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虎汤类方的运用

1 常用方

1.1 白虎汤:石膏、知母、粳米、炙甘草。

1.2 白虎加人参汤:白虎汤加+人参。

1.3 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桂枝。

1.4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人参、半夏、麦冬、粳米、甘草。

2 现代研究

目前对白虎汤的研究表明,它具有解热、抗炎、抗过敏等作用,主要是通过激发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达到抗炎的目的。服食后增加了对钙的吸收,可能是白虎汤降温退热的机理之一,因为研究表明脑内钠和钙离子浓度的比例,在调节人体体温方面起重要的作用。另白虎汤具有降血糖的作用。但把白虎汤的各药研究表明石膏、粳米、甘草三药均无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惟有知母具有降糖作用,但知母配石膏后,其降血糖的作用比单用知母更有明显。说明降血糖方面,石膏有加强知母降血糖作用。此外,知母对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痢疾杆菌、副伤寒、大肠杆菌、霍乱弧菌、皮肤癣菌等亦有抑制作用。对家兔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发热有解热作用。石膏是白虎汤中的主要药物,其退热作用除了硫酸钙以外,还与硫酸镁、硫酸铁等微元素有关。此外,石膏中的钙离子还有止渴和利尿作用。石膏的浓度与水温有密切的关系,当水温达到400C左右时,其溶解度最高,500C以上其溶解度则逐渐降低,至1000C时其溶解度最低。以石膏不宜煎煮,而先煎、久煎之说尤不可从,以磨服或温浸液疗效最佳。

白虎加人参汤的药理研究,本方有较强的降血糖作用。而本方药物中只有知母、人参有降血糖作用,其用量比例51时降糖作用最强,但若配用石膏、粳米、甘草时,即使人参大于知母的份量比例,其降血糖的作用也十分明显,这表明在降血糖方面,人参、知母是主药,而石膏、粳米、甘草是辅药,对降血糖有协同作用。

竹叶石膏汤具有较强的解热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有抑制作用。此外尚有较弱的利尿作用。通过利尿参增加氯化物的排泄。以上为本方中的主药竹叶起主导作用。半夏有镇静、抑制呕吐中枢、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减少分泌,镇咳等作用。其毒性难溶于水,经久煎煮可被破坏。生姜虽对半夏的毒性有一定的破坏作用,但不能消除,只有白矾才能较完全地破坏半夏的毒性。麦冬能提高耐氧能力,对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此外,麦冬尚可阻止血管内瘢痕形成的作用。

3 临床运用

31 仲景运用

白虎汤用于阳明病邪热炽盛而弥漫,内无实邪内阻,表现高热,不恶寒,反恶热、心烦、口渴、汗出、或兼肢厥,舌红苔黄,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用于阳明病邪热炽盛证,其表现多与白虎汤证同,但因津气耗伤,所以突出烦渴,欲饮水数升,时时恶风,或背微恶寒。白虎加桂枝汤用于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不是弦象)的膈疟。以白虎汤清热保津,和胃止呕,加桂枝以解表邪,竹叶石膏汤用于热病后期,津气耗伤,胃气不和,余热未清之证。表现为发热汗多,虚羸少气,口干喜饮,气逆欲吐,心胸烦闷,或喉干呛咳,便秘尿黄,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

32 后世运用

《活人书》用白虎汤加苍术,治温病气分热盛兼湿浊滞遏。《温病条辨》用白虎汤加犀角、玄参,治温毒发斑。《医学入门》用术方治时气瘟疫杂病,胃热,咳嗽,发斑,及小儿疱疹、瘾疹、伏热等证。《续名医类案》用本方治伏暑实热。《王氏医案三编》用本方加减治邪热内扰,血分热盛的咳嗽、鼻衄等症。《古今医案》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治疗三阳合病。证见昏热谵语,喘乏遗尿等症。《续名医类案》用本方治疗暑证。证见头痛,发热,或时烦躁,汗大出,大渴引饮等。《皇汉医学》用本方治疗消渴病。《保赤全书》治暑盛烦渴,痘出不快,又解麻痘、斑疹等热毒。《外台秘要》用竹叶石膏汤治表里虚烦不可攻者。《和剂局方》用本方治伤寒时气,表里俱虚,遍身发热,心胸烦闷,或得汗已解,内无津液,虚羸少气,胸中烦满,气逆欲吐,及诸虚烦热等。《张氏医通》用本方治上半日嗽多,证属胃中有火者。

