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医学科普知识: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与康复

不论是首次发作或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措施。而健康教育、工疗娱疗、心理社会干预等措施应该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即全病程治疗。

对部分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和/或有木僵违拗、频繁自杀、攻击冲动的患者,急性治疗期可以单用或合用电抽搐治疗。

药物治疗

1.一般原则 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体化用药原则。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药物剂量增加速度视药物特性及患者特质而定,维持计量可酌情减少,通常为巩固治疗期间剂量的1/2—2/3(注意:要个体化)。高剂量时应密切评估药物的治疗反应和不良反应并给予合理的调整。注意一般情况下不能突然停药。

2.选药原则 药物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副作用大小,长期治疗计划,年龄,性别及经济状况等而定。当今国外治疗指南建议,一般推荐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如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作为一线药物选用。第一代及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的氯氮平作为二线药物使用。在我国,就目前实际用药情况来看,典型药物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在不少地区仍广为使用,可作为首选药物选用。由于氯氮平诱发不良反应较其他抗精神病药物较多,建议谨慎使用。此外,既往治疗有效的药物,本次治疗任然有效。

3.药物治疗程序与时间 治疗程序包括急性治疗期,至少治疗6周;巩固治疗期,治疗3—6个月;维持治疗期,治疗一年以上。

患者为首次发作,且在一年的维持治疗期间无阳性症状及复发迹象,可试行停药观察;对目前症状控制良好已一年,但既往有一次或多次发作的患者,应长期维持治疗,除非有不可耐受的副作用及某些禁忌症的出现。

4.合并用药 如患者持续出现焦虑、抑郁和敌意等症状,即使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状控制较好,仍应合用辅助药物。如患者已接收合适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甚至包括了氯氮平,但仍表现持续的阳性精神病性症状,应合用辅助药物(增效药物),或电抽搐治疗,或联合使用不同种类的抗精神病药物,亦可单独电抽搐治疗。

辅助药物包括苯二氮卓类、情绪稳定剂、抗抑郁药等。

联合用药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作用机制相似的药物原则上不宜合用。

5.安全原则 在开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均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和血糖,并在服药期间要定期复查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心理与社会干预

仅仅让患者消除精神症状是不够的。临床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仅达到临床痊愈的标准。理想状态是,患者恢复了由于疾病所致的精力与体力下降,达到并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恢复原有的工作或学习能力,重建恰当稳定的人际关系,这样才算达到全面的社会康复。而心理社会干预措施有助于这一理想目标的获得。

以下几种心理社会干预措施常用于分裂症患者:

1.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 基于学习理论,运用各种方式训练患者的各种技能,如正确决策和解决问题,处理好人际关系,正确应对应激和不良情绪,和一些生活技能训练等。通过研究发现,本法对减少精神病理症状和再住院无明显疗效,但能使患者获得某些有目的的技能,能改进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

2.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的要素是心理教育、行为问题的解决方法、家庭支持及危机处理措施等的有机结合。

(1)心理教育:目的在于提高患者和监护人对疾病的理解,对高情感表达的家庭成员进行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向家庭成员讲解:疾病的性质特征;精神疾病和药物治疗的基本知识;正确的态度对待患者;如何为患者提供某些支持(如督促服药);如何分析与解决家庭矛盾与冲突等。

(2)家庭危机干预:目的是指导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应付应激的方法,减轻患者压力。要求家庭做到:能接受患者精神症状的存在;能确认可能诱发精神病的应激源;能预防可能导致下次急性发作的应激源;能提供避免或降低疾病发作的的对策,包括复发先兆症状的识别等。

(3)家庭为基础的行为治疗:指导家庭成员如何同患者相处,如何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如何强化与保持患者所取得的进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讲座】抗精神病药导致的高泌乳素血症的干预措施
精神分裂症如何早期干预?专家解答来了!
得了精神分裂症,有康复可能吗?专家终于说了实在话!
精神分裂症不是绝症,这个“新疗法”可以让患者过上正常生活
精神分裂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