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1岁医生熬夜猝死:世界正在惩罚那些不好好睡觉的人!

01

10天内3个医生猝死

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了一则很痛心的消息,促使我写下这篇文章。

有3个年轻医生,在10内连续猝死,原因都是过劳死,连续加班到深夜,没时间睡觉。

7月4日,中科院博士肖育众,由于连续加班到深夜,下午3点,晕倒在实验室,送医抢救无效去世!

他才31岁,他的孩子才出生7天,他就这样猝不及防地走了。

6月30日,同仁医院眼科青年医师王辉,因为熬夜工作,不幸离世,年仅32岁。

6月28日,河南省乳腺科副主任医师张恒伟,突发心梗不幸离世,享年48岁。

这3位医生的离世,都和心血管疾病有关,肖育众医生是心源性猝死,而王辉医师和张恒伟医师,则是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病因之一。

最让我感到痛心的是,他们猝死的原因多是因为熬夜工作学习。

我知道,现代人的生活压力大,不仅仅是科研工作者才有压力。

之前也曾写过类似的文章,很多读者都说,要不是为了生活,谁愿意熬夜。

保持优秀固然是一个好习惯,但是比保持优秀更重要的是,不要过分透支身体。

关于熬夜,我想起两句很扎心的话:

你熬夜多赚来的钱,只够医院2分钟的问诊费。

你在酒桌上拼死拿下200万的业绩,或许只能换来医院里的一张200元的床位。

中国睡眠医学协会曾发布过一份调查: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而超过70%的年轻人有熬夜习惯。

但熬夜的人中,仅有30%是为了加班而熬夜。

其余原本可以不熬夜的人,其实是在追剧、看电影、吃鸡、逛知乎、逛B站、刷微博、逛朋友圈。

虽然很多时候,大家都知道熬夜不好,但是还喜欢自欺欺人地高喊一句:我熬的不是夜,而是快乐。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我们谁也不该拿健康做筹码,来参与一场人生的豪赌。

02

很多人都会觉得,白天太忙了,只有晚上的时间才真正属于自己,沉浸在手机里面,就是寻找白天缺失的自我。

以前我对熬夜没什么概念,直到发生了一件事,促使我坚持每天11点前上床睡觉。

大三期末考试那会儿,学校其他专业的人都早早放假了,只有会计还有最后一门课要考。

我朋友考完试回到宿舍,发现她舍友还没起床,下一场考试就到她们班级了。

正打算要摇醒她的时候发现,她全身冰冷且僵硬,整个人没一丝生命气息。

她吓坏了,只能一边call其他舍友回来,一边叫辅导员过来处理。

法医证实,这是猝死。而她生前最后一晚,凌晨2点,还在熬夜看试题。

自那以后,我就不敢再熬夜了。

说实话,对于死亡,我是不太畏惧的。

但是我畏惧父母白头人送黑头人,我害怕男朋友会一蹶不振,我害怕朋友会哭成泪人。

我最畏惧的是,我没能力照顾和保护我爱的人。

在中国,每年因熬夜死亡的人数高达55万,数据触目惊心,而且,熬夜会增加患癌的风险!

《2018年全国癌症数据报告》显示:每年新增30万年轻的癌症病人,年轻人群的发病率增加了近八成。

去年有个新闻,年轻医生小顾,去医院实习,每天都忙到不可开交。

他还发朋友圈调侃自己,还活着真好,结果最后真的因为经常熬夜,猝死了。

无独有偶,27岁的二胎妈妈平时带娃太累了,总是喜欢在晚上有点自己的私人空间,结果就因为通宵玩手机,猝死了。

28岁女编辑因肝癌去世,生前劝媒体人别熬夜。(希望读者们平时多多关爱我们~)

深圳36岁IT男连续5天凌晨打卡,猝死在马桶上。

《2018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3/4的“90后”在晚上11点以后入睡,1/3则在凌晨1点以后入睡,据统计每天熬夜的90后超过了5000万。

不是我在危言耸听,真的不要再熬夜,拿自己的生命去赌明天了。

长期熬夜的变化,肉眼可见,变丑,变胖,全身上下透露一股油腻的气息。

最重要的是,熬夜可是导致猝死的原因啊。

03

熬夜到底有什么危害?

前两天,我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则视频《熬夜的危害》。

视频做了一个调查,让一个人精力旺盛的17岁高中生,整整11天不睡觉,看会出现哪些变化。

第二天,他的眼睛不再聚焦;第三天,他郁郁寡欢,手脚不协调;到后来,他变得很难集中注意力,短期记忆出现问题,变得多疑妄想开始出现幻觉。

如果人体缺乏睡眠,会导致荷尔蒙失衡,严重的话会导致死亡。

一个足球的忠实粉丝,连续看48小时世界杯,导致死亡,死亡原因是中风。

科学研究证明,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比每天睡7-8小时的人,中风的几率高4.5倍。

在美国,有30%的成年人和66%年轻人缺乏睡眠,这样会对人体在记忆力、学习能力、情绪、反应时间等方面造成损害。

缺乏睡眠也可能导致炎症、幻觉、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病。

睡眠为什么对我们那么重要?

