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胡年轻时沉迷狎妓,岳父却说让他玩个够,以后操劳国事没得玩

在晚清的历史舞台上,呈现了大批的湖南籍大佬,如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江忠源、彭玉麟、刘坤一、郭嵩焘等等,官拜巡抚以上的封疆大吏称得上车载斗量。

这些大佬的崛起得益于时代洪流和历史机遇,众所周知,曾左等人就是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的。然而,当我仔细去翻看一些大佬的平生事迹时,也会发现一些别有意味的细节。

晚清大佬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我们知道,晚清是指1840年到1912年这段历史时期,1840年以前嘉庆、道光朝就属于清朝中期,这时候的曾左等大佬还是青壮小伙,并没有发迹,但湖南也有大佬,那时候的大佬是陶澍(1779年—1839年),他是生于太平时代,全靠读书考科举,然后做官,一步一步爬上去,他50岁就官拜两江总督,这可是封疆大吏了。也许有人说,50岁做到总督也不用那么惊讶吧?好,我们可以拿他和曾国藩对比一下,曾国藩为清廷镇压太平天国,半生竭心尽力,战功无数,但也是到了50岁才得到两江总督的官衔,一对比就知道,和平时代,没有战功去实现跳级或连升,所以陶澍真的很厉害。

顺便说一下,何谓战功是升官捷径。1856年,曾国荃为了救大哥曾国藩,在湘乡招了3000人,然后杀向江西吉安府,幸运的是,这一仗打赢了,曾国荃出山之战告捷,朝廷也出手阔绰,赏同知衔,同知可是正五品,而此前曾国荃只是一个贡生,秀才中的高材生而已,没有任何官职,如果不是靠战功,曾国荃还得拼命考上举人,才有做官的资格,而举人需要通过挑选才能做一些知县类的七品芝麻官,然后极少部分人能“奋斗”到五品,大多数人终老也只能在知县任上。

或者曾国荃考举人后,咬紧牙关继续考进士,如果进士排名靠前,当上大官的机会还是有的,但如果进士排名靠后,那也只能去混个知县小官了,然后拼命往上挤,其难度大得很。而曾国荃碰上了太平天国起义,靠战功,就一仗得到正五品官衔。再积攒几次胜仗便能实现一品、二品大员这样的梦想了。

湖南安化陶澍墓

我们在回过头来看看陶澍,在非特殊时期的和平年代要奋斗到封疆大吏,单单凭政绩斐然没用,必须会做官,朝中有死党,会混官场,然后才是政绩。陶澍比曾国藩和左宗棠擅长考试,殿试第18名,然后入翰林。在整个嘉庆朝,陶澍奋斗十多年,最高做到了正四品的川东兵备道,他刚正清廉又能干,在朝中名声很好。

道光帝上位后,陶澍被提拔了,从按察使到布政使,再到巡抚,到两江总督、太子少保,最后死赠太子太保衔。他当总督时,林则徐还是他辖下的江苏巡抚。陶澍之所以能得到道光帝的青睐,主要还是因为他“治行优异、政绩斐然”。他每主政一方,必有治理良方。如治理安徽:

  1. 清理安徽钱粮,杜绝钱粮亏空。
  2. 救济灾民,建立丰备义仓。
  3. 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生产。
  4. 整饬吏治,安定社会秩序。
  5. 重视文教,倡修《安徽省志》。

治理江苏:

  1. 整肃吏治,改造民风,建设封建社会的正常秩序。
  2. 关心人民生活,救济灾荒。
  3. 大力兴修农田水利。
  4. 加强治安,严惩讼棍。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措施,不是只唱高调,喊空口号,放到现在,他也算得上是地方省级大员中的佼佼者。

思贤楼-晚清大佬的足迹

除了擅长治政,还有就是会做官。其实混官场的哲学,也无非是那句名言所喻: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

既要在朝野结交盟友,又要想方设法让自己的政治利益得以延续。尤其是已经到了人生巅峰的人,他们大多已经年迈,已经到顶了,几乎无法再向上攀爬了,所以保住既有利益且使之延续下去才是重点。而实现这一目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通婚联姻。有的是直接和现成的大佬联姻,有的是和有潜力的准大佬联姻。

