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两次入选“感动中国”,两次落选,感动了人民,却没感动过中国
userphoto

2022.06.07 陕西

关注

本文来源公众号:纪人物

2001年的冬天,一个飘着雪花的日子,老人拿着一个饭盒,赶到了天津耀华中学,头发、胡子全白了,身上也已被雪打湿。

他对学校的老师说:我干不动了,以后可能不能再捐了,这是我最后的一笔钱……

饭盒里码得整整齐齐,一角、两角,一元、两元,足足有521元。

这是老人蹬不动三轮车后,窝在天津火车站的一个自行车棚,给人看车挣来的。

在场的人们全都哭了 。

这位老人叫白方礼,希望还有人记得这个曾经感动过全中国的老人。

1913年6月17日,白芳礼出生在河北沧州。那时还处于各地军阀割据,时局动荡的民国时代。

由于家境贫寒,加上兄弟姐妹众多,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年仅13岁的白芳礼不得不背井离乡,外出打工谋生。遇到战争爆发,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白芳礼只得跟着逃难的队伍四处流浪。

1944年,31岁的白芳礼跟随逃难队伍来到了天津卫要饭,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有时候会打些零工,这期间他尝遍了人间疾苦。

他在天津流浪了几年后,既没文化,也没有一技之长,只有力气,所以成了三轮车夫。他每天起早贪黑,赚来的钱却不多,还得交税,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三轮车夫属于社会底层,白方礼经常挨打挨骂,被人欺负。

读过《骆驼祥子》的人应该对这个职业有大致的了解,拉车不仅要风里来雨里去,时常遭受人们的歧视,挣得的辛苦钱还会被压榨。因为拉车的缘故,没过几年,白方礼原本挺拔的身子渐渐佝偻。

天津解放了,但此时的他已经错过了学习的黄金时期。于是,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

根据白方礼的家人回忆,他即使年纪已经错过学习的最佳时期,也最爱学习,喜欢有知识的人,谁要是在他身边说学习不好,或者自己的子女不爱学习,他就会很不高兴。

白方礼靠着这种执念以及一辆老旧的三轮车,把自己的4个小孩都养大成人,其中3个都考上了大学。作为爸爸,白方礼背后的付出,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一个偶然的机会,天津市河北运输厂的老板看中了奋力蹬车的白方礼,二话不说便把他带到了自己的厂里。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白方礼从一个飘摇不定的打工人成为了一名有编制的正式工,收入虽然相差不大,但也总算没有了失业的风险。

1974年,已经61岁的白方礼从天津市河北运输厂退休。一辈子劳碌的白方礼根本闲不住,他就瞒着子女到了一家油漆厂做工。子女们知道后,纷纷反对老人继续工作。不过老人表示自己的身体还很硬朗,不做点事情每天太无聊了。子女们拗不过老人,只得暂时同意让老人继续上着班。

1987年,白方礼已经到了74岁的年纪,在子女们的强烈要求下,他最终同意回老家养老。

看着家乡熟悉的老房子和土地,白方礼的心里不由得浮现出丝丝的暖意,只可惜父母已经不在了。

突然看到了看到了一群孩子在玩耍,于是就向一群孩子们提出了一个疑问:“现在是上课的时间,你们为什么不去读书呢?”

听到这个问题,孩子们扬起头用稚嫩的声音回答道:“因为家里没有钱呀!”

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白方礼亲耳听到孩子们的回答之后还是忍不住地难过——几十年前的他因为家庭贫困无法接受教育,在几十年后,依旧有孩子无法上学。

一夜未眠的白方礼,便将正熟睡的家人喊了起来。他将家人聚集到一起,开了个家庭会议。

“我决定,把我这些年攒下的5000块钱,全都捐给老家的教育事业。”

然而,老人的话音刚落,家人就表达了拒绝的意见。5000块钱在今天或许算不得什么,但在当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是他一辈子攒下来的血汗钱养老钱

但家人们也知道,既然白方礼已经做了决定,那是怎么都更改不了了,那就随他去吧。

很快,白方礼就找到了村里的负责人。他将这5000块钱亲手交到负责人手里,还建立了教育基金会。

虽然村里给白方礼送了一块“德高望重”的匾,对他的大义之举表示感谢,但是这5000元只能解一时的困境,要想更好地帮助孩子,白方礼认为必须要继续挣钱。

他又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说他要蹬三轮,然后把赚的钱全部捐给学校供孩子们读书。

