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鸿章与左宗棠因何事斗了二十年

身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的李鸿章、左宗棠(另两位是曾国藩、张之洞,明争暗斗了20年,直到左宗棠于公元1885年去世,才算画上了一个句号。

李鸿章与左宗棠因何事斗了二十年?

同治三年(1864年),在太平天国即将覆灭之际,李鸿章和左宗棠爆发了矛盾。李鸿章手下的淮军攻克常州,太平天国护王陈坤书被捕杀。在此基础上,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基本被肃清,清朝赏李鸿章骑都尉世职。

此时,曾国藩的湘军,已经包围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很长时间了,双方正在展开最后的较量。

考虑湘军久攻天京不下,朝廷为了早日平定太平天国,多次下令李鸿章率淮军前往助攻。但李鸿章托病不肯前往。

为什么不去?不是怕死而是念师恩。

曾国藩可以说是李鸿章的贵人,在李鸿章潦倒穷困时,凭借着曾国藩的支持才有了李鸿章和淮军,因此,曾国藩的知遇之恩,李鸿章是没齿难忘。考虑到自己和曾国藩、曾国荃的关系,李鸿章不愿意率军攻打天京,也即不愿意和湘军抢功劳。

于是,李鸿章先是在苏州、常州一带按兵不动,然后实在是无法推脱清朝的命令下,李鸿章选择率领淮军南下攻入浙江,去平定浙江一带的太平军等。

时任闽浙总督的左宗棠,浙江和福建的大小事务,自然都在自己管辖的范围内。李鸿章擅自率军跑到浙江平定叛乱,不仅是在和左宗棠抢功,也给人一种左宗棠能力不够,平定不了自己管辖之地叛乱的印象。于是,左宗棠上奏朝廷,告李鸿章“越境掠功”,由此开始,二人彻底成为了一对冤家。

在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后,左宗棠和李鸿章这又去平定捻军。

公元1867年(同治六年)末,捻军由陕入晋,继而入河南、直隶,京师震动。对此,李鸿章和左宗棠之间,自然是互相指责,都认为是对方的问题。结果,清朝朝廷各打五十大板,对两人都进行了惩处。

左宗棠和李鸿章都是晚清肱股之臣、封疆大吏、洋务派代表、慈禧太后倚重之人,一个是闽浙总督、军机大臣,一个是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公元1874年,清朝朝廷展开了一场长达数月时间的“塞防”与“海防”大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要海防还是要塞防,塞防代表为左宗棠,海防代表为李鸿章。当然,最终的结果依然是难分高下,也即清朝一方面命令左宗棠去收复失地,另一方面也让李鸿章去建立北洋水师。

换而言之,对于清朝来说,认为“塞防”与“海防”必须两头并重,不可偏废。公元1885年(光绪十一年),左宗棠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清廷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而这,无疑为两人的二十年争斗画上了一个句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代衡阳有个现实版杨过,大家都知道是谁吗?
晚清四大中兴名臣,后世对他们有什么样的评价?从谥号分出高低
曾国藩到底拥有多少军队,有没有能力直接推翻同治皇帝?
乱世之中,曾国藩手握三十万雄兵,却不敢造反,只因为这两人
太平军为什么突然打不过曾国藩了?他发明了火器时代最厉害的战法
他才德平庸,还曾与湘军为敌,曾国藩却将头功让给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