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聊聊古代高考那些趣事儿

  

  编者按:在中国古代,国家任用官吏多是依人举荐,但这种方式难免会有不少能人才俊因朝中无人而无缘为官,后来,为了发现并选用人才,便创立了科举制度——可称之为古代的高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本期史话,咱不研究科举制度,跟您聊聊古代高考的逸闻趣事。

  古代科考就有“少年班”

  仔细比较,我们发现,科举考试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有相似之处。

  古代科考也封卷。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科考早已有之。

  史籍记载,科举考试封卷制度始于宋朝。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古代科考也有“少年班”。每年的高考,几乎都会传出有低龄高分考生被重点院校破格录取的消息,有高校还开设了“少年班”,其实对“神童”实行特意培养并非今人的创举,大量史料说明,中国自古就不乏“神童”,而古代各朝对这些“神童”也是格外重视,一旦发现,就要着意加以培养,并引为皇朝幸事。

  早在汉时朝廷就选拔了一些年龄俱在12岁以下的“奇童”在太学读书。唐代科举则专门设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并且《孝经》《论语》等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给予身份。当然,由于年少不经事,他们虽有功名,却不能去治民。

  宋朝时,童子科还“录取”过女孩。宋淳熙元年,有个叫林幻玉的女孩在中书省应试,主考官挑试诗书43件,全部通过,为此,孝宗皇帝特地封她为“孺人”。元代也曾规定,凡童子科中试者,一律“录取”到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里加以重点培养。

  古代科考也重“素质教育”。如今“高分低能”现象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实际上涉及考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古代的科举考试同样重视这一点。

  古代科考是举人到京城会考,金榜题名取中贡生后,还要面临另外一场考试——殿试,然后才能决出“名次”。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贡生们作文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考察,最后综合他们的情况,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应名次。殿试的好处是,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平时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以尽量做到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

□文/许昌浩

  古代考官怎么阅卷

  考试结束后,便是重要的阅卷工作,但古代送给阅卷人员的并不是考生的原卷。科举考试有一套严格的防止作弊规定,其中之一是将考生的答卷重新誊录一份,以防考生在试卷上留记号,或是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卷子。

  誊录员不是字写得好就能担任,为了防止誊录员作弊,一般情况下不用本省学官的人员担任誊录员,而是从各府、州、县的书吏中间抽调。各张卷子誊录所用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现在大家看到有的状元卷子是红笔作答,就是这么回事。

  清代规定的阅卷时间大概是10天。这时间是很紧张的,因为誊录后还要进行对读,即校对,最后才能送给阅卷人员评阅。大部分阅卷时间都耗在前面这些环节上了,实际阅卷时间很少,也不过三四天而已。在没有现代电脑阅卷手段的古代,阅卷人员根本没有时间细看考卷。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阅卷工作,阅卷人主要看考生的头场卷子,头场卷子也只能看个大概。一般情况下,如果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给了高分(好评),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再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戏,所以考生都特别看重头场考试。

  虽然阅卷的主观因素对考生成绩影响很大,但比现代高考更人性化的地方也有:落榜考生可以查卷。未考中的试卷称为“落卷”,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简单批语,落榜考生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

□文/张迪

  古代高考也有作弊的

  南宋初年,权倾朝野的宰相秦桧家有考生,一个是儿子秦煊,一个是孙子秦埙。秦家预先得知主考人选,便将那位准主考官请到家中,但秦家人并不与之相见。那人在一间空屋中苦苦等待,实在无事可做,便开始翻看桌面上一篇题目为《文采富艳》的文章。左等不来,右等不来,那人索性背诵起来,打发闲极无聊的时间。晚上回家,准考官对这次奇怪的约见感到莫名其妙。几天后,朝廷宣布他为主考官时才恍然大悟,考题当然离不开他已经背诵得滚瓜烂熟的《文采富艳》,秦埙理所当然获得“首选”。

  晚清时,湖南士子李幼梅考取举人,考试前,他通过一位好友帮助打通关节,暗号是把“水烟袋”三字藏于诗文中。可能是李幼梅嘚瑟,把这事儿说给了媳妇,媳妇告诉了丈母娘。丈母娘把暗号透露给另外两个同样是考生的女婿。信息共享后,考场出现了三张藏有“水烟袋”字样的考卷。主考官阅卷后也是醉了,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索性取两名吧,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淘汰的试卷正是李幼梅的。