家人们拗不过他,就这样74岁的白方礼又再次回到天津,重新蹬起了他蹬了大半辈子的三轮车。

他以前蹬三轮车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和外甥上学,但现在他就是为了无数个家庭的孩子上学而奔波。他自豪地说:“孩子们有了钱就可以安心上课了,一想到这我就越蹬越有劲。”

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8年的爱心援教之旅,三轮车上的希望工程

这个老人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无论是严寒、酷暑他从不停歇。为此,他在三轮车上昏倒过,摔倒沟里过,就连自己的生活也过得清贫如洗。两个馒头,一碗白开水,午饭就解决了。当然有时候他也会“奢侈一把”,用咸菜当个佐菜。

他从来没有为自己买过新衣服,当他骑着三轮车在街上行走的时候,不少人把它当成乞丐。

他也从来没有配套的衣服,但更心酸的是他的鞋子。他总是靠着捡来的衣服和鞋子生活,今天捡一只,明天再捡一只,就这样才凑够了一双鞋。有时候拉了一天活不能及时回家,白方礼老人就睡在大街上,垫的是报纸,枕头做砖头,再用帽子把脸盖住,他就开始进入自己的梦乡了。

一年365天,一天都没停过。他总说:想想那些缺钱的孩子,我坐不住啊!我天天出车,24小时待客,一天总还能挣回二三十块。别小看这二三十块钱,可以供十来个苦孩子一天的饭钱呢!

他曾在夏季烈日下从三轮车上昏过去,也曾在冬天大雪满地中摔到沟里,多次在感冒高烧时,一边吞着退烧药,一边蹬车。

家人劝他,可他说:你甭管,别惦记我,我挺好的。我这样活着,我觉得特别自在。

据白方礼的女儿说,白方礼在80岁的时候,一整宿没有回家,就是因为接了一个去送货的急活,于是他就一个人用三轮车拉着货物在夜里蹬了几十公里,然而到手的钱自己还没有捂热就全部捐了出去。

1994年,已经81岁高龄的白方礼,为了帮助更多的学生,他含泪卖掉了自己的两间老屋,一家人,住进了铁皮屋里。

白方礼拿着卖屋子的钱,再加上一些银行贷款,成立了一个“白方礼支教公司”,其性质实际上是一个公益组织。其实就是一个7平米的小亭子。

1994年,老人靠着蹬三轮车,先是给红光中学的困难学生捐助了五万元,随后又给天津大学的困难学生捐助了五万元,1996年,老人又给南开大学的学生捐助了三万四千元。

在之后长达数年的时间里,白方礼将所有的营收和蹬三轮车的钱,全部捐赠给了各所学校,一共资助了300多位贫困学生上学,总捐款金额高达35万元。

如果按每一元的三轮骑行两公里计算,这位老人多年来所奔走的距离相当于绕赤道十八圈的漫漫长路,但对于老人而言,每当看到被他帮助过的学子实现理想、成为栋梁之才时,他都会觉得他所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他的苦心没有枉费。

他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积小善成大善’”,靠着最简单、也是最劳累的体力活,白芳礼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就。

后来,这个小亭子也因为城市规划,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支持地方拆除。

直到有一天他累得从车上摔下来,他哭了,他说:我老了,腿脚没劲了,以后还指望用什么赚钱给孩子们读书呢?

后来他只好蜷缩在车站附近的一个自行车棚里,给人看自行车。把每天挣到的一角两角,一元两元,整整齐齐地放进一个饭盒里,保存好。存够500元后,他带着钱去了天津耀华中学。当这位已经88高龄的老人,颤颤巍巍将钱递给学校领导,总金额521块2毛1分。

他第一次说出了这样一句话:“我老了,干不动了,这应该是我最后捐出的一笔钱了。”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红了眼眶,落了泪。

老人在最后也不忘叮嘱所有学生要好好读书,用知识回报社会。

在2004年,白方礼老人的身体已经重病在身了。但是他在病床上依然最惦记挂念着那些贫困的学生。最后老人在病床上对着来看他的人说:“我现在一个月只有600块钱的收入,能力有限,明年如果我的收入能再多一点,我一定会资助更多。

