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富士山为何成为日本的象征?


据说,战后GHQ占领日本,麦克阿瑟曾下令取缔所有关于富士山的意象,以消除日本人残存的信仰。

提到日本就想到富士山的人不在少数,富士山在当代日本人心中占据怎样的地位?为什么会被奉为日本的象征?


知日ZHIJAPAN团队这次用一整本《知日·牙白!富士山》特集,从富士山的自然、人文、历史、信仰、美学,呈现了他们在探索富士山旅途中,那些惊艳的瞬间!

独家专访“把富士山作为生命的一部分”的学者、美术史家、地理学家、摄影家、艺术家、收藏家,他们毫无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学识、记忆、收藏与创作,都是富士山最好的宝藏。

“牙白!”是情不自禁的发现之喜!

就像《知日》的Slogan里面经常提到的那句:

如果你也是一个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精神的人,请与我们一起走进富士山吧!



让我们一起探索:

富士山

「美学」


-葛饰北斋与《富岳三十六景》-


提到富士山的风景,很多人最先想到的也许是“凯风快晴”或“神奈川冲浪里”,大胆的构图,凝炼出日本人精神与审美的至高境界,在后世成为一种经典的主题不断被效仿。这两幅作品均出自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巨匠葛饰北斋的浮世绘系列《富岳三十六景》。这个系列的作品被西方美术界注意并高度赞誉,进而才在日本国内产生了浮世绘的研究热和收藏热。


富岳三十六景的 46个取景地地图


-旷世名作《神奈川冲浪里》的秘密-


浮世绘《神奈川冲浪里》是葛饰北斋《富岳三十六景》系列中的经典之作,非凡的线描和构图不仅使之成为浮世绘的代表,也是日本美术的标志性符号。


-横山大观《群青富士》-


画坛巨匠横山大观一生共绘制1500幅富士山作品。利用云来构图的富士山作品更是常见。


-文学中的富士山-



日本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将富士山形容为“大和国日本坐镇的山”。

在日本人的观念里,富士山并不一直都是与世无争般的孤高存在,近代,由于社会变动频繁,也有利用富士山在日本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宣扬激进极端思想的状况。



富士山

「自然」


富士山的喷发史


富士山从形成到现在3776米高的圆锥形山体,是由数十万年的喷发积累形成的。特集中用一张拉页展现了富士山的喷发与形成过程。


-富士山的构造-


富士山构造图示


1707年,富士山山腰发生火山喷发时出现的宝永火山口。


-宝永大喷发-


记录宝永大喷发的绘图


富士山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次喷发发生在1707年的“宝永大喷发”,特集将带大家一起回顾这次大喷发的历程,看看富士山在喷发中展现了怎样的威力,江户时代的人们又是如何应对这次喷发的。



过去3200年间富士山熔岩流的分布,以及1707年宝永喷发时火山石、火山灰的厚度。

图片来源:国土交通省中部地区整备局富士砂防事务所


-富士山火山防灾地图-



富士山有可能喷发吗?日本人将如何应对?灾害预测地图,基于富士山喷发历史,对富士山未来喷发的规模、形式和影响范围做出预测。在此基础上添加了避难所和防御设施的地图被称作“火山防灾地图”。


-“自杀森林”青木原树海-


将“青木原树海”与“自杀”的关联推到世人眼前的,则是松本清张于1959~1960年间撰写的小说《波浪上的塔》。随着该作品被电视、电影化,其影响力也进一步扩大。不知是否同这件事有关,1971年起,山梨县富士吉田警察署开始组织数百警力对青木原树海内的尸体进行大规模的搜索。在每年的搜索中,被发现并推定为自杀的尸体都达到了惊人的数量。


-富士山顶的云-


在日本有这样一句谚语,“富士山如果戴了斗笠,那么很快就要下雨了”,其中“斗笠”指的就是富士山山顶的笠云。这句话自古以来,便被居住在富士山附近的人们口耳相传,成为根据富士山判断天气变化的依据之一。


富士山

「信仰」


-富士讲-

众人身着白装,开始讲社参进。


至平安时代中期,受佛教影响,各种各样的修验道大行其是。至平安时代末期,富士山火山喷发现象稍有缓解,一些修行者开始登上富士山脉,至此,人们对富士山的“遥拜“开始变为“登拜”,希望可以近距离感受这座神山,获得一些超自然的力量。


