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农被罚10万元,警示罚不可妄加
userphoto

2023.06.16 浙江

关注

原标题:老农被罚10万元,警示罚不可妄加

获利14元,2次罚款合计10万元!福州一名老农因为销售不合格芹菜领了天价罚单,此事引起热议。近日,闽侯法院审理了这起案件。法院审理认为处罚畸重,程序违法,对市场监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裁定不准予强制执行。随后,市场监管局提出复议申请,二审法院裁定驳回复议申请,维持原裁定。得知结果后的陈依伯也最终松了一口气。这件事告一段落,但对陈依伯来说仍是一次深刻的教训。(6月14日极目新闻)

类似“天价罚单”,已经出现过多次。去年8月27日,陕西榆林的一家个体户卖了5斤芹菜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提取2斤进行抽样检查,认为这批芹菜检验不合格,个体户被市场监管部门罚了6.6万元。据报道,国务院督查组查阅榆林市市场监管局2021年以来食品类行政处罚台账发现,针对小微市场主体的五十多起处罚中,罚款超过五万元的就有二十一起,而它们的案值只有几十或几百元。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几斤不合格的芹菜“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严重吗?“看过罚款的,没有看过如此乱罚款的!”“这哪是什么处罚过当,而是胡来!”网友的义愤填膺不是没有道理的。市场监管部门不是从田间地头到市场源头把关,而是守株待兔,逮着一个“往死里罚”,这是“执罚经济”的乱象。

在依法治国的大环境下,行政执法应走出“以罚代管”的误区,以更文明、更人性化的方式进行管理,以人的素质提升促进城市文明的进步。一味地以罚代管,也容易导致“执罚经济”乱象丛生。甚至个别行政执法者下达“罚款指标”,成为创收的“依赖路径”。

罚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目的是起到教育警示作用,倒逼人们按规矩办事。诸葛亮云:“赏不可虚施,罚不可妄加,赏虚施则劳臣怒,罚妄加则直士恨”。妄加的“执罚”带来的严重后果,只能是对“执法”的戏弄,本身就是一种亵渎法律、践踏法律的“执法儿戏”。这种“罚为上”的“执罚经济”就是赤裸裸的公权敲诈,凸显畸形的政绩观,难以逃脱用数字撑起政绩之嫌。而权力未能受到有效约束,罚款当然容易沦为权力自肥的手段。(汪代华)

来源:新安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正观视评:卖菜获利14元被罚10万,法院不准强制执行尴尬了谁
商贩卖了20元的芹菜,被罚6.6万元!国务院督查组出手,发现类似的处罚还不少(含视频)
政能亮丨执法不等于“执罚”,处罚之外还有服务凤凰网评论
人民的好干部!农民卖70斤芹菜挣14元被罚10万,法院回复大快人心
总局答复 | 举报人无权对实施行政处罚的市场监管部门进行现场监督 市监法规 2022-12-01 19:30
加价0.5元卖挂面被罚3500元,是窃钩者诛?上海市监局解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