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说好的蓝色家园呢?地球曾经是紫色的……

美国宇航局资助的一项研究为地外生命搜寻工作提供了一个新方向。研究指出赋予早期地球颜色的是视黄醛,而不是叶绿素。这两种色素共同进化,但视黄醛先于叶绿素出现。在视黄醛的影响下,地球一度呈紫色。根据这一发现,在宇宙中搜寻外星生命时,我们应将目光投向立基于视黄醛的生命。


新研究称紫色曾是地球的主色调

根据美国宇航局资助的一项新研究,地球曾是已故音乐人王子钟爱的紫色。研究指出被称之为“视黄醛”的紫色分子可能让早期地球呈现出与现在截然不同的色调。这一研究发现为我们搜寻类地行星指明了一个潜在的新方向。


在户外活动时,绿色是映入我们眼帘的最主要颜色之一。当然,沙漠地区除外。大自然中的绿色是光合作用的结果。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来自阳光的能量转化成生存所需的化学能,同时为包括人类在内的其它生命提供氧气。在这一过程中,叶绿素扮演了关键角色,正是这种色素赋予植物绿色。叶绿素吸收阳光中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

在系外宜居行星,生命可能利用紫色调的视黄醛从阳光中获取新陈代谢所需的能量

新研究指出视黄醛可能先于叶绿素出现,成为地球上的主导性吸光分子。研究中,科学家将目光聚焦含有视黄醛的蛋白质,尤其是菌视紫红质。菌视紫红质能够吸收叶绿素无法吸收的特定波长阳光。生物学家认为视黄醛和叶绿素共同进化,但前者是一种更简单的分子,可能先于叶绿素出现。

地球上的植物含有叶绿素,吸收红光和蓝光同时反射绿光,让植物的叶片呈绿色

视黄醛吸收绿光和黄光同时反射红光和蓝光,基于视黄醛的生命将呈现为紫色。研究人员认为我们的星球曾出现一个“紫色地球”时期。这个时期距今24亿到35亿年,在大氧化事件之前出现。大氧化事件可能由基于叶绿素的光合作用的崛起所致。


此项研究由马里兰大学分子生物学教授施拉迪亚·达斯萨尔玛和加州大学河滨分校的天体生物学家爱德华·斯库韦特曼进行。达斯萨尔玛表示:“基于视黄醛的光养新陈代谢在地球上仍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海洋。这种新陈代谢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能量学过程之一。”

存在大量嗜盐菌的澳大利亚粉红湖

视黄醛是一种比叶绿素更为简单的分子。研究指出如果地球曾经历过一个“紫色阶段”,在搜寻宜居星球或者已经存在生命的地外行星时,我们有理由考虑这个因素。在宇宙中,基于视黄醛的生命可能更为普遍。研究人员表示与我们的直觉相反,我们应将目光聚焦行星光谱的“绿色边缘”,以寻找与视黄醛有关的生物信号。研究论文刊登在《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


星辰大海自助套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生命的星球会是什么颜色?
叶子为什么是绿色,而不是可以把光都吸走的黑色? | 睡前科学故事
霜叶凭什么红于二月花?解析浪漫诗意背后的硬核科学原理
美国科学家提出惊人假说:地球曾经是紫色的
生物每秒消耗1万吨氧,如无植物光合作用补充,氧气二千年耗尽!
地球早期呈紫色 为微生物光合作用原料所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