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氏太极拳学练释疑(三)

杨氏太极拳学练释疑 (三)

   四、 左棚后脚的角度应以几度为宜?
   笔者在2000年第5期《太极》杂志上,阐述了挤式(正弓步)后脚的角度应以45度为宜的观点之后,有些拳友问;挤式的右弓步后脚的角度为45度,那么做左棚侧弓步时,后脚的角度究竟是多少?〞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它在我们脑袋中转了多年。且不说国内目前杨式太极拳各种流派的练法,就是在同一师门中,对这个问题尚有4种不同的答案(练法),即135度、90度、45度和45-90度;即使是同一个人,也会有2、3种练法
   1.当第4个玉女穿梭定式时,右脚和身体均朝西北方向(假设预备式朝南而立),承接左硼时,不扣右脚而左脚向南迈步,此时右脚与南北轴线的夹角为135度。这种练法存在6个弊端;
   (1)因为夹角大过135度,所以迈左脚时甚感别扭不顺随,难以做到迈步如猫行,且立身不易稳定,对于广大以健身为宗旨的老弱病者尤感困难。
   (2) 由于后脚方向与左棚的方向相悖,必然使后脚的支撑力和反作用力大为减弱。
   (3)因夹角过大,蹬右腿做为左侧弓步时,造成右脚内侧着力,右脚外侧略掀起,减少了脚底的接触面积,既影响了稳定性,又影响到〝力由脚起〞左棚劲随之减小。有些同仁为了达到全脚掌着地,在定式时两腿屈蹲,重心略偏于右腿,那就成了如弓似马的半马步,况且半马步步型又导致蹬力(棚劲)不足。再说,在传统杨氏太极拳套路(85式)中是不存在这种步型的。
   (4) 左棚定式时,左侧弓步的右脚方向如果朝西北,重心绝大部分在左腿,形成如弓似虚步型,难以产生植地生根的螺旋劲。
   (5) 为了保持立身中正,左棚定式时,重心势必偏后(由两脚跟撑住,而不是两脚合脚撑住),影响了稳定性,易被人推个仰面朝天。
   (6) 这种不规范的左侧弓步步型,造成右胯挺起,影响了松腰胯。为了松沉左胯,有的拳友屈右腿,成了不伦不类的半马步。
   2.当野马分鬃定式时,右脚和身体均朝向正西,接做左棚如果不扣右脚而迈左腿,则其夹角为90度,存在的弊病性质同前(夹角为135度),惟程度略轻而已。
   3.当起势后,腰胯右转约45度,右脚尖外撇约45度,坐实右腿;左腿向左侧(向南)迈步,脚尖朝向西南(约45度),厉然弓左腿,蹬右腿成左侧弓步,这时应做到;
   (1) 身体面向正西方向。
   (2) 两脚大致平行,朝向西南。
   (3) 左弓右蹬,左膝与左脚尖方向一致,右腿侧蹬自然伸直。
   (4) 左腿实,右腿虚,重心比例约为7:3。
   (5) 两脚间有一定的横向距离。
   (6) 沉胯圆裆。
   (7) 其根在脚,劲发于腿。
   上述较规范的左侧弓步(因面向侧向),亦称横裆步(因裆部横向)既避免了第1和第2种练法存在的问题,又加强了右踝关节坚韧性和灵活性的缎炼。
   4.当做左侧弓步后脚呈45度时,如果因右踝关节的柔韧牲较差感到不活,则可适当加大其角度至60度左右,但不宜接近90度,以免染上第1和第2种练法的弊端。
   综上所述,对于左棚定式时后脚的向度,窃以为45-60度为宜,以确保左侧弓步两脚斜向平行或基本平行,以及左腿屈弓右腿蹬直的规范步型。右脚宜内扣30-45度;在玉女穿梭后,右脚宜内扣75-90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4式太极拳之二左右野马分鬃要领讲解
太极拳“猫步”及练法
学太极拳的第一步是啥?
武式太极拳十三十四式对心掌和右单鞭
本周新功法 | 灵猿献瑞的行走练法——灵猿行步
左棚后脚的角度应以几度为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