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杭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依赖及路径选择*

 

   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杭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是杭州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走在浙江乃至全国前列的战略选择。本文根据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要性,深入分析杭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依赖,提出“产品升级——企业升级——发展方式升级”三步走的构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传统产业  转型升级  要素依赖  路径选择  杭州

作者刘慧,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生(邮政编码  310018);聂志群,中国人民银行绍兴中心支行经济师(邮政编码  312000)。

 

改革开放以来,杭州市凭借优良的产业基础、雄厚的科技人才实力和不断创新的体制环境,成功地推动了杭州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杭州经济的总量走在了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但杭州经济一直以传统产业为基础和特色,传统产业占工业总比重70%以上,企业数量更是接近80%。随着资源与环境约束的日益深化、生产成本的上升、融资信贷约束的加大以及外需的萎缩,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杭州经济面临日渐严峻的挑战。为此,积极探索传统产业的科学发展之路,是杭州发展经济的迫切需求,也是杭州在新一轮发展中,继续走在浙江乃至全国前列的战略选择。

一、杭州市传统产业发展现状

根据杭州市统计局数据,2011年杭州市实现生产总值(GDP7011.8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1%,连续21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6.0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322.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453.58亿元,分别增长2.5%9.8%11.0%。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3.547.848.7调整为2011年的3.347.449.3。与此同时,传统产业的特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杭州传统产业有以下特征。

(一)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导

杭州市传统产业生产的产品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以杭州市统计局对上城区企业随机抽查调研数据为例,该区企业的行业分布以食品饮料、纺织服装、电气机械、仪器仪表、印刷、工艺品、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为主,基本上由传统产业构成;批零企业主要分布在纺织、服装及日用品,矿产品、建材及化工产品,机械设备、五金交电及电子产品,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医药及医疗器材等行业。不仅如此,杭州传统产业还出口了大量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这也表明杭州传统产业在国际竞争中还具备一定的优势。

(二)民营经济是传统产业的微观主体

在杭州市政府对民营经济试行的“三年倍增”鼓励计划后,杭州市民营企业成倍增长。截至20116月,杭州市民营企业总数已经高达14.8万家。这些企业大多从事传统产业的生产,使得民营经济成为了传统产业发展的微观主体。而且传统产业进入民营企业500强的企业数量,连续五年位居全国城市、全省第一,使得杭州被授予十大“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城市”称号,涌现出了万向、娃哈哈、华立、广厦等主营业务收入源于传统产业的收入超百亿的大企业、大集团。显而易见,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传统产业发展的主体和中坚力量。

(三)块状经济特色明显

杭州市传统产业有特色块状经济70多个,分布在萧山、余杭两区和5县(市),以“一乡一品”“一村一业”为特征的区域块状经济特色鲜明。如萧山的纺织化纤、汽车零部件、羽绒服装、钢结构、包装、花边和厨卫设备等;余杭的丝绸、布艺等;富阳的通讯器材、造纸等;桐庐的医疗器械、制笔等。特色块状经济已集聚起成千上万家民营企业,促进了民营企业集聚发展,传统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四)“以民引外”成效显现

自杭州市2003年实施“以民引外”、促进“民外合璧”的重大举措以来,传统产业引进外资力度不断加大;同时,与外资合作促使产品升级的效应日渐显现。近五年,杭州已经累计有九百多个“民外合璧”项目,其中多数联合项目发生在传统产业领域。这促进了传统产业中优质民营企业与知名跨国公司强强联合,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如此,“以民引外”策略还促使杭州传统产业实现跨越式转型,进而介入高新技术产业。如原来从事传统卫浴产品生产的杭州舒奇蒙公司,通过和西班牙索拉瑞格公司合作,转型涉足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研发与生产,构建了一条完整的光伏发电系统相关产业链。

