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晚清八大名臣:历史的最后舞台闪耀着英雄之光

清朝晚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西方列强的侵略,让这个曾经辉煌的帝国备受屈辱,在这个动荡的时代,却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们以其聪明才智和胆魄,力挽狂澜,成为了历史上的最后荣光。其中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沈葆桢、胡林翼、骆秉章和彭玉麟为代表,他们的才华和贡献,不仅对清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一、曾国藩:儒雅的带兵大将

曾国藩(1811-1872) 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湖南长沙府湘乡(今湖南省双峰县)人。晚清时期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

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道光十四年(1834)求学岳麓书院,师从欧阳厚均。从湖南双峰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以一介书生入京赴考,中进士留京师后十年七迁,连升十级,37岁任礼部侍郎,官至二品。

他以儒生的身份带兵,用“仁礼”二字作为治军宗旨,他的军队被誉为一支“仁义之师”。

1852年因母丧返乡,恰逢太平天国巨澜横扫湘湖大地,他因势在家乡拉起了一支特别的民团湘军,历尽艰辛为清王朝平定了天下,被封为一等勇毅侯,成为清代以文人而封武侯的第一人,后历任两江总督、直隶 总督,官居一品,死后被谥“文正”。

曾国藩的名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二、李鸿章:外交能手,洋务领袖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号少荃、仪叟,别名李中堂、章桐,安徽合肥人,晚清时期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将领,洋务运动的领袖之一。曾任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封爵一等肃毅侯。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左宗棠被称为“中兴四大名臣”,与俾斯麦、格兰特并称“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李鸿章利用上海富绅的银两引进洋人的机器设备,于1863年左右创办了中国第二个近代军工企业:上海洋枪三局(第一个是曾国藩1861年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算过一笔账:一发英国的普通炮弹在市场上要卖到30两银子,1万发铜帽子弹要卖到19两银子。

19世纪70年代出任直隶总督后,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根据收集的资料,李鸿章一生签订了30多个条约,由李鸿章作为清政府代表与列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有:

1871年8月《中日修好条约》;

1876年9月中英《烟台条约》;

1884年5月中法《会议简明条款》;

1885年4月中日《天津条约》,同年《中法新约》;

1895月中日《马关条约》,同年11月,中日《辽南条约》;

1896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中日《辽南条约》;

1896年3月,中德《胶澳租借条约》,同年6月《中俄密约》;

1898年6月中英《展拓香港界址条约》;

1901年9月八国联军《辛丑条约》等。

李鸿章在1884年(光绪十年)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五月,随着法军进攻谅山,协议又被撕毁,直至清军在广西和台湾战场分别取得胜利后,李鸿章才最终与法国代表巴德诺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了战争。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当时成功收复新疆的左宗棠认为李鸿章“比十个法国将军更坏事”。

李鸿章,他主导了与西方列强的外交谈判,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虽然这些条约在当时备受诟病,但他的外交才能和见识却得到了西方列强的认可。

三、左宗棠:英勇的民族英雄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中国晚清政治家、军事家、民族英雄,湘军著名将领。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中举人,后3次参加进士考试均落第,遂绝意科举,留心农事,研究舆地、兵法。他力主收复新疆,痛斥“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的谬论。他的行动受到了海内外的赞誉,左宗棠由此成为了民族英雄。

咸丰二年(1852年),太平军进入湖南,左宗棠应邀先后入湖南巡抚张亮基和骆秉章幕府,为镇压太平军出谋划策。

咸丰十年(1860年),由曾国藩保荐,以四品京堂襄办皖南军务,左宗棠收集王鑫“老湘军”旧部,增募新兵,组成约5000人的“楚军”,开赴江西与太平军作战。次年三月,升太常寺卿,襄办江南军务。十一月间,太平军攻克杭州,浙江几乎尽入太平军之手,巡抚王有龄自缢死,左宗棠接任浙江巡抚。

(同治元年)1862年先后收复宁波、慈溪、余姚、奉化等地。次年正月,率兵进占金华、绍兴。四月间,升为闽浙总督,仍兼浙江巡抚。

(同治三年)1864年,左宗棠率军又连克杭州、湖州,浙江重为清军所有,因功被赏加太子少保衔,封一等恪靖伯。

左宗棠 名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四、胡林翼——英勇无畏的改革先驱

胡林翼(1812年7月14日—1861年9月30日),字贶生,号润芝,汉族,湖南益阳县泉交河人,晚清中兴名臣之一,湘军重要首领。

道光十六年进士,授编修,先后充会试同考官、江南乡试副考官。历任安顺、镇远、黎平知府及贵东道,咸丰四年迁四川按察使,次年调湖北按察使,升湖北布政使、署巡抚。抚鄂期间,注意整饬吏治,引荐人才,协调各方关系,曾多次推荐左宗棠、李鸿章、阎敬铭等,为时人所称道,与曾国藩、李鸿章、彭玉麟并称为“中兴四大名臣”。

