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欧洲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18世纪是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时代。启蒙主义不像古典主义那样主要盛行于法国。它席卷整个欧洲大陆,成为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先导;启蒙一词的意义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启蒙主义产生、发展的基础:
首先在于社会历史的发展。18世纪欧洲各国发展不均衡。英国已经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资产阶级与新贵族掌握了政权;工商业比较发达,一些工业部门开始采用机器;向外大规模地殖民扩张。法国的工商业在欧洲最为发达,但经济主体仍然是封建小农经济,国内的社会矛盾异常尖锐,1789年爆发了资产阶级大革命,一场资产阶级对封建制度的最彻底革命。德国发展比较缓慢,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意大利受到外国入侵,资产阶级受到更大的抑制。俄国比西欧更为落后,农奴制的社会矛盾带来巨大灾难。
其次,18世纪科学研究突飞猛进。牛顿等科学家的研究推动唯物主义、经验主义、自由思想在欧洲得到较大发展。洛克的经验主义是霍布士哲学的继续;他在政治上主张君主立宪,人民的权力通过议会得到行使;认为个人的财产符合天性,国家应当保护个人财产。法国思想家贝勒、封特奈勒继续发展笛卡尔的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主张自由检验的科学精神,以理性作为反对封建制度与宗教权威的武器,给启蒙主义开拓了思想。
其三,启蒙主义思想运动是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直接基础。启蒙主义思想运动是资产阶级的思想运动,反封建、反宗教是最基本的思想,其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政权,推翻整个封建思想意识体系。封建思想的根基在于宗教思想,教会认为神权与王权至高无上。启蒙运动的武器是理性,以理性是检验真理的思想提出:世界是物质的,国家权力是人民的,反对君王的专权,也反对教会的思想束缚,宣扬自然神论和无神论;主张天赋人权论,认为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理性的王国人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权力,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
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特点:
一、政治倾向性与民主性是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最重要特点之一。其实启蒙主义思想运动一方面是启蒙主义文学思潮的基础,另一方面又是与文学思潮直接联系在一起展开的。启蒙作家大多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或社会活动家。作家们把文学当作启蒙思想的传播工具,以理性作为创作的基础,进行反封建、反宗教的文学创作,因此启蒙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政论性。他们在作品中直接宣扬自己的观点,干预生活,抨击社会中种种不平等现象,揭露封建制度与教会的罪恶,甚至指名道姓地批判代表人物。有些作品还描绘理性王国的理想世界,表达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作家的作品以鲜明的战斗性、革命性,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启蒙主义文学反对古典主义文学创作,选用新的题材,塑造了新的人物形象。启蒙主义作家的作品很多是以现实为题材,不再从古希腊罗马文学、传说、历史中寻找创作题材,对原有故事重新创作。作品塑造的人物也不是社会上层的王公贵族,而是以普通的小人物作为主人公,歌颂他们的生活追求。他们虽然历经磨难,但最后大多能够得到较圆满的结果。这样人物往往体现作家的启蒙思想,有的甚至成为作家启蒙思想的代言人,具有明显的倾向性,但缺少丰满的个性。法国的哲理小说、席勒的戏剧创作都有这种特性。王公贵族、教会人士等则成为被嘲笑揭露的反面形象。
三、启蒙文学的政论性使得作家们在创作中运用新的体裁形式。讽刺小说、哲理小说、抒情小说、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都是新的文学形式。散文也是他们创作的主要样式。古典主义时代喜剧与悲剧界垒分明,不可融合。到了启蒙主义,打破了这种界线,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创作出了正剧,并且从此正剧成为欧洲文学的主要体裁之一。
18世纪的欧洲文学主要有两种文学,启蒙主义和古典主义。古典主义虽然仍是文坛主潮,但是已经失去往日的创作生命力,没有创作出特别有价值的作品。相反,启蒙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有些启蒙主义作家仍然运用古典主义的创作方法创作,表现新思想。
(1)英国文学
英国文学在诗歌方面,有古典主义、感伤主义。古典主义最重要的诗人是亚历山大.蒲伯(1688~1744年),他的诗纤细优雅,保持了古典主义审美风格。感伤主义诗人有汤姆逊、杨格、格雷等,他们的作品或写个人感受,或写大自然,也有的描述了农民的苦难。罗伯特.彭斯(1759~1796年)是苏格兰最重要的诗人。他的诗作反对专制和民族压迫,讴歌自由平等,赞颂革命。《自由树》、《苏格兰人》等诗作是要求自由的呐喊。威廉.布莱克(1757~1827年)是具有民主思想的诗人。他的《天真之歌》写了生活的欢乐、慈爱和平等。另一部诗集《经验之歌》则描绘生活中的不平现象。
戏剧方面有古典主义戏剧和市民喜剧。理查.布林斯莱.谢立丹(1751~1816年),喜剧作家。他的代表作《造谣学校》描绘了18世纪上流社会造谣中伤、放荡伪善的现象。
小说创作方面,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作家。这时的小说多是现实主义作品,取材现实社会生活,以普通人为主人公,反映资本主义初期的矛盾,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批判。艺术上继承流浪汉小说传统,但结构更为严谨,注意人物心理、性格、环境的描写,采用日常生活语言。丹尼尔.笛福(1660.~1731年)是英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出身于清教徒的小商人家庭,他本人也是商人,发表过各个方面的政论文,也写了不少长篇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为其代表作。这部小说写了主人公鲁宾逊为求发财,冒险出海。
几经浪迹,最后落到一个荒岛。在岛上他自己劳动,征服土人,成为荒岛的主人。小说反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个人进取精神,同时也赞美了资本主义向外扩张的殖民政策。他的另一部小说《摩尔.弗兰德斯》写了贵夫人的养女弗兰德斯,生活无着,受人欺骗,逐渐堕落成为窃贼,被流放到美洲,喜结幸福婚姻。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腐蚀。约拿旦.斯威夫特(1677~1745年),具有激进的民主思想的作家,出生于爱尔兰。他写过很多政论文和讽刺诗,攻击英国的殖民统治,指出爱尔兰人也有与英国人一样的权力。他的讽刺小说《格列弗游记》,对英国资本主义的君主政体、殖民政策以及社会种种现象,进行讽刺批判,甚至是指名道姓的挖苦。小说运用了流浪汉小说的结构方式,以格列弗的流浪为线索,情节生动滑稽,讽刺手法丰富多变,语言准确朴实。
