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文读懂苏东坡:无论与我比才还是与我比惨,你们都输了

在中国文坛上,有一个神一样的存在,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在诗、词、文、书画各领域,几乎都代表了宋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坛的最高水平。

在写诗方面,他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在写词方面,他和辛弃疾并称苏辛;

在散文方面,他和欧阳修并称欧苏;

在书画方面,他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

他的《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三大行书之一……

这个传奇人物就是苏轼

苏轼创造的传奇故事,不仅限于文坛。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吃货——东坡肉、东坡肘子、东坡饼、羊蝎子都是他的创造。

如果选择一位偶像级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我想苏东坡一定是最佳人选。

一个人能有何成就,除了自身禀赋和家庭影响、教育等因素之外,更与生活时代和一生的经历密切相关。

我们纵观中国历史,便可发现,创作出传世佳作的文人大多有跌宕起伏的人生,苏轼就是这类人物中的典型。他初出茅庐就被欧阳修赏识提拔,但因其耿直、不愿同流合污的性格,他的仕途生涯颇为不顺,他的人生也因此而遭遇大起大落。

但苏轼之所以成为苏轼,或许是因为他虽屡遭贬谪,却依然温和厚道,心性秉直,而没有变得尖酸刻薄、与世为敌。他因此而写出了许多旷世之作,也因此而成为中国的全民偶像。

一、一举成为词坛“破壁者”

苏轼的才华是想低调也无法低调的。

他第一次进京赶考,就引起了主考官欧阳修的关注。欧阳修将苏轼的文章给诸多好友、文人传阅,当时他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弟子曾巩写的,本想给第一名,又怕人说闲话,就给了个第二名。

苏轼步入仕途是很顺利的,不幸的是,他初入官场,就遇到了强大的对手王安石。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他俩的冲突决定了苏东坡一生的宦海生涯,也决定了宋朝帝国的命运。”

虽然我认为《苏东坡传》主观色彩浓厚,对宋朝历史的评论有失偏颇,但书中的个别言论却是值得借鉴的。

王安石提出变法之后,北宋当朝立刻就形成了两派:即改革派与保守派(反对派)。当时最有名的保守派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司马光。

与司马光的全盘否定变法不同的是,虽然苏轼也属于反对派,但他并不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而是觉得王安石变法过于急切,应该循序渐进。

即便如此,苏轼依然被改革派打压,就连支持变法的皇帝都对他戴有色眼镜。苏轼非常明智,他自知自己斗不过王安石,而且他也不想陷入党争的漩涡,干脆申请外调,到杭州做了通判(相当于现在的杭州市副市长)。

虽然在杭州呆的时间不长,但苏轼却写出了赞美西湖的千古名篇《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其实苏轼早期是以诗文而闻名的。直到来杭州后,他才开始大量作词。可以说,苏轼作词属于“半路出家”,虽然他不如温庭筠、柳永作词早,但他却成为对词坛影响最大的词人。

(敲黑板!!!必背古诗文即将登场~)

苏轼对宋词有哪些影响呢?

他最重要的突破是,拓宽了词的边境。

苏轼在密州任知州(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时,创作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在中国古代,出猎是一种非常刺激的活动,但自古以来帝王将相的出猎活动数不胜数,为何一介文人却创作出了如此大气磅礴的词,而非帝王将相呢?

读过宋史我们即可知道,苏轼创作这首词的时候,正值西夏入侵大宋,苏轼打猎的时候,突然想带兵奔赴沙场与西夏决战。于是,这样一首气势磅礴、豪放旷达的词诞生了。

在此之前的词风大多是唯美的,没有豪放而旷达的词风;在主题上宋词也多是描写男子吃喝玩乐或者闺中女子生活情境或心思的词,几乎没有人在词中抒发报国情怀。

同样是在密州,40岁的苏轼梦见了去世十年的亡妻王弗,于是写了一首流传千古的悼亡词《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之后,他又因在中秋节,喝了一通宵酒,加上思念弟弟苏辙,写下了千古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以古人最喜欢的“月”为抒情意象,写出了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和人生的哲学思考。由此可见,苏轼多年来尽管仕途不顺,内心复杂而矛盾,却没有心灰意冷,他依然积极面对生活。