二、杭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一)传统产业用工压力进一步加大

2011年底,杭州市对传统产业进行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被调查的63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三分之二企业存在用工困难情况,共计423家。其中认为当前企业用工情况很困难的有36家,占全部规模企业的5.7%;认为当前企业用工情况比较困难的有387家,占全部规模企业的61.0%;另有211家企业认为用工不存在困难,占全部规模企业的33.3%。三成规模企业存在缺工现象,缺工人数5074人,占现有职工总人数5.2%。其中缺工人数100人以上的企业11家,缺工人数在50100人之间的企业24家,缺工人数在50人之下的企业167家。就具体行业而言,存在用工困难最大的行业是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达到28.4%;其次是农副食品加工业,达到25.4%;家具制造业排名第三,达到21.6%。缺工比例在10%以上的行业有4个,5%10%之间的有8个,5%以下的有15个,不缺工的行业只有6[1]

用工难给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的杭州传统产业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使得长期依赖丰裕劳动力运转的杭州传统产业生产难以为继。为此,对现有传统产业实现转型升级,减少杭州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依赖程度,成为当前杭州经济快速发展的“救命稻草”。

(二)原料成本上升挤压传统产业利润空间

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杭州传统产业企业中,反映2012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占比达到80.9%,其中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占25.45%,有所上升的占55.45%;反映2012年原材料成本和去年持平的企业占比达到12.73%。处于传统产业的销售环节的企业中,反映2012年原材料成本上升的企业占比达到77.78%,其中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的占20.51%,有所上升的占57.26%;反映2012年原材料成本与去年持平的企业占比为11.97%[2]

成本的上升,意味着传统产业需生产出获利能力更强的产品,以抵消成本上升带来的不利影响。根据 Hausmann et al对成本和产品决策的研究可知,这要求企业生产技术含量和品质更高的产品。为此,有必要改变原有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以实现产品的升级,即大力推进产业本身的转型升级。

(三)新型国际分工体系日益缩短杭州传统产业的价值链

当前国际分工体系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垂直一体化分工模式下的产品生产过程,已经被进一步分解为不同的区段或工序。跨国公司通过对成本最小化的追逐,使得各生产阶段分散于不同的国家,形成生产工序国家专业化生产模式。JonesKierzkowski将这一生产模式现象,称为国际分散化生产体系(international fragmented production)。

在新型国际分工体系作用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属于传统产业的环节转移到了杭州,如服装行业中的加工组装环节置于杭州,而品牌和设计放在国外。这使得杭州只能享受国际分工体系中价值链最低环节。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还进一步压缩杭州传统产业的价值链,使得杭州传统产业的获利面不断缩减。

(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杭州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战略成功的关键

虽然杭州经济已连续20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人均GDP接近富裕国家水平,但经济发展面临的制约问题也开始浮现:劳动力、土地、能源、电力等资源陷入紧缺状态;生产所需的基本原材料几乎全部依赖于杭州以外的区域。这些都给杭州的工业发展带来了诸多限制因素,使得杭州大力发展粗放型传统产业的优势条件日渐消失,高能耗、高污染型传统产业的发展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为此,杭州市正主导建立以资源节约型工业体系为目标的新型产业结构。这就要求改变经济的传统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发展更能适应未来的需求。

而转变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改变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高能耗、高污染、以量取胜的增长方式,从而形成高技术含量、能源和资源节约型、效率和效益提高型增长方式。这不仅有利于杭州的经济发展,也更有利于降低经济发展给杭州环境带来的压力。

三、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要素依赖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如下:在工业发展初期,劳动密集型产业主导一个国家的工业。随着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资本品(如机器设备)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进而出现了资本密集型产业;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部分生产技术和工艺逐渐主导特定行业的生产,使得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知识密集型产业逐渐主导工业。杭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也难以脱离上述轨道。在这种升级轨道下,产业转型升级会对熟练劳动力和资本技术要素提出更高的要求。结合杭州市传统产业发展实际,笔者以为杭州传统产业至少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依赖:

(一)高端熟练劳动力依赖

根据经典的Long2001)模型可知,熟练劳动力比重的适度提高,有利于产业内产品技术含量的提升,进而有助于杭州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但是从调研数据上看,杭州传统产业中熟练劳动力奇缺。以富阳市调研数据为例,全市6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选择技术工人最紧缺的企业有324家,占51.1%;选择普工最紧缺的企业有235家,占37.1%;选择管理人员最紧缺的企业有14家,占2.2%;选择不缺工人的企业有61家,占9.6%[3]可见,在杭州市传统产业快速转型升级阶段,高端熟练劳动力的缺乏是企业面临的首要问题。