撒缪尔.理查生(1689~1761年),出生于一个木匠家庭。他靠自学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第一部小说《帕米拉》(1740~1741年)采用书信体,写了乡绅家的女仆帕米拉以自己的行动,使主人放弃对她非礼的企图,娶她为妻。代表作《克莱丽莎.哈娄》也是书信体小说,克莱丽莎为了逃婚出奔在外,结果被贵族青年欺骗,因受肉体与精神上的折磨,最终死去。理查生的小说在欧洲小说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美国学者伊恩.P .瓦特说:" 以一条行动线为其小说的基础,从而避免了插曲式情节。" 由此摆脱了流浪汉小说式的结构。托比亚斯.斯摩莱特(1721~1771年),他的创作成就主要是小说。《蓝登传》是具有一定自传成份的小说。小说也采用流浪汉小说结构形式,以蓝登为求生存、努力挣扎经历为线索,批判了英国政府、海军的弊端,也反映了对爱尔兰的歧视。菲尔丁是欧洲18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其特点是以人道主义思想描写这一时期。
感伤主义文学是18世纪后期的欧洲文学流派,产生于英国。其特点是以感情描写为主,通过人物的情感和不幸,引起怜悯同情,达到共鸣的艺术效果。在感情表现中透露出人道主义的思想,同情人民的贫困,不满社会的不平现象。书信体小说、游记、哀歌是感伤主义文学常用的体裁。劳伦斯.斯泰恩(1713~1768年)是感伤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感伤旅行》(1768年)细腻地描写了经过法国前往意大利时的感受。作品要求解放情感和感情至上,但缺少社会内容。感伤主义得名于这部作品。奥立佛.哥尔斯密(1730~1774年)是感伤主义文学的另一位代表性作家。他的《威克菲牧师传》写了牧师一家的苦难经历,揭露了地主的残忍,讽刺了中下层人们的虚荣。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思想,给牧师一家安排了美好结局。
(2)法国文学
18世纪的法国社会矛盾更加激烈。在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启蒙思想家和作家们以先进思想教育广大人民,为革命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古典主义在戏剧领域之中仍然是主流,但已经呈现衰落现象。作家有克雷毕庸、列牙尔等。到18世纪后期出现了优秀的戏剧作品,尤其是博马舍的两部喜剧。博马舍(1732~1799年),原名彼埃尔.奥古斯旦.加隆创作了两部世界声誉的喜剧。一部是《塞维勒的理发师》(《防不胜防》),写了老医生霸尔洛多强行要与养女罗丝娜结婚,罗丝娜则爱上年轻的阿勒玛维华伯爵。经费加罗的帮助,两个相爱的年轻人终于结婚。作品肯定了自由的爱情,否定了封建意识。《费加罗的婚礼》写费加罗准备与使女苏珊娜结婚,可是伯爵想收回已经放弃的" 初夜权".费加罗与伯爵斗智,终于使伯爵放弃了初夜权。作品反映了小人物对封建贵族的反抗,标志着第三等级的胜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阿兰.列内.勒萨日(1668~1747年)是18世纪初期法国重要的小说家。《吉尔.布拉斯》叙述了西班牙青年吉尔.布拉斯从平民爬到首相秘书职位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瓦解、资产阶级日益强盛时期法国社会的现实,描述了金钱统治一切的人际关系。对后来的现实主义小说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18世纪20年代启蒙主义文学开始登上文坛,其中以百科全书派影响最大。该派以启蒙思想家与作家们合作编写《百科全书》而得名。书中介绍了资产阶级在科学、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贯穿着反封建、反宗教思想意识,具有唯物主义、无神论的进步思想。经过主编狄德罗努力,最终完成全书编写任务。
查理.路易.德.斯贡达.孟德斯鸠(1689~1755年),法国第一个启蒙主义作家,出生于贵族家庭。他曾专攻法律,并在法院工作多年。写出了《论法的精神》,主张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这一精神后来体现在法国的《人权宣言》中。《波斯人信札》是一部书信体的讽刺作品,由两位波斯贵族青年与他们本国的人往来通信构成。作品内容非常丰富,评述了法国的政治、宗教、社会现象,宣传了启蒙主义思想。其中有很多信是写波斯的贵族生活,作者以此影射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说明专制制度的本质无非是服从君王的统治而已。有数封信把批判矛头直接指向死去不久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讽刺他独断专行、喜欢献媚和奢侈伪善。宗教也是被讽刺的对象,孟德斯鸠对教皇的权力表示怀疑,控诉宗教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残害,强迫人们相信虚假的谎言。作品还嘲笑资产阶级羡慕贵族的封号,自造家谱等。作品没有完整的具体情节,只是有一些零散的故事。它开辟了欧洲哲理小说的先河。
伏尔泰(1694~1778年),原名弗朗索亚.玛丽.阿卢埃,生于资产阶级家庭。他青年时代广泛涉猎进步作品,不畏权贵,因此曾经被逐出巴黎,被捕入狱。他为《百科全书》写稿,宣扬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他著述活动极为广泛,有哲学著作、历史著作,有史诗、抒情诗、讽刺诗、哲理诗、哲理小说、悲剧、喜剧等。他的第一部作品是以古典主义方法创作的悲剧《俄狄浦斯》。他遵从古典主义,其悲剧作品情节复杂,但不越离三一律。他是以古典主义形式表现启蒙主义的思想,具有反对封建专制政体、反对宗教的光辉。悲剧《布鲁图斯》中布鲁图斯把儿子处以极刑,因为他把祖国出卖给罗马暴君,表现忠于共和国的意志。《札伊尔》写了伊斯兰教苏丹奥洛斯曼和基督教徒札伊尔之间的爱情悲剧。悲剧《穆罕默德》是以伊斯兰教抨击天主教的作品。《中国孤儿》是根据元曲《赵氏孤儿》写成的作品。哲理小说《查第格又名命运》表现的哲理是善恶相克相生,不断往复,而恶运是对人的一种磨炼,只要坚持是自己的路,终会迎来胜利。另一部哲理小说《老实人又名乐观主义》(1759年)的主人公是男爵的养子,家庭教师告诉他,这个世界一切都是十全十美,他信以为真。然而他爱上男爵的女儿,结果被男爵逐出家门。他到世界各地流浪,处处受尽折磨。由此批判了盲目的乐观主义。老实人后来还到过黄金国,这里是理想世界,石头都是黄金,金钱在人际往来中没有意义。没有监狱、法院,也没有教士的迫害。人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然而小说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工作可以使我们免除三大害处:烦闷、纵欲、饥寒。" 伏尔泰的小说情节完全虚构,荒诞离奇。小说反映的思想极为严肃,具有启蒙主义文学的战斗性。他是当时最有影响的作家,并且是启蒙运动的领袖。不过他的思想比较温和,没有狄德罗、卢梭激进。
德尼.狄德罗(1713~1784年),是启蒙主义思想家、作家。他从年青时起就决心当作家,从事著述活动。他不仅写过哲学著作,也写过美学著作。
还创作过戏剧和小说。小说是他去世之后发表的。他的美学思想在18世纪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美学著作有《关于〈私生子〉的谈话》、《论戏剧体诗》。狄德罗最关注的是戏剧。他反对古典主义的悲剧与喜剧的划分,提出应当以一种市民剧代替宫廷剧,以资产阶级的人物代替宫廷的君王贵族,提倡一种严肃剧,即介于悲剧与喜剧之间的戏剧。其次他认为美与真一致,体现出现实主义的精神。他说:" 艺术中的美和哲学中的真都根据同一个基础。真是什么.真就是我们的判断与事物的一致。摹仿性艺术的美是什么.这种美就是所描绘的形象与事物一致。" 其三他认为艺术要回到自然中去。摹仿自然,但要超过自然。但这个自然不是古典主义抽象化人性的自然,而是指原始的生活状态。狄德罗还创作实践他的创作理论的正剧《私生子》、《家长》,但不够成功。他在文学创作上取得成功的是他死后发表的三部哲理小说。《修女》通过孤女苏珊娜.西蒙南在修道院的悲惨经历,揭露教会对人的摧残。《宿命论者雅克》写了封建贵族的糜烂生活。主人公雅克是一个仆人,心地善良,足智多谋;而他的主人是只知游乐的寄生虫。这两部小说都发表于1796年。《拉摩的侄儿》是一部对话体小说,歌德曾译为德文,法文本出版于1823年。拉摩的侄儿是一个颇具才华的音乐家,但生活穷困,流浪街头。由于社会的腐蚀,最终成为投其所好、寡廉鲜耻的食客。每天对他来说最美好的莫过于能够吃饱饭。但他具有文学艺术的修养,对社会的政治、道德、教育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见解。他的见解虽然有时正确,有时错误,但他的议论却针砭了丑恶,具有揭露的作用。
