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手帖》70年风行的奥秘,“当家姐姐”的原型是谁?

 


4月4日NHK晨间剧《当家姐姐》以日本生活杂志《暮らしの手帖》(生活手帖)创始人大桥镇子、花森安治为原型,讲述了动荡不安的昭和故事。女主角小桥常子在静冈远州自然环境丰富的“纤维之镇”里成大,父亲竹藏(西岛秀俊 饰)在她12岁患肺结核过世,临终时将全家托付予她,由此她替代了家中父亲的位置,被妹妹们称呼为“当家姐姐”。社长无法对小桥家继续援助,常子一家打算投靠外婆泷子(大地真央饰),住在东京深川的木材批发商家。起初还算顺利,无奈母亲君子(木村多江 饰)与外婆泷子产生分歧,她们便在外婆家一射之遥的森田屋打工生存。常子在外婆的教诲下,在东堂老师(片桐入 饰)的启发下,试图打破男女地位的不平等,逐渐生出了独立自主的意识,努力找到自己的定位。


女星高充希在剧中饰演“当家姐姐”小桥常子,相乐树饰演次女鞠子、杉花饰演三女美子。常子一家历经战争年代,迎来战后做出“在从今往后的社会里,女人们必须要幸福”决意,她们一家人“为了制作出为女人们而办的杂志”,开始创办小小的出版社,最终三姐妹加入花森安治的《生活手帖》杂志,演绎了独立女性的佳话。剧中小桥常子原型就是《生活手帖》的第二任主编大桥镇子,本剧每集15分钟,一直要播到10月1日结束,共156集,目前收视率颇高,引发社会关注。



 花森安治的编刊之路

 

二战后的日本出现了几位出名的杂志编辑,像《文艺春秋》的池岛信平、《周刊朝日》的扇谷正造、《生活手册》的花森安治。他们三人均为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的高才生。前两位主编的刊物都以男性为主要读者对象;只有《生活手贴》针对于女性读者。还有,唯独《生活手贴》从来不登广告,纯粹依靠读者的支持来生存。                          

 

花森安治1911年生长在港口城市神户,从小被母亲带去看宝冢少女歌剧的演出,十多岁就熟读日本女性主义的创始人平冢雷鸟的著作。中学时期担任校园杂志的编辑,以美丽的排版设计,给该校师生们留下了 深刻印象。1933年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美学美术史专业,当时就活跃于大学报的编务,毕业论文则写了《关于衣装的美学研究》。花森在二十九岁被征兵,派驻中国黑龙江依兰县,一年后患患有肺结核被迫回国。退伍重返化妆品公司,军政府已禁止制造、销售香水。为了生计他协助佐野繁次郎编辑出版《妇人生活》丛书,从装帧、版式的风格以及编辑手法来看,花森虽为助手,但绝对是得力的执行者。  




1946 年初日本刚战败半年,花森安治为《日本读书新闻》画画,25 岁的大桥镇子和妹妹晴子、芳子,找花森要一起创办给女性杂志,在战败阴影下的日本百废待兴,物质匮乏也无法压制生存的本能,他们预言新时代即将到来,当时男女地位不平等,生活品味的确立也留下空白。


 

花森认为:“为了建设和平的新社会,就得从建立美丽而合理的家庭生活开始”。他们在东京中央区银座创办衣裳研究所及《Style Book》杂志,企图普及亲手做西式衣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两年后更名为《美丽的生活手帖》,增加了涉及到“食”和“住”方面的内容,1953年最终定名为《生活手帖》旨在提升普通日本人的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市面上当初没有卖家具的,花森就介绍如何用装苹果橘子 用的木箱来做桌子和书架。木材开始供应了,就介绍如何设计合理的厨房并请木匠施工。创刊伊始开始,花森就请著名学者文人供稿,对于日本妇女杂志而言显得与众不同,这也令杂志兼具实用和文化特性。
 


在杂志的历史上最出名的内容是1954年11月的“日用品试验报告”,即对不同公司的商品进行性能比较试验的报告,第一期的测试对象是短袜,编辑部买来不同公司的二十二种袜子,让女学生穿用洗刷三个月, 最后报告哪家公司的商品最耐用并不退颜色。后来对火柴、大米、熨斗、酱油、灯泡、铅笔、食用油、洗衣机、电冰箱、煤气炉等都进行了许多试验。当时许多日本经济还未复苏,产品的质量尚不过硬,而且习惯山寨美国设计,如何买到质量可靠的商品,成为主妇们的热衷话题。测试结果质量最好的往往是进口商品。由于杂志的坦率比较,不少公司致力于改进,反而激励其赶超美国货。

 

