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69,嬉皮士的情歌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Flowers In Your Hair)                         Scott McKenzie - Pop Music: The Golden Era 1951-1975                        
                                                               

If you're going to San Francisco

be sure to wear some flowers in your hair

如果你要去旧金山的话,

请别忘了在头发插上鲜花,

在旧金山城里,

你遇到的人温柔善良。


1960年代,从垮掉的一代中演化出了嬉皮士,同时从蓝调乐中演化出了摇滚乐嬉皮士本来被用来描写西方国家1960年代和1970年代反抗习俗和当时政治的年轻人,在金斯堡、凯鲁亚克的带领下,当时的它们推崇回归自然的生活习惯,更崇尚自由恋爱,和无拘束的性生活····今天的微信,整理了来自1969的嬉皮士的情歌,祝大家周末愉快。

00
飞向月球
Frank Sinatra

带我飞向月球
让我在群星间嬉戏
看看在木星和土星上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让我们用外星的语言说:请握住我的手
让我的心灵充满歌声
并让我永远歌唱

——巴特.海沃德《飞向月球》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Fly Me To The Moon Frank Sinatra;Count Basie and His Orchestra - Nothing But The Best
                                                                                                                                                                                                                            Fly Me To The Moon                         Frank Sinatra;Count Basie and His Orchestra - Nothing But The Best                        
                                   
           
               

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降落在月球一个叫作静海的地方,一位名叫阿姆斯特朗的美国男人,背着笨拙的雪白宇航服,小心翼翼地迈出了登月舱。就在那次人类伟大的壮举中,很会为自己贴金的美国宇航局将,还特意将老牌歌王弗兰克.辛纳屈翻唱的美国50年代的经典名曲《Fly Me To The Moon》也一块捎到了这个荒凉的星球。成为人类有史以来第一首在月亮上播放的音乐。那年,人们在电视里看着这伟大的一步,听着电台里歌王演唱的岁月名曲,似乎没人有空去计较:在没有空气的月球上,月亮女神如何才能听到地球唱给她的情歌的(声音必须通过空气传播)。


也就在是登月的当天。40名奇装异服的年青人登上了八辆“神奇校车”。车身上涂满了各种迷幻的图案,在车顶的目的地标牌上写着“更远的地方”(Further)。在车身的涂鸦中,刚刚新加一句标语:

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为人类迈出了伟大一步,我们将为伍德斯托克作出同样的贡献

这些年青人大都来自一个叫作”小猪农场“的嬉皮士组织,他们正在紧张地为即将在小镇贝瑟尔举行的“伍德斯托克摇滚音乐节”,做前期准备工作,比如安装临时厕所、准备永远不可能足够的食物,还要搞定抱着强烈抵触心理的当地居民。一位贝瑟尔的农场主当时声称,会开枪打死所有胆敢进入这片安静土地的年青人。几周后,8月15日,将近50万嬉皮士从美国各地赶来,所有人都吓傻了。甚至包括音乐节的组织者,他们一共才卖出了10多万张门票。

因为大部分车辆都堵在公路上好几天了,热情的人们干脆步行前往会场,有的背着行李,有的什么也没带,有的赤裸着上身,有的光着脚,他们衣衫不整,有说有笑,仿佛全世界的嬉皮士们,都被集中到了这个纽约州北部安静的小镇,年青人象巨大蚁群,穿过盛开着紫色苜蓿花的优美草地。

当时纽约州州长听到报告说:50万人突然齐聚到一个只有3900个常住人口的小镇,他的第一反应是,立即宣布贝瑟尔镇为灾区,并计划派出1万名全副武装的联邦警卫队员紧急赶往现场。幸好,这只是一场音乐会。一场连接着60与70年代梦想的音乐会,就在人类登上月球的几周后,一群渴望自由与爱情的年青人,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享受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音乐派对、性爱派对、大MA派对。

这场著名音乐节主题是:爱与和平!在那个时代,做爱,俨然成了对战争的无声抗议。


01
答案飘在空中
Bob Dylan

选自《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

1969年,著名的伍德斯托克摇滚音乐节的两位主要组织者科恩菲尔德与迈克.朗,曾经亲自拜访了鲍勃.迪伦,希望这位反战英雄、伟大的民谣诗人能在音乐节上高歌一曲。

当时鲍勃.迪伦就隐居在音乐节举办地附近。据说在选定音乐节举办地的时候,鲍勃.迪伦的隐居地,是音乐节宣传中的一个重要卖点。然而,两个小时的劝说,高额的出场费,爱与和平的崇高主题,都没能打动鲍勃.迪伦。甚至连鲍勃.迪伦最敬重的民谣歌后——琼.贝兹的加盟,对迪伦也毫无影响力。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民谣诗人,1996车祸之后,就退出了人们的视线,一边吸DU,一边结婚生孩子。3年里,他基本就是一个废人。音乐上也停滞不前。1969年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领袖。

