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伤寒与温病争论启示录

(本文由汤液文化工作室整理,欢迎关注汤液文化-克时作品)

原文载于 《招萼华·祝味菊医案经验集》

*汉张仲景以降,《伤寒论》基本统治外感热病,至金元·刘完素创寒凉派,温病与伤寒之争的序幕由此拉开。

*祝味菊正式学习中医始于成都,到上海后,“以治川人之法而悬壶,属伤寒学派”一般认为,叶吴温病学说盛行大江南北,而川医多属伤寒学派,祝氏亦不例外,祝氏学术重点在于伤寒金匮。

*祝味菊反对将外邪分为寒邪、温邪、温病与伤寒完全不同的说法。。祝氏认为:温病就是伤寒中症状偏于热者。伤寒可以包括温热,而温热仅占伤寒之一格而已。,叶天士的功劳,并非在于他创立了温病学说,而在于对一部分适用凉药的伤寒病,补充了治法。

*祝氏对温病派的批评,并不仅仅在于理论上,而主要在于治疗上:温病学家“熟悉疾病之趋势而不能改变其趋势。”祝氏认为根本原因是他们排斥伤寒法,不敢用温药。

在理论上以温病与伤寒对立,在病因上温邪与寒邪对立,就必然在治法上以温法与寒法对立。

*在许多具体治法上,祝味菊阐明了他与温病派的不同。祝氏治愈了某些温病派医家不能治愈的病例。正是这种对温病派的超越,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

*尽管祝氏批评温病派,但并非门户之见。对温病派的长处,他也十分推崇:“叶氏以临床之经验,知气盛之人,其反应趋于亢进,故避用温热;知病变之趋势,向表者多吉,故法取轻扬;观察病变之过程,斑疹白蓓,厥脱詀语,何者为顺,何者为逆,示人以预后吉凶;描写征侯之状态,舌苔齿牙,色泽声音,以至津汗便溺,何者当清,何者当温,启发辨证之机括,既祥且明,足为临床之借镜。”可见祝氏对温病派的评价,是以能否提高临床疗效为转移,是尊重实践的。

(欢迎关注汤液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典伤寒派
伏热
《重订广温热论》
中医前辈赵绍琴--《温病浅谈》(第一章)
《伤寒论》之太阳温病证及治法
【余国俊】温热重证(黄连阿胶汤方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