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希贵:算算“特色”的成本



经常看到或听到一些教育同行介绍创办特色学校的经验,有的学校有1000多名学生,便买来了1000个葫芦丝,校园里天天洋溢着丝竹之声,于是“艺术特色学校”的牌子挂在了校门口;有的校长瞄上了轮滑,学生则人人在校园里学起了轮滑,于是,“体育特色学校”的牌子也抱回了学校;更有许多学校以类似的办法形成了书法特色、科技特色,甚至专利申请特色学校,当这样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时,我的内心却充满了疑问和忧虑。


疑问之一就是,难道一所校园里全体学生都有着相同的兴趣和爱好?我们不是某种专业学校,为什么专业学校的培养方式却横行校园?也许有人会说,爱好是可以培养的。但是,如此不分彼此、不分特点的培养,对有些同学来说,他们该付出多大的机会成本啊!如果他们以同样的精力和时间去选择更加适合自己特点的领域学习,是不是会有更大的收获?

  

忧虑的是,到今天为止,我们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甚至直接管理学校的人们,却仍然弄不清楚一些基本的教育问题。一些教育行政长官,在殚精竭虑地谋划一方教育发展的时候,却在不自觉地损害着学校;一些学校管理者,在鞠躬尽瘁追求办好一所学校的同时,却不小心伤害了不少学生。在一些地区,教育的名声大了,学校应有的权力小了;在一些学校,学校办出了特色,但学生却没有了特点,他们甚至找不到自己了。

  

学生和学校,到底谁的特色更紧要?这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育管理者首先要明确的大问题。在梳理我们的教育思路时,是为了学生办好学校,还是为了学校而教好学生,是完全不同的两条道路,尽管我们十分理解一些人急于办好一方教育和迫切办好一所学校的渴望,但我们仍然不能无视那种把学生当作制造教育政绩的工具所带来的巨大危害。

  

创办特色学校本身没有错,重要的是应该以此为每一位学生的个性成长提供帮助,搭建舞台。在这样的学校里,如果有着越来越多的适合不同个性学生的课程,有着不同成长需求的学生鸟飞鱼跃的空间,我们才可以认可这些学校特色的成功。反之,如果我们创办特色学校时,完全把学生的特长视为了学校的特色,于是乎,用种种手段把不同个性的学生和有着不同成长需求的学生赶到同一条大道上,这样的做法,是对特色学校的一大误解,也可能会让特色学校的路越走越窄。


东方教育的传统之一,就是把孩子们变得越来越一样,越来越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从某种角度来说,有一定的好处。但如果多往前走几步,我们就会离真正的教育越来越远。毕竟,真正的教育是让每个孩子都能“做最好的自己”。以此推论,真正的特色学校就应该是让每位学生都富有个性,都能在校园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成长之路,这就对学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程的丰富性、多样性应该能支撑各种不同需求的孩子的成长。尽管我们离这样的理想还有很大的距离,但不能因为眼下难以完全实现而放弃这样的努力,甚至走向一个离这样的目标越来越远的反向的道路。


(本文转自:人民教育 “李希贵学校管理沉思录15”,原标题为《学生和学校,谁的特色更紧要?》作者李希贵,图片来源于:临沂市教育局网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向成为最好的自己
李希贵:不主张办特色校,希望学校没有多少特色
李希贵校长主题演讲
李希贵:这些学校把钱用错了地方!
【悦读时光】让学生站在学校的中心——读李希贵校长《学生第一》
直言录 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不等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