                                                                                                                                       

                                                                                    Blowin’ In The Wind                         Bob Dylan - The Bootleg Series Vol. 7: No Direction Home - The Soundtrack                        
                                                               

一个男孩必须走过多少路途

才会被称为男人
一支白鸽必须飞过多少汪洋
才能安睡在沙滩
呼啸的加农炮弹,还得飞行多少次
才会永远被禁止

60年代的美国,笼罩着越战的阴影,战争与和平,正义与丑恶,爱与性,似乎都失去了应有的界线。反战浪潮风起云涌、黑人民权运动此起彼伏,失去了信仰的嬉皮士们,在流浪、DU品与东方哲学中,寻找着自由与爱情,寻找这个荒诞世界的答案。当民谣诗人鲍勃.迪伦与民谣皇后琼.贝兹携手登上这时代的舞台时他们相互提携,一起演出,一起歌唱,一起呼吁自由与和平,他们美好的爱情,从在一开始就注定了带着强烈的理想色彩——美丽却不真实。

这首那个时代的名曲,即创作于1962年,当时鲍勃.迪伦还没有名气,正是琼.贝兹第一次将这首优美而深刻的歌谣唱红。在后来的美国名片《阿甘正传》中,阿甘在酒吧里欣赏初恋女友珍妮的表演,演唱的就是这首《答案在风中飘》的女声版,幕后的演唱者正是琼·贝兹。

迪伦曾说,琼.贝兹的歌声圣洁得如同仙乐,可以将罪恶的思想从人的灵魂中驱离。“她就象遥远的埃及艳后,美丽而难以亲近'。这位绝代风华、才情横溢的女子,真的就是民谣诗人一生注定的真命天女吗?这个人生的难题,鲍勃.迪伦显然并不知道答案。

在认识琼.贝兹之前,迪伦还有一段没有终结的爱情。在新欢与旧爱之间,鲍勃.迪伦,既无法拒绝民谣歌后盛情的邀请,又无法割舍曾经给过他无数温暖回忆的初恋情人。

1963年,就在鲍勃.迪伦与琼.贝兹伟大的合作演出之余,他的第二张专辑终于完成,封面上还是他与初恋女友苏西姑娘,在纽约冬天的合影,温暖而青涩。你可以对这个世界充满博爱,你可以象每一个嬉皮士一样,把性爱当成游戏。然而,当你要面对的是真正的爱情,一个真正的男人总要做出取舍。

那年年底,绝望的苏西姑娘已经怀着身孕,然而,她却一声不响地偷偷打掉了。当鲍勃.迪伦终于意识到他伤害的是什么时,他也曾努力地要挽回初恋。结果,却被怒不可揭的苏西姑娘的姐姐,打了出来。他甚至写过一首很恶毒的歌,诅咒苏西的姐姐。于是,两段感情竟然同时终结了。1965年,怀着愤懑、孤独与失落,他写下了著名的摇滚经典《Like a Rolling Stone》。在歌中,迪伦写道:

孤身一人的滋味,你觉得怎么样?
没了回家的方向,也没人认识
就像一个流浪汉

在这首歌录完5天后,鲍勃.迪伦再次领衔民谣盛会“新港音乐节”,他执意将电吉它带到了音乐节会场,引发了老派的民谣歌迷们的集体抗议。他们高声地诅咒迪伦,用电音和摇滚背叛了民谣。

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主题,什么才是人生真正的答案。在时隔40后,马丁.斯科塞斯拍摄迪伦的纪录片《没有方向的家》时,鲍勃.迪伦重新演绎了《答案飘在空中》这首自己的老歌,他在原来的版本上,加入了一大段口琴独奏。重新赋予了这首名曲,以一种时光的深度,在温暖的吟唱中,轻轻地抚摸着自己的伤口中。

也许爱情永远没有答案,也许答案就是珍惜!