(3)德国文学
德国仍然处于分裂的状态;这时德国人民的最重要的任务是推翻封建专制与宗教特权,统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很落后,因此德国的启蒙运动只能在文学艺术、哲学思想范围内进行。
诗歌创作方面,罗珂珂风格的创作迎合宫廷,曾经十分流行,但没有创作出较有价值的作品。弗里德里希.高特里卜.克罗卜史托克(1724~1803年)是具有进步思想的诗人。他模仿弥尔顿的《失乐园》创作了长诗《救世主》。然而他最具艺术魅力的文学创作是抒情诗,歌颂自然、爱情和祖国,具有反封建的爱国精神。
40年代以前在戏剧方面,启蒙文学力行语言的规范化,同时以法国古典主义为标准改革德国戏剧。代表人物是约翰.克里斯托弗.高特舍特(1700~1766年)。他领导了德国戏剧改革运动,还留下了一些文艺理论著作。他的《为德国人写的批判诗学试论》主要是根据布瓦洛的《诗的艺术》写作的;主要理论也是布瓦洛的观点。
真正在戏剧的理论与创作方面,发展民族文学的奠基人是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1729~1781年)他生于贫穷的牧师家庭,曾在莱比锡大学学习。他写过寓言、哲学、神学著作,然而他主要的贡献是美学理论与戏剧创作。《拉奥孔,论画和诗的界线》是一部美学著作,分析了画和诗的界线:一是两者媒介不同,画用线条、颜色,诗用语言;画宜写物体,诗宜写动作;画用眼睛,诗用耳朵。《汉堡剧评》是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莱辛提出应当有一种市民戏剧;所谓市民戏剧是正剧,要" 在喜剧里也哭一哭" ,在悲剧里" 找出一些中产阶级的主角" .他还认为悲剧应当唤起人对同类的同情,怜悯和恐惧是对共同命运的感情。由此莱辛强调戏剧的道德内容和影响。他重视戏剧的理性与真实性问题。《萨拉.萨姆逊小姐》被认为是德国市民悲剧的开始。《明娜.封.巴尔赫姆》是一部喜剧,塑造了理想人物台尔海姆,体现启蒙思想。《爱米丽亚.迦绿蒂》是一部市民悲剧,奥多雅多的女儿爱米丽亚即将结婚的时候,被亲王赫托勒看上。赫托勒想强占爱米丽亚,奥多雅多为了保持女儿的贞洁,亲手杀死了女儿。悲剧写的是意大利的故事,但反映的是德国封建专制社会,具有强烈的反封建、反暴政的思想。这部悲剧是莱辛悲剧理论的实践,悲剧主人公是因为某些过失而死亡。爱米丽亚身上的弱点不是害怕暴力,而是诱惑。悲剧不仅在题材上打破欧洲悲剧的传统,而且在语言上也破除了悲剧必须以诗体写的规范,用单纯自然的语言描写了人物形象。《智者纳旦》以主张宗教之间的容忍为主题,表明作者反对宗教偏见的思想。作品写了信仰犹太教的莱霞与基督教的骑士之间的爱情,他们最后发现是兄妹。在反对宗教仇视恶习中,还宣扬了启蒙主义平等、博爱的思想。莱辛是德国启蒙主义文学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同时他还是德国近代文学的奠基人。
狂飚突进运动是70年代产生的启蒙思潮。狂飚突进运动反封建、反宗教,歌颂自由与个性解放,但有狂热的个人主义倾向;崇尚感情,激情昂扬,想象奇特;赞美理想化的自然秩序,描写他们心中的劳动人民;强调民族文学的发展,多从本民族历史中选取题材。作者主要是青年人。狂飚突进运动得名于克令格尔的同名剧本。歌德、席勒、瓦格纳等人参加了这场运动。约翰.高特夫利特.赫尔德尔(1744~1803年)是狂飚突进运动纲领的制定者,对德国的文艺理论与民间文学的研究方面具有较大的贡献。
18世纪80年代以后,德国文学进入魏玛古典主义时期,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古典主义,从思想精神来看是启蒙主义的继续发展,以人道主义为创作基础。歌德与席勒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作家。
(4)意大利文学
18世纪的意大利处于奥地利的统治之下,国家仍然非常落后。18世纪中期,统治者经过一些改革,资产阶级有所发展,启蒙主义思想进入意大利。
在诗歌创作上,开始出现具有启蒙思想的诗人,但他们的创作还很温和,没有积极的批判思想。
在戏剧方面阿尔菲爱里对悲剧进行了改革。然而最有成就的是哥尔多尼的喜剧。卡尔洛.哥尔多尼(1707~1793年),出生于一个医生家庭,曾以律师为业,后来放弃了成为剧团的编剧。他一生创作267 个剧本。他改革了意大利的即兴喜剧,他称自己的喜剧是性格喜剧。他的作品讽刺了贵族。《女店主》写女主人公在耍弄了伯爵和侯爵之后,与一个人结婚。讽刺了两个贵族。他的另一些作品以讽刺资产阶级为主,《老顽固们》写了新老两代人的矛盾冲突。《乔嘉人的争吵》则是一部写劳动人民生活的作品,写了渔民之间的争吵,后归于和好。哥尔多尼的戏剧创作奠定了意大利现代戏剧的基础,开辟了现实主义的道路,因此被誉为意大利的莫里哀。
(5)俄国文学
18世纪俄国经过彼得一世的改革,统一了全国,加强了农奴制,贵族和商人的地位得到巩固。在文化方面提倡科学,出版报纸,翻译西欧的著作。
古典主义文学是30至50年代形成的。古典主义文学首先是反映贵族的先进思想意识,具有爱国情感,注意科学文化的启迪作用;遵从古典主义的原则,同时着重发展民族文学,作品内容大多以反映民族历史或生活为主。
米哈伊尔.瓦西里耶维奇.罗蒙诺索夫(1711~1765年),古典主义诗人,曾创办莫斯科大学。他的诗歌以表现爱国主义思想为主。
戏剧方面产生了喜剧作家。杰尼斯.伊凡诺维奇.冯维辛(1745~1792年),是一位讽刺作家。他的《纨绔少年》写了女地主普罗斯塔科娃虐待索菲亚,索菲亚后来得到遗产,经人帮助与军官米朗结婚。作品遵守了三一律原则。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拉季谢夫(1745~1802年)是一位具有启蒙思想的作家。他写过哲学、政论以及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作品是《从彼得堡至莫斯科旅行记》。作品展现了俄国农民的悲惨生活,相信农民革命终会爆发,表露出对农民的同情,对贵族地主的憎恶。作品没有贯一的情节,以农民革命的思想贯穿了旅途的见闻。
2.菲尔丁
亨利.菲尔丁(1707~1754年)是18世纪启蒙主义时期最杰出的小说家。他出生于一个破落贵族的家庭,父亲是一位陆军军官。早年曾经过着富裕生活,13岁时进入贵族的伊顿学校,学习了古典文学,这对他后来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1728年入荷兰的莱顿大学,但因经济困难,不久便返回伦敦。去莱顿大学之前,他已经开始了戏剧创作。1734年,他与美丽的夏洛特.克拉道克(即《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中的苏菲亚)热恋,私奔到了伦敦。婚后生活清苦。他妻子继承了很少的遗产,他用其中的一部分,租下一座剧院,经营获得成功,上演了他的剧本。他的剧本《咖啡店的政客》、《堂吉诃德在英国》等是反映贿选的作品,还有一些作品则抨击了主教、法官等。由于他的作品揭露上层社会,讽刺了当时的首相沃尔波尔,政府的报纸对他发出警告。但菲尔丁仍然不屈服,写了一本小册子反击。后来政府制定了《戏剧检查法》,菲尔丁剧院被关闭。而其他的剧院都不敢上演他的剧本,因此菲尔丁失业。为了生存,他又改学法律,经过三年学习,获得律师职业。这时他编辑出版了杂志《战士》,写了不少政论文。菲尔丁创作小说,最初是为了讽刺理查生的感伤主义小说《帕米拉》,但是逐渐超出了原来计划,这便是小说《约瑟.安德鲁传》。由此他开始走上了小说创作的道路。
他在从事律师职业时,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社会。晚年身患多种疾病,死于葡萄牙里斯本。
菲尔丁的文学成就极其丰富,有戏剧、小说、散文等。戏剧作品曾有20几种上演过,其中大多是喜剧、闹剧之类。主要作品有《咖啡店的政客》、《悲剧中的悲剧》、《1736年大事记》等。最后一部作品由于直接讽刺首相,引出《戏剧检查法》,结束了菲尔丁的戏剧生涯。
