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现代中医名家是如何对心病虚证理论进行总结的?

文|梁大夫

编辑|虎杖


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患者,在面临或合并心力衰竭(HF)、脓毒症诱发的心功能障碍(SIM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

病毒性心肌炎(VMC)、肺源性心脏病(Corpulmonale)甚至不同程度的休克等病症时,从中医角度看,常面临心病虚证(含心气虚、心血虚、心阴虚、心阳虚、心阳虚脱)。

无论是在对其急性发作或稳定期调理,选用不同的治疗思路或不同中药组方,对患者的疗效存在较大差别,甚至决定着患者的预后。

在当前中医发展中,同样借助现代化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重症超声技术、机械通气技术、血液净化技术、重症营养支持技术、体外循环支持技术等治疗方式。

对抢救危重症患者较传统中医治疗有更为多元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地提高危重症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延长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时间,为传统中医药治疗危重症提供新思路。

近现代有许多中医名家临证中擅长心病危重症的救治,对心病虚证的诊疗经验及用药特色予以归纳,以期在危重症患者救治中有所启发,使传统中医学能够发挥其长。

心脏虚证概论

张锡纯(1860-1933)中西医汇通派先驱,心病虚证(心脏麻痹),张锡纯为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先驱人物,对于心病,常分为心机亢进、心脏麻痹两大纲。

