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养育男孩,这些你都该知道


在儿童教养上,男孩子似乎总是要让爸爸妈妈们多花些心思。他们的大脑倾向与女孩不同,父母想要因材施教,深入了解男孩的内心世界与成长特征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在《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的对话》中,为男孩“代言”的美国知名儿童心理专家安东尼·饶阐释了他关于养育男孩的诸多见解。男孩如何不同于女孩?如何对男孩进行性教育?电子游戏和移动设备对男孩的成长有何影响?一起听听安东尼·饶的观点吧。


他们是男孩,与女孩不一样

孙云晓:在您的《如何养育男孩》一书中,提到了一个2005 年耶鲁大学的研究发现:男孩被开除的概率是女孩的4.5 倍还要多。那么对于男孩来说,父母选择什么时间把他送进幼儿园合适呢?在把男孩送进幼儿园之前,父母应该做哪些准备呢?

:与女孩相比,男孩的成长和发展都比较缓慢。2~8岁这个阶段对于一个男孩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会影响到他的认知能力、社交能力以及情绪的发展。在男孩们取得重大飞跃之前,他们的表现很可能会退步,甚至出现崩溃。

事实上,爱发号施令的男孩是在学着做领导,害羞的男孩在学着仔细地观察世界,小捣蛋鬼在学习修理,爱做白日梦的男孩是在学着创造。每一个男孩都有自己特殊的才能和特有的艰难和挣扎——两者通常是联系在一起的。

适合年幼男孩的学习方式不是交谈或坐在那里听,而是通过触摸、探索、到处走动来学习。在七八岁的时候,男孩的语言能力会比同龄的女孩整整滞后一年。因此建议家长们对孩子们重新评估,而非对他们进行盲目的诊断和治疗。

孙云晓:男孩对于自己性别的认识与女孩有什么不同?许多男孩在五六岁时开始对异性的身体好奇,该如何对这个时期的男孩进行性教育呢?

:对于人体或两性生殖的问题和好奇,我采取的是纯粹的发展性方式。孩子们探索这方面的信息是正常且健康的。他们的大脑发挥着适当的作用,试图理解性别的差异和功能。

告诉他们与其年龄相匹配、他们能够理解的信息。我会先问他们的想法,以及他们已经知道了些什么,然后再进行交谈。在告诉他们答案时,我会让答案听起来像一个讲座,简洁、只涉及功能和解剖上的差异。孩子们只是想多了解一点知识,所以对这种答案会感到满意。

孙云晓:美国心理学会的调查研究发现:父母离婚的不利影响对男孩伤害更大,这些男孩在6~7 年后依然比完好家庭的男孩适应性差。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对于离异家庭男孩的教育,应该更注重哪些方面呢?

:统计数据和研究可能很有帮助,但我在接触单个孩子或家庭时,不会遵循一套思维方式,而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我看来,离婚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不要让孩子感到他们被置于争吵不休、怒气冲冲的父母之间(这一点对成功地养育孩子也很重要),否则将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离婚的双方应该表现得成熟些,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说对方的坏话。

孙云晓:中国目前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许多父母在孩子幼儿时期就让他学习小学的知识,并去参加各种培训班。这会对男孩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男孩在上小学前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或能力?父母又该如何去准备?

:对男孩拔苗助长会导致他们的发展很仓促。在美国我们也看到同样的现象,这让一些男孩变得没有安全感,内心充满愤怒,有时他们还会感到难过、忧虑。拔苗助长是危险的,它过快地向前推动生理进程,希望孩子们尽快成熟。但是事实证明,虽然短期来看他们似乎领先了一点儿,但最终他们会输掉这场比赛,因为他们被过早耗尽了。想一想运动员的例子,你可以选择不断施加压力,他们在短期内可能表现得不错,但在关键时刻往往会遭遇失败。

玩耍是学习与发展的催化剂,当我们限制孩子玩乐的天性时,必须十分谨慎。人类作出的最伟大、最重要的发明与进步通常跟创意、玩耍以及用不同寻常的方式做事息息相关。

给男孩成长与改变的机会


孙云晓:您认为,许多男孩具有独立、主动、勇于冒险、富有攻击性等特点,但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男孩表现得过于柔弱和害羞,对于这样的男孩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帮他们变得更加自信和勇敢呢?