人神合一的吉田镇火祭现场


-富士冢-


富士冢,一般来说是基于富士信仰,以富士山为原型人工建造的山或者冢。建造方式基本与人造山相同,修整本来已经存在的山丘或古坟,使其外形看起来与富士山相似,也有一些由富士山的熔岩修筑而成。


-从格斗家到山岳修行者-


格斗家、摄影家、山伏修行者井贺孝。27岁时在纽约以巴西柔术为契机,开始拍摄世界各地的巴西柔术选手。35岁之后回到日本,开始拍摄包括富士山在内的日本全国的山峰,开始了修验道生活。



富士山山顶等待日出来临的人潮,肃穆的一刻。



富士山

「旅」


-富士山凭什么是世界遗产? 全面解析富士山构成资产-

富士山构成资产地图


日本富士山申遗委员会共同选定了多处自然或人文景观,作为富士山的“构成资产”,并促使富士山成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就包括富士山上的神社、登山道、湖泊与天然形成的熔岩树洞等等。



富士山山顶火山口


-初心者的富士山登山指南-



在日本,人们认为一生中总要给自己一次机会,站上富士山顶。富士讲将攀登富士山视作一种修行,普通人则将征服富士山作为人生的重要纪念。与远远眺望富士山感受到的她的温柔优雅的外型不同,近距离接触富士山,才能感受到她原始的力量、严酷的姿态、变化多端的表情。“一生一次”的富士山之旅,你要提前做好计划,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攀登方式。剩下的,就用你的心去感受这座神圣之山吧。


御殿场口路线山中小屋“赤岩馆”


富士山四大登山路线


登山装备


富士山

「现在」


-富士设计-



富士山对于日本艺术家来说,永远都是一个取之不尽的主题。日本现代工业的设计师、匠人、料理家,将富士山元素带入作品中,设计制作出带有富士山意象的产品,茶道用具、日式食器、传统玩具、和风小物,甚至食品,仿佛拥有了它们就拥有了富士山。


-被富士山召唤的摄影师Rocky 田中-



Rocky田中,富士摄影家联盟代表,被称为现代的葛饰北斋。

对于日本人来说,富士山是极其特别的存在。提起富士山,心中就会涌现出复杂的情感,喜悦、勇敢、安心、感激等。Rocky田中决定用“心跳”一词来概括日本人对富士山的情感。对他来说,每一次创作都来源于一个心跳的瞬间,可能是对未来的期冀,可能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可能是对生活的感谢之情……


-富士组合之美-



日本自古以来便将富士山与许多意象组合起来观赏。富士与樱花,富士与红叶,富士与青松等,都是传统的富士组合。而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处处都有富士山的影子。从圆筒中看到的富士被称为“屋桶富士”; 从隧道、桥墩、鸟居看到的富士山被称为“隧道富士”;葛饰北斋所作的《富岳三十六景》中不少作品都是从这种角度描绘富士山的。

现在,富士山更是成为与繁华都市相搭配的美景,在高楼间眺望雪顶的高山,或是山脚下新干线列车疾驰而过,都已成了新时代的经典景观




-西方人如何感受富士山?-


富士山最初为西方世界所知,要归功于江户时代来到日本的德国医生肯贝尔。他曾在长崎医馆行医两年,后旅行至江户并详细记录了途中见闻,也就是后来译成英语并广泛流传于西方国家的《日本志》。《日本志》在当时,几乎成了想要到拜访日本的西方人的必读书目。在《日本志》中,肯贝尔如此描述富士山:“富士山有着不可思议的高度,正是如此它成为了旅行中的路标。”“富士山的形状,无疑是世界上最美的”。




出生在爱尔兰的艺术家麦克米伦,为庆祝富士山被列入世界遗产,麦克米伦创作了系列版画“新·富岳三十六景”,这一系列的作品以葛饰北斋的“富岳三十六景”为基础,也包含了麦克米伦对日本传统绘画艺术浮世绘的赞誉。


