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国文学史讲稿-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第五章 18世纪文学

 

18世纪的欧洲文学可从两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去考察,一场是启蒙运动,另一场是狂飚突进。前者是影响整个欧洲的文学运动,是欧洲文学的主流;后者只局限于德国,是支流。

启蒙运动是一场比文艺复兴运动更深刻、更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们提出了一个崭新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直接导致了18世纪末法国的资产阶级大革命。如果说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只是乳臭未干的儿童,古典主义时期的资产阶级是个能力有限的少年,那么,启蒙时期的资产阶级已经长成孔武有力的小伙子,跃跃欲试想从根本上战胜封建主义,成为历史的主宰者了。

为什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叫做“启蒙”(enlightenment)呢?因为封建的传统观念和宗教的说教堵塞了人的理性,封建的思想文化已经严重地妨碍了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要想变革社会,就得用“理性”和符合理性的科学知识去“照亮”(enlighten)人的头脑,启迪人的蒙昧无知。“启蒙运动”因此而得名。

启蒙运动的兴起与英国的科学家和哲学家提出的理论密不可分。牛顿(16421727)提出万有引力理论,极大地削弱了上帝的权威;霍布斯(15881679)反对“君权神授”,主张用力学和数学来说明一切;洛克(16321704)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后天的经验是认识的泉源。这些科学家和哲学家的理论已经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理性”(reason),这是启蒙运动的关键词。有必要说明的是:这个“理性”与17世纪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理性”虽然是同一词,但所指完全不同:古典主义的“理性”强调神本位,集体主义,社会的责任,国家利益,崇尚规范与秩序,是一种封闭、教条的“理性”;启蒙运动的“理性”强调人本位,个人情感的“天然合理性”和自然所赋予人的不可剥夺的人权,崇尚的是科学,宣扬的是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

启蒙文学是呼应启蒙运动的一种文学。古典主义所规定的清规戒律,如“三一律”的创作标准,早已失去约束力。启蒙作家以开放的姿态从事文学大厦的构建,从而使文学呈献一派欣欣向荣的局面。由于启蒙文学家将“照亮”人的头脑,启迪人的蒙昧无知为已任,在创作实践中,他们往往借文学的形式来讨论一些哲学、政治、宗教、教育、道德、伦理等方面的问题,因此,他们的文学总是充满哲理性和思想性。在表现形式上,启蒙运动对文学最大的贡献是提高了小说的地位。古典主义以前,文学的基本表现形式是诗歌和戏剧,从启蒙运动开始,诗歌独尊的局面不复存在,散文体的小说成了文学的又一支柱。可以说,启蒙运动开创了一个文学的新时代,即散文的时代。

启蒙文学发展到18世纪后期,派生出一个支流,即感伤主义文学。其原因在于一部分作家不适应大变动的社会现实,痛感自己生活的失败,从而以感伤的笔触状写个人内心的感受,渲染怀旧情结。这种文学的产生与休谟等人怀疑客观世界的可知性和理性思维的可靠性有关。

 

        英国启蒙文学

英国不像法国那样产生过一个类似“百科全书派”那样自觉地宣扬启蒙思想的文学团体,但可以冠以“启蒙作家”称号的阵容却很庞大。英国自文艺复兴以来始终是一个文学的强国,文学的家底向来比别的国家殷实许多。启蒙运动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从宽泛的标准衡量,启蒙文学也就是资产阶级文学。这样,笛福、斯威夫特、菲尔丁、理查生、斯摩莱特等人都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

       

          笛福(16591731

笛福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生于伦敦,成年后经营过内衣、烟酒的生意,后因撰文讽刺政府的宗教政策而被捕入狱,受枷刑示众。受枷刑时,他写长诗《枷刑颂》,讽刺法律的不公。1704年至1713年间,主办《评论》杂志。1719年写出小说《鲁滨孙飘流记》,以后还写过《辛格尔顿船长》。

《鲁滨孙飘流记》

鲁滨孙出生于一个体面的商人家庭,喜欢航海。第一次瞒着父亲出海,船只沉没,差点送命。第二次出海,去非洲经商,赚了一笔钱。第三次出海,历经艰险到达巴西,买了庄园,做了庄园主。但鲁滨孙不甘心这样的生活,第四次出海,到非洲贩卖奴隶。

