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胡同之最--最窄的胡同-- 钱市胡同,中国现存最早的金融交易所【转】
2月22日 9:30
作者:漫步夕阳下 | 来自:漫步夕阳下
北京最窄的胡同位于前门大栅栏珠宝街西侧的钱市胡同,钱市胡同是一条全长55米,平均宽度仅0.7米的死胡同,最窄处仅有0.4米。因胡同有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大厅,简称“钱市”,是早期金融市场的雏形,胡同名称也由此而得。钱市胡同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  
这钱市胡同在地图上根本没有,我在网上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它的准确位置,看人家博客里说明是在大栅栏商业街瑞蚨祥附近的珠宝市街西侧, 我乘车在大栅栏商业街的西口下了车,沿着这条商业街由西向东走,问了两个人都说不知道,一直走到了大栅栏的东口,对面就是鲜鱼口了。到这里终于找到了珠宝市街 , 就在大栅栏商业街东口北侧的第一个胡同,是南北走向的。
这条珠宝市街现在就是卖小商品的地方,没有看见珠宝一类贵重的东西。
这里的花布鞋倒是挺漂亮的,价格也很便宜,就是感觉质量不是太好。
我想既然是在珠宝市街的西侧,那肯定是东西走向的小胡同,而且特别窄,就非常留意左手边商铺之间的缝隙。
终于找到了这条窄小的胡同,虽然是早有思想准备,但还是不敢相信这居然是一条胡同,看起来就像是两墙之间的一条夹道。看周围的小商铺铺天盖地,来往的人群熙熙攘攘,有谁会注意到这个小胡同呢。
走进去一看,右手墙上有两块牌子。前面两侧还能看见几家住宅的门楼,如果没有住宅,那就纯粹是过道了。为什么要把胡同修的这么狭窄,还是个死胡同呢?一种说法是:因为这里是专做钱币的,相当于造币厂,怕被人抢,路窄了人就跑不开,只要在胡同口一堵,贼肯定逃不掉。但就这条窄巷子,在1912年"壬子兵变"中,还是照样被乱兵和地痞流氓狠狠抢劫了一番。还有一种说法是:当时的钱市胡同还比较宽敞,不像现在这样狭窄,因两侧的银号利用法律的漏洞,无节制地扩建他们的商号建筑,侵吞公共通道,最终使钱市胡同成为北京最窄的一条胡同。
牌子上面写着:钱市胡同炉房银号建筑群。 据有关资料介绍,在清朝,钱市胡同两侧都是当时的政府特别批准的专门从事贵金属熔铸行业的作坊,这种行业在当时被称为“炉行”。 清末民初,钱市胡同是钱庄的集中之地,垄断着北京的白银和铜钱的兑换价格,这里的钱庄在每天清晨,用水牌公布银、钱比价,北京的商人都要到这里看水牌后才开始营业,为了抢时间,商人们往往把比价写在纸条上,绑在鸽子腿上放回去。 民国建立之后,炉行失去了政府授予的特许经营权,加之币制改革,对贵重金属熔铸的市场需求萎缩,炉行萧条钱市无市,改建成银号铺房。胡同尽西头有一座大罩棚,是清代官办的银钱交易大厅,因此可以说钱市胡同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最完整的金融交易所。
我在胡同口岔开两条腿,两只鞋里侧的距离几乎就是肩宽的距离,这四块小方砖的长度感觉差不多应该是80公分左右。到这时我才感觉到,我应该带一个盒尺来,准确地量一量胡同的宽度,还应该带一个同伴来,当一个比较直观的模特。
看胡同里面的地面,越往里面越窄,到西头似乎又宽了一点,想等个人经过胡同比较一下,半天都没看见个人影,于是我匆匆拍了两张就走了。
一个月以后,我拉着老妹,带着盒尺,又来到了钱市胡同。看,这一下就有比较了,这就是胡同口的宽度,比一个普通人的两肩宽不了多少。  用盒尺量了一下脚下小方砖的长度,每一块方砖是20公分,胡同口的宽度差不多是4块方砖的距离,那就是80公分左右。
继续往里面走。
看到了胡同左右两侧的几个住宅门。
据介绍,胡同南侧(左手边)有四组三合院和一间铺面,每组三合院占地80平方米,属于非常袖珍的院子,在当时是炉行,后改为商店作坊。当时的小作坊被称为炉行,小三合院都是铸造银锭的小作坊,就是将大银锭熔化为小银锭,或反之,以便作为流通之用。 胡同北侧(右手边)有四组均为独立式的房屋,有二层和三层楼,原是银号。胡同里面有10户门牌。
因每个院子几乎都是大门紧闭,我看不到里面的样子,感觉不止只有10个大门,数了数,南侧有8个门,北侧有7个门,总共15个门,南侧双号、北侧单号,只有4号、5号、6号和7号有门牌号,其它的门都没有门牌号,可能其中有现在的居住者自开的门吧。