:男孩也存在不同的类型。有的男孩活跃、积极进取、爱冒险(大多数男孩属于这种类型),而有的男孩是害羞、警惕的观察者。这并没有优劣之分,这两种类型的男孩我们的社会都需要。

但是如果某种特点过度了(过于有攻击性或过于害羞),我们便需要对这样的男孩进行纠正。例如对害羞的男孩,我会采用“行为技术”。我会设法了解这个男孩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然后列出一个个步骤(把这件事分解成若干件不那么吓人的小事),在他每次进行尝试时给予他奖励。这需要花费数天或数周的时间,但这个办法很有效。

孙云晓:与以前影视里的“硬汉”形象不同,现在秀美柔情的男子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影视屏幕里,这种性别混淆的流行文化,让越来越多的男孩开始喜欢中性或偏女性的装扮。根据双性化理论,一个人的性别倾向可以分为4 种,即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中性化,而双性化集中了男性和女性的性别优点,是最为理想的性别模式。但是,女性化和中性化的流行是否会对男孩的性别认知造成影响?我们是否应该帮助男孩塑造更坚强独立、更富冒险精神的文化?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而复杂的问题。在25 年对家庭进行咨询和治疗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令人吃惊的事情。一些行事强硬的爸爸想把他们的儿子培养成硬汉,能和他们拥有相同的兴趣爱好,但他们的儿子却更腼腆、文静,会追求自己的兴趣,比如烹饪、教书、艺术和时装,而这些通常是女性的兴趣爱好。所以我认为我们对男孩的影响很小,他们有自己的愿望、需要和内驱力。重要的是不要强迫男孩成为我们想让他们成为的样子,否则是非常有害的。我们必须配合、支持他们内在的倾向性。每个人都有自己非常热爱的事情。

孙云晓:父母一般认为男孩比女孩更热衷于电子游戏,而且容易陷入其中不能自拔。您是否同意这个观点?电子游戏对于男孩会有怎样的影响?

:在美国,玩电脑游戏的男孩更多,他们会在青春期及之后的生活中一直玩游戏,而美国的女孩更喜欢使用社交媒体。我会告诉父母尽可能不要让男孩接触到各种电子产品,让他们去户外、去运动。

虽然并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定,但我们知道,在两岁之前,不应该让孩子看电视或接触电子产品。因为在这个时期,大脑正经历着重要的早期发育,在一两岁的时候过多地看电视或使用电子产品与ADHD 以及学习问题都存在着相关性。我认为五六岁的男孩可以开始使用电脑了,但每天使用的时间不能超过30 分钟。到八九岁的时候,每天可以使用大约1 个小时(但是只能在他们写完作业、做完分配的家务之后),周末使用的时间可以更长些。我在这一点上非常严格。其实,这对父母来说都很困难,因为我们成年人对这些电子产品也欲罢不能。

最重要的变量是接触电子设备的总时间。在美国,8~18 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平均为7.5 小时,这实在太多了,正在影响孩子们的学习、健康以及社交技能。


——摘自《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的对话》




与《用心教养》同步上线的《11位心理学名家教你培养优秀的孩子》精彩课程在腾讯精品课开课啦!本课程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孙云晓先生与11位中美著名的心理学名家、脑科学家们对话的结晶。课程为家长和教师如何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提供了全方位而细致的建议。贴近最权威最前沿的教育理念,与孩子一起开启新的教养旅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大危机逼男孩日益女性化
男孩早于6岁上学是灾难(转载)
安东尼·饶:给男孩成长与改变的机会
女孩性教育(专题介绍)
女孩从小就要做淑女
拖了五年,中性小孩的父母终于揭露其性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