小说主要记述的是这第四次出海的历险。船在海上遇到风暴,乘客全部遇难,唯有鲁滨孙幸存下来。他只身飘流到一个孤岛上,开始最原始的生活。为了生存,他学会制作生产工具,种植粮食,驯养野山羊。如此生活了24年,一天,发现岛上来了一班野人,带来准备宰杀的俘虏。鲁滨孙救出其中一人,给他取名“星期五”。从此,孤岛上多了一个居民。后来,一条英国船在小岛附近停泊,船上水手闹事。鲁滨孙和星期五帮助船长制服闹事的水手。他把那班水手留在岛上,自己带着星期五和船长回到英国。他在英国结婚生子。妻子死后,他又一次出海经商,并路过那个荒岛。荒岛上此时已有当年闹事的水手的后代在那里繁衍生息。鲁滨孙给小岛送去新的移民,并将岛上的土地分给他们,然后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小岛,回到英国。

《鲁滨孙飘流记》表现了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和启蒙意识。主人公鲁滨孙是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资产阶级形象。他具有冒险精神,不满足于现状,从这个人物身上,集中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开拓世界、占有世界的愿望。鲁滨孙是一个劳动者,同时又是一个资产者和殖民者。他让星期五做他的奴隶,并为“自己的百姓完全服从我”而沾沾自喜。鲁滨孙这个人物不仅是一个资产者的典型,而且处刑开拓海外疆土,企图称霸世界的大英帝国的缩影。

 

            斯威夫特(16671745

斯威夫特生于爱尔兰的的都柏林。父亲在他出生前7个月就已去世,他由伯父抚养成人。14岁时进都柏林三一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但他自己却喜欢诗歌和历史。1689年任某退休大臣的秘书,在那里阅读了大量书籍。1698年写出《桶的故事》,奠定了讽刺作家的地位。1699年担任都柏林附近一个教区的牧师,后来担任某一杂志的主编。1726年出版《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品通过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出海冒险的经历,运用讽喻的手法,反映了18世纪上半叶英国社会的种种腐败与丑恶现象。

格列佛第一次航海,被小人国俘虏。小人国的人身高仅6英寸左右,小人们贪婪、残忍,党派之争不断。穿高跟鞋的一派与穿低跟鞋的一派势不两立。王子为了同时讨好两派,宁愿一只脚穿高跟鞋,另一只脚穿低跟鞋。他们还为吃鸡蛋时先打破小端还是大端,分成“小端派”和“大端派”。有一次王后的寝宫失火。格列佛撒了一泡尿,帮助他们扑灭了大火,却因此得罪了王后。国王决定刺瞎他的眼睛,将他活活饿死。格列佛赶紧出逃,返回英国。

格列佛第二次出海,遇到风暴,船被刮到大人国。这里的麦子有40英尺高。在寻找淡水途中,他遇到割麦的农夫。农夫将他把玩于手掌之中,就像一只小鼬鼠。后来他被大人国的王后当玩物买走,受到宠幸。国王召见他时,他在国王面前慷慨陈词,夸耀大英帝国政治如何清明,法律如何公正。格列佛在大人国生活了两年,后因思乡心切,躲进一只小木箱。一只鹰把木箱叨走,飞行时落入大海,被路过的船只发现,格列佛获救回国。

第三次出海,船遇海盗劫持,格列佛独自漂流到一座小岛上。岛上的人发现他以后将他吊上飞岛。飞岛上的人长得奇形怪状,整天沉思默想,担心天体会发生突变。格列佛参观了那里的科学院。这所科学院研究的都是荒诞不经的课题:如何从南瓜中提取阳光,如何将粪便还原为食物,如何软化大理石,等等。后来格列佛还见识了那里的巫术,最后经日本乘船返回家乡。

格列佛第四次出海,途中遇水手哗变,他被囚禁数月后被放逐到智马国。一开始,他遭到一群人形畜生“雅虎”的围攻。雅虎们生性淫荡,贪婪好斗,虽具人形,却无人性。在智马国具有理性精神、公正无私,爱好和平的是智马。受智马的种种美德所感化,格列佛打算在智马国住上一辈子。但智马国却不肯接纳他。格列佛只好乘船回到英国。

这部小说的情节童话般的不可思议,主题却十分严肃。小人国中的高跟鞋派和低跟鞋派,影射的是英国的议会;大端派与小端派,影射的是天主教与新教之间的争斗。大人国是一个相对清明的国度,格列佛向那里的国王夸夸其谈大英帝国的文明,明察秋毫的国王却一针见血地指出:英国的历史是由“大堆的阴谋、叛乱、暗杀、屠戮、革命和欺骗”构成的。作者对飞岛国的描写讽刺了英国的政治体制和脱离生活的科学研究。只有智马国中的智马,才是最诚实、最公正的生物。智马们生活在一种宗法式的公社中,一切成员享有平等的权利。――格列佛以影射的方式批判了英国的政治的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社会主张,智马国就是格列佛心目中的理想国。

 

         菲尔丁(17071754) 

