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家传抄老拳谱》初探(四)

四、“车轮两命门”解

 

   “车轮两命门”,是《杨家传抄老拳谱》中颇为费解的一句秘诀。

   吴本“太极平准腰顶解”云:

   頂如凖故云頂頭懸也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凖所謂輕重浮沉分厘絲毫(杨本作毫絲)則偏顯然矣有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囟門也上下一条(简写)線全憑兩平轉變換取分毫尺寸自己辩(简写)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合則放發云(改作去)不必淩霄箭涵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此节文字无句读,眉批有“顶”、“秘诀”,还有红黑两色笔的圈点。

   

   藏本“太极平准腰顶解”云:

    頂如凖故云頂頭懸也 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 腰即平之根株也 立如平凖 所謂輕重浮沉 分厘毫絲(吴本作絲毫)則偏 顯然矣 有凖 頂頭懸 腰之根下株 尾閭至囟門也 上下一条(简写)線 全憑兩平轉 變換取分毫 尺寸自己辩(简写) 車輪兩命門 一纛搖又轉 心令氣旗使 自然隨我便滿身輕利者 金剛羅漢煉 對待有往來 是早或是晚 合則放發去(仔细辨析,是由云字加竖改作去字) 不必淩霄箭 涵養有多少 一氣哈而遠口授須秘傅 開門見中天

   此节有句读,文字与吴本大同小异。

 

   沈本此节文字被校点为:

   頂如凖,故云“頂頭懸”也。兩手即平左右之盤也。腰即平之根株也。“立如平凖”,所謂輕重浮沉、分釐毫絲,則偏顯然矣!

   有凖頂頭懸,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匈門也)

   上下一條線,全憑兩平轉。

   變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辩。

   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

   心令氣旗使,自然隨我便。

   滿身輕利者,金剛羅漢煉。

   對待有往來,是早或是晚。

   合則放發出,不必凌霄箭。

   涵養有多少,一氣哈而遠。

   口授須秘傅,開門見中天。

   此节注四“尾閭至匈門也”,沈寿注曰:“匈,胸之本字。此句实系原文中之夹注,万本、吴本均抄写成与正文大小相同的字体,以致后人误把上面两句歌诀连同夹注一并当作小序”云,似有强作解人意。“匈門”,佑本、杨本皆作“囟門”。《说文.囟部》云:“囟,头会盖骨也”。此句含义,原拳谱十分明确,意思是指尾闾与颅顶头会骨间一线贯穿。沈寿误作“胸门”,则无解。另外沈寿的“七言二十句”,实则“五言二十句”。

董本“歌诀论解”收录“太极平准腰顶解”中,沈寿的所谓夹注,董本作“腰之根下株尾閭至尻門也”。余下也为“五言十八句”。另加附注云:“以上各篇均先贤原文。辞意显浅。读者自可体会。其难解者。再请教老师为善。”

   

   不管是“五言二十句”,还是“五言十八句”,“車輪兩命門,一纛搖又轉”句,实乃“其难解者”,成了秘诀中的秘诀了。

   传统中医中的“命门”学说,到了明季赵献可、张景岳才得以完善。赵献可被尊为“命门”学派的创始人,他学尊东垣、薛己,主张“命门乃人身之君”,“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人称“张熟地”的张景岳,私淑温补学派前辈人物薛己,认为阴与阳这一对立统一体中,阳是起主导作用的,提出“阳强则寿,阳衰则夭”,而阳气之根在命门,命门主乎两肾,所以养阳必须养命门。他说:“命门主乎两肾,而两肾皆属于命门。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若命门亏损,则五脏六腑皆失所恃,而阴阳病变无所不至”。他在《类经附翼》强调:“故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他的命门说,丰富和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对后世的太极拳理论也影响至深。

  “乃一身之太极,无形可见,两肾之中是其安宅”,命门虽然“无形可见”,但在“两肾之中”,明明只有一个的,那么在上述经典的太极拳论中,怎么成了“車輪兩命門”了呢?

   炎本“太极拳之腰腿”一节中云:“太极拳老谱中云:‘车轮轮。命门一。纛摇有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练。’可见命门之重要也。”此节拳论,没有注明此节文字的引述出处,但“车轮轮”句,显然是“车轮二”的误读所致。编著者将"车轮二"中的“二”字,自以为是前一字“轮”的省略写法。“车轮轮,命门一”句,虽然明确了人身上只有一处命门,但是与他本老谱中“车轮两命门”一样令人费解。从语气上听来,“车轮轮,命门一”,更象是佛教有关轮回的偈语。但正是这句颇似佛教轮回偈语的拳论,佐证了田本“太极平准腰顶解”句读的合理性。

 

   田本“太极平准腰顶解”云:
   顶如准,故云顶头悬也。二手即平左右之盘也。腰即平之根株也。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
   故习太极拳者,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所应,无往不宜也。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满身轻利者,金刚罗汉炼。对待有往来,是早或是晚。合则发放去,有如凌霄箭。滋养有多少,一气哈而远。口授须秘傅,开门见中天。

田本文理简约清晰,面目亲和可人。文句多合义理,譬喻也恰得其解。细心辨析,便能了悟。其可圈点处如下:

  1、田本“若平准稍有分毫之轻重浮沉,则偏显然矣!”较他本“立如平准。所谓轻重浮沉,分厘毫丝则偏显然矣。”自然是面目亲和的多。

  2、田本“须立身中正,有如平准,使顶悬腰松,尾闾中正,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句,值得圈点。他本对“平准”两字没作进一步阐述,田本则以“平”与“准”为喻,讲明了“腰顶”的身法法则。汉朝“置平准于京师,都受天下委输”,国家通过“计量物价机构”,用市场化的价格平抑,“均输平准”,以达到“通货天下”。“平”的本义,是古代的一种衡量工具,类似于称盘,更象后来西方引进的天平托盘。“准”者,古时用来测量平、直的仪器,象是水准仪或泥工测量墙体是否垂直的绳线。“上下如一线贯串,转变全凭二平”何等形象。

  3、田本“分毫尺寸,须自己细辩,默识揣摩,融会于心,迨至精熟,自能随感所应,无往不宜也。”也亲切可人。他本“变换取分毫,尺寸自己辩。”语意隐晦。

  4、“车轮两,命门一。纛摇又转,心令气旗,使自然,随我便。”此处,田本借古代战场上的作战指挥车来譬喻太极拳身法心法的一体性。很形象,很生动。“纛”为指挥车上的插令旗的大杆,借喻人的腰轴。车轮两,自然是指前文的“二平”了。以心为令,以气为旗。何往不宜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家传抄老拳谱》初探(之二)
名家口中的太极拳理论,与真正的太极拳理论相隔不止一座山
杨拳老谱中太极拳阴阳之辨(续)
对命门与丹田的解读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解读
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十三势歌》探释(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