33 现代运用

331 传染性疾病

3311 流行性感冒 本证中医辨证各有不同,但证属温热者,可用白虎汤加葛根、连翘、大青叶、板蓝根。若热毒较盛,症见躁扰,或狂乱谵语、吐衄血者,用白虎汤加犀角、玄参、生地等。若证兼湿邪者,可用白虎汤加苍术、黄芩、佩兰、藿香。若正虚邪实,热盛津伤者,又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加减。

3312 乙型脑炎 本病多属暑温可用白虎汤加板蓝根、银花、连翘、天竹黄,但临证又当随证加减。据临床证实,本方中的石膏应生用,其量应重用,常用至150g以上,口渴、便秘者,宜加生大黄、枳实、大青叶或板蓝根;高热痉厥,甚或抽搐者,宜加犀角、钩藤、蝉蜕、全蝎、紫雪丹;若烦躁、谵语、狂乱者,宜加板蓝根或大青叶、黄连、生地、胆南星、安宫牛黄丸。

3313 病毒性脑炎 若本病属阳明热证,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再加银花、连翘、板蓝根、玄参、菖蒲;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

3314 流行性出血热 本病多为热在阳明气分,具有三红(面、颊、胸部发红),三痛(眼眶、头、腰部疼痛),此外有高热平,不恶寒,口渴喜冷饮,汗多,尿黄,舌红苔黄干燥,脉洪数等症,可用白虎汤加生地、玄参、银花、连翘、板蓝根、丹皮等。若证属正虚邪实者,亦可用竹叶石膏汤加减而取效。

3315 钩端螺旋体病 本病多为邪在气分,脾胃热盛,故亦可用白虎汤治疗。若咳嗽频频,躁扰不安,心慌烦乱,面红目赤者,常为肺部出血的先兆,可再加栀子、黄芩、黄连、瓜蒌、贝母、木通、滑石、苡仁等。若合并脑部症状,舌苔黄腻者,可加苍术、川芎、羌活等。

331.6 肠伤寒 本病证多属湿温的范畴。若证以热化为主者,可用白虎汤,但应重用石膏(180g)。若属湿热者,可再加苍术、忍冬藤、花粉、白蔻仁等。

3317 疟疾 若疟疾属于温疟者,症见热多寒少,或但热不寒汗出,骨痛,口渴引饮,大便干结,小便黄短,舌红苔黄,脉数,可辨为阳明热盛,可用白虎汤加减化裁(石膏、知母、苡仁、党参、常山、首乌、当归、陈皮、神曲)予发作前6小时服药。若神志昏迷者,另加犀角剉细末冲服。

3318 暑令麻疹 麻疹发于夏至以后者,症见高热烦躁,口渴引饮,疹色红紫,舌质红绛,脉数,辨为阳明郁热,可用白虎汤加减。但又应当根据疹期及病邪兼夹而灵活加减。若透疹期,宜加蝉蜕、浮萍、芫荽、牛蒡子;亦有加葛根、升麻、紫草者。发疹期,宜加黄连、银花;夹湿者,宜加香薷、藿香、青蒿、薄荷。若阴虚津亏者,宜加生地、沙参、石斛等。

332 内科疾病

3321 大叶性肺炎 本病若表现为胃热灼肺者,可用白虎汤。若气阴不足者,则用白虎加人参汤。若本病后期,表现气阴不足,余热未清者,则用竹叶石膏汤。另临证要随证加减。若咳嗽胸痛者,可加贝母、杏仁、郁金、桔红。痰中带血者,可加白茅根、白芨、仙鹤草;心中烦热者,可加山栀子、淡豆豉、芦根、竹叶。大便干结者,加大黄、元明粉。此外,若证重,表现为高热、烦躁、谵语、惊厥者,为邪陷心包,热入营血,故除用本方外,还应凉血、解毒、开窍,可配合犀角地黄汤或黄连解毒汤。