菲尔丁生于英格兰夏普汉姆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年轻时立志做一个剧作家,写过25个剧本,但成功的不多。后来转向小说创作,才获得巨大的成功。他一共创作了4部长篇小说:《约瑟夫·安德鲁斯》《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汤姆·琼斯》和《阿米莉亚》。1754年病逝。后人尊崇他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

菲尔丁继承了拉伯雷、塞万提斯、斯威夫特等人的讽刺小说的传统,同时又吸取了笛福冒险小说,西班牙浪漫汉小说的艺术经验,可以说,他是一位集各种小说之大成者。他的小说最大的特点是史诗性与滑稽性的结合。他称自己的小说是“散文滑稽史诗”。

《汤姆·琼斯》

《汤姆·琼斯》采用三段结构:第一部分写主人公汤姆·琼斯的乡村生活;第二部分写主人公遭人陷害后的流浪生活;第三部分写他到达伦敦后所开始的都市生活。这一结构本身就有模仿史诗的痕迹。如果说汤姆在流浪旅途中的经历是一部《奥德修纪》,那么,他的乡村生活和都市生活则是一部《伊利昂纪》。由于乡村生活和都市生活都发生在庭内,旅途生活则没有固定的场景,在这里,菲尔丁将家庭小说和浪漫汉小说的艺术经验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了。

《汤姆·琼斯》的主题是人性的善与恶之间的冲突。汤姆代表善,他虽是个弃儿,但富有人道主义精神,为人正直、热情。为了帮助别人,他可以变卖自己心爱的书籍和马匹。为了爱人索菲娅的安全,他可以奋不顾身地拦截惊马。对于这样一个好人,作者并没有把写得十全十美:在情欲的诱惑下,他会一度失去理智,落入贵妇人的圈套。这样的人物刻画,反而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生动性和可信度。

与汤姆·琼斯形成对照的是布立非,他是人性恶的代表。此人口是心非,表面上对他的舅父惟命是从,阿谀奉承,骨子里则工于心计、心狠手辣。他明明知道汤姆·琼斯是他同母异父的兄弟,但为了财产继承,为了得到索菲娅的爱情,他可以百般中伤、陷害自己的亲人。他是一个自私自利者的典型。

菲尔丁是一个语言大师,特别喜欢用反语。他会用赞美好人的话来写坏人,或用谴责坏人的话来写好人。如《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书名本身就是反语。这“大伟人”其实是一个大恶棍。这种“好话反说,坏话正说”的成功使用,使小说妙处横生,产生一种滑稽的美,难怪菲尔丁自己要把他的作品称为“散文滑稽史诗”。

 

       英国的感伤主义文学

随着主张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竞争中的失意者。反映这一部分人的心声的就是感伤主义文学。如果说启蒙运动代表了资产阶级强悍的一面,感伤主义文学则代表了资产阶级软弱的一面。在英国,与菲尔丁等人同时代的就有这方面的代表作家,如理查生、斯泰恩、哥尔德斯密斯等人。 

        理查生(16891761

理查生被公认为感伤主义小说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有《帕米拉,或贞操的报酬》和《克拉丽莎》。

《克拉丽莎》

克拉丽莎是有钱人家的女儿,她的父母强迫她嫁给俗不可耐的索尔斯,她却爱上了姐姐的未婚夫洛夫莱斯。洛夫莱斯不愿娶克拉丽莎的姐姐,因而受到女方家族的侮辱。洛夫莱斯怀恨在心,居然将报仇的毒心用在爱着自己克拉丽莎身上。他约她私奔,趁机对她施加非礼,丝毫不尊重她的人格。克拉丽莎悔恨自己的出走,写信回家乞求父亲的宽容与谅解。后来她以自杀了结了自己的一生。克拉丽莎的表哥莫登上校替她报仇,与洛夫莱斯决斗。洛夫莱斯临终前说:“让我以死来赎清我的罪孽吧。”

《克拉丽莎》属书信体小说,最具魅力处是细腻入微的感情分析。作者通过一封伤感多情的书信,渐次展开一个少女的内心世界:她的痛苦的隐私,血和泪的哀怨。

小说家斯泰恩17131768)写过一部《感伤的旅行》,敏感而爱流泪的主人公约里克牧师在法国旅行,不断因小事而产生感伤。“感伤主义小说”(sentimental novel)也因这部小说而得名。

哥尔德斯密斯17281774)写过一部《威克菲尔德的牧师》的小说,也是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主人公是一个逆来顺受、听天由命者的典型。

诗歌创作中有托马斯·格雷(17161771)的《墓园哀歌》,有人说那是英国诗歌中最优秀的的作品。这首诗的基调也属于感伤派。

 

 