在任强化团练、保甲,镇压黄平、台拱、清江、天柱等地苗民起义和湖南李沅发起义,后总结战争经验编成了《胡氏兵法》。

1861年春,太平天国西征军入湖北,武昌势危,他急回援。9月5日,所遣之军会同曾国荃湘军攻陷安庆。

1961年9月30日因病呕血死于安徽军中。谥文忠,追加太子少保,兵部侍郎。所著《读史兵略》46卷,奏议、书牍10卷等,辑有《胡文忠公遗集》。曾绘制《大清一统舆图》,为我国早期较完整的全国地图。

五、曾国荃——卓越的湘军统帅

曾国荃(1824年10月12日-1890年11月13日),字沅甫,号叔纯。湖南湘乡白杨坪(今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人。晚清军事将领,湘军首领之一。 为两江总督曾国藩的四弟,因在族中排行第九 ,故人称“曾九”或“曾九帅”。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

1856年(咸丰六年)率湘军赴援江西省吉安,对太平军作战,称吉字营,为曾国藩的嫡系部队。因攻打太平军“有功”赏“伟勇巴图鲁”名号和一品顶戴。

1860年5月围攻安庆。1861年9月攻陷。

1862年(同治元年)授浙江按察使、江苏布政使,5月围天京(今南京市)。

1863年擢浙江巡抚。1864年7月攻陷天京,纵兵焚烧抢掠7天7夜,血洗全城。

1864年以破城“功”加太子少保,封一等伯爵。同治间与郭嵩焘等修篡《湖南通志》。

1866年调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

1867年称病退职。

1875年(光绪元年)后历任陕西、山西巡抚,陕甘总督,继署两广总督。

光绪十年(1884年)署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

1890年在南京病卒于任上,终年66岁。谥“忠襄”。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刊行《曾忠襄公全集》(全6册,岳麓书社2006年11月出版)传世,包括奏疏、书札、文集、批牍、年谱、荣哀录共67卷,约175万字。

六、沈葆桢——精明干练的功臣

沈葆桢(1820年—1879年),原名沈振宗,字幼丹,又字翰宇,汉族,福建侯官(今福建福州)人。 晚清时期的重要大臣,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民族英雄。 中国近代造船、航运、海军建设事业的奠基人之一 。

林则徐的外甥+女婿双重身份

沈葆桢的母亲林蕙芳是林则徐的六妹,沈林两家的关系由此交织开来。福州城并不大,沈家在宫巷,林则徐母亲的娘家在文儒坊,林则徐家先是在左司营,后迁居文藻山,离三坊七巷都不远,彼此其实算是邻居,可谓远亲不如近邻,走访起来相当方便。

沈葆桢长相一般,个子偏矮,而且小时候还非常多病,“屡濒于危”。而林则徐能够将小女林普晴嫁给他,应该是早就看好沈葆桢的前程的。

沈葆桢的身份可以用三个兼任概括:林则徐的女婿; 船政大臣兼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兼管台湾。正是这三个身份,造就了沈葆桢的不凡人生。

沈葆桢自幼学习勤奋,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先后考中举人、进士,任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1856年,任九江知府,后署广信知府,随曾国藩镇压太平军。

1861年,出任江西巡抚,倚用湘军将领王德榜、段起、席宝田等镇压太平军。

1866年,继左宗棠任福建船政大臣,专主福州船政局。

1874年,日本以琉球船民漂流到台湾,被高山族人民误杀为借口,发动侵台战争。清廷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办理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筹划海防事宜,办理日本撤兵交涉。由此,沈葆桢开始了他在台湾的近代化倡导之路。

1875年,擢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整饬吏治、浚河、禁种罂粟、扩充南洋水师,与李鸿章同为筹建近代海军的主持者。

1879年,其在江宁病逝于任上,享年59岁。

七、骆秉章——英勇无敌的英雄

骆秉章(1793年—1866年),原名俊,以字行,改字籥门,号儒斋,广东花县人。 晚清的中兴名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和书法家,湘军的统帅之一。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骆秉章出生于广东花县。道光十二年(1832年),读了三十多年经书的骆秉章终以恩科六十名进士,殿试二甲二十七名,朝考入选,被钦点为翰林院庶吉士。骆秉章历任遍修、监察御史。

