喜,对左右的官员说:“我不了解颜真卿的为人,他做的事竟这样出色!”

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使司兵参军李平驰奏。

玄宗始闻乱,叹曰:“河北二十四郡,无一忠臣邪?”及平至,帝大喜,谓左右曰:“朕不识真卿何如人,所为乃若此!”

——《新唐书》卷153《颜真卿传》

颜杲卿设计杀安禄山部将李钦凑,擒高邈、何千年。河北有十七郡响应。这迫使已经推进到陕虢之间(今三门峡和灵宝之间)的安禄山军队回撤,命令史思明率军渡河进攻。安禄山叛军俘虏了儿子颜季明,想借此逼颜果卿投降,结果颜果卿不屈服,于是他们砍了颜季明的头。

天宝十五年(756年)正月,史思明攻打常山郡。颜杲卿向王承业求救未果,只得昼夜防守,拼死作战。但城内兵员短少,寡不敌众,御敌物资全部用完。正月八日,城池陷落,颜杲卿、袁履谦被叛军俘获,送到洛阳。史思明攻下常山郡后,接着攻打其他诸郡,邺县、广平郡、巨鹿郡、赵郡、上谷郡、博陵县、文安县、魏郡、信都地区,又都被叛军所占领。

颜杲卿画像

(692年-756年),字昕

安禄山见了颜杲卿,当面斥责他说:“你从前是我把你从范阳户曹任上奏请为判官,于是得以任光禄、太常二丞,便用你代理常山太守,我什么事有负你而背叛我?”颜杲卿怒目而视,对答:“我家世代为唐朝大臣,永远信守忠义,即使得你奏请署官,难道还应跟着你反叛吗?况且你本是营州一个牧羊的羯族奴隶,因窃取皇帝的恩宠,才有今天,天子又有什么事有负于你而你竟反叛朝廷呢?”

杲卿至洛阳,禄山怒曰:“吾擢尔太守,何所负而反?”杲卿瞋目骂曰:“汝营州牧羊羯奴耳,窃荷恩宠,天子负汝何事,而乃反乎?我世唐臣,守忠义,恨不斩汝以谢上,从从尔反耶?”禄山不胜忿,缚之天津桥柱,节解以肉啖之,骂不绝,贼钩断其舌,曰:“复能骂否?”杲卿含胡而绝,年六十五。履谦既断手足,何千年弟适在傍,咀血喷其面,贼脔之,见者垂泣。杲卿宗子近属皆被害。杲卿已虏,诸郡复为贼守。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安禄山非常愤怒,命人绑颜杲卿于天津桥柱上,肢解并吃他的肉,颜杲卿骂不绝口,叛贼钩断了他的舌头,说:“看你还能骂吗?”颜杲卿在含糊不清的骂声中遇害,时年六十五岁。这天,颜杲卿的幼子颜诞、侄子颜诩以及袁履谦,都被先截去了手脚。袁履谦见何千年的弟弟在旁边,便含血喷他的脸,于是又被更为残忍地施行碎割,过路的人见了都为之流泪。

禄山见杲卿,面责之曰:“汝昨自范阳户曹,我奏为判官,遂得光禄、太常二丞,便用汝摄常山太守,负汝何事而背我耶?”杲卿瞋目而报曰:“我世为唐臣,常守忠义,纵受汝奏署,复合从汝反乎!且汝本营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窃恩宠,致身及此,天子负汝何事而汝反耶?”禄山怒甚,令缚于中桥南头从西第二柱,节解之,比至气绝,大骂不息。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颜杲卿被杀,首级在大街上示众,没有敢收葬的。有一个叫张凑的人,得到了颜杲卿的头发,拿着去拜见太上皇。这天晚上,肃宗梦见了颜杲卿,醒后为之设祭。后来张凑将头发归还颜杲卿的妻子崔氏,崔氏有点怀疑,而头发看起来像在动。之后,颜泉明买下颜杲卿的遗体,将要安葬,从行刑的刽子手得知,颜杲卿死时一脚先被砍断,与袁履谦埋在一起。经刽子手指引,颜泉明找到了残缺的一脚,遂葬于长安凤栖原。颜季明与卢逖在同一墓穴安葬。

