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这样过端午--北京地方志

老北京的“端午节”,是个很郑重的节日。但事实上,清康熙年间在修古井时,发掘出关羽的墓砖,才知道他真实生日为阴历六月二十四日。老北京过端午,还会在身上佩五彩粽子(用纸壳和五彩丝线制成)祈福增寿、佩香囊、贴葫芦花(取其音近福禄)等,葫芦花是一种剪纸,初一贴上,初五下午需撕下扔掉,名为“扔灾”。

  老北京的“端午节”,是个很郑重的节日。从阴历五月初一开始,在满蒙聚居的营房区,一直要持续到五月十三日。

  为什么从阴历五月初一就开始呢?因为传说这一天是关公的生日,各家都要祭祀,祭品是“五毒饼”、大桑葚和樱桃。但事实上,清康熙年间在修古井时,发掘出关羽的墓砖,才知道他真实生日为阴历六月二十四日。

  像大多数传统民俗节日一样,端午节对吃也很在意,在小农经济的背景下,吃始终是个关乎国计民生的大问题,以清末民初为例,大部分普通家庭食品费用占全部生活费的70%,其中粮食又占食品费用的80%左右。一日三餐常年是“一天到晚大窝头,老腌萝卜没点油”。许多家庭过年才能吃上一顿白面。因此,“吃好”成了过节最重要的内容。

  过端午,吃粽子是各地都有的习俗,北京多吃黄米小枣粽子,小枣以密云出产的最有名,黄米即黍子,适合在高寒地区生长,黏度高,味道胜于江米,过去老北京做年糕也多用黄米,但产量太低,如今已不多见。老北京多是自家包粽子,用江米和黄米与小枣合在一起,叫二米粽子,捆粽子的草有讲究,是马兰草,乃一味中药,可治肝病,这种草韧度极高,可用来造纸,是编制高档草席的首选材料。

  北京端午食俗最大的特色,在于有各种各样的点心,老北京人嗜点心,这一习惯由来颇久,早在宋代与金对峙之时,宋使者在北京就看到了各种糕点,到明代,豌豆黄、艾窝窝、酥饼、薄脆、凉糕等都已出现,清代又出现了“满洲饽饽”,加上南味糕点进京,这让老北京年节餐桌进一步丰富。糕点不仅用来吃,也成为互相赠送的礼品。

  端午的点心,各家并不相同。富家主要是玫瑰饼,即玫瑰花拌蜂蜜做馅,上火烙成,又叫“端午饽饽”。普通人家有“五毒饼”,类似于桃酥,上面印上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等图案。

  除了吃,端午节老北京家家都会在院门前和房檐儿下插艾蒿,此习俗一说源于黄巢起义,黄巢率兵路遇昔日情人,命她在家门口插上艾蒿,并下令三军见艾蒿一律回避,不得骚扰,这名女子不愿一家免难,就将插蒿之事遍告乡里,于是阖村性命乃全。二说是天帝派天官下凡测试人心,扮成卖油翁,故意算错账,大家争相购买,只有一老汉没有贪便宜,提醒他算错了。天官感其诚实,便告诉他天帝准备用瘟疫来惩罚人类的贪婪,让老人端午节时插上艾蒿,以免遭灾,但老汉随即告知乡里,于是遍插艾蒿,人人得救,遂成民俗。

  此外,老北京过端午,还会在身上佩五彩粽子(用纸壳和五彩丝线制成)祈福增寿、佩香囊、贴葫芦花(取其音近福禄)等,葫芦花是一种剪纸,初一贴上,初五下午需撕下扔掉,名为“扔灾”。

  本文内容选自《北京地方志?人民生活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看老北京人过端午节的老照片
老北京的端午节食俗,你知道几分?
满族端午节
北京人过端午的规矩讲究,您得知道!
【刨根问底吉林市】满族节日那些事——别样“端午”!
不是谁都能把米包成粽子的 | 端午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