心脏麻痹表现为脉象细而无力,或脉搏更甚迟,即为心病虚证。因病因各异、治法不一,故张氏对于此类病症更注重治疗心病虚证的成因。

如伤寒温病之白虎汤证,其脉象洪大有力,若不及时投以白虎汤,脉象可渐变为细小无力,此乃由实转虚,心脏为热所伤,由心机亢进转为心脏麻痹故也,极为危侯。

宜急投白虎加人参汤,方中人参加倍,分次温服,使药力相继不断,庶可救危,如无效,则配合西药救治。

再如心脏本体素阳虚,兼胃中积有寒饮,溢于膈上,上凌心阳,致心脏渐渐麻痹,脉象微细。

张氏自拟理饮汤(干姜、白术、桂枝尖、茯苓、甘草、生杭芍、广橘红、川厚朴,病剧者加黄芪),则可除寒饮、复心阳。

又如心脏为传染之毒菌充塞至于麻痹(类似当今之病毒性心肌炎、感染性心内膜炎等),则当用兴奋心脏之药。

如樟脑所升之冰片等,自拟急救回生丹、卫生防疫宝丹,二方另有朱砂、薄荷冰,以扫除毒菌之用,无论因凉因热等,皆有良效。

又如惊悸属虚证者,当投以强心之剂,乃为根本治法,心血虚者,宜用龙眼肉、熟地等补血之品,心气虚者,宜用参、术、芪等诸补气之品。

更用酸枣仁、山萸肉以凝固其神明,收敛其气化,并脉象合参,相机加减。

心虚证自拟处方,《医学衷中参西录·方剂篇·第二卷》中录有张氏“治心病方”二则,一为治心虚怔忡之“定心汤”。

一为治心中气血虚损兼有痰饮而失眠之“安魂汤”,二者皆为治疗心脏气血虚损处方。

观其方药,张氏擅以龙眼肉、酸枣仁相使为用,一补一收,共补心血、护心气,并合龙骨、牡蛎相须安神定心之功,又各佐山萸肉敛心气之耗散、赭石导心阳之下潜以助药力。

临证对心病虚证多有效验。注:张氏善用中药治疗危重症,并重视西医机理的运用。

同时,临证多自创方药。对于心虚症,常用龙眼肉、熟地等补血之品、而运用酸枣仁、山萸肉酸敛之法是其临证特色。

施今墨(1881-1969)京派名医,施今墨为中医内科巨擘,临证认为心病诸疾以虚证居多,虚中挟实亦属常见。

心脏病辨证,须更注意气血,使之和谐流畅。并将常见之心脏病分为四大类:心阳不振、心阴不足、心绞痛、怔忡。具体而言,施氏对于心病虚证论治具体如下。

心阴不足,临床亦用心血亏表示。血不足则心无所主,症见心悸不安,夜寐不宁,面色无华,头晕健忘,口干舌红。

治宜人参、五味子为主,辅以当归、黄芪、麦冬、生地、芍药等味。此类药中略加木香、香附,使之气血沟通,疗效更著。

怔忡,施氏指出其症状为惕惕然心动,神气不守,心烦少眠,头晕易惊。怔忡与精神因素有关,后世逐渐认识怔忡多由久病体虚、五脏虚损所致,无精神因素亦可发生。

心脏患者,也常有此类症状,治以朱砂、菖蒲、益智仁、茯神、酸枣仁、柏子仁、龙眼肉等。此外,症见脉律不整者,以生脉散为主方,加龙眼肉、柏子仁收效显著。

注:施氏论治心阴不足以“生脉饮”加减处方,并注重气血并调,补血同时重视益气、理气的运用。

怔忡虚证

对于怔忡虚证,则以朱砂、茯神、菖蒲、益智仁、酸枣仁、柏子仁等镇心安神、养心补虚之品。辨证颇为精细。

刘渡舟(1917-2001)经方名家,刘渡舟为已故经方名家,对于心病气血阴阳诸虚证,治疗有以下分型。

气阴两伤,症见心悸、胸闷、气短、汗出,口干思饮,眠差,舌红少津,脉数无力者。

刘氏常用保元生脉汤以气阴双补,方用党参、黄芪各15g,炙甘草10g,麦冬、茯苓各20~30g,五味子10g,丹参12g,桂枝6g。

该方以生脉饮为基础方,合用炙甘草汤中参、桂、炙甘草通阳益气之品,取阳中求阴义。

阴阳亏虚,久病或大病后,心之阴阳均已亏耗,阳虚不能宣通脉气,阴虚不能荣养心血,症见心悸动、脉结代,眠差,便干,舌淡或红少苔者。

当以炙甘草汤,方用炙甘草15g,党参12g,桂枝、生姜各6g,麦冬30g,生地15g,阿胶10g(烊化),大枣12枚,火麻仁15~20g,益气活血,通阳复脉。

炙甘草汤为养心复脉的基础方,其处方用药体现益心气、补心血、滋心阴、温心阳四大功用临床运用,对气血阴阳不足之冠心病、心律失常确有良效。

心脾两虚多见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体疲,面色萎黄,妇女则见月经提前,量多色淡等。

当以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方用党参、白术、炙甘草各10g,茯苓15g,酸枣仁30g,龙眼肉、当归、黄芪各12g,远志6g,木香4g,生姜6片,大枣7枚。

心肾不交,肾水虚于下,心火旺于上,症见心悸,心烦眠差,心中灼热,舌红绛少苔,脉细数,用黄连阿胶汤交通心肾。

方用黄连10g,鸡子黄2枚,阿胶10g(烊化),黄芩6g,白芍12g。方中阿胶、鸡子黄两药均应在汤液煎好后兑入,不可与药同煎。

阴虚风动久病伤阴,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症见心悸胸闷、心中憺憺大动,甚则心中痛,头摇、肢颤,不能自已,舌绛无苔,治当用三甲复脉汤滋阴复脉,潜阳熄风。

方用生牡蛎30g,龟板、鳖甲各20g,生地12g,白芍12g,火麻仁、炙甘草各10g,阿胶10g(烊化),麦冬15~30g。

常见冠心病、心律失常而舌质红绛无苔者,用本方治疗,效果颇佳。注:刘氏精研《伤寒论》,然心虚诸治法仍以脏腑辨证论治。

在于所论为脏腑诸官(心),而脏腑辨证为《金匮要略》论治之特色,且脏腑辨证长于兼证论治。

其论及诸脏较六经辨证更为精细。而六经则药简力专,另有特色。可见刘氏辨证思路亦不拘一格,辨证方法各用其长。

胸(心)阳不振治论

施今墨(1881-1969)京派名医,施氏认为心阳不振症见面白、少气、形寒肢冷,自觉心中空虚,惕惕而动,食减体倦,头眩易汗,时见胸闷长叹气。

并指出心为君火,命门为相火,君相相资,助心阳宜用益相火之附子、肉桂之属,且尚需辅以人参、黄芪、茯苓、白术之类,其他如鹿茸、鹿角胶亦可适当用之。

又指出阴阳互根,不可一味呆补。心脏病亦不宜久用辛温之品,以免伤阴。注:阴阳之法尚矣,在于对立,在于互根互用,在于消长,在于转化。

对于虚证,补非呆补,补亦有法。施氏在调补心阳时注重阴阳之平衡,而非单为补阳。姜氏擅治疑难杂病而望重医林,经方亦为其治病之一大特色。

姜氏对于风心病胸阳衰微,心血亏虚大吐血,系胸阳衰微,气机郁滞,心脏气不能鼓,血行有亏,郁结而溢者,予附子、桂枝、黄芪、白芍、白术各9g,温阳益气之法可有良效。

姜氏据舌象以为红绛而湿润多津并非热证,而用附子、肉桂能强心,改善肺循环,肺循环改善则郁血改善,故血可止,此不止之止,即古人“毋见血而止血”之深义。

注:凡名医治疗重症疑难多以病机为要,而不避药之寒温性味,常能效如桴鼓。姜氏参合舌诊,辨证精当,此即“见水而不治水”“见痰而不治痰”“见血而不治血”等论治之精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一经方——保元汤,可治心气虚(心脏疾病)
定心汤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治心病方
归脾汤与补中益气汤
【图说千方百剂】补益剂之八珍汤
针灸中药治疗心脏早搏 当归补血汤治疗心脏早搏
张耕铭儿科六经辨治门诊病历纪实:病毒性心肌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