早期的《生活手帖》充满着启蒙主义的高迈味道,提倡合理、干净、美丽的生活,杂志的受众精准,为日本中青年女性,其中以家庭主妇为多。杂志的栏目设置并不特别,主要包括食谱、对各类商品的测评、健康与医疗知识、专栏连载、读者来信等。虽为生活类杂志,编辑部始终持反商业主义立场和反战争的和平主义立场,让普通百姓幸福是杂志的编辑原点。有一定阅历的中老年人都知道曾有一个时代,日本中产阶级家庭的居室书架上,一定摆着一套《生活手帖》杂志以及该公司出版的几本菜谱,如《西餐家常便饭》、《中餐家常便饭》。

 


花森安治对于杂志亲力亲为,插画、文案、照相、设计、版式、海报、采访事无巨细,都不含糊,他觉得不如此就编不出具有个性的高质量杂志。1969年他到京都采访,因心肌梗塞倒下,这时想到把十二三年来发表在《生活手册》上的文章结集。1971年出版了自选集《一钱五厘旗》获得读卖文学奖。1978年花森主编去世,他主持的三十余年杂志由季刊,后改为双月刊,销售峰值曾达到近百万册,创下了空前绝后的记录。

花森主编独裁而固执,发行量无论多么走高,却没有刊登过一页商业广告,他曾说过“翻杂志的时候忽然跳出个广告,感觉就像有人穿着鞋子踩上你家的榻榻米”。 杂志的测试版块反响深远,社长盛田昭夫晚年曾拜访过《生活手帖》编辑部,承认“日本制造被认为是世界一流,你们也功不可没”。 

此后大桥镇子接棒,延续花森的编刊精神。2006年松浦弥太郎在世田谷美术馆《花森安治与生活手帖回顾展》发出激烈的意见,大桥镇子几个月后盛情邀请松浦弥太郎加入《生活手帖》杂志。这本让读者有幸福感的生活杂志再次焕发生机,从倡导的“恋物”是含蓄而持久的爱恋,长久对庶民百姓内心吁求的呼应,延伸到新的区域。时至今日《生活手帖》已走过将近70个年头,虽然它不时髦,也不愿报道明星显贵的奢华生活,让人觉得有些“落伍”,可是那些切实的内容,贴心的话语,却是那么地萦绕于心,令人感动。

2011年是花森安治冥诞100周年,日本各地的书店摆了他生前的著作《一钱五厘的旗帜》,、和评传 《花森安治的工作》、还有河出书房新出版的杂书籍《文艺别册:花森安治——美丽“生活”的创始者》。出版社趁热还推出了《花森安治趣文集》(三卷)、《花森安治集》(三卷)。2013年7月出版了他的一本名言集锦《燃灯之言》,新潮社2013年11月出版《花森安治传———改变了日本生活的男人》(津野海太郎著),藉此可见.作为传奇杂志的缔造者花森主编依然持续产生着影响,引领后来者不禁回望与咏叹。

 


大桥镇子与《生活手帖》

 

大桥镇子1920年出生,原东京府立第六高等女校(现都立三天高)毕业。1946年成立服装研究所 担任社长。1948年《生活手贴》创刊,更改社名为生活手贴社。她制作杂志的梦想是从战争期躲在防空洞避难时开始的。战后不久和工作的上司一商量认识了名编辑花森安治,大桥作为创始人之一参与了编辑工作,奔波采访、作杂志的写真模特。韩战爆发,她对1954年里特需品测试,买集了一些袜子、火柴、洗衣机、石油炉等,对家庭里能否同等条件下使用作了一次性能和安全的调查。全部用真实品牌公开,引起不少企业抗议,但也有企业感谢说“多亏了商品调查才制造出不次于国外的产品”。

 



做编辑要全力以赴,辛苦认真地采撷素材,文章选取角度构思,永远保持对生活用品的好奇心。《生活手贴》“每个人如果都可以善待生活才能创造和谐的社会”这是创刊以来不变的方针,对于生活食品无疑最重要,像“烤制跟银座咖啡厅一样的烤饼”、“垂到地上的桌布”是杂志1950年代时的选题,杂志还在生活细节发掘能使心情愉悦,感受到幸福的信息,言简意赅地归纳,将之贴心地传达给每一位读者。



步入90岁的大桥虽然将杂志托付给松浦弥太郎,但她几乎每天去杂志社发表能为生活有益的信息,同时有专栏“亲手制作首饰”等。2010年她出版了自传《“生活手贴”与我》里面讲述了与《生活手帖》的过往和自己编辑心得。2013年初大桥镇子去世,享年93岁,世田谷美术馆举办“追悼展”,展出了八幅花森画的《生活手册》封面原作,那种“古早”味的生活气息依旧鲜活。现今物质丰富,充斥着大量商品和信息,杂志的环境产生巨大变化,原来上百万的发行量只能产为佳话存在,《生活手贴》在松浦弥太郎的带领下略有转机,印数已不到二十万册。

