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降血压奇招!40年前风靡中医界,不用药却能除病根
2018年01月12日 07:39:25
来源:凤凰网综合 作者:精诚名医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本文理论依据:《现代中医内科临证备要》、《本草经疏》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为你说上一病,这就是高血压。
闲言少叙,我们先把一张可以降血压的经典验方介绍给你——
赤小豆30克,红豇豆30克,红枣10到15枚,一起煮烂。晨起空腹或临睡前服用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不要加糖调味。日久,降血压效果明显。
这个办法源于哪里呢?当然不是“精诚名医汇”凭空捏造了。说起来,它是十分有来头的。
话说早在1978年,即40年前,河南中医学院学报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专门介绍了用上方治疗高血压的经验。根据介绍,此法治疗25例患者,有效率达到90%,远期疗效可观的,达到40%。这样的数据,是振奋人心的。
更为精妙的,此法所用之物,皆药食两用之品,甚至可以说,就是食品。但它们却精准把握了高血压的一大成因。
什么成因呢?这就是痰湿内蕴。
首先,我们应该了解,赤小豆性味甘、酸,平,归心、小肠经,可以利水、除湿。还有那豇豆,性味甘,平,入脾经和肾经,善于健脾和利水。红枣和血养中。这三味加在一起,目的非常明确,这就是健脾、利水、除湿。
为什么要这样呢?
看官须知,在中国传统医学的语境中,有一句话,叫做“无痰不作眩”。其中的这个“眩”字,指的就是高血压(中医并不设高血压一病,而是将其归纳为眩晕、头痛等疾病的范畴)。无痰不作眩的观点,是元代医学家朱丹溪明确提出来的。其源流,则可以追溯到仲景对于痰饮导致眩晕的相关论述。后来到明清时期,因痰作眩的理论更为受到重视。
为什么说痰能导致高血压、眩晕?
道理很浅显——痰浊瘀阻脉道,使得脉道增厚,血府狭窄,于是血压不得不升高,好让血液和平时一样送达脏腑、四肢百骸。用《医学正传》里面的话解释,就是:“其为气虚肥白之人,痰湿滞于上,阴火起于下,是以痰挟虚火,上冲头目,正气不能胜敌……而眩晕也……”。
脾虚、水湿不化,是导致痰浊内生的根源。那么,因为脾虚、湿盛、痰浊而引发高血压的人,有什么特点呢?说起来,就是血压高企、头痛头重、眩晕、胸闷心悸、饮食减少、有欲呕恶心的感觉,腹部胀满,舌胖,舌苔白腻,同时脉弦滑。其人多体胖或者超重。
对于这样的高血压患者来说,上面介绍的方法就十分适合了。再为您赘述一遍:赤小豆30克,和红豇豆30克,红枣10到15枚,一起煮烂。晨起空腹或临睡前服用一次,一个月为一个疗程。赤小豆利水除湿,红豇豆健脾化湿,红枣养血和胃,防渗利太过而伤正。如此一来,水湿得化,痰浊得解,切中病机。
所以我们说,这张40年前的验方,是有可取之处的。因此我们把它介绍出来,供看官借鉴参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疗高血压的又一好偏方!!!
降血压四大中医偏方
中医中药养生 调理痰湿中阻型的高血压 用祛湿饮(三)
20年中医经验,告诉你各种湿气不一样,不是薏米赤小豆能搞定的
到了除湿的黄金时间,中医来支招!
治疗高血压偏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