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国鼎立前,谁在讲“三国”故事?
   这个题目显然有毛病:谁能在三国鼎立前讲三国故事呢?除非他是未卜先知的预言家——且容我在文章结尾再做解释,先说说谁是最早讲说“三国”故事的人。

    罗贯中撰写《三国演义》时,案头应摆放着两类参考资料:一类是史书,如晋代陈寿的《三国志》等等;另一类是民间作品,如相关的野史笔记以及话本、戏曲、唱本之类。

    那么三国故事又是何时开始在民间流传的呢?文学史上说是隋代。据说,隋炀帝在三月三日与群臣观看“水饰”(水上木偶)表演,那节目单上便有“曹瞒谯水击蛟”、“刘备乘马渡檀溪”等三国段子。

然而我以为文学史太保守,其实最早记述“三国故事”的笔记在汉末就出现了。

    汉末有个文人叫王粲,写了一本《英雄记》(后人又称《汉末英雄记》),里面记录了当时一些军政“大腕”的轶事传闻,包括曹操、刘备、董卓、吕布、袁绍、袁述、公孙瓒、孙坚、周瑜、刘表、刘璋、刘焉、韩馥、审配……这些人物,全都是后来活跃在《三国演义》中的人物。

    可惜《英雄记》早已失传,今天看到的本子是学者搜罗的残文,只有一万多字,不过内容还是足够丰富的。


    在我看来,书中的曹操形象最为生动——后世舞台上的曹操满面涂白,一双三角眼,是肚里藏奸的那一类。然而真实的曹操却是个性鲜明、喜怒外见的人。例如有一回曹操跟刘备密谋对付袁绍,不料刘备耍两面派,悄悄把消息透露给袁绍。曹操自悔失言,气得咬破自己的舌头,血流满口,以此自警!

再如,曹操打败袁谭后,命令鼓吹作乐,自呼“万岁”,在马背上手舞足蹈。另一次跟乌桓作战奏凯,他把敌酋人头系在马鞍上,自己在马上“抃舞”(即拍手舞蹈)——这哪里像白脸曹操?简直是活张飞!

    跟《三国演义》的表现重点不同,《英雄记》把更多笔墨给了董卓、吕布、袁绍、公孙瓒这几位。譬如董卓,书中对他的专横跋扈记述得很详细:如何废立皇帝,如何与袁绍争权,又如何死得很难看。


据《英雄记》记载,董卓死后,暴尸于集市示众,由于他身躯肥胖,血和膏油把草地都染红了!守尸吏卒在尸体肚脐上燃捻儿为灯,亮如白昼,点了好几天!——这些细节,本身就带着传说色彩,后来全被罗贯中“抄”到《三国演义》里。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形象不佳:贪杯好色、有勇无谋、忘恩负义……然而在《英雄记》中,他却是个不可小觑的风云人物。

面对窃国大盗董卓,天下诸侯束手无策,而最终为天下除掉这一大害的,正是吕布。袁术给他写了长信,歌颂他的“三大功劳”。曹操也来“巴结”他,以天子名义拜他为“平东将军”,并亲笔写信给他说:要给你铸将军印,国库里没有“好金”,我拿出自家的“好金”来;国家没有紫绶,我拿自家的紫绶来……那时的吕布,真是天下瞩目、春风得意啊!

     书中还有一段吕布跟袁绍“斗法”的故事,几乎不用改写就是现成的小说:吕布瞧不起袁绍,要拉出去单干。袁绍表面答应,头天晚上派了三十名全副武装的甲士为他“送行”。吕布把这些人安排在帐外休息,自己雅兴大发,在帐中彻夜弹筝。到了半夜,甲士们蜂拥入帐,向床上乱砍。谁知吕布早已悄悄离开,半夜弹筝的原来是替身!


可惜这样一段绝好的小说素材,没被写入《三国演义》。是不是罗贯中先生秉承“拥刘反曹”的观念,害怕反面角色吕布表现抢眼,搅了刘备、诸葛亮的戏?