(二)技术密集型资本缺乏

资本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高技术含量的资本的投入会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但杭州近几年来,技术密集型资本投入并不多。以R&D经费支出为例,杭州市R&D经费支出仅占GDP2.8%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部分县市还远低于这一指标。如富阳的R&D支出仅占GDP1.57%,其他一些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县则更低。技术密集型资本投入的缺乏,使得杭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缺乏后劲,也使得杭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相对较慢。

(三)制度环境依赖

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手段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创新的精神,更需要创新的氛围。以我国的珠三角为例,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直走在前列,而这主要得益于良好的创新氛围。而良好的创新氛围,又来自于良好的制度安排。虽然杭州市已经有了鼓励创新的良好制度,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原有的制度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杭州市传统产业的创新过程和创新效果越来越依赖于制度的支持。为此,有必要加快制度建设,以更为健全的制度来激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四)国际化要素缺乏

国际化要素的缺乏,使得杭州传统产业呈现出明显的产品国际化与企业国际化分离特征。所谓产品国际化,是指作为终端销售的产品市场分布不断突破国界,向国际市场拓展。而企业国际化则侧重于企业的生产要素是否向国际市场开放,即国际化要素是否介入了企业的生产过程中。由于缺乏国际化要素,杭州传统产业的出口多依赖于外生的贸易中介,进而使得其与最终消费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隔层”现象。这不仅使得杭州市传统产业处于增值能力最弱的低端制造环节,还使得企业国际化滞后于产品国际化。产品国际化与市场国际化的分离,使得杭州传统型企业逐渐演变成“世界车间”和“无企业家的企业”,从而不利于传统产业的快速转型升级。

(五)出口型传统产业存在转型升级的“惰性”

杭州传统产业的出口,在杭州整体出口中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但过于强劲的出口推动导致的政策扭曲,使得出口企业存在转型升级的“惰性”。由于出口创汇是考察地方官员的一个重要指标,为此,各地政策均会向出口型产业倾斜,进而使得传统产业中的出口企业实际成本不断降低。这也使得企业依靠原有的生产模式可以源源不断地获取一定的收益,进而助长了杭州传统产业内企业转型升级的“惰性”。实际上,在依赖贸易中介和国际经销商的情况下,国际市场利润空间不断缩小。所以应该迅速促进企业在营销和生产等方面实现创新,推动企业转型,以获取更高利润。但是由于政策倾斜的存在,无疑延缓了这种转型,使得传统产业中企业即使在名义利润很低甚至是负数的情况下,依然安于出口,而无心进行转型升级。

四、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

加快杭州传统产业转型的思路应该是:紧密围绕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两大目标,以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干劲”、提升熟练劳动力比例和吸引技术密集型资本流入为手段,推动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转变,进而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发展层次和水平,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结合杭州发展实际及国内外经验,笔者认为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可以采用“产品升级—企业升级—发展方式升级”的三阶段升级路径。

第一阶段:传统产品转型升级阶段。产品升级是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根据杭州传统产业的发展实际,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传统产品转型升级的速率。

首先是从传统产品的内涵视角,来加快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具体如通过改造杭州传统产品的生产工艺,提高杭州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在提高杭州传统产品技术含量的同时,还应适当提高传统产品的装备制造行业的技术水平,使得装备制造行业能够为传统产品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其次是通过提升传统产品的文化内涵来实现传统产品的升级。这一措施已经在杭州部分传统型企业中得到了实施,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如以传统产品擅长的万事利集团,将传统文化融入其丝绸类产品中(如将孙子兵法写入丝绸,生产丝绸画、丝绸书等),极大地提高了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从而将丝绸这一传统产品升级为文化产品进行销售,较好地实现了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杭州是一座历史和文化古城,将有杭州特色的历史文化融入到传统产品中,对杭州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具有非常大的推动力。

