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吃一枚朴实又奢华的烧饼,在自家饭桌当一回乾隆

乾隆皇帝南下出巡,由誉作“以布衣结交天子”的徽州人江春接待,期间有一道膳食,内置梅干菜肉馅,外表金黄酥脆,形似螃蟹背壳,名为“蟹壳黄”。乾隆一尝,被甘香古朴的味道吸引,于是龙颜大悦,为它提名“皇印烧饼”。


蟹壳黄,即黄山烧饼,是安徽的传统小吃。


徽商走南闯北,儒生赴京赶考。每个出门在外的徽州人都会带上一袋蟹壳黄,作为路上的口粮。


如今,在外奔波的徽州后人,离家再不须背负大包口粮。但黄山烧饼,依旧是每一个徽州人难以割舍的乡愁,吃上一口酥脆的蟹壳黄,仿佛奔波的旅人踏入家门与亲人相见。


上能侍奉皇族,下能餍足平民,蟹壳黄就像徽州人一样朴实细致,精于生活。


好比皇帝印鉴一样尊贵崇高,蟹壳黄却并不在意这些虚名。每一枚蟹壳黄都本着官拜朝堂的用心,取悦着百姓。


过去,学习蟹壳黄这门手艺须拜师行礼,制饼的双手要经过岁月的打磨和沉淀,做出的烧饼才称得上为“蟹壳黄”。现代的工业化流水线平均每分钟就能生产出57个蟹壳黄,手艺人指间的美味密码却逐渐失传。


下厨房市集中的桪味蟹壳黄,由拥有10余年经验的传统制饼手艺人,遵循古老的做法,呈献出最地道、最归真的民间古早味儿。


吃过桪味手工蟹壳黄,厨友@行摄_野猪 如此形容道:“古早的记忆,家乡的味道。”


一枚蟹壳黄前后须经历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非常考究,清水和松散的面粉充分糅合,按压揉搓,叠成酥皮,力度须把握精准。


制作饼馅时,选用的是农家优质梅干菜,剁成细块,挑选肥瘦相宜的猪肉,切成肉丁,烤出略带弹牙嚼劲的状态,再与切碎的梅干菜混合拌匀。烤香的肉丁释放出油脂,渗入菜丁之中,滋养梅干菜的甘香。


包馅、收口,烧饼成型,再撒上精选的脱壳白芝麻。送入烤炉以高温烤制,饼皮因热力膨胀,烧饼水分蒸干,酥皮层次分明,外酥内韧,馅料甘香咸鲜。


整块烧饼被高温融化的猪油渗透,动物油脂伴着面团焦烤散发的谷物香气,弥漫出浓郁的风味。


厨友@落音缤纷 被这烧饼的焦香深深陶醉:“果然只有被油浸透方有此酥脆至味!比大饼好吃太多了!”


三个蟹壳黄,两碗绿豆粥,吃到肚子里,同享无量福。

——学者陶行知,安徽歙县人,早年在外求学时曾写道。


三块蟹壳黄,配上一碗温热的清粥,便是一顿方便饱腹的早餐,唤醒一天的活力。配上一壶热茶,亦是一份惬意满足的茶歇,奖赏一天的劳动。


桪味特制蟹壳黄有辣味和原味两种。许多厨友们吃过辣味蟹壳黄后,都直呼辣得极爽!厨友@_木南 也感叹道:“辣味的好吃~简直爱死了~~”


若偏好原汁原味,同样可以选择原味蟹壳黄。去掉辛辣刺激的味道,梅干菜的味道更加甘香浓郁,饼身还是一样咸香酥脆,回味无穷。


到手后的蟹壳黄,虽已变凉,但经过微波炉的稍稍加热,就能回复新出炉的温度和口感。


对此厨友@白猫一枚 经过实践总结:“微波炉转了50秒,冒烟了……15秒整好吃。”


元芳,你怎么看?


@Manna莫语 说:

作为一个从小吃烧饼吃到大的黄山人,表示:味道挺正宗挺好吃,够酥够味够油,甜辣适中,但是,真的是太够油了哇~~~当初一口气吃二十个都不过瘾的人,这次吃了六个就觉得确实油太大了~胃痛,哎哟喂……


@阿乐乐乐乐乐 说:

这款蟹壳黄的味道不大像同名的上海小吃,倒像是金华酥饼的味道。但个头比金华酥饼小,馅料却多,外酥里软不会很干,挺好吃。


@暖暖的小米粥 说:

刚收到就和同事分食了一袋,味道很棒,同事说比他出差在黄山当地吃过的味道还要好,值得回购。


多位厨友吃过桪味蟹壳黄后都纷纷晒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山烧饼,徽州传承600年的老味道。
这个“蟹壳黄烧饼”太香了!梅干菜肉馅,600年传承, 鲜香酥脆!
救过朱元璋的徽州民间传统小吃——蟹壳黄
寻味中国 27 黄山烧饼
这“皇帝的烧饼”太香了!外皮酥脆,内馅咸香,一次想吃10个!
老配方碳火烤的黄金饼,好吃不胖不油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