至于吕布跟刘备的关系,也交织着矛盾。——《英雄记》分给刘备的篇幅不多,刘备留给人的印象,不过是个屡战屡败、背信弃义、善于投机的家伙。遇事嘴上一套,心里一套,倒是应该给他画个大白脸!

曾经有一段时间,吕布对待刘备赛过亲人:把刘备让进内室,让刘备坐在他妻子的床上,还让妻子拜见刘备,给刘备陪酒陪聊。言谈之中,吕布张口闭口喊刘备“老弟”,刘备嘴上不说,可心里却不舒服。

     后来吕布被曹操捉到,绑到座前,刚好刘备也在场。吕布瞅着刘备说:“如今您是坐上客,我是阶下囚,绳子绑得怪难受的,您多少给说句话啊!”曹操接过话茬说:“缚虎不得不急!”(绑老虎哪能不绑紧了的)说着,有意给吕布松绑。刘备这时开口了:“不可!公不见布事丁建阳、董太师乎?”——原来,吕布曾是丁原、董卓的部下,可这两人日后都死在了吕布手上。

     刘备的一句话,就此断送了吕布的性命!吕布瞪着刘备骂道:“大耳儿最叵信!”——刘备耳朵大是出名的,“两耳垂肩”嘛。吕布这句话是:这个大耳朵的家伙是最不可信的!

     吕布临死还向曹操抱怨:我待部将非常优厚,不料紧急关头全都背叛了我!曹操回答:你背着自己的妻子,净跟部将的妻子乱来(卿背妻,爱诸将妇),这就是你的“优厚”吗?吕布一时无语——《三国演义》把吕布描写成酒色之徒,就是根据这些情节吧?

     《英雄记》作者王粲是名门之后,学问非常好,可模样长得有点“困难”:羸弱瘦小、其貌不扬。他先到荆州投靠刘表,刘表以貌取人,不肯重要。搞得他很郁闷,写了《登楼赋》、《七哀诗》,寄托愁苦。


刘表一死,王粲就劝说少主刘琮投降了曹操。曹操倒是重才不重貌的好领导(曹操本人个子就不高,谁说身材矮当不了领袖),从此王粲深受重用,如鱼得水。他还是建安文学集团的重要成员,被誉为“建安七子”之“冠冕”。

不过王粲才高寿短,只活了四十一岁。他死于公元217年的中原大疫,“建安七子”在这一年死绝了,一个没剩!——王粲的《英雄记》大致写于归曹之后,由他稳坐“讲说三国故事第一人”的沙发,是当之无愧的!

有的朋友要问:王粲死后三年(公元220),曹丕废汉自立,是为魏文帝,这标志着三国时代的到来——而王粲没能活到三国分立这一天,怎么能说他是最早讲说“三国”故事的人呢?

问这话的朋友有所不知:我们平时所说的“三国”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三国是指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立魏至公元280年三国亡于晋,前后六十年;而广义的三国还包括了汉末的几十年在内。

《三国演义》用的是广义的三国概念,故事由公元184年(东汉中平元年,岁在甲子)黄巾起义讲起,一直说到三国归晋,包含了将近百年的历史——其实小说最精彩的前八十回,讲的正是汉末这一段;进入狭义的三国阶段,故事已是强弩之末了。

王粲虽然没活到“(狭义的)三国时期”,然而《英雄记》中所记述的汉末英雄,无一不是“(广义)三国时期”的风云人物。因此我们说王粲是“最早讲说三国故事的人”,应该不是毫无道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厉害的吕布,竟然把三国时期重要的人物都得罪光了!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解读
从秘书到三姓家奴,人称“勇而无计”的吕布,凭啥被称作三国第一武将?
刘备跳槽比吕布还勤快,名声为何一直却很好?
关羽和吕布谁更厉害?古书记载颠覆历史,学者: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三国演义》99人物谱,让你迅速读懂三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