        法国启蒙文学

法国启蒙文学是在资产阶级积极酝酿革命的背景下产生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启蒙运动是1789年那场影响整个欧洲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舆论准备。从事启蒙文学写作的作家同时又是资产阶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们借文学传播一整套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法国启蒙文学家中的骨干力量还有一个别号,叫“百科全书派”。狄德罗是《百科全书》的主编,这套37卷的大型图书又称“各种科学艺术与技艺的根据理性而编撰的词典。”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人都参与了《百科全书》的编写。“百科全书派”因此也就成了法国启蒙作家的代名词。

 

        孟德斯鸠(16891775

孟德斯鸠是法国真正意义上的启蒙思想家、作家。他的理论著作《论法的精神》把法制提高到国家政治生活的首位。他继承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思想,详尽地阐释了“三权分立”的学说,至今依然是西方民主政体的核心价值观和立国之本。

孟德斯鸠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家,但他的《波斯人信扎》既可当政论著作来读,也可当文学作品来欣赏。这部别具一格的作品借托两个波斯青年旅居巴黎,通过他们跟家人的通信,揭露法国社会的丑恶现象,批判上流社会的种种恶习和生活方式。全书虽然没有生动有趣的情节,只有对一些社会现象的随机描述和评论,但作者借此阐发了他对政治、社会制度、宗教、道德、伦理等方面的思想。

 

             伏尔泰(16941778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具有领袖威望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原名马利·阿鲁埃,出生于一富人家庭,青年时因写诗讽刺权贵两次入狱。17261729年间避居英国。1743年写出《哲学书简》。重要著作还有《形而上学论》《牛顿哲学原理》等。1746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他主张自由、平等和开明的政体。认为感觉反映客观现实,经验是认识的唯一源泉。1760年他在法国与瑞士交界的费尔奈庄园定居,从此,费尔奈庄园成了当时欧洲思想的中心,整个欧洲大陆都在倾听来自那里的声音。伏尔泰为启蒙文学贡献的是几部哲理小说:《查第格》《老实人》《天真汉》。

《老实人》

乐观派哲学家邦葛罗斯相信“世界尽善尽美”。他的学生老实人信奉老师的哲学,也相信世界“尽善尽美”。老实人寄居在一位男爵家里,与男爵的女儿相爱。男爵不同意他们的婚姻,把老实人赶出家门。在流浪的路上,他被抓壮丁,在保加利亚的军队里服役。战乱中他死里逃生,来到荷兰,遇到老师邦葛罗斯。此时邦葛罗斯已染上性病。师徒两人仍坚信世界尽善尽美。后来他们无辜被西班牙宗教裁判所判处火刑,但奇迹般脱险。老实人的情人居内贡一家在战乱中惨遭不幸,居内贡被人贩卖到里斯本。一个犹太银行家对居内贡居心不良,老实人杀了那个银行家,只身逃到巴拉圭避难。尔后他在黄金国发了一笔财,但很快被人骗光。后来在悲观派哲学家马丁的帮助下,老实人与邦葛罗斯、居内贡重逢于君士坦丁堡。此时的居内贡已被生活折磨得十分丑陋。老实人信守诺言娶她为妻,同时也醒悟到:这个世界并非尽善尽美。他告诫世人:还是种地要紧。

伏尔泰让《老实人》的主人公历经磨难,旨在证明一个观点:我们所生存的这个世界是不完美的。这部小说情节离奇,语言机智,幽默,真可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哲学家伏尔泰很懂笑的艺术,但这里的“笑”是无情的笑,挖苦的笑,毁灭性的笑。

 

               狄德罗(17131784

狄德罗,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出生于手工业者家庭,毕业于巴黎大学。担任过家庭教师,因抨击宗教和封建制度坐过牢。出狱后花了20年时间主编《百科全书》,旨在“改变人们的思想方式。”他反对上帝存在和灵魂不朽之说,否定不可知论、二元论和主观唯心主义。著有《对自然的解释》、《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哲学原理》、《达兰贝尔和狄德罗的谈话》、《演员的是非谈》、《拉摩的侄儿》等。

《拉摩的侄儿》

《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的文学类著作。对话在咖啡馆里展开,书中的“我”是狄德罗自己,“他”即拉摩的侄儿。此人是个音乐家,才华横溢,但穷困潦倒,游荡街头,终于沦落为贵人家中的食客。他公然承认自己是个无赖、骗子、贪食者、懒汉。谈话中他表现出一些理性、诚实和尊严,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批评总能一针见血。但他自己又不愿放弃“采取蠕虫的方式”过卑鄙无耻的生活。他甘愿赖在有钱人家里不走,大吃大喝,教音乐时用卑劣的手段和不名誉的小诡计对付贵族太太,或帮助夫人与人私通,替偷情的小姐递送情书。谈话的最后,他说:“再见吧,哲学家先生,我永远都不会改变这样子。但愿我再经历40年这样的不幸吧。”

