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十七讲:“课例研究报告”撰写指南 ? 龙游科研空间
一、什么是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主要以课例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课例研究报告大致由第一次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及研究、新的教学方案、根据第二次方案实施的行动跟进、第二次课后的反思、研究、提升几部分组成。

二、课例与课例研究的区分
课例是关于一堂课的教与学的案例。课例研究是指围绕一堂课的教学在课前、课中、课后所进行的种种活动,包括研究人员、上课人员与他的同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讨论。   课例研究是以教师的教学实践为基础,通过对一节课的全程描述或其中若干件教学事件的描述,使之形成个人反思的对象、理论研究的素材或他人学习的范例。   课例研究为教师集体观课,课后相互评论,共同改进教学提供了平台,为深化教学研究提供了有效途径
三、课例研究报告撰写“八字方针”
课例研究主要以课例研究报告的形式呈现。课例研究报告大致由第一次教学案例、课后反思及研究、新的教学方案、根据第二次方案实施的行动跟进、第二次课后的a反思、研究、提升几部分组成。
在写课例研究报告时,我们要求尽可能体现出:“我、小、实、思、研、新、情、升”的“八字方针”。
“我”是指要写自己的教学课例。只有自己的东西,才是最鲜活的、最有生命力的,也是最独特的、最有个性的。写自己的案例,就要关注自己课堂上发生的事情,研究自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问题来于自己教学实践,研究才能真正走进教师自己的日常生活。教师才能真正用研究的目光去观察和审视自己的教学。当研究和教师自己的教学实际结合起来,这样的研究才是实用的,教师们才能对教研保持长久的兴趣,才能使教学研究真正成为教师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的一部分。
“小”是指研究的问题要小,要从小处入手。不要空谈那些大的理论,教师的教学工作是平凡的,是由一点一滴的经验积累而成的。只有关注这一点一滴的小经验,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样的研究才能做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实”是说内容要真实、充实,文风要朴实。内容真实,才有实际意义。内容充实,有细节的具体描写,才有可读性和可信性。文风朴实,才能避免哗众取宠。因此,课例研究不要虚构、想当然,不要大话连篇言之无物,不要华丽词藻堆砌、使人望之生厌。 “思”是指要有自己的思考。有人说:“不会反思的教师,最多只能是一个教书匠,会反思的教师,就已经是一个研究者了”。这说明,反思,是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的重要一步。因此,教师备课后的反思、上课后的反思、以及行动跟进后的反思就尤为重要。
“研”是指一定要写出“研”的过程。也就是同伴间的合作互助、专业的引领、自我反思、行动跟进的过程。这是课例研究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最能引起人们思考的部分。
“新”是说观察的视角要新,要从习以为常的事情中观察出新问题;要有新的见解、新的思路;要做到“老生常谈我不谈,人云亦云我不云。”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情”是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反映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又不是感情的宣泄。
所谓“升”,则是指要写出自己经历课例研究的过程所获得的理论和经验的提升。我们的研究,归根结底是为了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是为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把这些提升记下来,既是自己成长的记录,又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理。
四、课例研究报告撰写板块内容指南
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不必苛求统一的格式。但是,为了展现课例研究的过程与成果,课例研究报告确实需要向读者交代相关要素,如研究小组所选择的研究主题是什么、教学方案是如何规划的、教学实践是怎样展开的、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有哪些等。本文拟以这些基本要素作为建构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框架,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要求,一个完整的课例研究报告基本上由五部分组成。   1、阐述研究主题与内容  在报告的第一部分,撰写者需要交代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说明课例研究小组期望解决的教学课题是什么;第二,确定选择哪节课作为课例,阐述这节课的教学主题与研究课题之间的关系,明确通过对这节课的研究希望解决的具体问题有哪些。   2、描述教学规划和方案  完整把握一堂课的教学情况离不开对教师原有教学预设的了解。因此在课例研究报告中,描述原有教学方案的规划是极其重要的,它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蓝本,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评议提供了参考背景。   3、重点阐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课例研究是一个系统的教学改进过程,一堂研究课在第一轮教学实践后会在平行班级中进行第二轮的教学实践,因此报告中这一部分的写作就要反映每一轮教学实践的情况。不过课例研究并不建议对同一课例进行多次循环往复的改进。实践表明,从某一特定课例中获取的经验是有限的,一次又一次地对同一课例的教学进行修订将收效甚微,倒不如去研究一个全新的课例,收获会更大,之所以要长篇大论地展示这个环节的写作,主要是因为这部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是整个课例研究报告的重点,撰写的过程是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再分析、寻找问题解决的心路历程。同时,这部分内容能够唤起读者的思考,引发他们的共鸣,引导他们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因此在描述中要力求细致到位,切忌笼统模糊,并且要紧扣研究课题展开,避免不分轻重,支离散漫。   4、检讨教学成效  第四部分检讨教学的成效。课例研究最终指向教学的改进,因此在报告中要通过对教学成效的系统检讨来反映教学改进的情况。反过来,教学改进的状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课例研究本身的成效  每次课例研究都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以及教师如何去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为此,在检讨教学成效时,我们可以分别从学生和教师两个方面去考察。从学生的角度看,一方面可以考察他们的课堂表现,根据观察记录说明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具体表现(神态、思想、观念、体验等方面),特别是不同轮次的教学中学生表现的变化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对学生实施教学后测,根据学生教学后测中的表现以及与前测情况的比较,来推断课堂是否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内容,这是判断教学改善的重要依据。从教师的角度看,检讨教学成效可以呈现教师从教学中所吸取的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课例研究小组群体研讨与执教教师自我反思的结果。虽然在每一循环的教学实践后,课例研究小组均会即时对教学进行检讨,但为了保持教师对相关问题的一种警觉性和敏感性,有必要在课例研究报告中进一步提炼结论,总结教学的核心经验,以便指导教师感知其他的教学情境。   5、附录。  根据需要,课例研究报告在最后部分可呈现附录,以使读者更全面细致地了解课例研究的整体过程与具体细节。   附录的具体内容可以是详细的教案、课堂观察时所采用的观察表以及实地观察的记录等。附录是对课例研究报告前四部分内容所做的补充说明,最终是否呈现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属于教师个体的教学知识通过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得以汇聚、公开和传播,无论是课例研究小组成员还是其他教师,通过阅读可将报告所呈现的教学知识融入自身的教学实践中,逐步发展出新的有价值的教学知识。课例研究就是在教师个体教学知识与群体教学知识的相互转化中展开校本教学知识的创造过程,这个过程使学校真正转变成为一个探究和创造知识的场所。
 
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课例研究报告的撰写
课例研究报告撰写
会议纪要:第四届全国新青年数学教师发展(东部)论坛暨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暑期学校
(3)怎样写课例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案例1: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化背景资源利用和开发研究报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