最后,通过消费结构升级来带动传统产品升级。本土消费结构升级后,低端传统产品的需求将逐渐减少,进而使得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在传统产业中所占的比重逐渐提高,进而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在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均得到较好印证。杭州传统产业的消费结构也具备了较好的转型升级基础,因此,通过消费结构升级来带动传统产品升级,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第二阶段:传统产业内企业转型升级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在于企业的转型升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快杭州传统型企业的转型升级:

首先,是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内企业。传统产业内企业的高新技术改造,对企业本身的技术水平具有一定的要求。为此,这一改造过程需以传统大中型企业为中心。大中型企业在长期的经营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能够进行改造的资金和人力资本,同时还具有更强的风险应对能力,能提高改造成功的概率。因此,从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造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不仅如此,对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造还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另外,在改造传统产业时,还应遵循产业技术发展方向,不应过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以降低改造的负向冲击。此外,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还应该注重发挥政府的引导功能,并借助市场的力量进行推广,从而更好地发挥高新技术在传统产业转型中的作用。

其次,是鼓励传统型企业积极介入新经济产业。对于传统型企业而言,介入新兴产业不仅有利于传统型企业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还有利于传统产业的产品创新,更有利于传统产业从政府财力上得到更多的支持。杭州传统产业比其他地区传统产业,更具备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资金优势和品牌优势。而介入新兴产业的关键在于起步快,为此,杭州传统产业应借助自身的优势,加快介入新兴产业的步伐,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对接,如纺织业与新材料产业的对接、传统制造业与太阳能光伏的对接和基础设施建设与物联网的对接。

第三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经济增长方式良性互动阶段。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终还应服务于杭州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此,在努力实现传统产业的产品和企业转型升级的条件下,在长时期内,还应注重传统产业转型与增长方式优化互动机制的构建。

首先,以集群式转型带动传统产业整体性升级,促使传统产业转型与增长方式优化互动机制的建立。杭州传统产业普遍有着集群式发展模式(如“一镇一产品”模式)。集群式转型升级可以采用两种方式:一是“腾笼换鸟”,即通过淘汰或者将产能转移到中西部欠发达区域的方式,将传统产业中的落后产能移出现有的产业集群,进而为传统产业向高端化转型腾出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优化传统产业集群的技术和品质内涵。二是形成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良性互助型联盟。高技术产业集群也是杭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大亮点,形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与传统产业集群互助型联盟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部分技术可以更快地渗透到传统产业中,进而带动传统产业集群的增长方式整体性转变。

其次,是实施传统产业要素密集型逆转策略,实现增长方式与传统产业共进与协同式优化。二者良性互动的根本途径是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而产业转型升级的基本路径有两条:一是产业间转型,即传统产业向其他高端产业转型,如促使传统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高端产业转换;二是产业内部转型升级,即传统产业内部从低技术水平向高技术水平逆转,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逆转。杭州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传统产业,为此,今后要特别注重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的要素密集型逆转,进而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内涵,实现传统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的良性互动。

最后,构建完善的现代化服务配套设施,为两者的互动体系提供外力支持。现代化的服务业不仅有利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有利于传统产业的升级。因此,构建完善的现代化服务配套设施,可以为二者互动体系的构建提供支持。如物联网技术在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加快杭州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如以自然演化的方式实现,将耗费相当长的时间,这势必影响杭州的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因此,在杭州传统产业转型过程中需要政府有效地介入,同时也需要大量的其他力量辅助,以加快其转型升级速度。

(一)加强职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

应充分发挥杭州拥有较多的职业技术学院和职业高中的优势,借助这些机构的职业培训功能,提高人才的技能,缓解高端技术人才依赖给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不利影响。可推动传统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共建和扩大实训基地,进而为具有一定职业技能的人才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从而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进而解决企业招工难的问题。同时,企业应适当引导实训基地的培训方向,使所培训的劳动者结构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保持一致,进而为传统产业的未来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积极合理地扩大出口,实现出口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

要充分发挥出口给杭州传统产业经济增长、技术进步带来的正向效应,同时适度控制出口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升级“惰性”,以实现出口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政府应以转型升级为导向给予传统产业政策支持,而不是无偏差地给予传统产业中出口企业政策支持,以提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实现出口与转型升级良性循环。政府在扩大出口时,还应对出口品进行“二元边际”管理,即对于出口中属于边际广化的产品,给予适当的鼓励;对于出口中属于边际深化的产品,实施中性的贸易政策。