菲尔丁最重要的成就就是小说的理论与实践。《约瑟.安德鲁传》(1742年)是一部在小说实践上具有突出贡献的作品。主人公约瑟.安德鲁是帕米拉的兄弟,他拒绝女主人的勾引,因而被迫离开伦敦到乡村找自己的情人芳妮。途中遇到强盗,被剥光衣服押到一个旅店。在旅店里,他遇到了亚当斯牧师。此后两人结伴而行。路上遇到很多滑稽的事情,也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描绘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最后约瑟突然显露身份。原来他不是帕米拉的兄弟,而是一个很有地位人的儿子,于是他与芳妮结婚。这部小说废除了书信体小说形式,采用以作者口吻直接叙述的方法,这是当时小说技巧上的一大进步。作品的标题模仿《堂.吉诃德》,也塑造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理想主义人物亚当斯,被称为英国的堂.吉诃德,《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1743年)是政治寓言体小说,题材取自现实中的真实事件,主人公是1725年被绞死的魏尔德。他是个无恶不作的恶棍,是一个流氓团伙的首领。
利用手下偷盗钱财,还无耻地开办一间办事处,为人寻找由他手下人偷的东西。他还向政府告发黑帮里与他有仇的人,迫使其他流氓听从他的指挥。因而他获得了" 伟人" 的称号。把他称为" 伟人" ,实际上是讽刺首相沃尔波尔,他们都贪婪成性,凶恶残忍,压迫和剥削小人物,在这些方面首相与匪盗首领没有区别。《阿米莉亚》(1751年)是菲尔丁的最后一部小说。阿米莉亚与他丈夫穷军官布斯上尉,由于生活的困顿,备受有权势人物的欺压,最后由于得到一牧场财产,并且布斯改正轻率的缺点,迎来幸福的生活。作品反映了英国现实生活,情节紧凑,较接近于19世纪的小说。
《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年)是菲尔丁的代表作。作品写在奥尔华绥先生的床上发现了一个弃婴,他便是汤姆.琼斯。奥尔华绥以为汤姆是女仆所生的私生子,便和妹妹的儿子布利非一起抚养。汤姆长大之后,心地善良,风流倜傥,得到苏菲亚的爱情。布利非到处中伤汤姆,汤姆被奥尔华绥赶出家门。苏菲亚为了逃避与布利非结婚,就从家里逃了出来去找汤姆,当听到汤姆又与别的女人暖昧不清,就自己前往伦敦的表姐贝拉斯顿夫人家。汤姆也到达伦敦,被贝拉斯顿夫人所诱惑,与之发生性关系。不过汤姆的心里仍然不能忘情于苏菲亚,她就前来投奔,但中了贝拉斯顿夫人的陷害,落入一个淫魔之手,幸而魏斯顿赶到被救出。汤姆在自卫中杀伤了人,被捕入狱。在最紧要关头,发现汤姆也是奥尔华绥妹妹的孩子,布利非的诡计被识破。汤姆与苏菲亚结婚告终。
菲尔丁称自己的小说是一种新的体裁形式,即" 散文体滑稽史诗" ,其特点是描绘了丰富壮阔的社会画面。全书的人物有40多个,几乎包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有贵族、地主、商人、穷人,也有军官、教师、冒险家、盗贼、守林人等,成为小说主要人物活动的舞台与背景。对不平等的社会制度与观念,进行了批判,对反动的宗教、法治的黑暗进行揭露,作家也不以社会的传统道德准则来写人物。汤姆与苏菲亚的爱情,具有强烈的叛逆性。
汤姆是一个为社会不齿的私生子,连身份都搞不清。这样的私生子在当时下层社会之中也是最为卑贱的,法律明文规定私生子不能继承家产,也不能用父亲的姓氏,无权立遗嘱。在宗教方面私生子不能担任圣职。这些规定即使父母补办婚礼也不能改变。可是菲尔丁把这样一个私生子作为主人公,而且描写他身上非常优秀的品德。菲尔丁还让一个美丽温柔的乡绅女儿爱上汤姆;苏菲亚不仅爱汤姆,而且敢于反抗父亲包办的婚姻。在她眼里,金钱与地位,不能成为爱情的基础。这样他们的爱情具有强烈的反抗性。
菲尔丁成功地塑造了一大群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菲尔丁运用了美丑彼此对比显示的原则,他以为:" 任何事物的美与卓绝之处,除了它的反面还有什么能把它显示出来.就如白昼与夏日之美,正由于黑夜及冬天之可怖而相得益彰。"汤姆开朗善良,富于同情心;布利非阴险毒辣,自私自利,以这种对比方式突出的是人物性格。为使人物的个性真实,他的人物都是有缺点的,除了苏菲亚之外。汤姆虽然爱着苏菲亚,但他还不断地拈花惹草;他还不管他人是否友善,一味施以善意,甚至由于布利非的阴谋,被赶出家门时,还对布利非表示友情。奥尔华绥虽然也是一个仁慈宽厚的人,但也没有识别善恶能力,上了布利非的当。
在塑造人物和安排情节时,菲尔丁说:" 写动作不但不可超出人力的范围所及,须是合情合理,而且还得是这个特定角色或人物很可能做得出的,因为一个动作出自这个人也许只不过引起一些惊奇而已,出自另外一个人则变成不可信——甚至不可能。" 菲尔丁把这一点称" 性格的协调".魏斯顿原来反对苏菲亚与汤姆恋爱,一定要把苏菲亚嫁给布利非不可。但后来也是他又迫不急待地要给汤姆与苏菲亚两人办婚事,这里不但没有出现性格的分裂,反而表现了他一惯的性格,原因是汤姆的真正身份已经被提示,他也是奥尔华绥的儿子,也可以继承财产。转变即有性格的根据,又有喜剧的滑稽性。
小说的艺术结构颇为严谨,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小说虽然也采用流浪汉小说的结构形式,但不像流浪汉小说那样松散,具有19世纪小说的结构形式特点。小说分为四条线索进行:一是汤姆的身世;二是汤姆与苏菲亚相爱,经过种种波折,最终美满地结合;三是写汤姆与布利非之间对比展开的生活;四是汤姆的绯闻史。表面看起来分成四线索不够严谨,其实每一条都彼此相关,汤姆的身世不清,是其他线索的基础。由于汤姆的身世不明,才使他与苏菲亚的爱情受到各种阻碍,也使布利非奸险地迫害他;又因为汤姆的不检点行为,也构成汤姆的爱情磨难,同时也成为布利非的把柄。全书把汤姆的身世作为基本的" 结" ,始终笼罩的阴沉气氛,构成情节发展的悬念,情节的结局转变又以" 结" 的" 解" 为基础,他身世的真相大白,也把另外的几条线索都归结到这一条线索上来。小说的结构布局精巧严密,情节发展过程互为因果,环环相生,为很多作家、学者称道赞美。这在18世纪的小说创作来说,是非常罕见的。菲尔丁之所以在小说结构方面取得成功,是因为他把古典主义戏剧结构的严密性运用到了小说创作上,也与他喜剧创作的基础不无关系。
在结构上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卷的序章并不是直接叙述小说情节发展,而是写了有关小说创作的理论等问题。这种写法在当时受到很多人指责,但是对小说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叙述者与阅读者的关系,是以非常亲切自然的方式构成,直接引出叙述者。第一卷序章中把作家即叙述者自喻为" 饭铺的老板" ,从而叙述者与阅读者之间关系建立在彼此要求、兴趣互相迎合的关系。有人把这种方法称为" 极为个别的、不可重复的成功" ,但是这种方式在现代派的小说创作之中得到成功运用。
3.卢梭
让——雅克.卢梭(1712~1778年)是法国启蒙主义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于瑞士,但祖先是法国人。他父亲是小钟表匠,因为母亲早逝,父亲对他管束不严。很小的时候起,父亲便和他一起读小说,常常通宵达旦。那些古代历史人物对他的自由思想的形成产生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不甘受奴役的个性。12岁时,卢梭便离开日内瓦,到法国萨伏亚一带开始了流浪生活。在流浪之中,他在店铺里当过学徒。因为生活无着,曾被关进都兰的宗教收容所。由于天主教的哄骗、逼迫,他改信天主教,但对天主教一直没有好感。他还当过贵族的随从,但又放弃了。他也进过宗教学校,但不能忍受没有自由的生活,因此离开了学校。流浪的生活,使他接触到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也认清了统治者无情残忍的面目。他在流浪生活中,认识了华伦夫人。从1732年起,他在尚贝里的华伦夫人家里生活了几年。在华伦夫人的家里,他学习了音乐、数学、天文学、历史、地理等,还较为系统地学习了唯物主义哲学。1741年,他携带着自己发明的音乐简谱法来到巴黎,把简谱法呈给了法兰西学院,但是学院保守的学究们否定了卢梭的发明。他曾就任驻意大利使馆的秘书,不久又因与上司冲突回到巴黎。这时他认识了狄德罗等启蒙思想家,为《百科全书》编写音乐稿件。与狄德罗建立了深厚的友谊。1749年,卢梭参加了题为" 科学艺术的复兴对改良风俗是否有益" 的征文,他的论文《论科学与艺术》中选,由此一举成名。1755年,又举办"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的征文,卢梭再次参加,但没有中选。参加征文的论文《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成为千古名作。两篇论文在当时轰动一时。1756年,他隐居于爱弥达日和蒙莫朗西,这时与狄德罗、伏尔泰等人发生冲突,关系破裂。不过他写了创作活动中的主要作品。1762年出版《爱米尔》后,作品被下令焚烧,同时还被通辑逮捕,于是卢梭逃往国外,直到1770年才返回巴黎。晚年生活孤独贫困。