以下从左到右是:胡同南侧的第一个门、第二个门、北侧的第一个门。都没有门牌号。查过资料,第二个门是胡同的2号院,门上有字:“增得山川千倍利,茂如松柏四时春”。
以下是北侧上方的一个石匾,上面是银号的名字,据介绍,胡同里留有“大通银号”和“万丰银号”等早期金融企业的建筑,北面楼房是中、西两种式样,栓、窗套、檐口线脚及铁花护栏等装饰,都体现中西结合。可惜胡同太窄,看不太清楚,看这个石匾的繁体字,应该是 “万丰银号” ,我没有看到其它银号的石匾。
胡同的中段有两个管子,感觉宽度比胡同口窄一些。
用盒尺量一量宽度, 两墙之间的宽度是70 公分。
看了看附近感觉比较窄的地方,地面宽度是60(每块小方砖的长度是20公分)。
抬头看北侧的二楼,似乎能看到石雕的装饰,两侧的房子挨得好近。
南侧的第3个门有门牌号,写得是钱市胡同4号,这个大门很破旧,却感觉是原来的式样,估计就是当年的小三合院之一,门上面还有字,写得是:“全球互市输琛书,聚宝为堂裕货泉” ,都是与金融有关。大门是开着的,探头看里面,是好拥挤的几个小破房,根本看不到有院子。
一个小伙子从里面走过来,老妹赶紧靠到门洞里让路。
看头顶上南侧和北侧的楼房缝隙,真有点一线天的感觉。
看两边这些安装的空调,距离太近,都快挨上了。
这个6号院的老式门楼,为防止顶到对面的墙上,还支了一块三角的小铁片。
这是南侧的第4个门,是个老门,门牌号是钱市胡同6号。
门上有字:万寿无疆逢泰运,聚财有道庆丰盈。这个看来也是小三合院之一,里面有住家,无法进去。
这里估计就是胡同的最窄处了,脚下有两块小方砖的宽度,应该是40公分,但因为是突出了一个石头台阶,感觉比较窄,要是看上面的宽度,至少也有60多公分,过一个人是没问题的。
以下是北侧的第2个门、第3个门、第4个门 。第4个门有门牌号,是钱市胡同5号。
以下是南侧的第5个门、第6个门和第7个门,都没有门牌号。第5个门有一把大锁,还有铁网,其他两个门都是木门,挨得很近,估计是后来改建增加的。这里的胡同宽度感觉比中段要宽,一个好像是住最里院的女孩子与老妹擦身而过,老妹稍微侧了一下身,她就顺利通过了 。
再往里走 ,南侧有一个刀把形小拐弯,看到了南侧第8个门,没有门牌号。后查资料说这个是10号院,门上有字:聚宝多川流不息,泰阶平如日之升。这门前的一块地方,是胡同里最宽处了。
好不容易有个较宽敞的地方,北侧墙根就见缝插针地摆放了两辆破自行车,在这里挡道。
北侧房檐上的砖瓦,很简洁的装饰,北京很多胡同里都有这样的房瓦,北京郊区还有专门烧制这种仿古砖瓦的地方。
以下是北侧的第5个门,没有门牌号,防盗门看样子很结实。
这里就是胡同的尽头了,前面说过,这是一条死胡同。看正西面,可以看到围墙里面当年钱市交易大厅的大罩棚。
胡同尽头的北侧有两个门,是北侧的第6个门和第7个门,一个朝南一个朝东,朝东的门牌号是钱市胡同7号。这两个不起眼的、空间极为狭窄的小破门,可有着不一般的历史,谁能看出来这里面就是北京最早的金融交易所呢。
7号院开着门,我首先钻了进去,里面晾着几件衣服,刚一抬头,好像是一个上了吊的人挂在那里,猛地吓了我一跳,定睛一看,不过是一条裤子 。
蹑手蹑脚走到里面,没有人赶我们走。看这个当年的大罩棚,整个架构基本保存完好,但如今下面的空间隔出了许多很小的房间,估计是出租给北漂族的,看到这么杂乱的场景,真难以想象昔日金融交易所的盛况。
有资料对这个大罩棚介绍说,“当年钱市的建筑有两排平房,中间天井升高,上加五撰悬山式屋顶,两侧升天窗。”  现在我们看到的,估计是其中的一间,另一间我没有看到,因怕被人轰出来,没敢再往里面走。回家后我特别后悔,应该厚着脸皮再往里面走走看一下,不知另一间大房子是否在最里面,还是在旁边的门里。
可以想象出,当年这个垄断着全京城的白银和铜钱的比价的交易所,高举水牌、放飞鸽子的热闹场景,是何等的壮观啊,但如今竟是一个破烂不堪、连地图上都没有的地方。如果这里的老建筑能腾出来并修复以前的场景,给大家参观游览,那该有多好。
北京最窄的胡同就逛完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访京城最窄的钱市胡同
北京最窄的胡同-钱市胡同 ——《胡同百姓系列》之四十八
北京最窄的胡同
钱市胡同炉房银号建筑群
北京胡同游之三《钱市胡同》
胡同门牌号“点开”陈年往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