初,杲卿被杀,徇首于衢,莫敢收。有张凑者,得其发,持谒上皇。是昔见梦,帝寤,为祭。后凑归发于其妻,妻疑之,发若动云。后泉明购尸将葬,得刑者言,死时一足先断,与履谦同坎瘗。指其域得之,乃葬长安凤栖原。季明、逖同茔。

——《新唐书·卷一百九十二·列传第一百一十七》

颜杲卿死后,因杨国忠听信张通幽的谗言,没有褒赠。颜真卿向唐肃宗哭诉此事,唐肃宗转诉唐玄宗,唐玄宗杖杀张通幽。李光弼、郭子仪收复常山,救出杲卿、履谦二家亲属数百人于狱,厚给遗,令行丧。

颜杲卿忠节不屈的精神广为后世所称颂,500多年后文天祥在《正气歌》便有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其中张睢阳为安史之乱时候死守睢阳城(今河南商丘)撑破被杀时仅剩三四个牙齿的张巡,颜常山就是死守常山郡的颜杲卿。

巡神气慷慨,每与贼战,大呼誓师,眦裂血流,齿牙皆碎。

城将陷,西向再拜,曰:“臣智勇俱竭,不能式遏强寇,保守孤城。臣虽为鬼,誓与贼为厉,以答明恩。”

及城陷,尹子奇谓巡曰:“闻君每战眦裂,嚼齿皆碎,何至此耶?”巡曰:“吾欲气吞逆贼,但力不遂耳!”子奇以大刀剔巡口,视其齿,存者不过三数。巡大骂曰:“我为君父义死。尔附逆贼,犬彘也,安能久哉!”

子奇义其言,将礼之,左右曰:“此人守义,必不为我用。素得士心,不可久留。”是日,与姚摐、霁云同被害,唯许远执送洛阳。

——《旧唐书·卷一百八十七下·列传第一百三十七》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追赠太子太保,谥曰忠节,封其妻崔清河郡夫人,以其子颜威明为太仆丞。颜杲卿的儿子颜泉明免于一死,在洛阳将父亲和他下属袁履谦的尸体收敛。同年,颜真卿命人到河北寻访季明的首骨携归,援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祭侄文稿》。

再遇反叛遭缢杀的颜文忠

大唐建中四年(783年),淮西李希烈起兵叛乱,攻陷汝州(今河南临汝),宰相卢杞嫉恨颜真卿,向唐德宗说:“颜真卿三朝旧臣,忠直刚决,名重海内,人所信服,真其人也!”于是唐德宗派颜真卿前往李希烈军中,传达朝廷旨意招抚李希烈。朝臣为此大惊失色,宰相李勉秘密上奏,“以为失一国老,贻朝廷羞”,坚决要求留下他。河南尹郑叔则也劝他不要去,颜真卿回答说:“皇命不可违啊?”

李希烈陷汝州,杞乃建遣真卿:“四方所信,若往谕之,可不劳师而定。”诏可,公卿皆失色。李勉以为失一元老,贻朝廷羞,密表固留。至河南,河南尹郑叔则以希烈反状明,劝不行,答曰:“君命可避乎?”

——《新唐书》卷153《颜真卿传》

颜真卿到后,李希烈想给他一个下马威。在见面时,李希烈让自己的部将和养子一千多人都聚集在厅堂内外。颜真卿刚开始宣读圣旨,那些人就冲上来,手里拿着明晃晃的尖刀,围住他又是谩骂,又是威胁。颜真卿面不改色,李希烈才用身子护着他,命众将退下,让颜真卿住进驿馆。李希烈逼他写信给朝廷,来洗刷自己的罪行,颜真卿不听,李希烈就借他的名义派他的侄子颜岘与几个随从到朝廷继续请求,李适没有答复。颜真卿每次给儿子写信,只告诫他们严谨地敬奉祖宗,抚养孤儿,从未有其他的话。

既见希烈,宣诏旨,希烈养子千余拔刃争进,诸将皆慢骂,将食之,真卿色不变。希烈以身捍,麾其众退,乃就馆。逼使上疏雪己,真卿不从。乃诈遣真卿兄子岘与从吏数辈继请,德宗不报。真卿每与诸子书,但戒严奉家庙,恤诸孤,讫无它语。