02
钻石与锈迹
Joan Baez

选自《Diamond and Rust》


1969年8月15日,贝瑟尔镇,当地800位居民组成的人墙,被蜂涌赶来参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近50万歌迷轻松地碾压了。纽约州长的1万名警卫队员幸好没有真地冲过来。冲过来也是杯具。在那个载入史册的登月之年,一场最奇葩的演出开始了。

当时最可怕的问题是:演出开始时,演出的主角——大牌歌手们的车队都被持续3天的堵车,堵在路上没法动弹。为了对付现场近50万嬉皮青年的怒吼。组织者只能把一群希望在音乐节上展露头角的业余音乐人、或者纯粹是来看热闹的音乐人,全都赶上台表演。比如当时刚刚才成立乐队两年时间的墨西哥小子卡洛斯.桑塔纳,正是籍着音乐节大牌们的堵车与缺席,才闪亮登场。面对50万壮观的观众,桑塔纳自信地表演,征服了热情的观众。他的演奏了结合了节奏布鲁斯与摇滚乐,风格华丽,又极富拉丁色彩。让人忍不住要闻之起舞。


                                                                                                                                       
                   
                                                                Evil Ways                         Santana - Santana: The Woodstock Experience                        
                                   
           
               


《恶魔之道(Evil Ways)》独特的节奏感,略带迷幻的吟唱,让人耳目一新。虽然1969年的桑塔纳还是一派摇滚屌丝的形象,与之后那位风靡了全球半个世纪的吉它之神,看上完全不象一个人。不过年轻总有年轻的魔力,一声怒吼,他的传奇从此开始。

一个伟大的音乐节,最终还是要有大牌压阵。其中疯狂的吉它之神吉米.亨德里克斯与民谣皇后琼.贝兹是音乐节预定的王牌。为了把这些大牌歌星们及时带到会场,音乐节的组织者最后只能借来军用直升机,将歌星们空运过来。当一架架军用直升机掠过巨大的人群,引发了阵阵骚动,主持人只能用高音喇叭对惊恐的人群喊话:不要害怕军用直升机,我们反对的是战争,不是军队和直升飞机。

第一天的重头戏,当然是民谣歌后琼.贝兹的演出。乘着直升机降落的琼.贝兹,一上台就引来山呼海啸。在蒙蒙的小雨中,她一口气唱了14首经典名曲。

                                                                                                                                       

                                                                                    We Shall Overcome                         Joan Baez - Blue Haze                        
                                                               


我从心灵深处,坚信
我们会战胜一切
我们会有和平的生活

这是当时演唱的最后一首。《我们终将胜利》,这首歌在60年代的美国,是民权运动的象征。在唱完这首歌之后,雨越下越大,50万人在雨中高喊:我们会有和平的生活!然而,在这五十万呼喊的背后,我相信,琼.贝兹真正想听到的只有一个人的声音。在离现场60公里的地方,没人知道,鲍勃.迪伦在想些什么。也许这一切的喧嚣与呐喊都不再与他相关。

就在这场伟大的音乐节之后的第四年,隐居了整整十年的鲍勃.迪伦终于戒毒成功,准备复出。他和萨拉的婚姻也进入了分手阶段。当他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时,早已不见了昔日的英俊与风采。

1975年,距离两人分手已经十年。一天晚上,迪伦突然打通了琼.贝兹的电话。没有说太多,只是几句问候。然后,琼问迪伦,是否愿意再次和她一起演出。迪伦依然不置可否。就在那天夜里,琼彻夜难眠,她连夜写下了歌曲《钻石与锈迹》(Diamond and Rust)。这是首与政治无关的歌,优美动人,娓娓诉说着时间与爱情的轮回。


                                                                                                                                       

                                                                                    Diamonds And Rust                         Joan Baez - Diamonds & Rust - MFSL Original Master Recording                        
                                                               

我坐在黑夜里,手捧着电话
听着曾经熟悉的声音
好几光年的距离
拉着我的心坠入深渊
我还记得你的眼睛
比知更鸟的蛋更蓝的蓝色
你说我的诗写的很糟糕
那此时的你,又在哪里呀

比钻石还要坚硬的爱情,却无耐时光留下的斑斑锈迹。琼写完了这首一生中最美丽的歌:在晶莹剔透的空心吉它上,你再也听不到年青时的呐喊。生命、爱情与回忆,那未曾擦干的泪水,终于在一个平常的夜晚,从记中滴落成诗。


从1975年晚些时候,琼终于再次与鲍勃·迪伦一同巡回演出。一个弹琴,一个歌唱。一天迪伦突然在后台问琼,这首歌是不是因他而写的。琼看着这个已经变形的男人,反问了一句:

你以为是写给谁的?