  大多舞弊行为都是为了成全考生的,但也有特例。唐朝末期,主考官刘太真利用手中特权,狭私报复考生包谊,不想弄巧成拙。

  江东举子包谊才华横溢,进京参加大考,因年轻气盛且不知情,考前得罪了主考官刘太真。刘虽怀恨在心,但为了表明自己心胸宽广有度量,第一场他放过了包谊。第二场考试,刘太真心想:我让你再多高兴一会儿,包谊顺利进入第三场考试。

  考试结束,主考刘太真把选中的几份试卷和考生名单呈送给宰相大人审阅,名单里边当然没有包谊。当时正值朱泚之乱,宰相发现名单当中有个姓朱的考生,这是犯了大忌的。宰相一脸不高兴,命主考再换一个考生。诚惶诚恐之下,刘太真早就记不得其他考生的名字了,只好把记得烂熟于胸的一个名字说出来,那就是包谊。包谊高中后,按照惯例去拜访恩师刘太真,刘太真此刻才发现,眼前这位洋洋得意的状元郎,正是自己厌恶至极的人,令他哭笑不得!

□文/林岩  

  编者按:在中国古代,国家任用官吏多是依人举荐,但这种方式难免会有不少能人才俊因朝中无人而无缘为官,后来,为了发现并选用人才,便创立了科举制度——可称之为古代的高考。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科举制度不断完善,直至清朝光绪皇帝下谕停止所有乡试,科举制度才被废弃。本期史话,咱不研究科举制度,跟您聊聊古代高考的逸闻趣事。

  古代科考就有“少年班”

  仔细比较,我们发现,科举考试在某些方面和现在的高考有相似之处。

  古代科考也封卷。现在高考规定有严格的封卷制度,以防止考试阅卷出现人为弊端。实际上,这种封卷制度在古代科考早已有之。

  史籍记载,科举考试封卷制度始于宋朝。据《宋史·选举》说,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科考时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追溯起来,宋代的“糊名考校”法当算是高考封卷制度的“始祖”了。

  古代科考也有“少年班”。每年的高考,几乎都会传出有低龄高分考生被重点院校破格录取的消息,有高校还开设了“少年班”,其实对“神童”实行特意培养并非今人的创举,大量史料说明,中国自古就不乏“神童”,而古代各朝对这些“神童”也是格外重视,一旦发现,就要着意加以培养,并引为皇朝幸事。

  早在汉时朝廷就选拔了一些年龄俱在12岁以下的“奇童”在太学读书。唐代科举则专门设立了“少年班”——童子科,只要是年龄在10岁以下,能通一经并且《孝经》《论语》等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给予身份。当然,由于年少不经事,他们虽有功名,却不能去治民。

  宋朝时,童子科还“录取”过女孩。宋淳熙元年,有个叫林幻玉的女孩在中书省应试,主考官挑试诗书43件,全部通过,为此,孝宗皇帝特地封她为“孺人”。元代也曾规定,凡童子科中试者,一律“录取”到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里加以重点培养。

  古代科考也重“素质教育”。如今“高分低能”现象不断引起社会的关注,这实际上涉及考生的“素质教育”问题。古代的科举考试同样重视这一点。

  古代科考是举人到京城会考,金榜题名取中贡生后,还要面临另外一场考试——殿试,然后才能决出“名次”。殿试由皇帝在皇宫大殿亲自主持。皇帝除了现场点题让贡生们作文比试外,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他们进行考察,最后综合他们的情况,才能定出状元、探花、榜眼等一应名次。殿试的好处是,通过直面观察,对“考生”平时接受“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了解,以尽量做到全面正确地评估其才能。

□文/许昌浩

  古代考官怎么阅卷

  考试结束后,便是重要的阅卷工作,但古代送给阅卷人员的并不是考生的原卷。科举考试有一套严格的防止作弊规定,其中之一是将考生的答卷重新誊录一份,以防考生在试卷上留记号,或是阅卷人员认出自己熟悉考生的卷子。