老人这种身体状况在这个时候身体已经不允许他再蹬三轮车了,毕竟已经90多岁了,身体已经将近干枯,但是他的精神将会永远照亮着你我。

2005年9月23日,这个儿女眼中可爱可敬又“可气”的老头,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给子女们留下的只有:一顶破帽子,一副破手套,一件挂满奖项的衣服,一张存款为零的存折,还有一辆跟了他一辈子的旧的不能再旧的破三轮。

白方礼老人去世后,老人的遗体存放在天津第三医院,当亲属的车队离医院还有很长一段距离时,许许多多自发前来为老人送行的人群已经挤满了马路。

9月25日,遗体被抬出时,拥挤的人群几乎失控,不少市民拥向灵车,有些人不得不跑到房顶上、大树上、汽车上去看老人最后一眼。一些市民在灵车前放声痛哭。因为人太多,灵车用了近半个小时的时间才缓缓离去。

老人的灵车在市里绕了一大圈,想要带老人看这故乡最后一眼。同行的还有学生高举老人的遗照,一边流泪一边哭喊着“爷爷走好”。灵车后面还跟随着很多的车辆,他们都鸣笛来以示尊重,这条路上的公交车也在这一天停运来纪念老人。

一个人感动了一座城。无人信奉的神明终归是红尘凡种,可有些红尘凡种却用自己的力量做着比肩神明的事情,让人敬佩不已。

老人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并两次入选“感动中国”候选人名单、却也两次落选!人们纷纷议论,白方礼老人的事迹感动了13亿人,却唯独感动不了评委。

网友们义愤填膺,众多网友对“感动中国”栏目组口诛笔伐,认为他们的评选不够公正。有网友还为此写下一篇名为《白方礼,你凭什么感动中国》的文章,来表达内心的愤怒和不满。

2008年,中国46家网络媒体联合主办了首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在这次评选中,已经去世三年的白方礼老人的名字再一次出现在国人的眼前,而老人十余年如一日的努力支教的事迹也又一次冲击了无数中国人的心灵,他们说:感动中国,白方礼老人当之无愧!

白方礼老人的事迹,后来被商人李佳伦知道了,他听闻如此感人至深的事迹,他被白方礼的精神所震撼,决定拍一部以白方礼老人为主角的电影,去把他感人的事迹宣传出去,这是李佳伦对于老人的尊重。但这电影上映后却无人问津,最后亏本了几十万。结果自己女儿生病了没钱看病,还是朋友伸出援助之手才得以解决。

后来电影《白方礼》免费进乡村放映,而白方礼老人的事迹广泛传播后,他老家白贾村的小学以老人的名字为校名了。

2012年白方礼老人在去世后6年,终于成为了CCTV感动中国特别奖的得奖者。在晚会上,主持人对老人评价道:“在《感动中国》走过10年的时候,请接受我们的特别敬意让我们传递着鲜花,传递着温暖,带着白方礼老人留‬给我们这种人间的温度,走进新的春天”

在白爷爷走后,每年都会有人自发地前往白爷爷的墓碑进行祭奠,在受到白爷爷帮助的贫困学生更是在来到改变自己一生的恩人碑前,忍不住放声痛哭。

对他们而言,是白爷爷给了他们上学的机会,也正是因此,他们才有了更美好的未来。

在白爷爷之后,在社会人士的帮助下,成功将他的事迹做成了宣传片,让世人知道有这样一位没有学问的民族英雄,帮助了数百位孩子拥有了学习的机会

善良的老人,在天堂可好,历史会永远铭刻您的壮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了捡废品10年的浙大退休老师,我读懂了那位活得像乞丐的河北企业家
愿你不会被朋友圈遗忘:74岁退休后,蹬了20年三轮,捐了35万,拯救300多个孩子……
撕心裂肺的痛
“感动中国人物”的巨大遗憾和一丝安慰
蹬三轮的老人:白方礼,93岁时离开了人世,他的故事却感动了我们
一河北88岁老头,蹬14年三轮车捐款35万,资助300名贫困生上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