狄德罗通过拉摩的侄儿之口对时代与社会作出自己的评判,揭露了当时封建社会人与人关系的真实面貌以及资本主义关系的某些特征。拉摩的侄儿所主张的极端的利己主义也正是法国革命时期贵族阶级所遵循的生活信条。法国国王路易十五就说过,他死后即便洪水泛滥也不在乎。

拉摩的侄儿确有其人,他的叔叔是著名的科学家。他本人长期过着流浪的生活,以教唱为生,后来死在流浪汉收容所。狄德罗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运用他的想象力和对社会的观察,生动地塑造了一个寡廉鲜耻但又目光敏锐的无聊文人的形象。

 

        卢梭(17121778

卢梭,生于瑞士日内瓦一钟表匠家庭。母亲在他出生后没几天便离开了人世。15岁时,在法国结识了德·瓦朗夫人,与她保持了10年情人加母子的关系。1749年,写出《论科学与艺术》,一举成名。重要作品还有《新爱洛伊丝》、《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1762年《爱弥儿》的出版,激起几乎整个欧洲反对卢梭的浪潮,他只好逃到德国避难。1766年,患上被迫害妄想症,与邀请他去英国的哲学家休谟闹翻。晚年生活凄凉,“像一只衰老的悲鸣着的夜莺在寂寞的林中发出低低的哀鸣”。1778年患中风去世。

作为思想家,卢梭提出“主权在民”的国家学说和“天赋人权”的思想,这对后世西方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社会契约论”被后来的雅各宾党人视为“革命圣经”。作为文学家,他是一个表现自我,勇于暴露自我的作家。

《爱弥儿》

这是一部讨论教育的小说。爱弥儿是“我”的一个学生。作者借“我”对爱弥儿的教育,提出“自然教育”学说:教育应该顺其自然,解放学生的个性,使其全面发展。作品的开头语就是:“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但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卢梭认为,只有按自然法则教育儿童,才能保存并发展来自自然的善良本性。

《新爱洛伊丝》

这是一部讨论婚姻与家庭的小说。爱洛伊丝是12世纪的一位法国少女,她爱上了自己的老师,宗教哲学家阿拉伯尔。爱洛伊丝的叔叔觉得自己的侄女做了他人的情妇有辱门第,派三个流氓阉割了阿拉伯尔。阿拉伯尔与爱洛伊丝所写的情书有7封留存于世。卢梭将自己的作品中的女主人公朱丽叶称为“新爱洛伊丝”,意在宣扬他的“新人们”的爱情观与婚姻观。

全书共6卷,由长短不一的163封书信组成。参与通信的除了男女主人公朱丽叶和圣普乐外,还有圣普乐的朋友和朱丽叶的丈夫。朱丽叶与家庭教师圣普乐相爱,但朱丽叶的父亲出于门第偏见,将圣普乐赶出家门,并强迫女儿嫁给俄国贵族沃尔玛。朱丽叶婚后将自己与圣普乐有过的爱情告诉了丈夫,沃尔玛通情达理,让人把圣普乐请了回来。朱丽叶和圣普乐朝夕相处,但始终没有乱性。朱丽叶后来不幸染病,临死前托付圣普乐关心她的丈夫,教育好她的两个儿子,还要求他娶她的表妹为妻。

这部小说歌颂了几位时代的新人和他们的婚姻道德。在圣普乐身上,具有作者自己的影子。

《忏悔录》

《忏悔录》是作者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分两部:第一部写卢梭的流浪生活以及他与德·瓦朗夫人的关系。瓦朗夫人是一个性情温和、落拓不羁的贵族妇女,卢梭与她保持了10年的交往,既是情人又是母子。这种病态的关系一直维持到瓦朗夫人另有新欢,作者才彻底断绝与她的来往。第二部写卢梭如何凭自己的音乐天赋发了一笔大财,如何认识了另一个女人:德比奈夫人。这一部还写到了他如何认识后来成了他终生伴侣的泰莱斯。他们生了5个孩子,因生计所迫,一个个都送进了育婴堂。此事遭到人们的非议,作者为此作了辩解。

《忏悔录》是一部很特殊的作品:别人写自传都为自己树碑立传,说尽好话,只有卢梭“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赤裸裸地暴露在世人面前”。他坦诚地对自己加以描述和评判,推崇自己身上的人性,肯定自己作为人的自然要求和情欲要求,并以此反对宗教道德。卢梭是一位擅长写自我情感的作家,善于揭示自己的内心世界。正是在这一点上,他启迪了后来的浪漫主义作家,为他们开了注重个人情感抒发的风气之先。

 

      博马舍(17321799

法国最后一位启蒙作家是博马舍。他出生于一个钟表匠家庭,后来成了一个富有的企业家。1767年写出他的第一个剧本《欧也妮》,揭露了贵族阶级的荒淫无耻。后来又写出了代表作《塞维勒的理发师》和《费加罗的婚礼》。