  誊录员不是字写得好就能担任,为了防止誊录员作弊,一般情况下不用本省学官的人员担任誊录员,而是从各府、州、县的书吏中间抽调。各张卷子誊录所用纸张数、墨水颜色均要一致,统一使用朱砂红笔誊录,现在大家看到有的状元卷子是红笔作答,就是这么回事。

  清代规定的阅卷时间大概是10天。这时间是很紧张的,因为誊录后还要进行对读,即校对,最后才能送给阅卷人员评阅。大部分阅卷时间都耗在前面这些环节上了,实际阅卷时间很少,也不过三四天而已。在没有现代电脑阅卷手段的古代,阅卷人员根本没有时间细看考卷。

  为了加快阅卷速度,按时完成阅卷工作,阅卷人主要看考生的头场卷子,头场卷子也只能看个大概。一般情况下,如果头场卷考得好,阅卷时给了高分(好评),基本上便考中了;如果头场考砸了,即便后两场发挥再好,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戏,所以考生都特别看重头场考试。

  虽然阅卷的主观因素对考生成绩影响很大,但比现代高考更人性化的地方也有:落榜考生可以查卷。未考中的试卷称为“落卷”,在考试成绩张榜公布后10天内,落榜考生可以查看自己的试卷。落卷上会有考官的简单批语,落榜考生一看就明白为何未被录取。

□文/张迪

  古代高考也有作弊的

  南宋初年,权倾朝野的宰相秦桧家有考生,一个是儿子秦煊,一个是孙子秦埙。秦家预先得知主考人选,便将那位准主考官请到家中,但秦家人并不与之相见。那人在一间空屋中苦苦等待,实在无事可做,便开始翻看桌面上一篇题目为《文采富艳》的文章。左等不来,右等不来,那人索性背诵起来,打发闲极无聊的时间。晚上回家,准考官对这次奇怪的约见感到莫名其妙。几天后,朝廷宣布他为主考官时才恍然大悟,考题当然离不开他已经背诵得滚瓜烂熟的《文采富艳》,秦埙理所当然获得“首选”。

  晚清时,湖南士子李幼梅考取举人,考试前,他通过一位好友帮助打通关节,暗号是把“水烟袋”三字藏于诗文中。可能是李幼梅嘚瑟,把这事儿说给了媳妇,媳妇告诉了丈母娘。丈母娘把暗号透露给另外两个同样是考生的女婿。信息共享后,考场出现了三张藏有“水烟袋”字样的考卷。主考官阅卷后也是醉了,收人钱财替人消灾,索性取两名吧,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淘汰的试卷正是李幼梅的。

  大多舞弊行为都是为了成全考生的,但也有特例。唐朝末期,主考官刘太真利用手中特权,狭私报复考生包谊,不想弄巧成拙。

  江东举子包谊才华横溢,进京参加大考,因年轻气盛且不知情,考前得罪了主考官刘太真。刘虽怀恨在心,但为了表明自己心胸宽广有度量,第一场他放过了包谊。第二场考试,刘太真心想:我让你再多高兴一会儿,包谊顺利进入第三场考试。

  考试结束,主考刘太真把选中的几份试卷和考生名单呈送给宰相大人审阅,名单里边当然没有包谊。当时正值朱泚之乱,宰相发现名单当中有个姓朱的考生,这是犯了大忌的。宰相一脸不高兴,命主考再换一个考生。诚惶诚恐之下,刘太真早就记不得其他考生的名字了,只好把记得烂熟于胸的一个名字说出来,那就是包谊。包谊高中后,按照惯例去拜访恩师刘太真,刘太真此刻才发现,眼前这位洋洋得意的状元郎,正是自己厌恶至极的人,令他哭笑不得!

□文/林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洪武南北榜案:明明没舞弊,朱元璋为啥要杀人? | 循迹晓讲
盈视讲坛:唐朝随便,宋朝太坑,元朝没有,明清玩命|古代“高考”的那些事
在古代,科考制度的实行为天下有志之士提供向上攀登的机会,其间也发生不少趣事
想在古代“高考”你要完成几步
古代科举考试后如何阅卷?
考生挑战主考官,考官完败险获罪,引发千年科举大改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