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技艺丨书籍装帧,美的传承与创新

编者按:

传统典籍浩如烟海,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古代书籍装帧也形式多样,主要有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但一些传统装帧技艺已逐渐失传,书籍装帧艺术家尝试复兴传统技艺,并在其基础上进行创新。

本文由中华手工授权转载,作者刘海军,图源龙鳞装非遗传承人、书籍装帧艺术家张晓栋。

因为在布达拉宫展览时的一次“意外”,在龙鳞装基础上衍生的一种新艺术形式——千叶。

龙鳞装——又称鱼鳞装,也有人称其为“旋风装”,是一种流行于中国古代的装帧形式,也是古代书籍从卷轴向册页过度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目前这种装帧形式的制作技艺已经失传,实物仅存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刊缪补缺切韵》。


遇风而灵动翻飞的龙鳞装


2020年11月,张晓栋在敦煌呆了半个月,在那里除了从早到晚听老师讲课,也忙里偷闲到附近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这座“东方艺术之都”的魅力——敦煌曾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历史是脆弱的,因为它被写在了纸上,画在了墙上。”对于这次学习,张晓栋感触颇深。“我的制书从《切韵》(即《刊谬补缺切韵》)开始,敦煌不仅是《切韵》残卷发现地,在这里还看到了敦煌卷子旋风装——看出跟龙鳞装的区别了吧!”张晓栋在朋友圈向大家介绍这种罕见装帧形式,话里话外都透着对龙鳞装深深的痴迷。

龙鳞装《三十二篆金刚经》

龙鳞装,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个生词,而对于了解龙鳞装的人,则大多是从认识张晓栋开始的。龙鳞装,这种由卷轴向册页过渡阶段出现的一种装帧形式,始于唐朝、盛于北宋,目前这门装帧技艺早已失传,唯一能见到的一部龙鳞装传世作品就是保存在故宫博物院的《刊谬补缺切韵》。

翻阅龙鳞装需用专门的工具——书拔。

“以长纸作底,页子鳞次相错地粘贴于底纸之上。收起来是一个手卷,打开来,页纸有规律地翘起,遇风则灵动翻飞。”对于这句记载于古籍上的关于龙鳞装的描述,张晓栋印象深刻。因为有设计专业就读和印刷协会装帧工作的背景,让他对任何一种“装帧”形式都特别敏感,也是这种敏感,让他看到了书的另一种形态。在他眼里,这并非一个过去的很古老的东西,反而带有某种当代艺术和装饰特性的一件作品,甚至可能是未来书籍该有的样子——因为它的构造方式是一种多维度或多空间重现的存在。

“如果没有人去探索,没有人去做,那我是喜欢做这样的'第一’的。”在张晓栋看来,图案带来的感官刺激比文字更直接、强烈,当人们第一眼看到一幅完整图画,才会产生进一步翻阅的冲动。这种冲动让他对龙鳞装这种传统的装帧形式产生了非常大的兴趣。但是,当他准备动手时,却发现无从下手,因为找不到制作的人,甚至连相关资料几乎都查不到。因此他开始请教专家,开启了自我探寻之旅。

在龙鳞装和经折装(即古代一种类似奏折的装帧形式)基础上创制的经龙装。

三十二篆金刚经


在经历两年半的探索,请教了吕敬人、王怀珠、孟印汝、宋继荣、单佳玖等专家学者之后,张晓栋终于完成了第一部龙鳞装作品——《三十二篆金刚经》。“对我而言,复原龙鳞装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要思考:如何将一千年前的东西带到未来?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过去,而是对未来的思考,所以我在想这样一种全新的构造方式究竟能有多大的承载量?又能为阅读带来什么样的可能性和改变呢?”

正是怀着这种初心,张晓栋并没有完完全全按照传统工艺“复制”,而是创新性地在鳞次的书页领口绘制图案,让整本书展开就能呈现出一幅完整的画面,当翻阅时随着页纸一页页地翻动,领口(即书页边沿)处的画面逐渐消失,带来的那种渐进式的阅读体验让人愉悦。”

龙鳞装《三十二篆金刚经》

虽然这看似一点小小的改变,但就这一点点改变耗了整整两年半。“在材质选择、工艺精准度、印制工艺、领口的粘结、印制后颜色的蜕变等方面都面临非常大的挑战,例如当时我选择了生宣——订制的那种,只要接触到墨汁一下子就会'晕’掉,这是很难控制的。而且因为纸页是不均匀的,一会儿薄一会儿厚,有的纤维松有的纤维紧,毫无规律可循。”

尽管如此,张晓栋还是希望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希望呈现出来的书页是柔软的,能够还原中国文人的一种韵味,包括画面和文字书写的韵味。所以,那段时间,张晓栋每天做的事情就是不断地试验,似乎每天都在重复着同一件事情,到最后废掉的纸堆了满满的一个小房间。