松浦弥太郎翻阅着老杂志思考,想找到能卖到一百万册的理由,后来他突然醒悟了。从食材到衣料,从家具到电脑,“物”一直是《生活手帖》中的主角。认真研究“物”的性格,充分发挥它的价值,而非因所谓“过时”而轻易抛弃。杂志一大特色是商品测试的版块。在昭和经济增时期调查比较电器的不同机型,在杂志里测试哪一种最好然后发表结果。这后来转变成了一种社会现象,是个很有影响力的策划。还有居然为了给婴儿车做商品测试,让30多个人推着车沿着河畔走,看走多远轮胎会坏掉。面包炉的测试里烤了2万只面包,还把烤好的山一般的面包拍出来。这种奇怪的认真,令人咋舌,如此而为可不是为了炒作,只是在竭力拼命做好一件事。不装模作样的样子是很有魅力的。读者也会被熏染,着魔地想“下次会做什么样的’怪’事呢”,“会展现怎样幽默又正直的真正的人性呢?”这不就是发行100万册的理由么?




 松浦弥太郎的文化创意

 

 

不上班且能自足的生活是很多人的理想,做擅长的事,做喜欢的事自然会很开心,为了理想坚持不懈,即使是辛苦劳碌也无妨,因为你常会感受到幸福的瞬间。松浦弥太郎高二辍学在家,然后无所事事,时而靠打散工过活。滋养他成长的书有作家凯鲁亚克的《在路上》和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高村光太郎的诗的诗所说的“每个人最糟糕的一面背后,一定是最棒的自己”激发了他的信念。

 

这个时期松浦弥太郎经营书店之外,还给时尚杂志写专栏。他学习的典范是坪田让治和壶井荣。坪田让治致力于搜集民间故事,写了不少童话和散文,壶井荣是坪田让治的女弟子,她原本是位家庭主妇,有天突然想写文章,就跑去拜坪田为老师。女作家壶井荣的随笔,事无巨细,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好事坏事都记下来,并且接纳了这一切,她写人们生活脆弱的主题、像贫穷、生活摩擦、男女关系,从不讳言。松浦弥太郎说她的文章有种清洁感,像她能用相同的眼光(用平常心)对待所有事物,是相当了不起的。



松浦弥太郎创办的书店“COW BOOKS” 极具个性,这家只有两千册图书的小书店,已成了东京中目黑的一处景点,很多书迷或是松浦的粉丝纷纷慕名而来,著名诗人谷川俊太郎也曾为其特别题诗。网络书店降低成本、电子书汹涌而来,他依然执着纸本墨香,坚守独立书店。他偶发创意,让自己的书店重新“上路”,他将载重两吨的卡车改装成移动书店,关键词“traveing',与实体店不同,书店可开到自己喜欢的任何地方,定期去一些城市,去之前在网上发公告,像在东京选择行人稀少的惠比寿公园,这样不会给交通造成困扰。客人自然看书自然买书,很快乐。来的顾客随机性很强,几乎都是陌生人,他们看到移动书店来到偏远的家乡,就感到激动,甚至有些乐不可支,与不同的读者交流也分外开心,所以在出发前选书也是要绞尽脑汁的。松浦还坚持将童话书和绘本捐给儿童福利机构,跟流动书店一样,不要因为辛苦而轻易结束,这样非常不负责任。



松浦弥太郎不断尝试自己,不断了解自己,逐渐做的新的选择。对于生活充满实验性的尝试,过的非主流,过的还挺好,他弃业一整年,闯入原始乡间,过农夫生活,寻到上班赚钱之外的另一个自我。他策划了一套“如何不上班”的书,所选作者都过着别具个性的创意生活方式。

在一次纪念“花森安治和《生活手帖》”的展会上松浦发言,有不少杂志元老在场,他大胆直陈这本老牌杂志的问题,90岁高龄的创办人大桥镇子站起来,看了松浦一眼,走出去了,引起不小的骚动。松浦想拉回话题,想挽救局,可是气氛依然严峻。结束后突然有人从后面拍他的肩膀,一看竟然是大桥镇子,他表示歉意,大桥说自己并没有介怀,刚才只是去趟卫生间而已。过了几个月横山秦子经理打来电话,想要见面寒暄。座谈时言明希望他重塑《生活手帖》。当时松浦没有做杂志编辑的经验,接手这本风行六十年的杂志,对于他意味着难度,然而对方很坚决,41岁的松浦带着“决定接受就拼命去干”的心情接了下来。

 