鲍勃·迪伦无言以对,其实,无论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无论迪伦玩的是民谣还是摇滚,是插电还是不播电,他一生怀抱的都是一把空心的吉它。

03
雨中的骑士
The Doors

选自《The Door》

曾经有人问组织1969年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一位核心组织者,当初是否曾想过去邀请红极一时的大门乐队(The doors),这位老兄只是说:那年3月,大门乐队的主唱吉姆.莫里森因为公开裸露等多项重罪被捕。这个音乐节,光是给50万人找吃的,已经够让人烦了。我们不需要他。


让我们将时光倒流到1969年3月1日。这一天大门乐队在佛罗里达州温暖的海滨度假胜地迈阿密演出,演出场馆是由一个旧飞机库改造的,没有安装空调设备。3月的迈阿密气温接近30度。为了卖出更多的票,主办方在仅能容纳7000人的观众席里塞进了12000人。莫里森当天一直在喝酒,还错过了前往迈阿密的航班。当醉醺醺的他终于赶到现场时,歌迷们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莫里森站在舞台上疯颠地臆语着,当音乐响起时,干脆趴在了舞台上。


于是有歌迷跳上舞台,把香槟浇在莫里森身上,湿透的莫里森脱掉衬衫高喊道:“让我们露点肉吧。”观众开始骚动,有人跳上舞台脱他的衣服....

那场可怕演出后的第四天,莫里森被捕了。并被判处6个月的监禁。对此,莫里森一直在上诉,直到1971年,27岁的他在巴黎寓所的浴缸里突然辞世。

奇葩的是,这项当年轰动一时的诉讼,一直持续到41年后的的2010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政府才宣布,由于没有确切的证据,赦免1969年对已故摇滚歌手吉姆·莫里森的所有判罚。

WHEN THE MUSIC IS OVER!

一切恩怨早已飘零成往事。

                                                                                                                                       

                                                                                    When The Music’s Over                         The Doors - The Doors                        
                                                               

当音乐停止

请把灯光也一并熄灭

音乐之外是什么?舞台之下是什么?成功之后是什么?疯狂之余是什么?性爱之后有没有爱情?莫里森从来没有真正地直面过这些人生的基本问题。他固执地将自己反锁在音乐与诗的大门之后,将这个世界所有的真实,都拒之门外,直到他被迈阿密愤怒的观众和警察,强行撬开大门。

吉姆.莫里森的死,经常被文青们当成某种时代的象征,当成:在越战阴影下成长起来的美国青年,苦闷的标记。其实,回想一下,又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谁又不是在阴影中长大?哪个时代没有阳光与阴影。面对这个世界最坚硬的外壳,只有那些试图砸开它的人,才会感受到疼痛与无力。而多数人,更在乎的是,如何在这个硬外壳上,找到一条已经存在的裂缝。


1969年8月,当50万嬉皮士,在纽约州夏天温暖的雨水与泥浆中尽情摇滚时,又有多少人真的关心大门之后的世界?

伍德斯托克在泥浆中狂舞,在DA麻的香味中歌唱,难道,这就是天堂吗?

一位名叫作费尔德曼的音乐会兼职工作人员,频频穿梭于沸腾的人群,他大声地提醒着那些伊甸园中的“亚当”与“夏娃”们,用衣服遮掩一下自己的身体。此时此刻,他们也许在用吉姆.莫里森那句著名的歌词,相互问候:

OH,My baby,Light My Fire

1969年,到底是歌迷脱光了吉姆.莫里森,还是莫里森暴露了自己的身体——其实,早已没有人关心。歌迷们高呼着吉米.亨德里克斯的名字,要听他用电吉它模仿飞机大炮的轰鸣。一个真正的摇滚时代,一个享乐时代已经来临。如果你觉得这生活仍然让你麻木,那么就去试试更刺激的玩法。

青春与情欲都烧成了灰,再美的音乐与诗,都失去了意义。

                                                                                                                                       

                                                                                    Riders On The Storm                         The Doors - L.A. Woman                        
                                                               

风暴中肆意驰骋的骑士
从我们的诞生之地出发
来到被我们遗弃的世界
一条没有骨头的恶犬在徘徊

微微摇摆的布鲁斯,在沉郁的鼓点上,踟蹰前行,悄然滑落的大段爵士钢琴,伴随着莫里森神经质的诗歌,仿佛夜色中一股混浊的暗流。你能听到它流动的声音,却摸不透它要流向何方。莫里森自己也不知道。《雨中的骑士》就是一首涂写在60年代封底上的,操蛋的诗歌!

