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尚俭戒奢、朴素节俭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将“坚持尚俭戒奢,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写入新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是对党员干部从严要求的应有之义。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中有云:“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节俭意识却日渐淡薄,奢靡之风日益见盛。一些党员干部也随波逐流,放松对自身的要求。有的公款吃喝,花天酒地;有的超标配备豪华公车;有的在公务活动中讲排场、比阔气,动辄一掷千金。这些现象虽然是极少数,但为害甚广,败坏了党风、助长了歪风、造成了浪费、加剧了矛盾。如果听任奢靡之风泛滥而不加控制,必将败坏党的形象、侵蚀党的肌体、腐蚀党的基业。

        为此,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126条规定:“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纪律处分。尚俭戒奢、朴素节俭需要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常抓不懈、久久为功,方能富民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编者

    成由勤俭败由奢

一段时间以来,在豪华的宴会上随处可见浪费无度,推杯换盏之后几乎没有动过的整只鸡、整条鱼等“剩物”被当作垃圾倒掉。我们虽然逐渐富起来了,但没有任何理由浪费。我国还有几千万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低保人员,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我们还是世界农产品进口大国,资源短缺问题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我们的人均GDP刚刚步入世界中等水平,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对于人口多、底子薄的中国而言,这种严重的浪费现象实在令人十分痛心。况且,这种奢侈浪费与一些领导干部的奢靡习气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有的党员干部丢掉了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享乐主义滋长起来了,养成了讲排场、比阔气的恶劣习气。他们不是想着怎么为百姓干实事,而是沉迷于胡吃海喝的应酬,在迎来送往、吃喝请拿中彼此攀比、铺张浪费,损毁了党员干部形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给党和国家事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翻开史册可见,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华民族成为伟大的民族,奥秘之一就是拥有伟大的民族精神,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中华先哲提倡“富贵不能淫”、“黄金本无种,出自勤俭家”、“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勤俭美德。中国共产党成立94年来,在异常复杂环境中团结带领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伟大奇迹,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作出巨大贡献,奥秘之一就是拥有党的优良作风,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今天,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条件下,面对“四大考验”,防止“四种危险”,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更为紧迫。艰苦奋斗,事业必成;贪图享受,自毁前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异常艰巨的,仍然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我们必须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决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坚持用艰苦奋斗精神来推动现代化建设,坚持抵制和反对不思进取、得过且过、贪图享乐、奢侈浪费等思想和行为。

当前,我们要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当成一项政治任务,重拳出击,多管齐下,积极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舆论氛围,建立完善厉行节约的管理体制和制度,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刹住奢侈浪费之风,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摘自《求是》

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养成路径

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生存智慧的总结。领导干部节俭意识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重大的当代价值,领导干部养成节俭意识是我国当前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强化国情教育、强化自律意识、强化制度约束,是养成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具体路径。

强化国情教育。部分领导干部认为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已经大大增加,国家综合国力得到较大提高,没有必要再倡导勤俭节约的意识,认为国家的富强已经为其挥霍国家财产提供了基础和便利,甚至认为如果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继续保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作风就“无法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在工作、生活中助长了奢靡之风,在广大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坏影响。实际上,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排名仍然靠后,我国仍然必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发展中国家的地位仍然未改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我们付出更多。要养成领导干部的节俭意识,就必须强化针对领导干部的国情教育,让领导干部对当前我国的国情有深刻、准确、清醒的认识,以居安思危、毫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对待工作和生活,避免助长奢靡之风。

强化自律意识。为官者的道德品性对其是否能够养成节俭意识具有决定性影响。为此,党的领导机构和组织部门应该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创造性采取相应教育举措提升领导干部的道德品质、自律意识。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是其道德品质的最高境界,如果领导干部失去了自律意识,就会在错综繁杂的规则面前寻找制度的“空子”,从事谋取私利的行为,使各项制约领导干部的规章制度失去应有作用。为此,我们在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养成过程中要不断强化其自律意识。强化领导干部的自律意识,要从坚定领导干部的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方面下功夫,通过增强自律强化对自身世界观、权力观、人生观的教育改造,保证领导干部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防微杜渐,避免在工作、生活中奢侈浪费和腐化堕落。

强化制度约束。由于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长期性和全局性特征,在养成领导干部节俭意识过程中,在强化教育和自律意识的同时,必须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强化对领导干部权力行使的约束机制,减少领导干部发生奢靡浪费的机会。通过制度建设的方式制约领导干部的奢侈浪费行为,领导干部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从而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要将领导干部节俭意识的形成和干部人事制度挂钩,在提拔使用领导之前注重对勤政廉政的考察,对存在奢侈浪费行为实施“一票否决”,不予提拔使用。在对地方党政领导、部门领导进行绩效考核、政绩考核过程中,注重考核一把手以及班子成员的节俭意识,将领导干部是否养成节俭意识作为考核的“硬指标”。结合时代特点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及时制定相应的制度对违反节俭要求的行为进行规范。

奢靡之始 危亡之渐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奢靡从来就与家国兴衰连在一起。“奢靡之始,危亡之渐。”

当前,奢靡之风的主要表现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譬如有的修建豪华楼堂馆所,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有的热衷于造节办节,劳民伤财;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总嫌不够;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由此造成的影响和危害,不可小觑。

奢靡之风,从某种意义上,比腐败问题还严重。腐败不除要亡党。奢靡不治,一些党员干部就会日益骄横,淫逸过度,滑向贪污腐败的深渊,同样也会亡党。现实生活中,有些党员干部之所以蜕化变质、违法犯罪,往往是从讲排场、比阔气,丢掉艰苦奋斗精神开始的;一些人信念动摇、思想颓废,也往往是从搞腐化、不愿过艰苦生活发端的。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红米饭,南瓜汤”里蕴藏的精神力量,是任何山珍海味都不能代替和比拟的。

当下,人民群众对干部最不满意的就是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车私用的“三公”问题。有的人吃得百病缠身,喝得东倒西歪,玩得天南海北,乐得不思工作,何谈为人民服务!当下干部作风尤其让作风清廉的老一辈干部心忧,而最大的心忧就是奢靡之风。殊不知,奢靡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一年多少个亿就会节省下来,就会带动全社会大兴勤俭之风。

“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因为它消耗的是人民的血汗钱,损害的是人民的利益。奢靡的背后,不知需要多少电力、石油、稀有矿产等资源的支撑!目前存在的各种奢侈现象,与现有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生产水平、资源储备极不相称。

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以来,奢靡之风虽被狠刹,但不断有媒体报道,一些地方公款吃喝,不再青睐扎眼的高档酒店,而是转移到私人会所、商务会馆,甚至是机关食堂,被群众称为“低调的奢华”。其实,这些“低调的奢华”不仅不“低”,反而浪费更高。这也充分说明,浮华思想仍未彻底根除,奢靡之风仍需坚决反对。

“文明益进,则奢侈益杀。”奢靡之风盛行,有人情世故的影响,更有自身要求不严格、监督不到位的问题。各级党组织要坚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守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树立绿色消费、崇俭戒奢的文明新风,真正做到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办一切事情,把我们党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摘自《党建》(陈广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勤俭朴素作风永不过时
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
加强党员意识 争当“四有”干部
[分享]“三个意识”要求领导干部树立进取心事业心和责任心 - 〖 经济风云 〗 - 中国红...
强化四种意识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
党员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