南宋文学家胡仔曾这样评价这首词: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俱废。

以上两首词皆是描写人伦之情的千古绝唱,在苏轼之前,从未有人将人伦之情写入词中。苏轼无形中拓宽了词的边境。

二、因“乌台诗案”跌入人生谷底

从京城到杭州再辗转密州,苏轼其实一直在走下坡路,但从官职上来看,他的职位是不断升迁的。把他的仕途拖向深渊的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苏轼毕生的遭遇,都与王安石有关。

苏轼是个性情中人,宁直不弯。他在当地方官的时候,一边结合当地情况革新除弊,试行变法,一边不断写文章、上书指出变法中的一些弊端。王安石曾两次罢相,实际上从侧面印证了苏轼的言论有一定的道理。

王安石罢相后,宋神宗不甘心变法失败,他亲自上阵主持变法,史称“元丰改制”。“乌台诗案”因此而爆发。

在当时的北宋,论官职,比苏轼官大、影响力大的人物比比皆是。但在文坛,苏轼的影响力可以说是最大的,只要他的诗文一出,就能引起读书人的热议和追捧。苏轼调任湖州后写了一篇公文《湖州谢上表》上奏给宋神宗,他在文中批判了新法,被人抓住了把柄。

监察御史里行何正臣批判苏轼“愚弄朝廷,妄自尊大”;监察御史台里行舒亶从苏轼的《山村五绝》《八月十五日看潮》《戏子由》等诗作中,又给苏轼扣上了诽谤宋神宗的帽子;之后,又有数位官员先后上书罪指苏轼,事情被人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诽谤中挑大了,苏轼以诗文讪谤朝廷的罪名被传唤回京。

因当时审理此案的御史台被称为乌台,苏轼又因写诗被弹劾,因此该案被称为乌台诗案。

这场诗案险些要了苏轼的命。好在朝堂上的忠臣和苏轼的旧友纷纷出手相救,就连太皇太后曹氏都为苏轼说了情,据说王安石本人也给宋神宗写信说:“圣朝不宜诛名士。”这才使苏轼保住了性命。

经历乌台诗案的苏轼九死一生,他虽然保住了性命,却被皇帝贬到了贫苦之地黄州。

苏轼在黄州过了几年看似“悲惨”,却自得其乐的生活。他在黄州,创作出了许多流传千古(同学们“全文背诵”)的古诗文。

三、在黄州完成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蜕变

从一州之长,顷刻间成为一个犯官,苏轼根本没有时间去适应这种落差。这种令人无法忍受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的确让苏轼感到苦闷,我们从他在黄州写出的诗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中便可得知他的心境,但他并没有一蹶不振,反而找到了一种更为悠然自得的生活方式。

黄州虽然是苏轼官场生涯的谷底,却是他人生之福地——苏轼最重要的作品几乎都出自黄州。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鸟不拉屎的黄州,他完成了从苏轼到苏东坡的蜕变。

初来黄州时,苏轼因是犯官之身,被剥夺了俸禄。比没有俸禄更惨的是,他又没有多少存款。

没有钱,又拖家带口,怎么生活呢?