04
嗨,朱迪
The beatles

选自《Let It Be》

我出生的小镇,住着一位海员
他告诉我们他在潜水艇里的生活
因此我们向着太阳驶去,直到发现一片绿色的海。
在黄色潜水艇里我们乘风破浪

                                                                                                                                       

                                                                                    Yellow Submarine                         101 Strings Orchestra - 12 Best of the Beatles                        
                                                               

1968年,长发披肩的约翰.列侬,正与前卫艺术狂人小野洋子热恋。他似乎对一个叫Beatles的乐队,已经提不起兴趣。相比之下,倒是Beatles乐队核心创作者、和列侬一起玩大的老哥们保罗.麦卡特尼,还保持着一份难得的童心。在他那张娃娃脸上,还挂着许多有趣的计划,需要与列侬一起去实现。这年,他创作并拍摄了一部名叫《黄色潜水艇》的动画电影。并策划着制作一张摇滚音乐史上,第一张双唱片专辑。


在《黄色潜水艇》电影首映式上,列侬携着热恋中的情人小野洋子,兴冲冲地赶来。这部讲述了音乐拯救世界的电影,情节实在是有点小小的弱智。倒是影片中欢乐的音乐,让人印象深刻。

然而,这一切只不过是另一个男人的计划。在个性强烈的列侬心中,他越来越厌烦已经取得的成功,越来越不能忍受跟着麦卡特尼卖唱片。更不用说,拍这种弱智的动画片。

在他看来,Beatles乐队的成功,更多的是讨好了这个世界的结果。在民谣运动风起云涌,先锋艺术横冲直撞的60年代,乐队在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反而在列侬的心灵上,投下了一抹沉重的阴影。特别是在陪伴了乐队无数时光的经理人布莱恩.爱泼斯坦去世之后,反骨在列侬心中疯狂地生长。无论是乐队,家庭,还是兄弟,在他的理想面前,都失去了原来的重量。每一个艺术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时代的精神,相比Beatles乐队和麦卡特尼的娃娃脸,小野洋子的行为艺术,显然更刺激、更反叛、也更有个性。

至少,列侬是这么认为!

1968年,在制作那张著名的双唱片专辑时,列侬干脆将小野洋子带到了录音室,对此,保罗.麦卡特尼终于忍无可忍。不顾兄弟的面子,将这个疯女人赶了出去。在那一刻,Beatles乐队,真正地分裂了。

东野圭吾在《解忧杂货店》里曾经说:

人与人之间情断义绝,很可能只是心已经离开的结果。它并不需要什么具体理由。就算表面上有,那也是事后才编造出的借口。因为倘若心没有离开,理应有人努力去挽救。

不仅仅是和自己的兄弟,列侬与辛西娅的婚姻也摇摇欲坠。那是一个无法挽回的记忆,在新欢与旧爱之间,一场注定的杯具即将上演。

1968年8月,保罗.麦卡特尼,照常去看望列侬的闷闷不乐的儿子朱利安,他担心自己哥们即将发生的婚变,会对这个天真的小孩子带来心理上的阴影。有感而发之下,他创作了名曲《Hey Jude》,麦卡特尼,希望通过这首歌鼓励朱利安勇敢面对即将到来的现实。


                                                                                                                                       
                   
                                                                Hey Jude                         Let It Be - Hey Jude                        
                                   
           
               

嘿朱迪,别沮丧!
找一首哀伤的歌把它唱得更快乐
记得将它唱入你的心田
世界就能开始好转


这首歌收录在1969年发行的专辑《LET IT BE》中,这张著名的专辑也为Beatles乐队的辉煌故事划上一个长长休止符。奇特的是,小朱利安当时并不知道,这首歌是麦卡特尼叔叔写给他的励志名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天,披头士已经解散整整50年了
披头士最敷衍的一张专辑
摇滚乐史上最经典的十张合影!
【The Beatles】10首必听的披头士乐队经典歌曲 | 英国邦利
【The Beatles】史上最伟大的摇滚乐队——披头士
10首必听的披头士乐队经典歌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