白天,我们的细胞消耗着能量的来源,也分解了很多产品,包括腺苷。腺苷越高,睡意越强烈,这就是睡眠压力。

淋巴血管,相当于自动除尘机,只要我们睡着了,它就会自动为我们清理一天之中在脑海中的垃圾。

04

我们应该如何好好睡觉?

很多鸡汤文说,如果你再不努力,你终将会被同龄人抛弃。

但是如果你不好好睡觉,最终打败你的,不是同龄人,而是无休止的熬夜。

所以,请不要心存侥幸,我们欠下“睡眠债”迟早有一天都是要还的。

前两天,我看了一本书《睡眠革命》,里面有很多关于睡觉的困惑。

我们很多人,平时工作日的睡眠时间很少,大多会选择在周末“补觉”,其实我也不例外。

但是这么做,是不科学的。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睡眠类型,喜欢早睡早起的,是早睡星人,喜欢晚睡晚起的,是晚睡星人。

但是晚睡星人工作日早起,一到周末又睡懒觉,那他的生物钟就会被调回原来的样子,周一又难受了。

如果你偏爱在周末睡懒觉,那么你可以早起,沐浴阳光,吃个早餐,再睡过去。

《睡眠革命》说:昼夜节律是生命体24小时的内循坏,受我们的内置生物钟的管理。

我们大脑中的这一生物钟,24小时调节着我们的多个内部系统,包括睡眠和饮食习惯,激素的分泌,体温,灵敏度,情绪和消化,使其与地球的自转相一致。

只要在黑暗环境中待上足够长的时间,身体就会分泌褪黑素,帮助入睡。

作者提出了一个“R90”的概念,指的是以90分钟为一个周期,获得身体修复。

90分钟是一个人经历各个睡眠阶段所需的时间,这些睡眠阶段组成了一个睡眠周期。

睡眠周期一般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楼梯上:打瞌睡

非眼动睡眠 第一阶段

我们似醒似睡,有时候感觉自己正在坠落而突然惊醒。

楼梯中:浅睡眠

非眼动睡眠,第二阶段

听到大声的动静,就会被惊醒

楼梯下:深睡眠

眼动睡眠 第三阶段和第四阶段

陷入深度睡眠,很难被人吵醒

螺旋滑梯:快速眼动睡眠

第五阶段

我们做梦的阶段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好好睡觉呢?

①每天固定睡眠时间。

如果你不需要每晚8小时的睡眠,强迫自己睡8小时,就是在浪费时间。

比如说,在不困的时候睡觉,在床上躺着睡不着的时候。

每天晚上保持5个睡眠周期,一周有35个睡眠周期,是最理想的状态。

如果你有其他事情忙,每周保持28-30个睡眠周期也比较理想,但是如果你睡得比计划少,身体就会过于疲劳。

②保持午睡。

德国杜塞尔多夫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便是非常短暂的日间小睡,也能增强大脑的记忆处理能力。

有些人坚称,她们无法进行午睡。因为根本睡不着。她们也许并不知道,其实睡不着也不要紧,重要的是闭上眼睛,脱离这个世界片刻,让大脑休息一下。

③晚睡没关系,保持每天有5个周期(7.5小时)睡眠。

晚上吃了宵夜,就算困也不要着急睡觉,先让胃消化,再让脑袋休息。

熬夜没有固定的说法,你昨天晚上睡了4个睡眠周期,今天晚上睡回6个睡眠周期即可。

如果是上夜班的人群,只要每天保持5个睡眠周期,让身体习惯生物钟即可。

05

叔本华说:人类所能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拿健康来换取其他身外之物。

以后别再嘲笑养生鸡汤了,自己主动喝点枸杞,保命要紧。

以后别总说没空健身了,因为去医院排队,花费的时间更长。

以后别说自己连体检的钱都没有,因为进一次icu,能榨干一个家庭的积蓄。

有空多陪家人,钱总会有的,大房子没那么重要,只要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幸福。

不要再透支健康,早睡早起吃早餐,每天喝8杯水,戒奶茶,烧烤,麻辣烫,柠檬茶。

不迷信锦鲤,不指望运气,趁阳光正好,微风不燥,重新出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到底多晚睡才能算熬夜?看完这篇文章就明白了
长期23点以后睡,人体会有哪些伤害?
【来点儿心理学】你晚睡的原因可能是基因突变了
晚上到底几点睡觉最好? 基因决定你早睡还是晚睡
早睡早起不适合你,不懂自己的睡眠类型,你可能错过一个好觉
早上做一件事 能帮你调整睡眠、改善忧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