3322 风湿热 本病多属中医的热痹,可用白虎加桂枝汤,另加蚕沙、苡仁、稀莶草、海风藤、秦艽、防风等。若血分有热者,可再加丹皮、赤芍、知母、玄参等。若并发风湿性心脏炎者,可加银花、连翘。湿盛者,加苍术、苡仁、厚朴。热盛者,加黄连、黄柏。心前区疼痛而闷者,加瓜蒌、薤白、桃仁、丹参。心悸者,加茯苓、枣仁、远志、柏子仁等。

3323 糖尿病 本病为中医的消渴范畴,其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属上、中消者,多为阳明热盛,宜用白虎汤。若兼气津已伤者用白虎加人参汤。若证属下消,以气津不足为主,阳明热邪为次者,则用竹叶石膏汤。另临证可随症加入花粉、淮山、玄参、生地、玉米须等,疗效更佳。

3324 尿崩症 本病症与中医下消极为相似,多为胃肾燥热,消烁津液所致,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加五倍子、沙参、麦冬、五味子、糯稻根等。

3325 中暑 本病表现高热、神昏、汗多、肢厥、气促喘促、舌红、苔黄、脉洪大而芤者,多为肺胃热盛,热陷心包,可用白虎加人参汤,配合清营汤、紫雪丹或安宫牛黄丸治疗。

3326 肿瘤发热 本病发热,多为热毒炽盛,蕴结于阳明所致,可用白虎加人参汤,另加板蓝根、银花、连翘、花粉、淮山等。

3327 小儿夏季热 本病属暑热证者,可用白虎加人参汤。若日久气津受伤重,邪热留恋者,可用竹叶石膏汤。临证中,可随证加入冬瓜汁、梨汁、荷梗、淮山、石斛等。

333 其他疾病

3331 外障赤眼 本病证多属肺胃热盛,可用白虎汤加减,如目赤甚者,加生地、玄参、丹皮、赤芍;头痛剧,烦热者,加川连、黄芩;眼睑浮肿,头痛,眼痛,伴恶寒者,加麻黄、杏仁;胞眼斑疱者,加玄参、川连、连翘、牛蒡子、升麻。

3332 急性口腔炎 本病证属中医口疳口疮,多为心脾积热所致,可用白虎汤合导赤散加减(生石膏、知母、生地、板蓝根、花粉、青蒿、麦冬、木通、竹叶、太子参)。

3333 牙龈炎 本病为中焦积热者多,可用白虎汤加两面针、蝉蜕、葛根、赤芍;对胃火牙痛者,可用白虎汤加升麻。

3334 副鼻窦炎

本病为中医的鼻渊。若属阳明风热上乘清窍者,表现为前额、眼眶疼,鼻流浊涕,鼻塞不闻香臭,脉弦大数,可用白虎汤加减(生石膏、知母、白芷、薄荷、桑叶、菊花、川芎、苍耳子、辛夷花)。

4 按语

白虎汤类方剂,向有大寒之剂之谓。但张锡纯却认为非大寒之剂也。从本类方中的主药——石膏来看,其味辛、甘、寒,故可谓阴中含阳,既清热又能透热于外也,所以张氏体会到石膏治湿热病之效百倍于他药也。但自《温病条辨》指出:其人脉浮弦而细者脉沉者不渴者汗不出者表不解者不可用白虎汤以来,近人则称白虎有四禁五禁,大大地缩小了白虎汤类的使用范围。从仲景有白虎加桂枝汤、白虎加要人参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越婢汤等,说明使用白虎汤应随证加减。后世诸医家,乃至现代临床家,使用白虎汤类的方剂所治疗的病证,不胜枚举,不论其是否有四禁五禁,亦不论病及上、中、下三焦,只要是阳明胃热为主,即可使用本类方加减,这正体现了仲景之本意。但临证又当根据热势之轻重,体质之强弱,年龄之大小,酌情加减运用,否则不但达不到驱除邪热之目的,反而招致损伤正气和伤害脾胃之弊,此又不当不记取也。(广州中医药大学 梁柳文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最喜欢经方石膏类方,你最喜欢那个类方?
半夏泻心汤——(半夏、甘草、人参、生姜、...
白虎汤类方(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
白虎汤“四大证”证质疑
《伤寒论》石膏类汤方的配伍应用
【精讲伤寒】刘渡舟老先生:白虎汤类方概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