理论著作是卢梭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著作强烈抨击了整个封建的意识,在理论上提出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方案,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理论准备。《论科学与艺术》否定了科学与艺术,认为古代神话与雅典文学都是道德堕落的产物,私有制产生之后的文明不会给人带来幸福,所谓文化只是为贵族服务,掩盖了社会罪恶,束缚思想。《给达朗贝论戏剧的信》重申了《论科学与艺术》的观念,认为戏剧迎合观众兴趣,刺激感情,对社会只有弊端,没有利益可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宣扬人生来都是平等的,私有观念与制度的产生,才把人分成了等级,不平等的社会由此形成,也产生了战争、压迫、奴役、贫困。而专制暴政是不平等的一种形式,推翻和杀死暴君是人民的合法行动。他抨击私有制,但并不要求消灭私有制,而是主张建立限制财产过于集中的法律。这篇文章里还提出了著名的" 回到自然" 的口号。《民约论》提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理想,认为国家是政府和人民自由地订立的社会契约产物,因而必须接受社会契约的制约,否则人民可以否定政府;如果公民没有服从契约,那么国家有权使其服从。由于社会契约人人平等,虽然每个人丧失了" 天然的自由" ,但是拥有了" 约定的自由".卢梭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政权归民的思想写进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人权宣言》和美国的《独立宣言》之中。
《新爱洛绮丝》(1761年)是卢梭的书信体小说,其全名为《尤丽,或新爱洛绮丝——阿尔卑斯山麓下一个小城市中两个居民所写的情书》。小说标题借用12世纪爱洛绮丝的爱情故事,实际上写的是18世纪法国青年尤丽与圣.普乐的爱情悲剧。贵族小姐尤丽与平民出身的家庭教师圣.普乐彼此相爱。但是尤丽的父亲是一个具有顽固封建等级观念的贵族,他坚决反对他们的爱情,不肯把尤丽嫁给并非贵族的圣.普乐,而把女儿嫁给了贵族德.伏勒玛。圣.普乐带着痛苦离开了尤丽家。尤丽结婚后,向丈夫坦白了自己的恋爱史,丈夫表示完全信任他们。因而圣.普乐回到他们家里。圣.普乐与尤丽每日相见,极力压制感情,心中更加痛苦,最后尤丽死去。
卢梭首先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给予深切的同情,肯定了他们的爱情。卢梭没有把他们的爱情仅仅作为爱情来写,而是把他们的爱情置于深刻的思想基础上。卢梭提出" 返回自然" 的口号。卢梭正是把他们的爱情作为返回自然的感情来写的,认为只有符合自然感情的爱情才是道德的。尤丽和圣.普乐的爱情真诚自然,没有金钱势力的作用,也没有淫乱邪恶。他们的相爱是青年男女正常自然的发展,合乎情理。圣.普乐是一个才貌兼备的青年,具有很多优秀的品质,比他周围的青年出色得多,他完全值得被尤丽挚爱。尤丽则美丽温柔,心地善良,连鱼鸟都不忍为人宰杀。但是,他们自然感情的敌人是封建等级制度与观念,两个不同等级的人结为夫妻,在当时社会现实来说是不可能的。其次卢梭反对封建等级观念时,仍然表现了天赋人权的思想,认为年轻人相爱是天赋人权的一部分,他人没有权力扼杀。圣.普乐向尤丽证明自由恋爱是人的基本权力,他们的恋爱是一种美德。他重视感情,歌颂个性解放。但是,不仅他们的自然感情遭到封建等级制度与观念的扼杀,连尤丽的生命也被夺去。在尤丽身上特别突出地表现了爱情与封建门第观念、名誉、礼教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给她造成终身无法摆脱的痛苦。痛苦并没有因为尤丽的结婚而结束,圣.普乐再次来到尤丽的家里,使尤丽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又为封建贤妻良母的意识所束缚,不能超越封建礼教,内心之中极度痛苦,最终悒郁而死。他们的悲剧就是对封建等级观念的控诉。圣.普乐与尤丽虽然具有反抗封建的观念,但非常有限,他们并不敢私奔出走,终究成了牺牲品。小说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这不仅是因为小说采用书信体形式,抒发感情有着比情节发展更重要的份量,还因为是卢梭的解放感情的思想表现。小说中的自然景色描写极为清新优美,尤其是描写了华莱山区、莱蒙湖畔以及克拉伦乡间的田野风光,极为迷人,也艺术地表现了小说人物的自然感情。
《爱弥尔》(1762年)是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小说副标题为" 论教育".小说的主人公爱弥尔是一个贵族的孩子,以他婴儿、幼年、少年、青年等四个时期的成长过程,阐明作者的教育思想。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返回自然状态的人,成为有用的人材,从而避免使人在恶浊的社会环境之中变坏。卢梭的自然状态的人应当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崇尚理性,而不受封建专制和反动宗教的精神奴役;具有自然朴实的作风,而不是贵族的矫柔造作;要有强健身体,吃苦耐劳精神,是能够自食其力的人,而不是文弱而寄生的贵族;要具有自然平等的思想意识,而摈弃封建的等级观念。卢梭认为穷人是最接近自然状态的人,贵族、富人则因为其阶级偏见,远离自然状态,因此卢梭把爱弥尔设计成贵族的孩子,让他远离城市,住在农村,与淳朴的农民相处,参加体力劳动。爱弥尔在大自然中奔跑,呼吸大自然最清新的空气。通过自己的亲身感觉来认识对象世界的冷热、重量等,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思想。最后爱弥尔与接受过同他类似教育的苏菲结婚。卢梭在书中宣扬的是启蒙主义的基本思想,试图建立一种与封建价值观念完全不同的新的价值体系。
《忏悔录》(1778年)是卢梭的自传,回忆了从出生到1766年这50多年的生活道路。卢梭本来没有写自传的想法,但是因遭到统治者的疯狂迫害,被咒骂为" 疯子" 、" 野人" ,书被焚烧,人被通缉,过着到处流浪的生活而不得不为自己辨护,于是写出了自传:" 请你把那无数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种堕落而叹息,让他们为我的种种恶行而羞愧。然后让他们每一个人在您的宝座前面,同样真诚地披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 我比这个人好。'"自传在叙述自己的历史之中,塑造了一个性格鲜明、精神丰富的平民形象。他朴实自然,热爱知识,追求个性解放,具有丰富的启蒙思想。他蔑视当时社会不平等的封建习俗、礼教、偏见,以个人的意志和兴趣作为生活的出发点,展现了维护基本人权的个人奋斗过程。卢梭给自己作传追求绝对的真实,并没有美化自己,以极其坦诚的态度叙述了自己的种种恶行与隐私。这不仅阐释了卢梭的人性本善,由于社会恶浊才使人变坏的思想,也使作品中的平民形象更为真实可爱。
卢梭与伏尔泰、狄德罗誉为启蒙运动三大思想家、文学家。从18世纪当时来看,伏尔泰是启蒙主义领袖,而狄德罗在思想上超过了伏尔泰和卢梭。从对后世文学发展来看,卢梭的影响最大。他不仅给美洲的启蒙运动以重要影响,而且对19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产生、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尤其是他文学创作的三个特点,即强烈的个性解放精神,对感情的表现,对大自然的描绘,成为浪漫主义文学精神的主要来源。