——《新唐书》卷153《颜真卿传》

李希烈派李元平劝说他,颜真卿斥责李元平说:“你受国家委任为官,不能报答国家,想我没有兵杀你,还来诱说我吗?”李希烈请来他的同党,设盛会,唤来颜真卿,并指使戏子们借唱戏攻击和侮辱朝廷。颜真卿愤怒地说:“您是皇帝的臣子,怎么能这样做!”起身拂衣离去。李希烈非常惭愧。当时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等藩镇的使者都在座,对李希烈说:“很早就听说太师的名望高,品德好,您想当皇帝,太师来了,选人当宰相谁能超过太师?”颜真卿斥责说:“你们听说颜常山没有?那是我的兄长,安禄山反叛时,首先起义兵抵抗,后来即使被俘了,也不住口地骂叛贼。我将近八十岁了,官做到太师,我至死保持我的名节,怎么会屈服于你们的胁迫!”众人面尽失色。

希烈遣李元平说之,真卿叱曰:“尔受国委任,不能致命,顾吾无兵戮汝,尚说我邪?”希烈大会其党,召真卿,使倡优斥侮朝廷。真卿怒曰:“公,人臣,奈何如是?”拂衣去。希烈大惭。时朱滔、王武俊、田悦、李纳使者皆在坐,谓希烈曰:“闻太师名德久矣,公欲建大号而太师至,求宰相孰先太师者?”真卿叱曰:“若等闻颜常山否?吾兄也。禄山反,首举义师,后虽被执,诟贼不绝于口。吾年且八十,官太师,吾守吾节,死而后已,岂受若等胁邪!”诸贼失色。

——《新唐书》卷153《颜真卿传》

李希烈最终将颜真卿逮捕,用甲士看守着。在庭院中挖了一丈见方的坑,传言说要活埋他,颜真卿约见李希烈说:“死生有命,何必搞那些鬼把戏!”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兵败时,李希烈命令把张伯仪的旌节以及被俘士兵的左耳送给颜真卿看,他痛哭扑地,气绝后又苏醒,从此不再与人说话。

丁酉,荆南节度使张伯仪与淮宁兵战于安州,官军大败,伯仪仅以身免,亡其所持节。希烈使人以其节及俘馘示颜真卿。真卿号恸投地,绝而复苏,自是不复与人言。

——《资治通鉴》卷228

恰逢李希烈同伙中的周曾、康秀林想偷袭杀掉李希烈,尊颜真卿为帅,事情泄露,周曾被杀死,李希烈就把颜真卿押送到蔡州的龙兴寺。颜真卿估计自己一定会死,于是写了给德宗的遗书、自己的墓志和祭文,指着寝室西墙下说:“这是放我尸体的地方啊!”李希烈称帝时,派使者问登帝位的仪式,颜真卿回答说:“老夫年近八十,曾掌管国家礼仪,只记得诸侯朝见皇帝的礼仪!”

希烈乃拘真卿,守以甲士,掘方丈坎于廷,传将坑之,真卿见希烈曰:“死生分矣,何多为!”张伯仪败,希烈令赍旌节首级示真卿,真卿恸哭投地。会其党周曾、康秀林等谋袭希烈,奉真卿为帅。事泄,曾死,乃拘送真卿蔡州。真卿度必死,乃作遗表、墓志、祭文,指寝室西壁下曰:“此吾殡所也。”希烈僭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所记诸侯朝觐耳!”

——《新唐书》卷153《颜真卿传》

后来,唐军攻势渐强,形势发生转变。李希烈派部将辛景臻、安华到颜真卿住所,在寺中堆起干柴说:“再不投降,就烧死你!”颜真卿起身跳入火中,辛景臻等人急忙拉住了他。李希烈的弟弟李希倩因与朱泚叛乱被杀,李希烈因而发怒,派宦官前往蔡州杀害颜真卿,说:“有诏书!”颜真卿拜了两拜。宦官说:“应该赐你死。”颜真卿说:“老臣没有完成使命,有罪该死,但使者是哪一天从长安来的?”宦官说:“从大梁来。”颜真卿骂道:“原来是叛贼,怎敢称诏!”随后他被叛军缢杀,终年七十六岁(一作七十七岁),时为兴元元年八月初三(784年8月23日)。

(兴元元年)李希烈闻李希倩伏诛,忿怒,八月,壬寅,遣中使至蔡州杀颜真卿。中使曰:“有敕。”真卿再拜。中使曰:“今赐卿死。”真卿曰:“老臣无状,罪当死,不知使者几日发长安?”使者曰:“自大梁来,非长安也。”真卿曰:“然则贼耳,何谓敕邪!”遂缢杀之。

