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中药汤剂煎煮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们在孩子生病的时候选择用中药治疗,那么,小儿的中药煎煮与服用方法,与成人相比存在着一些差异。我们在煎煮小儿中药汤剂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首先,在煎煮前,应当先将药物用清水浸泡半个小时,加入的水量,以药物浸透后稍有剩余为准,不可加入太多水。煎药开始用大火,煮沸后改为小火煎煮。治疗感冒等外感表证的解表药,如荆芥、金银花、薄荷、杏仁等,煮沸后再煮10分钟左右即可;补益类中药,如党参、白术、生地、当归等,有些病情应服药次数少,煎出量相应要少,可以采用浓缩法,有些新病、急病,应服药次数多一些,则煎出量适当的要多一些。

一般情况下,中药汤剂的煎出量可以根据年龄大小来确定:

小于1岁的乳儿煎出60-100毫升,分3-6次服用。

1-6岁的幼儿及幼童煎出150-200毫升,分3-4次服用。

7-12岁的学龄期儿童煎出200-250毫升,分2-3次服。

其次,在中药煎煮上,我们给大家总结了一个简单的歌诀,便于记忆理解。

叶花轻浮勿久熬(指的是桑叶、薄荷叶、菊花、金银花等花叶类的中药质轻,应当轻煎不宜久煎)

挥发过甚气味消(气味挥发过多,会影响药物的效果)

滋补味厚宜久煎(指党参、黄芪、熟地等滋补类药物,必须久煎才能使其有效成分溶解出来)

久煎才能疗效高

麻黄吴臾先去沫(此二味药应先煎去沫,缓其发散过暴并去其小毒)

再同诸药合并煎

乌头附子宜先煮(此二味药辛热较甚,先煮久煎,可缓其爆裂之性,减其毒性)

谨防中毒是非招

参茸胶类宜蒸兑(如高丽参、红参、西洋参、鹿茸、鹿角胶、龟板胶、鱼膘胶等,前几味药应加工成粉末冲服为宜,后几味胶类应当烊化溶解于药汁中兑服)

不可混同诸药熬

苏蒌芥葶蒲滑黛(紫苏子,瓜蒌仁打碎,白芥子,葶苈子,蒲黄,滑石,青黛)

夜明车前用布包(夜明砂、车前子以及上述的七味药应用消毒纱布包裹后,再同其他药物煎煮,以免不便过滤)

朱砂油桂朴硝麝(辰砂、上官桂也称紫油桂、朴硝或元明粉、麝香等均应加工研为细粉瓷瓶内保存)

均应冲服不宜熬

煎药宜用长流水(水不污染均可)

泻武补文火候好(煎泻下剂与解表剂最好是用武火快煎,以免久煮破坏泻下与解表药物的性能,滋补剂应文火慢煮,以促使滋补药物有效成分的溶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煎中药的正确方式,每个信中医的人都该看看!
中药汤剂煎煮指南请查收
煎中药注意事项
速转!中药汤剂煎煮及服用的正确方法
中药汤剂,服之亦须得法
微头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