道光二十年(1840年),骆秉章受命稽察吏部银库,他到任之后清查陋规,严格进行检阅。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银库亏欠的事被揭发,共亏短九百多万两。骆秉章因失察之罪被罢职,仍罚赔库款一万八千二百两赔罪。审察完毕之后,道光帝知道骆秉章持正无私,召见时对他说:“你这一年年查库办得很好,不只是朕一人知道,而是人人皆知。如今有了此案你的名字将会更出名,如果没有这个案件,朕还不知道你的名字呢。你好好读书,认真做官,将来好好为国家办事。”所以特旨以庶子的身份留用。 不久骆秉章归乡丁母忧。结束之后补右庶子,先后赴任山东、河南、江苏按事。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骆秉章被提拔为侍讲学士。出任为湖北按察使,又迁任贵州布政使,紧接着调任云南布政使。

道光三十年(1850年),任湖南巡抚。咸丰元年(1851年),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起义,一路势如破竹,清廷各路官兵一败再败。

歼灭石达开

同治二年(1863年)春,石达开兵分三路,从云贵边界攻入四川,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公历5月14日),三四万太平军经冕宁小路进抵紫打地,准备横跨大渡河,直取成都。

农历四月四日(公历5月27日),石达开太平军乘筏渡河,骆秉章率大军等待石达开大军渡河一半的时候,用-连环袭击太平军,石达开部无一生还。

同治二年农历五月十日(1863年6月25日),石达开在成都经骆秉章批准,被清军凌迟。清廷再加赐骆秉章太子太保。

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南京)陷落之时,清廷-行赏,骆秉章加恩赏一等轻车都尉世职,并赏戴双眼花翎。同治六年(1867年),骆秉章再升任四川总督协办大学士。其地位声势赫赫,炙手可热。

八、彭玉麟——清廉刚直名臣

彭玉麟(1817年1月30日 -1890年4月24日 ),字雪琴,号退省庵主人、吟香外史,祖籍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渣江),生于安徽省安庆府(今安徽安庆)。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人称“雪帅” 。

早年曾参与镇压新宁李沅发起义。1853年(咸丰三年)从曾国藩创办湘军水师,并购洋炮。

次年于湘潭之战击败太平军,任知县。后随军攻陷岳州,在武汉、田家镇连败太平军水师。1855年2月在江西湖口为石达开所败。

于是整顿水师,配合陆军于1856年败太平军于樟树镇、临江等地,升广东惠潮嘉道。

1857年,同杨载福等攻湖口,继夺九江、安庆,升安徽巡抚,力辞。

1861年擢为水师提督,复授兵部右侍郎。

1862年(同治元年)率水师策应曾国荃陆师沿江东下,堵截天京护城河口。次年与杨载福等破江浦、九洑洲、浦口,断绝天京粮道。攻陷天京,加太子少保。

1868年会同曾国藩奏定长江水师营制。次年春回籍。

1872年奉命巡阅沿江水师,疏陈整理事宜,并荐李成谋为长江水师提督,又奉命嗣后每年巡阅一次。

1881年(光绪七年)署两江总督,再疏力辞,仍留督江防、海防。

1883年晋兵部尚书,受命赴广东办理防务,整修虎门要塞,加强沿海完备,遣部将防守钦州、灵山。多次上疏主战,战后疏请严备战守,以防后患。

1888年巡阅长江水师,至安庆。

光绪十四年(1888年),扶病再阅长江水师,以衰病开缺回籍。

光绪十六年(1890年),彭玉麟病逝于衡州,享年七十五岁 。赠太子太保,谥刚直。并为他建了专祠。

彭玉麟为人清廉刚直,不治私产、不御姬妾,以“不要命,不要钱,不要官”著名,一生六辞崇职,自称“以寒士始,愿以寒士归” 。他于军事之暇,作画吟诗,尤以画梅闻名。所绘梅花“老干繁枝,鳞鳞万玉”,被曾国藩称为“兵家梅花” 。其“诗书皆超俗” ,诗文作品由友人俞樾整理,分为《彭刚直公奏稿》《彭刚直诗集》。今人辑为《彭玉麟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没有李鸿章有官瘾,也没有曾国藩圆滑,晚清名臣为何受人赞誉?
曾国藩与左宗棠、李鸿章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今日头条
曾国藩简介: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传奇人生[图]
第52期:名师解读丨彭玉麟《《梅花百韵》其一》:平生最薄封侯愿,愿与梅花过一生。
晚清三杰之彭玉麟(下)
湖湘廉吏彭玉麟:创建湘军水师 一生六次辞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