1819年12月,40岁的陶澍,见到了老乡兼好友胡达源的儿子胡林翼,此时胡林翼才8岁,异常聪明,陶澍惊为伟器,赶紧让自家5岁的女儿和他定了娃娃亲。说到这里,人们往往只认为是胡林翼的“伟器”范儿俘获了陶澍的心,其实不仅于此,因为这一年四月的殿试中,胡林翼的老爹胡达源列一甲第三名,是探花,直接授翰林院编修,这比他陶澍牛多了,前途不可限量。和探花结为亲家,陶澍是打了算盘的。

当然,陶澍还是没看走眼,胡林翼果然不凡,读书厉害,24岁轻松中进士,只不过这个少年染上了“京城N少”的不良习惯,喜欢狎妓,曾经与一个叫周寿昌的老乡在某娼家玩乐,突然遭遇坊卒查夜,周寿昌很机灵,躲进厨房,换了身衣服客串厨役,所以没有被抓住,而胡林翼被抓回去训诫了,因为不敢吐露身份,所以受了不少侮辱。他被释放出来后,立刻与周绝交,责怪他临难相弃,不够朋友。

湖南益阳胡林翼村风光

不久后,胡林翼来到了岳父陶澍这里,住在了两江总督署。面对秦淮莺燕,他坏毛病又犯了,就在岳父的眼皮底下,他和一伙狼友整天浪荡,寻花问柳。要知道,陶澍是严禁僚属冶游的。这下好了,那些官家子弟都借胡林翼的名头出去浪荡,认为陶澍会拿他们没办法。但是,陶澍逮着机会,把那些官家子弟一一叫来进行批评教育,唯独不骂自己的女婿胡林翼。

众人不解,陶澍说:“润之(胡林翼字)他日为国勤劳,将无暇晷以行乐,今之所为,盖预偿其后之劳也。”

意思是说,胡林翼以后为国事勤劳,没时间行乐,现在就让他玩个够吧。瞧,这样的岳父大人,心胸太宽广了,识人断事太准了。

后来,陶澍死后,胡林翼经历生活磨砺,确实改掉了狎妓的坏毛病,专心建功立业,从贵州剿匪起步,到湖北对抗太平天国而崛起,勤劳国事,累到吐血而亡,只活了50虚岁。

不过,胡林翼和他岳父一样,成了清廷的封疆大吏,成湖南籍的大佬,陶澍选他做女婿,选对了!除了女儿,陶澍还有一个儿子陶桄,这也得攀个好亲家才是。

陶澍-印心石屋

1836年,57岁的陶澍回湖南老家省亲,途经醴陵时,左宗棠献上了一副应景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虽然是马屁,但拍得巧妙、出神入化,陶澍深感欣慰,立刻接见了左宗棠,此时24岁的左宗棠很落魄,入京参加会试失败,但他过人的见识、韬略深深地打动了陶澍,立刻聘请他担任儿子陶桄的老师,于是,左宗棠跟到了南京。

陶澍53岁得子,陶桄才4岁多,而左宗棠的长女左孝瑜3岁多,陶澍深感来日不多,开始布局身后事,就让陶桄和左孝瑜定了娃娃亲。按常规思维,这番投资风险很大,左宗棠考进士都没什么希望,而且左家几代也是贫苦家境,但陶澍看中了左宗棠,他赌左宗棠会崛起,这才敢把唯一的儿子托付给左宗棠。

事实证明,陶澍又选对了,左宗棠在四平八稳的和平年代几乎是无法崛起的,但是时代机遇一来,左宗棠的功业远超过了陶澍,还超过了胡林翼等一系列大佬,估计也还远超过了陶澍当初的预想。


参考资料:《清史稿》、《干国良臣陶澍》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拜谒陶澍墓
左宗棠三试落第\两次出山及“独当一面”
被遗忘的胡林翼:左右曾国藩、左宗棠关系的权谋高手
「家传」:民国的近亲与远亲(三十二):陶家:“经世致用”一大家
左宗棠生命中最重要的四位伯乐
此人是封疆大吏,位居陕甘总督,62岁高龄非要回京考进士,慈禧一听立刻回了20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