4.席勒与歌德
(1)席勒
约翰.克里斯托弗.弗里德里希.席勒(1759~1805年)是德国启蒙主义代表性作家。他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席勒幼年时期曾就读于拉丁语学校。13岁时,进入军事学校,接触莎士比亚的剧作、卢梭的作品、狂飚突进运动的文学,深受其影响。1781年毕业之后,在一个步兵旅当军医。但他对军旅生活毫无兴趣,在创作《强盗》并公演之后,他逃出了斯图加特。此后创作出了《阴谋与爱情》等多部作品。《堂.卡洛斯》是席勒青年时代的最后一部作品,标志从狂飚突进时期转入到古典时期。1787年,前往魏玛,研究历史与康德哲学,放弃写作。后经歌德介绍到耶拿大学任历史教授。1792年,获法国荣誉公民称号。次年,他回去看望父母,与出版商商定出版《季节女神》,还与歌德结成深厚友谊。两人互相启迪、合作,歌德焕发创作的第二次青春,席勒则从唯心主义哲学研究中摆脱出来,进入了崭新的创作时期。他创作出了《华伦斯坦》等作品。
席勒的著作非常丰硕,大致分为两类:一是美学理论作品,另一是文学作品。席勒是18世纪著名美学家,他和歌德不同,他喜欢抽象概念的思考。
他的《论美书简》、《审美教育书简》,集中系统地表现了他的美学思想,论述了美的本质:" 艺术作品自由地表现自然产品时,艺术作品就是美的。" 这是以美在自由的观点解释美学的本质。席勒还提出艺术的起源在于" 游戏冲动"."游戏冲动" 是指以美为对象的艺术创造的冲动,即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在游戏冲动中的统一,游戏的含义是不受强制的自由。《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是席勒最成熟的美学作品。席勒根据诗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 诗人或者是自然,或者是寻求自然。前者使他成为素朴的诗人,后者使他成为感伤的诗人" . 素朴的诗就是" 模仿自然" 的诗,诗人与自然保持一种原始和谐的关系,这是指现实主义的诗;感伤的诗则是" 表达理想" 的诗,诗人失去了自然,因而寻求自然,这是浪漫主义的诗。席勒肯定素朴的诗,而贬低感伤的诗。但现实主义的诗人也注意不要落入对现实表现现象的自然主义描写上。席勒在文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现实主义与自然主义的概念。
席勒一生创作了诗歌、小说、戏剧等,诗歌写出了《欢乐颂》等名作,小说有《失去荣誉的犯罪者》等。席勒创作中最有成就的是悲剧。他的《强盗》(1780年)是一反封建专制暴政的作品。卡尔.穆尔放荡不羁,曾请求父亲穆尔伯爵宽恕自己,但弟弟弗朗茨为了独吞家产,唆使父亲与卡尔断绝关系。卡尔在绿林之中聚集了一伙强盗,杀富济贫。弗朗茨这时还想霸占卡尔的未婚妻,卡尔率领群盗救出父亲和未婚妻,弗朗茨自杀身亡。未婚妻要求卡尔放弃强盗生活,但强盗们都反对。最后卡尔杀死未婚妻,自己也不愿再做强盗,便去官府自首。作品前面的扉页上曾写" 打倒暴虐者!" 还引用希腊名医的语言:" 药不能治者,以铁治之;铁不能治者,以火治之。" 以表现作品的战斗精神。《唐.卡洛斯》(1787年)写了西班牙菲利普二世的儿子唐.卡洛斯,与好友波萨一起到尼德兰去,准备参加那里正在进行着的独立解放斗争。但计划被泄露,菲利普二世处死了儿子。悲剧歌颂了启蒙主义的自由、人权思想,抨击了专制暴政和反对宗教。《华伦斯坦》三部曲(1799年)是席勒历史剧的代表作。作品以德17世纪30年代的战争为背景,华伦斯坦是斐迪南二世军队中的将领,一方面希望早日结束内战,统一祖国;另一方面又具有个人野心,与敌人勾结,结果被部下杀死。第一部《华伦斯坦的阵营》描写30年代的群众场面,再现了德国现实。第二部《皮柯乐米尼父子》写了军队中不同派别之间的斗争。第三部《华伦斯坦之死》写了华伦斯坦如何死在被收买的部下手中。席勒在作品中展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也表达了对德国早日统一、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愿望。《奥里昂姑娘》(1801年)写了法国人民英雄约翰娜(贞德),率领队伍抗击英国侵略者,解放法国人民,最后她自己负伤死去。《威廉.退尔》(1804)取材于14世纪瑞士人民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历史与传说。在奥地利总督的统治下,瑞士人民结成团体,准备起义。威廉.退尔虽然具有正义感,但没有加入人民的组织。后来他因触犯总督被捕,在逃亡中射死总督。这时人民起来赶走了外国侵略者,获得了自由。作品歌颂了人民的力量,但又认为真正起关键作用的是英雄,这是席勒的最后一部戏剧作品。
席勒的代表作《阴谋与爱情》(1784年)是一部悲剧作品,全剧为五幕。
叙述了宰相瓦尔特的儿子斐迪南爱上了平民姑娘露伊斯。这时瓦尔特出于政治的需要,要斐迪南与他遗弃的情妇结婚,而他自己要与一个贵族女子结婚。但斐迪南不愿放弃自己的爱情,因此以揭露瓦尔特的丑行来保卫自己的爱情。瓦尔特与秘书又施诡计,拘捕露伊斯的父母,逼露伊斯写假情书给侍卫长。斐迪南看到假情书后,毒死了露伊斯。露伊斯死前道出真情,斐迪南也服毒自杀。
这部悲剧是启蒙主义时代精神的产品。席勒在作品之中宣扬了自由、平等的思想,展现了市民阶级为此而进行的斗争。然而这一斗争却遭到了残暴的封建专制、阴险的宫廷政治的摧残,作品痛斥了封建政治的恶行。这是形成悲剧的时代精神和世界观。悲剧的人物与情节都是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斐迪南与露伊斯的爱情就是平等、自由的产物;斐迪南是宫廷中显赫的贵族,露伊斯只是一个大提琴师的女儿,两人之间的地位差异如此悬殊,然而他们却真挚地相爱了。这种爱情之中没有金钱与地位的先决条件,有的只是纯真的爱情。显然,这种爱情,从当时社会现状来看,不可能得到美满的结果;从情节来说,也遇到两个方面的阻碍:一是以斐迪南的父亲瓦尔特为代表的宫廷方面,另一是来自露伊斯的父亲老米勒。一个是贵族,一个是平民,两者地位如此不同,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双方的父亲有一个共同的反对他们相爱的理由,即他们都认为两个年青人的地位不同。当然,瓦尔特还有一个特别的政治谋算。从情节发展来看,尽管双方父亲软硬兼施,竭力反对,但都不是影响他们爱情的最后障碍,也不是把他们送上死亡结局的最终力量。他们的悲剧根源恰恰是他们自己,他们彼此虽然相爱,但并不了解信任,尤其是斐迪南。他在要求露伊斯一同逃走时被拒绝,他的怀疑马上变成愤怒:" 冰冷的义务对抗火热的爱情!……要用这段神话来迷惑我吗.……情人缠住了你,如果我的怀疑得到了证实,你和他就得吃苦头!" 正是他的这种怀疑是毁灭爱情、断送生命的最后的刽子手。这种怀疑产生的原因其实正在于他们之间的地位差异。他们追求平等自由,然而就是在他们相爱的人之间也没有能达到平等自由。当然他们的不平等也是当时社会造成的。因此悲剧精神仍然是建立在时代的世界观基础上。
席勒曾说:" 悲剧艺术家必须延长感情所受的折磨,才能迫切地向道德提出要求;但是他也必须使感情得到满足,才能使道德得到的胜利更为艰巨、更为光荣。" 悲剧在一系列的痛苦行为的模仿之中,最终是要取得道德上的胜利。然而这种胜利却是以死亡或毁灭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在对主人公的怜悯体验之中,感受到他们爱情的价值,也体会自由平等的可贵;同时也产生对瓦尔特的憎恨,这正是所谓道德上的胜利。然而最终正义以毁灭告终,邪恶当然也被推上了断头台。经过痛苦体验的延长,虽然感情上肯定了正义的价值,但是不管感情如何,道德的善与恶都抛入了毁灭之中。那么悲剧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呢.是有价值的东西与无价值的东西一同毁灭吗.
果真如此,那么善的意义又在哪里呢.这是其一。启蒙主义的平等自由思想,在今天早已成为公认的善的常识,那么现在的人们从这里得到的只是已经具备的常识而已.如果上述问题没有令人信服的答案,那么在道德的感情上得到肯定的价值,又有什么样的根据呢.难道只是靠不住的感情肯定而已吗.