《费加罗的婚礼》是一部具有鲜明政治倾向的喜剧。费加罗是阿勒玛维华伯爵家的一个男仆,爱上了伯爵夫人的贴身女仆苏珊娜。正当他们忙于操办婚礼时,居心不良的伯爵企图重新拥有封建贵族的特权――初夜权。聪明伶俐的费加罗联合伯爵夫人,巧妙地挫败了伯爵的如意算盘,还让他当众出丑。费加罗作为一个地位低下的仆人,勇于抗争,蔑视贵权,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他的形象代表了新兴中的资产阶级。阿勒玛维华伯爵荒淫无耻、卑鄙虚伪,是没落的封建贵族的代表。费加罗的胜利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必然战胜没落的封建阶级的一个预言。

 

 

            德国的“狂飚突进”和“古典文学”

在欧洲的文学发展史上,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英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的步调总是相对的一致,某一文学思潮的出现,这几个国家能相互呼应,形成共生共存、互为影响的一个文学大气候。德国却不一样,她总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发展。其原因在于德国这个民族相对比较保守,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从制度上说,是封建主义的营垒在德国更其坚固,用诗人海涅的话说,那里有一个“冬天的童话”。

地域上德国是毗邻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法国所发生的一切不可能不波及德国。启蒙运动对于德国也属于这种情况:偶尔也掀起过它的微波细浪,只是没有形成大的态势。文学批评家和剧作家莱辛17291781)是少数可以归入启蒙作家之列的人。他写的《爱米丽亚·迦洛蒂》是一部宣扬启蒙思想的市民剧,该剧揭露批判了德国封建小邦的统治者荒淫无耻的生活。但表现比较策略:作者把戏剧冲突的背景设在意大利,用的是古罗马的题材,用莱辛自己的话说,“为了享用火,必须忍受烟”。莱辛的例子表明,启蒙运动在德国还没到瓜熟蒂落的时候。

不过,在18世纪的7080年代,德国出现了一场独具德国特色的文学运动,叫“狂飚突进”。这个名称源于作家克林格的剧作《狂飚与突进》。这场文学运动还有自己的理论家赫尔德。他在自己的著作中反对封建文化,鼓吹个性,崇拜天才,提倡民族性,这些观点成了狂飚突进文学运动的思想基础。

狂飚突进运动的文学干将是诗人席勒和歌德。但由于德国毕竟是一个相对保守的国家,狂飚突进运动最终未能像启蒙运动那样发展成影响整个德国社会的思想解放运动,到了80年代中期便偃旗息鼓,致使席勒和歌德的文学创作也有了“狂飚突进时期”和“古典时期”的分野。有必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的“古典”,与莫里哀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截然不同:它指的是与德国的古典哲学、古典音乐相对应的“德国文学的黄金时代”。

 

           席勒(17591805

席勒,德国剧作家,诗人,生于一市民家庭,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狂飚突进时期创作了《强盗》《阴谋与爱情》等作品。《强盗》上演后遭到迫害,逃出符腾堡公国。1794年后与歌德交往甚密,共创了德国文学的“古典时期”。代表剧作有《威廉·退尔》《华伦斯坦》等。主要诗歌作品有《希腊的神》《欢乐颂》等。

《强盗》

《强盗》的主人公卡尔·穆尔是穆尔伯爵的长子。此人我行我素,行为放荡,但为人正直、诚实。他的弟弟弗朗茨从中挑拨,使老穆尔和卡尔断绝了父子关系。卡尔不得已投身绿林,杀富济贫,幻想改造社会。弗朗茨后来把父亲关进古塔,又想霸占卡尔的未婚妻爱米丽娅。卡尔从古塔中救出父亲,老穆尔不久去世。卡尔率领强盗们活捉弗朗茨,迫使弗朗茨自杀。爱米丽娅要求卡尔开始新的生活,可是强盗们反对,卡尔不得已杀死爱米丽娅。但他最后也不愿与强盗在一起继续打家劫舍,遂向官府自首。

《强盗》的主题是讴歌正义,惩治邪恶。卡尔是个杀富济贫的好强盗;他的弟弟弗朗茨则是封建暴虐者的代表。席勒在剧本第二版的扉页上写着:“打倒暴虐者!”他还引用了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特斯说过的一句话:“药不能治者,以铁治之;铁不能治者,以火治之。”这充分说明《强盗》要表达的是反对专制暴君的主题。

