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人都知道拿破仑是西方近代军事家,那么他们的兵圣又是谁呢?

孙武,东方“兵圣”也,一部军事宝典《孙子兵法》流传千古,影响深远。而西方,也有个“兵圣”,他就是普鲁士将军卡尔·冯·克劳塞维茨(Carl Von Clausewitz,1780——1831年),他也写了本军事宝典——《战争论》,最终享誉全球。虽然都是经典兵书的作者,但“孙子”和“克子”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孙武好歹指挥过一场经典的破楚之战,而克劳塞维茨呢?这位老兄一次战役也没指挥过(但参加过战争),他可谓典型的“纸上谈兵”。

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这辈子过基本上平淡无趣,相比其他军事牛人,他确实没有任何传奇色彩和雄伟壮举,前半生基本以看书而主,后半生基本以写书为主。克劳塞维茨他爸是个普鲁士的退伍军人,家里有六个孩子,他爸收入低,养活不了那么多张嘴,就想了个法子,把三个未成年的孩子都送去当兵,让部队去养活。克劳塞维茨就是其中一个。他参加普鲁士军队那年只有12岁,长得瘦小枯干(估计家里生活困难营养跟不上),所以部队生活对他来说相当艰苦,举军旗走路都是力气活,但他很有志气,他要好好表现,为爹争光!

像大多数人穷志不短的苦孩子一样,克劳塞维茨从小就特勤奋特刻苦,手不释卷,军事、哲学、历史、地理、数学……凡是他觉得有用的书一定要把它吃透。还不到20岁呢,这个小兵的思想已经很成熟了。21岁时,好学生克劳塞维茨被推荐进入柏林军官学校深造。在柏林这个繁华大都市,很多同学没事就瞎玩,只有克劳塞维茨仍旧日日苦读(他也没钱去玩)。不久,好学生得遇恩师,人生得到改变。这位恩师就是普鲁士军事改革的先驱、德国总参的缔造者——沙恩霍斯特。老沙对小克极为欣赏喜爱,把他当作是除了自己孩子之外最亲近的晚辈;而小克也对老沙万分尊崇感激,把老沙当作亲近的长辈。这对亲密师徒将来都在西方军事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1803年军校毕业后,克劳塞维茨在恩师的推荐下,当上了普鲁士王子的副官,还得到国王的赏识。这个昔日的穷学生一下子就进入了万人羡慕的宫廷生活,当初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事业发达的同时,克劳塞维茨在爱情上也挺顺,他与一个叫玛丽的女孩相爱并结婚,两人一生甜蜜,白头到老,这玛丽可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婆,克劳塞维茨能成为一代兵学大师绝对离不开她的帮助。

克劳塞维茨妻子

1806年克劳塞维茨参加了普鲁士与法国的战争,普鲁士被拿破仑给痛打了一顿,克劳塞维茨成了法军战俘。一年的战俘生涯里克劳塞维茨也没闲着,他开始研究敌人拿破仑的用兵之道。回到普鲁士后,克劳塞维茨正赶上恩师沙恩霍斯特等人领导的军事改革,克劳塞维茨乐坏了,他和他恩师一样,早就对普鲁士破烂的军事体制看不顺眼了,此时不改,更待何时?!于是他成了改革派的重要成员——担任沙恩霍斯特的办公室主任,为普军改革出了不少点子,下了不少功夫。

其实除了积极追随恩师投身伟大光荣的军事改革之外,克劳塞维茨还真没再干过其他什么大事,后来他给普鲁士王子当了一阵子军事老师、写了不少军事方面的稿子,又在俄国军队混了些日子,回国后还当了一阵子参谋长,虽然俄国、普鲁士和拿破仑打得昏天黑地,但克劳塞维茨人微言轻(连个将军都不是),对战争不起任何作用,也只能以旁观者的视角默默看着那些军事牛人们是怎么打仗的,然后自己再琢磨琢磨,回味回味。

38岁时,克劳塞维茨终于混上了少将军衔,并担任柏林军官学校的校长。这其实是个闲差,不过对克劳塞维茨来说,也是好事,因为这正好可以有时间把他那么多年攒了一肚子的关于军事的想法写出来。于是乎,他就和他心爱的夫人过起了平静的半隐居生活,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发奋著述,这一写就是十来年,好在克劳塞维茨天性好静,从来不急不躁,有的是耐力。

1830年克劳塞维茨被调到炮兵工作,临走前他把三千多页的手稿包封起来,准备以后再修改,但他再也没有机会了,第二年这位默默无闻的军事天才被霍乱夺去了生命,终年51岁。他的夫人化悲痛为力量,把他的遗稿整理出版了,就是这部作品给克劳塞维茨带来了享誉世界的声望,也把他推上了“西方头号兵学大师”的宝座。这部书就是被誉为西方军事圣经的《战争论》。

在《战争论》里,克劳塞维茨尽情发挥,把几乎所有关于西方军事的方方面面都侃了个遍,书里最著名的一段话就是:“战争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看到没,军事和政治的关系就被他一语道破了,此乃西方军事理论上的一大创新也!因为以前欧洲很少有兵家搞清楚军事和政治的关系。


东德邮票上的克劳塞维茨

克劳塞维茨还把彻底毁灭敌军视为最高理想和终极目标,强调勇敢和进攻,推崇数量的优势,说白了就是“以多打少”,这和咱中国古代的用兵之道有很大不同,咱们的兵法认为“智”比“勇”更重要——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人的第一素质就是“勇”,而孙武则把“勇”排在“智、信、仁”的后面,如果能以不流血的“谋略”取胜,那就最好就不使用武力。而且咱们国人也不大推崇那些以“数量优势”获胜的“占便宜”的战役,更赞赏那些以少胜多的名将和战役。

克劳塞维茨的很多军事见解直到今天依然实用。一代又一代的西方军事家捧阅着《战争论》,指挥了一次又一次经典大战。他们都把拿破仑奉为军事行动上的巨擘,而把克劳塞维茨奉为军事理论上的巨擘。

本文为李萌独家撰写,喜欢的,记得订阅本头条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毛主席爱不释手的《战争论》,媲美孙子兵法,到底是怎样的奇书
战争论的历史背景:普鲁士在拿破仑铁蹄下颤抖
克劳塞维茨是什么人物?
拿破仑竟败在它手!与《孙子兵法》齐名,究竟何方神圣?
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上)
战略2:克劳塞维茨和托尔斯泰的战争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