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航海时为什么欧洲海员会得坏血病,而郑和下西洋时却没有得?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1099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历史提问

大航海时为什么欧洲海员会得坏血病,而郑和下西洋时却没有得?



答:首先就要先明确这个医学常识:为什么人会得坏血病?

坏血病,又叫“维生素C缺乏阵”,病人通常是因为长期缺乏蔬菜水果,出现乏力贫血甚至四肢肿痛瘫痪等症状。严重时更危及生命。15世纪起的欧洲海洋航线上,蔬菜匮乏的欧洲船队,自然成了“坏血病”的重灾区。比如绕过好望角的达伽马船队,百分之六十的船员死于坏血病。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被坏血病折腾一路,最后只活下18人。对于当时补给有限的欧洲船队来说,“坏血病”就是无解难题。

不过,这么个无解难题,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几百年,即中国两宋年间,就已被中国船队完美解决。凭的却是中国人一项独家手艺:种菜。

劈波斩浪的航海征程上,居然可以种菜?的阿拉伯学者巴图塔的《游记》里,就生动记录了这奇景象:体魄巨大的中国海船,不但可以储存一年的粮食肉菜淡水。而且四层的甲板上,到处可见奇特的木桶,桶里除了栽培花花草草,还栽种各种各样的蔬菜,几乎每天都不缺菜吃。欧洲船上谈之色变的坏血病?安心吃菜的宋朝船员表示:这真不是个事。

当然,这类种菜种船上的大场面,也多限于载重量强大的宋朝大船上。换成一支大小船只混杂,人员众多的庞大船队,“坏血病”也同样是考验。不过待到郑和下西洋时,应付这考验也毫无压力——不止靠种菜。

郑和船队的舰船载重量,比起两宋的海船,无疑是更巨大。虽说现代学者对郑和大船的体积争议颇多,但以出土文物估算,郑和大船的最保守体积,也在长61米宽13米排水量1170吨以上。当之无愧的15世纪全球海洋巨无霸。不单食物储备更充足,种菜也种的更高科技。以《流涯胜览》里记载,郑和的船队里,就有不少大船专门负责种菜,整个船上满眼都是菜。供应两万多人的伙食。

除了自己动手种外,郑和船队的咸菜腌制技术,也是大显身手。以《西洋番国志》的记载,每次郑和船队出航前,都要携带大量的盐酱,用于腌制咸菜。此外与没头苍蝇般开辟新航路的欧洲船队不同,郑和船队手中有精确的海图,沿途可以及时在港口停靠并补充给养。作为和平使者的他们,自然可以很容易买到新鲜蔬菜。而不像那些走一路抢一路的欧洲船队一样,为了抢几棵菜杀得头破血流。

如此一来,比起缺菜缺到牙出血的欧洲船员来,郑和的船队,不但可以一路轻松吃菜,而且咸菜与各国各品种新鲜蔬菜都能吃到。如此丰富的菜肴,自然可以轻松补充能量,把恐怖的坏血病,降到最低概率。而且就算不小心患上了坏血病,也难不住郑和船队强大的医疗保障——郑和船队配有医生一百多名,以《派涯胜览》记载,每一位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良医,更有充足的药品储备。完全可以保障舰队以最健康状态,傲然劈波斩浪!

郑和舰队七下西洋的辉煌,同样有这“健康状态”的功劳。此情此景,也见证了古代中国航海,曾经全方位领先世界的荣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航海时代,西方船员常患坏血病,但为什么中国海员却未患此病?
郑和下西洋怎么就没出现肆虐欧洲船队的坏血病呢?
同样是远洋航行,西方大航海九死一生,而郑和下西洋却平安无事?
坏血病是西方航海史的噩梦,为何坏血病在东方航海史上未有所闻?
山东临沂 / 欲览众山 【随感】/《一杯柠檬汁改变一个时代 ——来自于大航海时代的悲惨》
说说郑和下西洋(押沙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