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货苏东坡,在贬官的路上生活得有滋有味

作者:刘翠

苏东坡是个吃货,这不,看到一幅画着桃花的画,就能联想到蒌蒿、芦芽这些野菜,还有美味的河豚,因为是春天嘛,关于春天的各种美食瞬间点亮!这个吃货的特点,让他留下了大量关于美食的诗篇,在贬官的路上生活得有滋有味。

一、苏东坡与东坡肉

苏轼被贬到黄州,发现当地人不爱吃猪肉,所以猪肉价格非常低,于是便发明了猪肉的新吃法:“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猪肉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后人把这道菜叫做“东坡肉”。

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煮好,切成麻将那么大,把各种佐料放在肉里腌制一个多小时,其中最不能少的就是蜂蜜,腌制好以后呢放在锅里翻炒一会,然后放上水小火炖,在这个过程中肥肉的油滋润着瘦肉,肥肉变得肥而不腻,瘦肉变得鲜美可口。

这种做法着实让当时当地的猪肉火过一把。

二、变废为宝——羊蝎子的雏形

苏东坡后来被贬到惠州,当时的岭南是蛮荒地带,可他没有因为生活条件的艰苦而苦恼,而是像来到吃货天堂一样“日啖荔枝三百颗”,更是利用当地人不怎么感冒的羊的脊椎骨创造出了烤羊蝎子的“先进”吃法。

当时的惠州相当偏远贫穷,又由于当时的宋朝国土面积小,很多适合养羊的土地被当时的少数人占领着,羊又是一种军用物资,因而羊肉显得很珍贵。集市上每天只杀一只羊,鲜美的羊肉都被那些达官贵人和富户买去,苏轼作为一个贬官来到这里,不想与他们争,就把他们抛弃的羊骨头买回来。

由于羊骨头上面还有些肉屑,他便开始研究吃法了。

先放上佐料在水中煮,不用说那鲜美的汤可以解馋,接着把羊脊椎骨捞出来浇上黄酒,在火上烤,把里面的肉挑着吃。这样的做法让达官贵人不屑的羊骨头倒成了人间难得的美味。

苏东坡一生多次流放,经历了两任妻子故去,爱妾朝云病故,打击重重,可他乐观的性格让他走到哪吃到哪,一蓑烟雨任平生,谁怕!吃到哪写到哪,留下了千古名篇。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就地取食材做一份香喷喷的“东坡肉”。

“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蕨。烂烝香荠白鱼肥,碎点青蒿凉饼滑……”

今天的我们可以边品美食边来赏析这些关于吃的诗文,悠哉乐哉!

刘翠,女,生于小说鼻祖干宝故里__新蔡,爱文学、音乐,现为新蔡县教育工作者,驻马店市作家协会会员,有多篇文章发在各种媒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发明了哪些美食
古来“吃货”第一人,东坡美食知多少
在我眼中,不一样的苏东坡
苏轼:人间有味,心中有千帆
苏东坡:人生没有什么烦恼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苏轼:管不住的嘴,不如用来品尝美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