-富士山收藏家大宫仁-


大宫仁住在富士山下的鸣泽村,1997年,他开始搜集富士山相关物品,甚至举办了“富士山生活展”。在他的藏品中包括各种包装、电话卡、邮票、纪念章、模型等等。让大家感受到作为消费财产的富士山的文化。


-钱汤富士-




日本人平日压力之大是出了名的,工作之余的休闲放松也就格外重要。前往传统的 “钱汤”,泡澡之余静静观赏墙壁上的壁画,不需奔去富士山脚下便可饱览富士美景,便是他们放松身心的理想方式之一。

日本仅存的两位专业画师之一的中岛盛夫说:“第一次见到浴室中壮丽的富士山壁画时,内心非常震动,那时起,便想成为画师画富士山,让更多人像我自己一样看到富士山,得到心灵的放松。”




如果说樱花代表了日本人的细腻与婉约,富士山则代表了日本人的执着与坚韧。

3776米的高度,她经历了数十万年的积累;她的美已经被列入“世界遗产”;

文人对她的赞美从未停止;葛饰北斋的旷世名作“神奈川冲浪里”,或许是对她最好的献礼。

面对这座随时可能喷发的活火山,日本人懂得与她的相处之道。

每年有30万人试图征服征服她,也有一群“富士山信仰者”将攀登作为一种修行;

如果你到达山顶,别忘了,绕火山口一圈,你会发现别有洞天。

哦,你或许还听说过“自杀森林”的传说,至今在日本社会也是一种禁忌话题。

“牙白!”这是我们在探索富士山的旅途中,最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这句当下日本年轻人的口头禅,也是我们发自内心的感叹: “太厉害!富士山!”她是危险的,也是精彩的。这一次,就带你层层揭晓她的秘密。


特集撰稿人


潘力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美术和公共艺术研究者。著有《日本美术:从现代到当代》《浮世绘》等。

李雨潭

职业心理咨询师、催眠师、生命状态优化师、日本文学译者。近年来致力于寻找日本美学文化与心理学的交集。

都筑晶绘

书籍设计师。1979年出生,2001年在法国接触到手工书装帧制作。毕业于多摩美术大学,后持续从事图书装帧、制作。

安藤杰尼斯

网站内容编辑、业余画漫画、电子游戏收藏家。

彼得猫(彭永坚)

《周末画报》全国创意总监,南方电影论坛、广州书墟发起人。

田原

1965年生,诗人、翻译家、日本文学博士。

Samuele Or

以“吃、喝、玩,所以乐”为人生观,以酒徒为正业,为对的人做小厨子;副业为艺术总监、制作顾问。香港杂志《P Magazine》艺术总监,香港信报LifeStyle Journal美术顾问。


特集受访人

久保田淳

国文学者,东京大学文学部名誉教授。2013年被选为日本“文化功劳者”。

大久保纯一

日本美术史家。以浮世绘为中心,对日本近世美术进行系统研究。

小泽辉展

北口本宫富士浅间神社权祢宜,御师筒屋第二十代当主。

井贺孝

格斗家、摄影家、山伏修行者。2014年出版写真集《不二之山》。

Rocky 田中

富士摄影家连盟代表,以“心跳富士”系列摄影作品,被称为现代的葛饰北斋。

田代博

地理学家,地理教育者。每天一张富士山的实景照片,引导人们去发现有趣的富士山。

彼得·麦克米伦

文学研究者、翻译家、美术家,以富士山为主题,用现代版画的方式呈现,包含对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思考。

大宫仁

富士山收藏家。

有坂蓉子

美术家,富士冢艺术家,并从自己独特的视角进行富士冢的调查和研究。

铃木理策

摄影家。第25届木村伊兵卫摄影奖获得者。


特别鸣谢

北口本宫富士浅间神社、日本环境省箱根自然环境事务所、静冈县事务局、山梨县事务局、麒龙堂

久保田淳、大久保纯一、小泽辉展、井贺孝、Rocky 田中、田代博、彼得·麦克米伦、大宫仁、有坂蓉子、池谷知宏、中岛盛夫、铃木理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葛饰北斋:梵高临摹他的画作
李长声 : 天下茶屋
葛饰北斋 Katsushika Hokusai
浮世绘 | 葛饰北斋《凯风快晴》
星球 · jun | 冨嶽三十六景
冬日的富士山 |摄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