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复旦傅杰教授讲:中国人在其他场合是怎么巧用《论语》的?

辅仁大学——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复旦校训——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里仁书局——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本集内容:


辅仁大学

除了我们前几次讲到的人名、书名,中国的校名校训也有来自《论语》的。我一直认为,中国所有大学的校名中,最好的一个校名是现在在中国大陆已经不存在的大学,这就是以前北京的辅仁大学。《论语》里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君子通过文字文化活动,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通过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辅助,来共同达到仁的境地。而学校,就应该是一个以文字文化活动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然后通过相互辅助、相互砥砺,来共同达到某种更高境地的专门场所。所以辅仁大学在我看来,实在是所有中国大学校名中,最好的一个校名。中国历史学大师陈垣担任辅仁大学校长多年,培养了很多人才,可惜辅仁大学是罗马教廷出资的教会大学。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之后,大陆所有教会大学,如北京的辅仁、南京的金陵、苏州的东吴、上海的圣约翰,以及我们在讲名字的时候提到过的杭州的之江都不存在了,现在的辅仁大学还保存在台北。


复旦校训

从北京的辅仁到台北的辅仁,学校的校训都是曾子的话:“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当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校训,不过在我看来,这还不是全中国最好的一个校训。全中国最好的一个校训是哪所学校的?我以为是复旦大学的,我郑重声明啊,这当然不是因为我在复旦工作的缘故,我就从来没说过复旦的校名也是全中国最好的。孔子的学生子夏,大家对他当然已经不陌生了,在前面讲到《论语》对中国名著起书名的影响时,讲到清代学术大师顾炎武的名著《日知录》就来自他的名言“日知其所亡”。而《论语》里还有一句他的名言,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大意是:追求广博的知识,树立坚定的志向,提出恰切的问题,致力现实的思考。而孔子和儒家追求的仁,就蕴含在这当中了。复旦大学的校训就是这里的前十个字,”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这话说得多好啊,我想这不应该只是复旦大学学生的座右铭,而应该成为全中国所有学生的座右铭。


里仁书局

除了校名,也有出版社起名用了《论语》作材料的。台湾有个很不错的出版社,出过不少好书,叫里仁书局。里是里里外外的里,仁是仁义道德的仁。《论语》里孔子说,“里仁为美”,里是邻里之间乡里乡亲的里,这里是动词,是居住的意思。孔子说,应该选择有仁德的风气的地方来居住才好。借“里仁”两个字来做出版社的名称,寓意非常好。作者写了书,给了这家出版社出版,是在里仁。读者买他们出的好书读,也是在里仁。但你要了解这个名字的好处,也得先有《论语》的基础,知道它的来历才行。否则不仅觉不出好,还会觉得莫名其妙,不知道它是什么意思,所以这样的出版社的名字,过去大概也只能出现在台湾这样,《论语》在中学的普及程度比较高的地方。


论语酒令

除了高大上的书名、校名以及出版社名,中国人还可以拿《论语》作材料,在酒宴上助兴。中国的酒文化,真是历史悠久,孔子的酒量就很好,这是《论语》里他老人家亲口承认过的,只是他从来不喝醉而已。而喝酒,是个高兴的事、热闹的事,所以中国人喝酒的时候常常要用游戏来助兴,现在不还是有在喝酒的时候猜拳的吗。而古人那一种游戏,就是用酒令,在筹子上刻上诗、刻上词、刻上文,这些诗、词、文引申出敬酒、劝酒、罚酒等名目,然后大家来抽,抽到哪个筹子,就按照规定来做什么事。1982年在江苏的丹阳,发掘出一个唐代的酒窖,有一套银质镀金的酒筹,一共五十支,上面刻的酒令全部来自于《论语》。比如《论语》里写到颜回生活简朴,“一箪食一瓢饮”,只吃一碟饭、一碗水作为日常饮食,你抽到了这支写着“一箪食一瓢饮”的酒令,后面规定“自饮五分”,你就得自己灌自己半杯酒了。而《论语》里提到为人要“敏于事而慎于言”,做事要勤快,说话要谨慎。而这支酒令后面只写了一个字,“放,这就代表放你一马,你就不用喝了。


而中国人喝酒时玩的游戏,还有接龙。比如我们现在单位搞活动,相声演员耍贫嘴的时候,还常用成语来接龙。我说一个成语你来接,你接的成语的第一个字必须是我刚说过的成语的最后一个字,你接完我的,我再按规矩来接你的,用成语接龙相对容易,因为中国成语太多,用《论语》就难了。但古人《论语》熟,也能玩。比如《论语》里孔子的学生有子说,“君子务本”,君子做事情要抓根本,又说“本立而道生”,根本抓住了,“道”也就是具体的方法就都因运而生了。而我们以前引过孔子的话,“生而知之者上”,就这么一个个往下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生而知之者上”,接到接不住了你就喝酒。


还可以用上下对句,比如《论语》里强调君子人格,强调君子与小人的对比,经常出现一句君子,一句小人的对比句,比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还有“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话说得真好,君子总是严格要求自己,小人总是苛刻的要求别人,等等。你说一个君子,我说一个小人,你再说一个君子,我再说一个小人,你再说一个君子,我喝多了想不起来了我就喝酒。当然我们不建议大家拿《论语》下酒,但由此可以知道古人对《论语》的熟悉程度,也可以增强我们对《论语》学习的兴趣。


小大由之

除了喝酒的时候拿《论语》助兴,古人还可以拿《论语》作材料来做商品广告。我们的下下一代,会不会马上就要不会写钢笔字了,因为他们从小刷屏。我们的上上一代,很多人也不会写钢笔字,因为他们从小写毛笔字。写过毛笔的朋友都知道,毛笔有大号有小号,写春联写挽联用大号,写信写文章用小号,而夹在中间最不上不下的是中号,所以毛笔店里最不受待见、最滞销的,大概就是中号。而以前的笔庄老板,当然都是从小熟读《论语》的,有一天一个聪明的笔庄老板,卖完了大号、卖完了小号,然后灵机一动,在每一支滞销的中号笔上,打上了四个字的广告“小大由之”。本来你要买两支笔,一支大号一支小号,现在他告诉你,你就只买一支中号,写字的时候使使劲写出来的就是大楷,写字的时候提提神,写出来的就是小楷,一支顶俩,“小大由之”。哎呀,你不可能再找出另外两句更好的话来形容中号笔的特点了,而以前从小就熟读熟背《论语》的读书人,见到这两句广告时的亲切感,也是我们现在这些不是从小就熟读熟背《论语》的人难以体会的。


前面几讲我们讲了《论语》对中国人起人名、起书名、起校名、起校训的种种影响,以及《论语》在中国人喝酒、做商品广告时的作用。《论语》的主角是孔子,所以从下讲开始,我们要讲孔子生平中的几个问题。下次一讲首先要讲的,是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他伟大的名著《史记》里对孔子的记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君子相交也以道——《论语》悟读【297】
孔子眼中的小人
《论语》智慧: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12.24
彭放|感悟《论语》的人文情怀之 【12.24】君子以文会友 ,以友辅仁
曾子格言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