其实《阴谋与爱情》作为悲剧,不仅是肯定启蒙主义世界观的价值,而且通过善与恶的共同毁灭,提出了超越于启蒙主义价值观的形而上学问题:人生存本身的善恶意义究竟在哪里。在启蒙主义的价值观与封建的思想意识之间的冲突之中,在冲突发展的审美体验之中,最终还是会得到人生本身的善的意义,就在于人作为善的意义存在过程本身。
(2)歌德
约翰.沃尔夫冈.歌德(1749~1832年)是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欧洲最伟大的作家。他生于法兰克福,父亲是中产阶级,当过当地参议员,母亲是市长的女儿。歌德曾观看法国随军剧团演出的莫里哀、高乃衣、拉辛等作家的戏剧。年青时,他到莱比锡大学学习法律,同时他自己还学习了自然科学和古希腊艺术。后来因病回家休养。1770年,歌德到斯特拉斯堡学习,研究了斯宾诺莎的唯物论与泛神论思想。在这里歌德还认识了狂飚突进运动的理论家赫尔德尔,他引导歌德阅读了莎士比亚、英国启蒙运动的作品。歌德开始了文学创作,并成为狂飚突进的参加者。歌德完成学业回到家乡,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等很多戏剧、小说作品。1775年,他到瑞士旅游。回到魏玛公国,当过枢密顾问、部长、宰相等。在从事政治的生涯中,歌德希望通过他的社会改良实现理想,历经10年,最终以失败告终。1786年,他改名换姓离开魏玛,到意大利遍访文化古城,研究了古代艺术遗迹,创作了《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哀格蒙特》与《浮士德》。两年后,歌德从意大利回到魏玛,专心文学创作与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大革命暴发,歌德开始歌颂这场革命,但随着革命深入,又恐惧革命的暴力。1794年,他与席勒结下友谊,开始了" 魏玛古典主义" 繁荣时期。他完成《浮士德》第一部,写出了《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等作品。歌德的晚年创作生命仍然旺盛,不仅写出《浮士德》第二部,而且还写出了《亲和力》等小说。这一时期发生欧洲的工业革命,法国革命引起的全欧的革命,工人运动、空想社会主义、浪漫主义等运动接连产生,歌德的思想更为积极。1832年3 月22日,歌德病逝。
歌德的文学创作遍及诗歌、小说、戏剧、理论著作,每一形式都取得瞩目的成就。歌德的抒情诗是德国近代抒情诗的真正开始,《五月歌》、《欢迎和别离》等是千古传诵的名诗。这些诗歌是学习民歌的结晶,朴素、明快、自然,表现了真实的感情。《西东合集》(1819年)是一部抒情诗集;歌德曾研究阿拉伯文学、波斯文学,深受启发,创作了这部诗集。诗中多用东方素材,表现了对时代、历史、生命的探索,也表现了作者对东方世界的向往。
叙事诗《赫尔曼与窦绿苔》(1797年)是以古希腊六步格诗体写的。写了饭店主的儿子赫尔曼与在战乱中逃亡的窦绿苔相爱,表现了德国小市民对革命的恐惧情绪,也表现了他们企盼安定的心理。歌德一生都在创作诗歌,诗歌是他文学创作最主要的形式之一。
小说方面,歌德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中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年)是引起强烈反应的作品。小说由维特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写的十几封信组成,写了维特与绿蒂之间的爱情悲剧。维特出身平民,是已经觉醒的知识青年,有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向往平民自由,肯定现实生活的享受,追求爱情的幸福。他有才华,有理想,但在封建专制社会之中无以施展。他的最大烦恼是对绿蒂无望的爱情。绿蒂已经许给了门当户对的贵族青年阿伯尔,而阿伯尔是一个庸俗的封建市侩,冷酷自私。这使维特陷入无以解脱的烦恼。
为了摆脱爱情的烦恼,他投入到实际工作。但人们只是给他以卑视的冷眼,最终他自杀了。这是苦闷的必然结果,是对封建社会的不平等、偏见、习俗的控诉。这部小说是德国文学第一次走向世界的作品。小说给无数青年以深广的影响,维特的言行举止为青年仿效,形成维特热。《维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1796年)是德国第一部教育小说,主人公维廉.麦斯特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青年市民,他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而醉心于文学艺术,特别是戏剧。后来他随一个剧团流浪,走遍全国。在经历种种生活遭遇之后,他成熟起来。作者在小说中建立了克制自己,培养个性,形成完整的人去生活的人生理想。《维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1829年)是作为《学习时代》的续篇来写的。小说由一系列的故事组成。维廉外出漫游,认识了现实生活,也有了改造生活的理想。小说涉及很多社会问题,主要探讨了如何把人民培养成有益于社会的人。最后维廉选择了医生为职业,并拟定了建立自由平等的劳动社会的计划。《诗与真》(1811-1833 年)和《意大利游记》(1816 -1817年)是歌德的自传性作品,在他自己生活经历的描述中,再现了社会面貌,还探讨了文学艺术、美学、自然科学问题。
在戏剧方面,歌德的创作活动也十分活跃。《葛兹.冯.伯利欣根》(1773年)是歌德早年狂飚突进时代创作的作品。葛兹是参加农民起义的骑士,在他身上表现了资产阶级青年的奋斗精神。在结构与人物刻画上,借鉴了莎士比亚戏剧的手法,运用了人民的语言。《普罗米修斯》是一部未完成的诗剧,取材于古希腊神话,表现了青年歌德强烈反封建的精神。《哀格蒙特》(1788年)是歌德在意大利时创作的悲剧。悲剧背景是16世纪尼德兰人民反对西班牙统治的解放战争。哀格蒙特是尼德兰人民起义的领袖,被西班牙俘获之后处以死刑。歌德把哀格蒙特写成反抗暴君、争取自由的悲剧英雄形象。哀格蒙特的恋人克蕾尔欣是一个非常感人的形象,在哀格蒙特被捕之后,呼吁市民起义,但没有得到响应,于是在哀格蒙特被处死刑的前一天服毒自杀。
《伊菲革涅亚在陶洛斯》(1787年)是取村于古希腊神话的故事。伊菲革涅亚居身于异国,她以自己的博爱言行感化国王,改变了那里的野蛮习气,建立了人道的原则。这是一部表现人道主义思想最完整的作品。《托夸多.塔索》(1790年)是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诗人塔索作为主人公,写了他与宫廷大臣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终以塔索自己的克制来消除,表现了理想得不到实现的苦闷,也隐约地表现了歌德自己在魏玛时的愤懑心绪。
歌德的代表作《浮士德》是一部伟大的悲剧巨著。歌德为创作这部悲剧,用了长达近60年的时间。早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学习期间,歌德便创作《原浮士德》。此后陆续创作这部悲剧,直到临死之前才完成第二部。
《浮士德》取村于16世纪关于浮士德的传说。浮士德原来实有其人,约生活于1480-1540 年之间,是文艺复兴时期探索知识的代表人物。在民间传说中,他天文地理无所不晓,还懂得炼金术、魔术。他死后,人们把人和魔鬼订约的故事,都集中到他身上。后来很多作家都利用这个题材创作过文学作品。德国曾经出版过民间故事集《约翰.浮士德博士的生平》。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作家马娄曾创作出《浮士德博士的悲剧》,肯定知识是最伟大的力量。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继承了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内容,但也更加丰富了浮士德的形象。
《浮士德》全长12110 行诗,分为两部:《悲剧第一部》和《悲剧第二部》。" 天上序幕" 是全剧的总纲,写了上帝与魔鬼打赌,魔鬼认为浮士德永远探求,决不满足,因此可以引他走上魔路。上帝则相信,人在努力追求的时候难免遇到迷津,但终会找到光明,接着又引出魔鬼和浮士德的赌赛,浮士德的条件是只要说:" 你真美呀,请你暂停!" 灵魂就归魔鬼所有。在此之前,魔鬼将充当浮士德的仆人,满足浮士德的要求。魔鬼靡非斯陀与浮士德来到地下酒店;随后浮士德又喝了返老还童药汁,恢复青春,与少女葛丽卿相爱。葛丽卿过量使用安眠药,毒死了母亲;葛丽卿的哥哥又因阻止他们相会,死在浮士德的剑下。葛丽卿则由于神经错乱溺死了自己的孩子,被关进死牢。浮士德救她出来,但她甘愿受死。这是第一部。第二部写浮士德到一个封建国家,发行纸币,为朝廷解决财政困难。又因皇帝要求,召唤古希腊美女海伦和巴黎斯;当他们相恋时,浮士德把魔术钥匙触到巴黎斯身上,精灵爆炸而灭。浮士德回到他的书斋,帮助瓦格纳做人造人。人造人把浮士德带到古希腊神话世界。后来浮士德与海伦结合,生下欧福良。欧福良追求无限高飞而陨逝。海伦随即也回到阴间。浮士德回到他曾效力过的那个国家,突发填平海滩、开疆辟土的想法。当填海有了成效之后,浮士德想在此建立乌托邦式的乐园,靡非斯陀以战争、贸易、海盗兼用的办法发财致富。
这时浮士德已经一百岁,忧愁使他双目失明。当他听到铁锹、铁铲的声音,以为正在依他的计划施工。其实是靡非斯陀在为他挖墓。浮士德憧憬人民的自由生活美景,不由叫到:" 你真美呀,请你暂停!" 便倒地而死。天使驱走了魔鬼,接走了浮士德的灵魂。
《浮士德》是一部极为独特的戏剧作品,是歌德创造的" 史诗戏剧" ,他把" 史诗" 与" 诗剧" 结合起来。其中还包融了希腊式悲剧、中世纪神秘剧、巴罗克寓言剧、文艺复兴时期的假面剧、意大利的行会剧、现代活报剧等等形式,运用了诗体、散文体。诗体又有双行押韵体、自由体、颂诗体、合唱体、八行体、三行隔句押韵体、三音格诗体等。作品以各种形式表现了极为广博的内容,涉及到政治、哲学、神话学、文学、音乐等方方面面的知识,不仅展现了资产阶级三百年发展的精神史,而且还写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本质。浮士德的不断奋斗与破灭的生活经历,正是展示了生活世界的各种悲剧。
学者们一般都认为浮士德经历的第一个悲剧是知识悲剧。浮士德是一位学者;对他来说,生命意义就是发现创造有意义的知识,为此,他用全部生命的精力去学习各种知识,希望能够找到有意义的知识,然而他根本没有找到可以体现生命意义的知识,学到的完全是无用的东西。这就构成了知识悲剧的冲突:有意义的知识寻求与现实知识的贫乏的对立。浮士德找不到解决冲突的途径,内心世界充满了痛苦。悲剧开始时他已是年过半百的老学究,冲突在极度的焦虑体验中表现出来,悲剧第一部开始就写了浮士德的焦虑:
" 唉!我到而今已把哲学,
医学和法律,
可惜还有神学,
都彻底地发奋攻读。
到头来还是个可怜的愚人!