苏轼有他的妙招。他托朋友找了一块地,当上了农民,自己种地。因为这块地在城东的一个坡地上,苏轼便自称为“东坡居士”。

在城东坡菜地的下面,有一个房子(据说是苏轼自己建造的,或者他参与建造的),就是著名的雪堂。宋朝有名的山水画家米芾就是在雪堂与苏东坡相识的。

在黄州期间,苏东坡的生活非常接地气。他不仅喜欢和朋友聚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块吃肉,还经常半夜爬城墙,并且和当地的老百姓打成一片。

作为历史著名的吃货,苏东坡还亲自下厨,发明了很多美食,诸如坡肉、东坡肘子,他还为东坡肉写了一首词:《猪肉颂》。

林语堂先生在《苏东坡传》中写道:“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把,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倘若他也能作诗,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醉,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也许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幅面貌吧。

有吃有喝,却没人管,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可谓悠然自得。但简单质朴的生活与内心的雄心壮志依然相互摩擦,使苏东坡产生了极其复杂的内心活动和思考。

来黄州的第三年,即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东坡迎来了他创作的巅峰之年。

有一天,苏东坡和友人一起走在路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同行的人都去躲雨了,唯独苏轼一人,披着一袭蓑衣,任凭漫天风雨毅然泰然行走在旅途上。

天晴后,他写下了《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寒食节这一天,被贬黄州三年的苏轼惆怅而孤独,于是他拿出笔墨纸砚,挥毫泼墨,写下了《黄州寒食帖》,被称为中国书法史上“天下第三行书”(天下第一、第二行书分别为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文稿》)。

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苏轼还创作出了一首惊动皇帝的词《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据说,这首词传到当时的地方官耳中时,他以为苏轼自杀了,第二天到苏东坡家中察看,却发现他正在家里呼呼大睡。

黄州的生活虽有诸多不顺,但苏轼却有大把的时间游山玩水。他在一年内曾两次游历赤壁,并写出了旷世之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这首词一经写出,就轰动一时,并流传至今。尤其是最后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道出了人生哲理:人生不过是一场梦,不如举起酒杯和永恒的江水和明月共醉。

苏轼还两次游览赤壁,还写了两篇散文,皆为千古名篇,即《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后赤壁赋》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谗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凛乎其不可留也。反而登舟,放乎中流,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邪?”道士顾笑,予亦惊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

四、伟大与悲苦是旷世文豪命运的正面与反面

短短5年,苏东坡在贫苦、寂寞的黄州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他最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等来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宋神宗决定重新启用苏东坡。

虽然在宋神宗去世后,苏东坡再一次因王安石变法而陷入了党政的漩涡之中,但此时的他却看清世事,萌生退意。他再一次请求外调,来到了杭州。

宋哲宗亲政之后,苏轼又因反对变法而遭遇三连贬:先被贬到英州,再贬到惠州,最后被贬到了琼州,也就是今天的海南岛。

在琼州,吃货苏东坡因贫困潦倒,买不起羊肉,别出心裁地发明了羊蝎子

在生命的最后,苏东坡申请去常州养老,并最终死在了那里。

苏东坡的一生是难以描述的。与其说他屡遭贬谪是不幸的,不如说正是这些悲惨境遇使其顿悟人生,创作出诸多旷世之作,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林语堂先生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是酿酒的实验者,是工程师,是假道学的反对派,是瑜伽术的修炼者,是佛教徒,是士大夫,是皇帝的秘书,是饮酒成癖者,是心肠慈悲的法官,是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是月下的漫步者,是诗人,是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苏东坡的人品,具有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正如耶稣所说,具有蛇的智慧,兼有鸽子的温柔敦厚,在苏东坡这些方面,其他诗人是不能望其项背的。”

林语堂先生的这番评论基本是属实。

在历代文人笔下,苏东坡都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我们很难看出他的致命缺点。但是,我们不能怪罪所有渴望记录、描绘苏东坡生动形象的文人,因为,能拥有此般才华,此种性情,苏东坡足以名垂千古。至于他身上的缺点,或许已经不值得人们去关注、书写了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千古文豪苏东坡一生传奇(上)
数千古风流人物,还看苏东坡!
苏东坡——浪淘尽 千堆雪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一个才气冠绝千古的自由灵魂
为什么人人都爱苏东坡
进宫看苏东坡之前,你该知道的那些事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