《阴谋与爱情》

宰相瓦尔特的儿子菲迪南和穷提琴师的女儿露易丝相爱。瓦尔特为了政治上的利益,强迫儿子与某公爵的情妇结婚,但菲迪南不愿遵从父命。瓦尔特于是和秘书设置阴谋,逮捕了提琴师,然后由秘书出面胁迫露易丝写一封假情书给宫廷侍卫长,作为释放她的父亲的条件,并要她发誓保密。他们故意使这封信落入菲迪南之手。菲迪南前去质问露易丝,露易丝不肯说出真相。菲迪南悲愤交集,毒死了露易丝。露易丝临死前说出真相,菲迪南后悔莫及,自杀殉情。

这部戏剧歌颂不为门第亵渎的真挚的爱情,批判了封建贵族将婚姻作为谋取权势的工具的爱情观。女主人公露易丝曾疾呼:“等级的限制都该倒塌,阶级可恨的皮壳都该破裂,人都是人!”这是下层平民要求打破封建等级制度、争取人格平等的呼声。

 

        歌德(17491832

歌德是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齐名的伟大诗人。生于莱因河畔的法兰克福,父亲是法学博士,拥有皇家参议头衔,母亲是市议会会长的女儿。歌德自己也拥有法学博士学位。1776年出任魏玛公国的枢密顾问,直至1786年,一直是公国的重臣,一度还主持过公国的大政。但参与政务得受各方面的钳制,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曾使歌德十分苦恼。1786年,他不辞而别,化名出走意大利,两年后才返回魏玛。这以后,便辞去政务,只负责文化艺术方面的工作。

歌德的重要作品有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长篇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长诗《赫尔曼与窦绿苔》和诗剧《浮士德》。

《少年维特之烦恼》

这部书信体小说写少年维特的爱情痛苦。维特是一位有理想、有才华的青年,在一次乡村舞会上,认识了一名叫绿蒂的少女,心灵的平静被一种爱的激情所破坏。但绿蒂已名花有主,维特明知爱情无望,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绿蒂内心也爱维特,但不能越出道德的樊篱。为了精神上的解脱,维特向绿蒂借来一支手枪,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用这支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维特是狂飚突进运动的一个形象,在他身上体现了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精神。他要求摆脱任何传统的束缚,渴求自由,力图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德国的社会现实使他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就在这时候他认识了绿蒂。绿蒂那自然、质朴的美使他一见倾心,这是由他当时的精神状态决定的。他需要一个精神上的避难所。但这个避难所对他来说可望而不可及。就在这种绝望中,他选择了自杀。他的死是一次情感的失败,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抗议。

《少年维特之烦恼》的写作跟歌德自己的情感经历有关。17725月,歌德前往当时的帝国法院所在地魏茨拉实习。经友人引见,在一次舞会上认识了一个法官的女儿夏绿蒂·布夫,并对她一见钟情。但夏绿蒂是歌德好友凯斯特涅尔的未婚妻。对夏绿蒂无望而又难以遏制的爱情使歌德痛苦不堪,曾几度想自杀求得感情上的解脱。最后他终于克制了这个愚蠢的念头,于该年9月不辞而别,离开了魏茨拉。

《浮士德》

诗剧《浮士德》的故事从“天上序幕”开始,上帝和魔鬼靡非斯特争论人的善恶:魔鬼认为人是情欲的奴隶,只能困惑终生,永远受苦;上帝坚信人无论怎样陷入迷津,最终将找到真理,走上正途。双方于是以下界正处于彷徨、绝望中的浮士德打赌。魔鬼要把浮士德引入歧途;上帝坚信:“一个善人,在探索中不会迷途。”

序幕之后便是下界浮士德的生活画卷。浮士德是个年过半百的饱学之士,当时正面临精神危机:他觉得知识无用,书斋生活可厌。他要鼓舞起入世的胆量,去品尝世上的苦与乐。他用符咒召来地神,地神爱莫能助。魔鬼靡非斯特乘虚而入,与浮士德订立契约:魔鬼为浮士德服务,满足他提出的任何要求。浮士德一旦感到满足,说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这句话时,灵魂便归魔鬼所有。浮士德于是在魔鬼的陪伴下走出与世隔绝的书斋,去体验人世间的苦与乐。

浮士德喝了女巫的药汤,恢复了青春,心中充满了对情欲的渴求。他在大街上遇到市民阶级出身的少女甘泪卿,彼此相爱。但在魔鬼的控制下,甘泪卿误杀了自己的母亲,溺死了她与浮士德所生的孩子,被判死刑。为了诱使浮士德堕落,魔鬼带他到布罗肯山参加一年一度的魔鬼的狂欢节。但浮士德没有在淫荡的狂欢中迷失本性,坚持要魔鬼从监狱中救出甘泪卿。但甘泪卿拒绝逃走。爱情能使浮士德享受到一时的官能上的快乐,但随着激情的消逝,剩下的只有良心上的痛苦和悔恨。