(三)积极推动传统产业中有实力的企业对外投资,特别是“品牌求购”为导向的投资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注重技术密集型资本“引进来”的同时,还应注重“战略性资产”求购型资本的走出去,从而使得杭州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能够最有效的利用外部力量。“战略性资产”求购型“走出去”,一般以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知名品牌为投资对象。这一投资方式有利于杭州传统产业抓住本行业生产所需的高端技术和知名品牌,有利于传统产业介入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环节,以摆脱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对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制约。

(四)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支持力度

基础设施和金融支持对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的原因可能在于:二者均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降低企业购买原料和销售最终产品的运输成本,而金融支持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融资利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为此,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和金融支持力度,有助于提高传统产业的获利能力,进而使得传统产业更有能力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进而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速度。

(五)注重政策实施的区域内部差异化

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如市区和萧山),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速度可以适当快些,而经济相对薄弱地区(如淳安和建德)可以采用相对较慢的转型策略。虽然杭州属于我国的发达区域,但杭州市内不同的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差异均较大。采用上述策略后,转型适应能力较强的发达区域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可以为薄弱区域提供一个较好的参考,使得杭州市整体层面更好地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六)构建传统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校联盟

高新技术企业的产品生产技术对传统产业的生产往往具有改进作用,有些甚至具有革命性效果。为此,应加强传统企业与高新技术企业在交叉领域的交流,特别是交叉领域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应降低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企业间的隔阂,实现两类产业间技术的快速融合,进而在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的同时,提高高技术企业的技术利用率。在高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衔接的同时,还应提高高校在其中的功能,形成传统企业—高校—高新技术企业型联盟,使得高校成为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技术交流的媒介,增加高新技术对传统企业转型升级的改造力度。

(七)适当提高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熟练劳动力(人才)对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人力资本在日本和台湾地区贸易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日本和台湾地区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核心动力之一。杭州应该以此为借鉴,大力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后发型大国发达区域,并非高端人才比重越高越好,而应适当配给非熟练劳动力。因而在引进高端人才的同时,还需引进非熟练劳动力。在我国普遍出现“用工荒”的情况下,吸引非熟练劳动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便是提高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

(八)要适当加大融入全球化进程的力度

外部竞争压力和外部剩余需求,对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正向作用远大于其他因素。通过加大融入全球化竞争的力度,一方面可以使得杭州传统企业接触到更多的外部压力,进而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更大的“倒逼效应”和“学习效应”;另一方面可以使杭州传统企业有机会获得更多的外部需求,进而扩大杭州企业的受益面,使之更有能力投资于非传统的、高技术含量产品的生产,从而推动杭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本文是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研究项目(12JCJJ04YB)和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成果(2011N076)。

   

[1]杭州市统计局网站。

[2]同注释[1]

[3]杭州市统计局区县统计分析。

 

参考文献

蔡奇:《增强民企创新活力 打造民营经济强市》,http://www.hangzhou.gov.cn

郭清晔、钱志福:《对扶持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建议》, http://www.hztyzx.org.cn/new s/ztbd/ jyxc/5377.html

Jones R. and H. Kierzkowski. A framework for fragmentation in Fragmentation. 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Hausmann Ricardo Jason Hwang and Dani Rodrik2005,“What You Export Matters. NBER Working Paper No.11905.

LongVRiezmanR2001"FragmentatiaonOutsoucing and Service sector" CIRANO Working paperNo.43.

黄先海:《浙江开放模式: 顺比较优势的“倒逼型”开放》,《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钱学锋、陈勇兵:《国际分散化生产导致了集聚吗: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GMM方法》,《世界经济》,2009年第12期。

(责任编辑    方晨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杭州昨发布25个“智慧项目” 助力“杭州智造”
互联网 ”背景下 实体经济该如何打好转型升级之战
以文创产业促经济转型升级
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国际旅游休闲中心建设
传统产业集群模式转型升级的道路选择
智库建言 | 广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及策略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