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日本怪大叔主编销量百万册的杂志,60年竟无一则广告




他说,孤独是生而为人的基本条件。


他18岁高中辍学,41岁第一次就业。却挽救了一本岌岌可危的杂志,而松浦弥太郎,使它蜕变成一本能够发行100万册的殿堂级生活指南——《生活手贴》。


这是一本让读者有幸福感的生活杂志。从女儿到妈妈到外婆都会看的杂志。因为它不时髦,所以流行了60年。但是中间也是经历了诸多波折。



二战刚结束时的日本一片萧条,除了已成焦土的长崎和广岛,东京在经历了美军的地毯式轰炸后,昔日的繁华与时尚也荡然无存。钻过防空壕的两位年轻人——花森安治与大桥镇子,有感于数年以来日本国民生活品质的崩坏,在东京中央区银座创办服装研究所及《生活手帖》,旨在提升普通日本人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时为二战结束翌年,1946年。

杂志的目标人群为日本中青年女性,其中以家庭主妇为多。杂志的栏目设置并不特别,主要包括食谱、对各类商品的测评、健康与医疗知识、专栏连载、读者来信等。虽为生活类杂志,编辑部始终持反商业主义立场和反战争的和平主义立场,让普通百姓幸福是杂志的编辑原点。

据当时主编回忆,测试栏目刚开始的时候,都是进口货胜出。从昭和47年(1972年)开始,日本产品开始逐渐反超了。不过这时候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商品推出的速度越来越快,多到让人眼花缭乱的程度。《生活手帖》的产品测试栏目因此而越来越严格,一个测试要反复做上很多次才过关。其中经典的案例是“打翻后的煤气炉”,为了知道哪种煤气炉打翻后的火容易扑灭,编辑部试验了足足60次。

即便如此,销量仍然惨淡。




松浦弥太郎与《生活手帖》结缘,也充满戏剧性。他在一次纪念"花森安治和《生活手帖》"的展会上发言,大胆地对这本老牌杂志的腐旧提出了批评。多年后在一次访谈中回忆那段经历,松浦仍心有余悸:"后来才知道会场里第一列和第二列整齐划一都是《生活手帖》一代代的前辈和职员。我当时竭尽全力在说,但说到一半,大桥镇子(杂志创办人之一)刷地站起来,我麦克风都差点掉了。90岁的大桥女士盯着我看,然后不发一言地出去了。大家窃窃私语。"

所幸最后这被证明只是虚惊一场。更让人意外的是,几个月后,松浦接到了《生活手帖》杂志社的电话,希望他能来担任主编,重塑杂志形象。

四十一岁的他,第一次就业了。




他喜欢别人评价《生活手贴》怪怪的。

它教你如何做出美味的荷包蛋。如何清洁白衬衫上的油渍。如何在早上起床最快的找到两只一样的袜子。


松浦似乎总是可以告诉你对生活最有用的办法。


刚走马上任那会儿,松浦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调整战略、改变策划方案,期望给这本古老的杂志注入新的活力。那段时间他的想法每天都在变,但唯一不变的是这样一种愿望:希望当读者翻开杂志任何一页时,都能感受到杂志人制作时的体温和笑脸。


正是在这种美好理念的驱动下,《生活手帖》编辑部里无论是选题策划还是最终排版,最后一定会确认"这一页能不能让人幸福"、"这一页是不是可有可无"。因为《生活手帖》里没有广告,读者成了实实在在的赞助商,"得让他们买这一页,也就是说,读了这一页的人没有收获幸福那就是失败的。所以,一词一句都要仔细看是不是合适,审核到最后一秒。"


在松浦的美学观里,一切物都朴素地与人联系在一起。所以他把杂志设想成一个人,"用对人的态度,就不可能粗暴起来。"


这种真诚与用心正是《生活手帖》能够立足于更迭不断的日本出版业,始终魅力不减的根源所在。


从这个角度看,与其说松浦对《生活手帖》做了什么改变,不如说是他把从花森安治时期就确立的优势和理念再一次打磨。


他认为,"严于律己的人,才有资格享受生活。”





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直做出正确的选择

18岁的松浦,也曾做过轻率的决定。他讨厌学校,于是从高中休学。那时的他只想要逃得远远的,于是他在集货站打了三个月的零工,赚了一张前往美国的机票。


松浦以为到了美国总会有办法,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没有朋友,语言不通,一个人走路,一个人吃饭...每当他问自己“为什么我这么孤独?”,心情便比在日本时更消沉。


你以为你逃开,就能躲避困境。然而不解决,它便会如影随形。


于是他第一次认真思考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如何走出生活的窘境。训练自己和人打招呼,如何打开心扉,以及如何去生活与生存

松浦独特的生活观,自此萌芽。


在美国的日子依旧艰难,但他渐渐在精神上感受到了愉快,松浦喜欢美国的老书店,收集了很多50-60年代的《vogue》、《life》等杂志。


后来因为牙疼没钱看病,松浦不得不回到日本。为了重返美国,他把收集的老杂志撕开,选出漂亮的页面简单装裱,在地摊上贩卖,却意外收获了一批新潮的设计师顾客的青睐。


他用这些人买画页的钱往返美国和日本,并开了第一家书店。


一般没有4000本书,就办不成书店。但松浦的Cowbooks书店却只有2000本,它们或新或旧,或绝版孤本,每一本都只有自己读过,感动过,理解了,才会上架。


在他们的书店,要对书架上的书无所不知,能够真诚地分享感动。而2000本,刚好是一个人能读通的量。


所以松浦的这所认真的Cowbooks,至今仍是日本最具个性的书店。





在《城市画报》的采访中,松浦主编说到:


编辑创意来自每天的Tea Time
  
  我们有一个大原则。大家不知道的新鲜玩意儿,一律不做。我们选的都是大家很熟悉很亲近的东西。我们换了个角度来看这些东西,从新的截面给大家做出实用性的介绍。
  
  我们编辑部没有选题会,不过每天有两次“Tea Time(茶歇)”。全部编辑聚在一起,大家分享最近的遇到的好玩和开心的事情。编辑的工作时间也很固定的,周一到周五,早上九点一刻上班,傍晚五点半一定要离开办公室。剩下来的时间自己安排。回家做做饭,陪小孩玩玩,跟朋友一起去看电影,反正去做自己最有兴趣的事情。周六和周日也一定要休息,绝不加班。所以呢,对我们来说所谓“工作”的优先地位是相当低的(笑)。


正是松浦这样的工作态度,成就了岌岌可危的《生活周刊》,刊载六十年,没有登过一刊广告。除了杂志销售以外,没有别的收入。唯一的资助者就是读者。


因为他相信,只有用心地生活,才会有所发现,写出那些让人感动的事情。


  我想,这也是松浦每本书都能够被追捧的原因吧,用心生活的人,实在难以招人诟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生活手帖》70年风行的奥秘,“当家姐姐”的原型是谁?
什么样的男人,才最值得嫁?
有人说他是全日本最会生活的男人,其实他只是坚持了一件事
最会生活男人的15条幸福意见
怪,是认真的人才有的魅力 转载
简单地生活,要做的事,保持一点点就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