——《资治通鉴》卷231

在兄侄惨死安禄山之手28年,颜真卿也终于为了心中的那个盛唐在叛军中尽忠,半年后,叛乱平定,淮西节度使陈仙奇派军将护送颜真卿的灵柩回京,颜真卿之子颜頵、颜硕至汝州襄城县迎丧。同年,葬于京兆万年颜氏祖茔。

德宗为他废朝五日,追赠司徒,谥号“文忠”,另赠钱五十万、粟二百硕。

贞元六年(790年)十一月,朝廷录用颜真卿的一个儿子为正员官 。次年(791年)二月,朝廷授颜頵为河中户曹参军,“旌忠烈之后”。

《晩笑堂竹荘画传》颜真卿像

绍兴三年(1133年),宋高宗赵构御赐颜真卿庙额为“忠烈”,尊其为神。

古代神仙传记《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收录了颜真卿的传记,并引用全真道南宗的创派人白玉蟾之言,称“颜真卿今为北极驱邪院左判官”。

《太平广记卷三十二》:颜真卿死后十余年,颜家的仆人曾遇真卿于洛邑,故时人传说颜已经兵解成仙。

颜真卿一生文武双全,而这一切早就写在他自己写的诗句中

《劝学》 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700年后的颜家忠烈

唐朝灭,宋朝灭,元朝又灭,轮回700余年后,正值大明王朝,颜真卿的后人颜伯玮,在建文元年,因为贤良之名被朝廷征召,授沛县知县。

后燕王朱棣南下靖难进攻沛县时,颜伯玮派遣县丞胡先到徐州告急,援兵不至,于是派遣弟颜玨、子颜有为还家侍父,自己在公署壁题诗誓死。燕军攻占东门后,指挥王显迎降。颜伯玮冠带升堂,向南拜,上吊自杀。其子颜有为不忍离去,再次返回,看到父亲尸体后,亦拔剑自杀。

颜伯玮 ,名瑰,以字行,庐陵人。唐鲁国公真卿后。建文元年,以贤良征,授沛县知县。李景隆屯德州,沛人终岁挽运。伯玮善规画,得不困。会设丰、沛军民指挥司,乃集民兵五千人,筑七堡为备御计。寻调其兵益山东,所存疲弱不任战。燕兵攻沛,伯玮遣县丞胡先间行,至徐州告急。援不至,遂命其弟珏、子有为还家侍父。题诗公署壁上,誓必死。燕兵夜入东门,指挥王显迎降。伯玮冠带升堂,南向拜,自经死。有为不忍去,复还,见父尸,自刎其侧。

——《明史 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 颜伯玮传》

沛县被燕军占领后,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谦均被逮捕。燕将欲释子清。子清说:“愿随颜公地下。”,遂被杀。燕将派遣黄谦去徐州招降,黄谦不从,亦被杀。

主簿唐子清、典史黄谦俱被执。燕将欲释子清。子清曰:“愿随颜公地下。”遂死之。遣谦往徐州招降。谦不从,亦死。

——《明史 卷一百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 颜伯玮传》

虽然历经700余年,但颜家对于“忠”字的传承却始终在延续。


作品注释:

①《祭侄文稿》,全名《祭侄赠赞善大夫季明文文稿》,俗谓《祭侄帖》、《祭侄稿》。这件作品是颜真卿为了祭侄文而写下的草稿,是在极度悲愤的情绪下书写,由于心情极度悲愤且已难以平静,故字随书家情绪起伏使错误之处增多,时有涂抹,也顾不得笔墨的工拙,纯是精神和平时功力的自然流露,是极具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墨迹原作之一。

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这篇文稿追叙了常山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通篇用笔之间情如潮涌,书法气势磅礴,纵笔豪放,一气呵成。

王羲之《兰亭集序序》

苏轼《黄州寒食帖》

②《祭侄文稿》与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序》、北宋苏轼的行书《黄州寒食帖》并称为“天下三大行书”,亦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贼臣 | 《祭侄文稿》关键词
[转载]颜真卿:《祭侄文稿》背后的忠烈千秋事
《祭侄文稿》:厚重的历史书写
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听闻侄子家30人为国尽忠,悲痛写下祭侄文稿
颜真卿:人如其字,字如其人,我用一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他的字写出了中国人的脊梁,其人格光辉更是烛照千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