《生活手帖》“不刊登商业广告”,除杂志销售以外,没有别的收入。对这份刊物而言,唯一的资助者是读者;所以得争取每篇文章都对读者有益。松浦绞尽脑汁地思考如何调整战略、改变策划方案,期望给这本古老的杂志注入新的活力。为了杂志的美感和独立性,杂志重视实用性,从外观来说,要求是“不装饰”、“容易看懂”、和“美观”,都取材读者熟悉亲近的话题,与读者分享对生活有益的事情。面对很多想法时,选择的标准该是“这一页到底能不能让读者幸福一点”,“

这一页是不是可有可无”。《生活手帖》是双月刊,一年6本。松浦弥太郎说这是寄给读者的6封内容恳切的信。当然,杂志是要有趣的,所以也不能完全像工具书那样追求实用,总要一种unique和humor。就像一个人一样,有喜怒哀乐,也有时候会犯错误。


 

《生活手帖》的扉页里有这样一句话——“若能略尽微力,我们将如愿以偿。”帮助人有很多方式,但是我觉得最精髓的是给人有趣的东西。如果没有趣味,不能吸引人,那就不会被接受。但是我们追求的不是“快乐地做”的过程,而是“结果”是否是让人快乐的。话说回来,找乐趣真的是件苦差事。要是找“方法”的话,总会有办法做好,但是换成找“乐趣”,就非常困难。所以我想如果能在生活或者工作中找到乐趣所在,并且实实在在挖掘到读者内心的需求,选题策划、写成文章、精心审核,排版印刷最终拿到杂志的读者心花怒放,达到这样的结果,也就能报答横山经理和大桥镇子老师的知遇之恩。松浦将一切物都朴素地与人联系在一起。他把杂志也设想成一个人,这种真诚与用心可以说是对从花森安治、大桥镇子确立的优势和理念再一次打磨。

 

除了开书店、编杂志,松浦还写了不少书,将心得和体验与大家分享,给年轻人真诚建议。在《不能不去爱的两件事》中,他提到一位担任过多本人气杂志总编,此前辈善于发掘他人优点,善于称赞对方,对方也会为之折服.松浦刚接手《生活手贴》总编辑,首期发售隔天,前辈写来明信片表示鼓励,按说他与松浦私下难以交集,他也不依赖此建立人脉,据说此人面对年轻人听到不懂的事,都会愿闻其详,永葆一颗好奇心。


松浦向这位前辈讨教如何处理不安和寂寞及积极面对生活的秘诀,“首先,要忍耐,然后,要舍弃自尊”前辈说,忍耐好理解,总编辑总处于最先遭受非难和批评声浪的位置,得接受不同意见的同时,按照自身方针坚持.舍弃自尊是卸除“保护自己、向人炫耀、打压对方”的不良心态,将想法强加于人,时刻证明优秀,这都源于内心的虚弱。这些无论对他,还有处于失败忧虑的人,都极为受益,良好的心态,会让人不断萃取自我,不断超越,同时摆脱身心的束缚。

料理专家辰巳芳子的《庭园时间》记述了自宅庭院、餐点和四季生活,松浦在阅读中感受到家庭料理的力量,也捕捉到她做梅干等腌渍食品所得的金句,“先下手为强,确认工序,万事俱备,仔细作业”,做事要主动,事先计划,扎实调查,审慎订立,最后全神贯注细腻地执行作业。无论做工艺、手艺、园林设计、活动策划、做编辑都情同此理。


如今松浦已离开《生活手帖》杂志,消息刚出来时,很多人不理解他为什么“抛弃”杂志。在他人生即将步入50岁之际,依然按捺不住对自己的挑战,他不愿安稳地等待退休,开启新的篇章,就是开始在日本最大的食谱网站COOKPAD担任策划总监。


松浦弥太郎的经历给我的启示是:每个人都有梦想,只要一点点去做,就会接近梦想,即使自己做不到,也没人剥夺你幻想的权利,对机会好好珍惜,对梦想不轻言放弃,不怪罪环境,口不臧否他人,诚实地面对自身,无论多颓败,也要释放才能,努力地活着,这也是人最可靠最可依赖的“自由”吧。


 本文参考了李长声老师的《日本文人“替天捉妖” 指责花森安治礼赞战争》、《花森安治传———改变了日本生活的男人》(津野海太郎 著)和2010年5月29日读卖新闻报道大桥镇子出版自传《“生活手贴”与我》的消息以及松浦弥太郎诸多著作(浦睿出版),特别鸣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怪大叔主编销量百万册的杂志,60年竟无一则广告
改变日本生活审美的男人
一个展。
把热播剧《当家姐姐》看完,你也就了解《生活手帖》杂志的历史了
他35岁辞职创业,7年成为千万富翁,用设计改变了千万人的底层生活
什么样的男人,才最值得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