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交与对决:两个包豪斯大师一起搞设计、玩摄影,还出了本杂志



新线杂志


在对这本杂志的了解中,我们看到了两位大师的神交与对决。


拜耶与纳吉

拜耶和纳吉都是艺术多面手。拜耶是包豪斯平面与印刷设计工作室的负责人,《VOGUE》在1928-1939年的艺术指导,无衬线字体的设计者,也是摄影师、画家、建筑师。而莫霍利·纳吉是20世纪重要的画家、摄影师、印刷专家和工业设计师,同时,他也是包豪斯学院最重要的教育者。两人的轨迹出奇相似,除了一起设计《新线》的封面,都曾经搞过平面设计、玩儿过摄影拼贴。大师们的神交总令人向往。



《新线》杂志

1929年,《新线》杂志(die neue linie)在莱比锡出版,虽自出版至停刊只有十来年,但仍无损它的传奇。《新线》是一本现代主义的创意类生活杂志,介绍了艺术、建筑、设计(尤其是包豪斯的日常生活设计)。魏玛时期伟大的先锋诗人、作家阿道司·赫胥黎,戈特弗里德·贝恩和托马斯·曼等都曾为《新线》撰文。

在包豪斯解散前,《新线》的版面设计由赫伯特·拜耶和霍利·纳吉共同操刀,他们一位是经典无衬线字体的设计者,一位是包豪斯的传奇教师。在当时,或许没有哪本杂志像《新线》一样,采用如此现代的方式进行排版设计,他们所引领的“新线”风格为德国杂志带来了新的视觉。


赫伯特·拜耶设计的封面








莫霍利·纳吉设计的封面






作为设计师的他们


赫伯特·拜耶

▽▽▽

1900年,拜耶生于匈牙利,一如那个时代的大师一样,他在平面设计、摄影、建筑设计各种领域往来无碍。拜耶在包豪斯担任字体与印刷设计的老师,1925 年,他设计的“通用体”(Universal)使无衬线字体成为包豪斯平面设计的标志,一改当时德国仍通用歌德体的繁缛装饰,强调字体的简洁与功能性。

“包豪斯五十年”展览海报 1968年

包豪斯展览海报 1923年

明信片 1923年


康丁斯基60岁生日招贴画 1926年

《包豪斯魏玛展览目录》 1923年

无衬线字体




拜耶曾为时尚杂志设计过的封面。在他担任《VOGUE》艺术视觉指导期间的风格被称作“新线风格”。


莫霍利·纳吉

▽▽▽

和拜耶一样,纳吉也是匈牙利人,生于富裕家庭,一战的爆发使他开始投入艺术与设计。纳吉在包豪斯主要负责基础课程教学,并在金属制品车间担任导师。他强调对色彩与形式的理性认识,注重点、线、面的关系,他常利用理性的几何与线条,并用强烈色彩对比表现独特的画面空间感。










作为摄影师的他们

拜耶与纳吉都爱玩儿摄影。拜耶的摄影是蒙太奇式的,男人手上注视着世界的眼睛,被肢解了的身体,超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被运用在摄影上。而纳吉的黑影摄影则影响着包豪斯的基础教学,以对光的探索重新定义了空间。


赫伯特·拜耶

▽▽▽

1932年,拜耶在摄影领域做了许多尝试。他擅长采用蒙太奇技法,把不同角度的摄影作品放在一起剪辑、合成,对照片进行并列、倒置、叠加处理,营造出超现实的、甚至略带惊怖的氛围。

《寂寞的大城市居民》,1932年

《自拍像》


《自拍像》

《无题》,1932年

《无题》,1930-1931

《吻》,1932年


《纪念碑》,1932

《晚安,玛丽》,1932年

《骨折者》,1931

《手的行动》,1932年


莫霍利·纳吉

▽▽▽

纳吉在包豪斯期间进行了一系列的摄影实验,比如将物体置于相纸之上曝光形成负像,打破了一般透视规则;包括从特殊角度进行拍摄,并使用各种剪辑方法与制作技术,改变照片结构。1925年,纳吉发表了《绘画·摄影·电影》,作为欧洲现代主义摄影的重要宣言,大力提倡“新视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史笔记丨4.3莫霍-利纳吉与包豪斯的摄影实验
颠覆审美?该作值24万美元!
包豪斯设计学校的教授:莫霍伊-纳吉
这款地球上最伟大的字体,不仅拥有60岁的高龄,还翻了美航、BMW、无印良品的牌子
资生堂的文化遗产 摄影的广告潜力
从1919到2019,当我们重新审视包豪斯的视觉意象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