而书页间的粘结性要做到'零误差率’更是一个难上加难的过程。《三十二篆金刚经》共有217页,长73.4m,如果每一页相差0.1mm,那么217片页纸合起来的偏差就非常明显。“即便0.01mm的偏差放大后也会很明显。”就这样一次次地调整,一次次失败,一次次纠正,到最后甚至手指一摸到页纸,就能感觉出来有没有问题。“那真是一段难熬的日子,有时候我甚至认为'零误差’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要做到这种精准度,就像在刀刃上行走。”

龙鳞装主要分为页经和底卷两部分,当这两部分制作完成后,还要把它翻开,在一个开放的空间放置几个月,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不停地检查、翻阅,让它跟空气完全结合,降低页纸的变形率。“我们看到北方和南方都在制书,但两地空气湿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因此很多人会问:古籍是怎么收藏的?其实藏书最好的方式是不定期地拿出来翻动和阅读,让页纸内空气湿度、温度跟外面保持一致,这样才不容易变形、变坏。

对于龙鳞装的保存,张晓栋也有自己的理解,“因为我用的是生宣,随着时间的推移,墨汁、矿物颜料与纸张的结合会越来越润泽,视觉效果会越来越漂亮。所以书法里面有一种说法叫'力透纸背’,意思不一定准确,但道理是相通的。”

制作龙鳞装、千叶等对精准度要求特别高,犹如在刀刃上行走。

在《红楼梦》里与3位大师对话


虽然复兴龙鳞装吃了不少苦头,也走了不少弯路,但张晓栋对这门传统技艺的热情丝毫不见减少。

后来一次机缘巧合下,因为一部曹雪芹的《红楼梦》,他又创新制作了经龙装——一种结合龙鳞装与经折装的全新装帧形式。有一天,张晓栋在老师王怀珠那里见到一部《红楼梦》绘本,完全被里面的人物、建筑、色彩、空间构造等彻底折服了。后来,他了解到这件作品是孙温参考程甲本《红楼梦》——程伟元和高鹗整理出版的木刻活字版120回《红楼梦》,也是非常经典的一版——花了38年绘制了240幅图画才集结完成的。

“38年,从20岁开始到58岁完成,他将整个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都倾注在这件作品上,也可以说他是用了他的整个生命在创作。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件事,而且做得如此完美,经过了几百年历史的洗礼还如此夺目,这才是经典中的经典,也是最值得我们后辈尊敬的。”

经龙装《清·孙温绘程甲本图文馆藏版<红楼梦>》

在张晓栋看来,这三人之间有种非常美妙的巧合和故事,所以他希望把这三位最值得纪念的大师以一种最隆重的方式带到读者面前。“了解一个人或一部作品最好的方式是什么?现在我们可以通过视频、语音、照片等了解对方,但以前只能通过书信、名帖、绘画等有限方式了解。如果能够看到一个人的手稿、真迹或绘画就等于看到大师更真实的一面。”怀着这样的想法,张晓栋开始了新一轮的尝试。

2020年11月,张晓栋在敦煌呆了半个月,在那里除了从早到晚听老师讲课,也忙里偷闲到附近走一走,看一看,感受这座“东方艺术之都”的魅力——敦煌曾是中西方文化的交汇点。

因为孙温绘画时是看着程甲本《红楼梦》同步进行的,所以他的每一幅画都是每一回的历史再现和写照。怎样的方式才能够最好地再现绘画和文字呢?龙鳞装。因为有了《三十二篆金刚经》的创作经验,张晓栋很清楚这种装帧形式带来的效果。但龙鳞装是单卷的,那多卷的、多画幅的又该怎么表现呢?

在后来的研究中,他发现古人经常会以经折装(即古代一种类似奏折的装帧形式)来装裱这种多画幅的作品,看上去能呈现出电影般的视觉效果。就这样,文字、绘画和多画幅组合的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这样的呈现方式,让大家阅读时就像在跟3位大师对话,很自然也很微妙。”

但最后当这件作品——《清·孙温绘程甲本图文馆藏版红楼梦》(后简称《红楼梦》)完成后他自己也吓了一跳,“没想到做出来那么大,太不像一本书了!100多米长,合起来1.23米高,200公斤重,一共8函,每一函就算单独拿出来,力气小的人都不一定拿得动。”当然,当这件作品于2015年首次出现在曹雪芹西山故居现场时,呈现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震撼的。

“我用4年半的时间去完成一套《红楼梦》——4年半,对于有些人来说都能把公司做上市了吧。但我愿意把时间花在一部《红楼梦》上,这也是一种时间积累所留下来的痕迹吧!”

后来,当张晓栋带着这件作品到美国、韩国、意大利等国家做展览时,一样能够引起大家共鸣。“我想,这不仅仅是对我作品的认可,对中国传统工艺的认可,也是大家对书的一种再认识,引发他们对书的未来的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失传的“龙鳞装”在他手中复活了,这技艺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他花13年,救活中国独门技艺
他花13年掌握的中国手艺,全世界没有第二个人会做
他用失传千年的工艺,制作了中国最美的书
书籍装帧——龙鳞卷
书籍装帧 | 各种风格全覆盖玩转装帧新风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