浮士德僵卧在百花烂漫的草地,无数的精灵围绕他唱歌跳舞,给他沐以忘川之水,好让他忘却痛苦的往事。浮士德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靡非斯特把他带到皇帝的宫廷。国家当时因腐败正面临财政困难。浮士德为皇帝发行纸币,解除了国家的危机。应皇帝的请求,他让魔鬼作法,从古希腊如来美女海伦。浮士德惊叹海伦的绝世姿容,并嫉妒舞台上出现的美男子帕里斯。他将手中的魔钥匙朝台上掷去。随着一声轰响,浮士德晕倒在地。他凭自己的才能为国服务的理想也就此结束。

靡非斯特背着浮士德回到书斋。浮士德的弟子瓦格纳正在实验室里创造“人造人”。魔鬼帮他造出一个小人,取名何蒙古鲁士。浮士德苏醒后便探问海伦的下落。何蒙古鲁士于是领着魔鬼和浮士德逆时间而上,去远古寻找海伦。在象征智慧和正义的希隆的指引下,浮士德终于找到海伦,两人还生了个儿子欧福良。但欧福良好高骛远,在飞行中坠地而死。此后海伦便返回阴间,她的面纱化为白云,把浮士德裏入高空,带回现实。

浮士德随着一朵浮云降落在高山上。面对咆哮的大海,他的内心渴望干一番事业。当时国内正发生内战,在靡非斯特的帮助下,他平定了叛乱并从皇帝那里获得了一片海滨封地。浮士德成了统治者。他率领人民同大海博斗,向海水索取陆地。靡非斯特知道他的末日即将来临,派鬼怪为他在海滨挖掘坟墓。这时的浮士德已经双目失明,当他听到鬼怪为他掘墓的铁锹声,还以为他的人民正在海边造田。他于是陶醉在这壮丽的劳动场面中,得出人生最高的真谛:为人民开拓疆土,使他们在新的土地上安居,每天为生活的自由开拓,然后自由地享受生活。浮士德在这一刻情不自禁地喊出:“你真美呀,请停留一下。”依据契约,浮士德的灵魂应该为魔鬼所有。但此时天门开启,天使从靡非斯特手中把浮士德的灵魂救出,送到了天堂。

《浮士德》是歌德根据流传于民间关于浮士德的故事写出的一部悲剧。在这个人物身上,反映了新旧交替时期宗教与科学、理智与情感、神性与人性、因循与追求之间的各种冲突。许多作家写过这个题材,只有歌德以深邃的思想、丰富的人生智慧和饱满的感情使浮士德这个人物发生了质了变化,成为光彩照人的文学形象。他赋予这一形象哲学上的意义,使他成了“德国人民的化身”(海涅语)。

浮士德身上有一种活力,那就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进行锲而不舍的探求,在不断克服错误和过失中追求真理,最后走上正途。可以说,浮士德的生活道路所代表的不是个体的某一人,而是整个德意志民族,乃至全人类。

在对“最高存在”的意义的探索中,失明后的浮士德把魔鬼为他挖掘坟墓的场面当作他的人民与大海博斗的壮丽景象:现实与理想的脱节,这也正是浮士德悲剧的根源。

魔鬼靡非斯特是文学史上一个罕见的形象。他是浮士德的对立面,是浮士德发展道路上的阻力。在他身上体现了恶和否定的力量。然而,正是这种恶和否定,才从反面促进了浮士德的行动和发展。浮士德对于恶的每一次征服都是一次前进,一次上升,一次净化。

《浮士德》是对人类的一首颂歌,因为它肯定了人生的积极意义,赞扬了人类的进取和追求的精神。正如《浮士德》最初的译者郭沫若所说,《浮士德》是“一部灵魂的发展史,一部时代精神的发展史”。

 

        其他国家的启蒙文学

意大利有位哥尔多尼(17071793),他为意大利现实主义戏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的代表作《女店主》讽刺了没落贵族的虚荣,新贵族暴发户的信奉的“金钱万能”,以及骑士的男权主义思想。作者让漂亮的女店主最后选择小店伙计做自己的丈夫。这部戏剧告诉我们:勤劳、朴实这些美德,比门第、金钱更重要。

俄国的罗蒙诺索夫(17111765)和卡拉姆辛(17661826)的作品,已经具有不同程度的启蒙思想。冯维辛的喜剧《纨绔少年》写了一个游手好闲、极端自私自利、“不想读书,只想结婚”的花花公子,是俄国启蒙文学的重要作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上编(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外国文学史简答论述题(二)
【精心整理的】外国文学史课后习题答案__第一到第六单元[1] 21
《西方文学概观·18世纪文学》:教材也好看(五)
欧洲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十八世纪文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