不见得比从前聪明进步;
……
我牵着学生们的鼻子
横冲直闯地团团转……"
冲突在浮士德" 团团转" 的焦虑体验里显现出来,焦虑使他" 心内如焚" ," 通宵不寐".他的焦虑并不是因为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产生疑惑和犹豫。他知道生命的意义就在于" 原始有为".然而如何" 有为" 才算是具有生命意义呢.他在知识的世界里游历,然而封建社会认为最有意义的四大学识哲、医、法、神,除了耗费人的生命之外毫无意义。因此他转向被认为是邪说的魔术,希望在魔术里找到真正有意义的知识。可是仍然不能摆脱焦虑的痛苦。于是他绝望,甚至想自杀来解脱无法排遣的痛苦。这时他与魔鬼靡非斯陀订约,靡非斯陀将帮他达到他的愿望。知识悲剧到此结束。
靡非斯陀是一个魔鬼,能够呼风唤雨,具有超越现实的强大力量。然而他是恶的力量化身。他自我介绍说:
" 我是经常否定的精神!
原本合理;一切事物有成
就终归有毁;
所以倒不如一事无成。
因此你们叫作罪孽、毁灭等一切,
简单说,这个' 恶' 字
便是我的本质。"
靡非斯陀的否定力量代表原初的虚无,也是一切事物之始。他以为黑暗才是万物之初,光明是从黑暗中升起,并与黑暗相对抗。其实靡非斯陀与浮士德原本为一体,浮士德代表光明进步的力量,他们二人相生相克,二律背反,因而他们之间构成了不可解决的冲突。这一冲突的关系决定了他们只有在死亡与毁灭中才能结束。然而冲突又是推进情节与人物发展的动力和结果。
浮士德的第二个悲剧是爱情悲剧。浮士德喝了药水、返老还童之后,与靡非斯特走进了爱情世界。浮士德与一个小市民的姑娘葛丽卿相爱。葛丽卿是一个美丽温柔、纯洁无瑕的姑娘,心地善良,对宗教有着无比的虔诚。在爱情的世界里,浮士德知识悲剧是近于衰竭的生命,焕发青春的活力。他在这里找到了生命意义:" 崇高的神灵,你给了我,/给了我所求的一切。/你不枉在火焰中对我显示形迹,/把庄严的自然作我的王国,/并赋与我以感觉和享受的能力。" 然而浮士德感受到的生命欢乐却是昙花一现,恍然如梦,与后来迅即降临的灾难相比显得那么虚幻。葛丽卿被关进监狱,浮士德则因命案逃之夭夭。爱情之火很快就被扑灭。浮士德与葛丽卿他们爱得真诚,爱得自由。然而自由的爱遇到了现实的障碍,使爱情与生命跌入毁灭与死亡:一、当时的社会不能容忍不同等级之间的婚姻,一个是贵族(浮士德作为年青贵族出现),一个是平民,他们的爱情遭到葛丽卿哥哥的反对,结果葛丽卿的哥哥与浮士德、靡非斯陀在拼杀中死去。二、自由的爱超越了社会道德规范,葛丽卿的怀孕为社会鄙视。三、在没有爱的自由的世界里,他们为了躲过葛丽卿母亲的眼睛,竟然误杀了母亲。他们的孩子也被溺死。四、浮士德与葛丽卿之间也存在不可逾越的冲突。浮士德具有进步的启蒙主义思想,他相信无神论,而葛丽卿是一个真诚的教徒。他们的不同使葛丽卿感到恐惧。葛丽卿与浮士德只能陷入令人战抖的恐惧、焦虑、毁灭、死亡的体验。
" 如果有坟墓在外,
死亡在等待,那我就来!
从这儿走进长眠的棺材,
多一步我也不走开!……"
爱的毁灭也摧毁了生命的意义。浮士德来救葛丽卿出狱,可是她一心只求死。让死亡来解决不能解决的冲突。
政治悲剧是浮士德的第三个悲剧。在爱情世界里的追求破灭之后,浮士德又进入了政治领域。浮士德希望在政治世界里能够建立人的意义,实施他的政治理想。靡非斯陀把浮士德领到了一个封建王国。这里到处都是腐败和没落:政治家个个结党营私,官吏无人不贪,军队无物不抢,宫廷大臣尔虞我诈,骄奢淫逸。国家最大的困难是财政危机。浮士德与靡非斯陀建议皇帝发行纸币,从而解决财政的困境。纸币发行之后,国家财政得到解决,宫内大臣个个喜笑颜开。然而他们依然故我,手里有了钞票便又开始淫逸贪欲的生活。对此连皇帝都说:" 我本希望你们有干新事业的兴趣和勇气,/可是认识你们的人容易猜透你们的心意。/我看得分明,尽管宝物的光辉闪闪,/你们一个个到头来还是故我仍然。" 浮士德的政治理想在这些皇帝大臣身上必然毁灭,不仅如此,当浮士德利用魔术,为他们召来古希腊美女海伦和美男巴黎斯,让他们相亲相爱,为皇帝与大臣们更为极欲尽情的感官享乐时,他已经成为封建皇帝寻欢作乐的工具。那一声爆炸,一切化作烟雾,随风而去,浮士德昏死过去。一切都毁灭了,在这一次的毁灭体验中出现的冲突,是现实黑暗无耻的政治与浮士德理想的政治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只能在毁灭之中得到不可解决的解决。在政治悲剧之中,通过" 神圣罗马帝国" 的描绘,再现了德国的兵荒马乱、落后腐败社会现实。
政治悲剧的失败,并没有使浮士德停止奋斗,他从政治的世界里又走进了美的世界。在美的世界里再一次进行人的存在意义的求索。魔术中海伦的出现使浮士德久难释怀。作为美的化身的海伦,使浮士德又产生了在美的世界里建立人的生命意义的冲动。浮士德在美中看到了永恒、伟大、崇高,生命的意义在美的显现中体现价值。浮士德再一次为此憧憬感动不已:" 她那永恒的品质堪与诸神相比,/伟大而又温柔,崇高而又婉丽。/……/美到令人销魂,美到使人着迷!/我的心灵和肉体都被牢系:/得不到她,我宁愿一死。" 海伦的美是永恒的,超越权势,一切在美的面前都将成为虚伪,并且能够化育一切。但是美的绝对与生命的意义之间仍然存在冲突。这一冲突来自绝对美自身。美自身是善的,然而美又可以引起善的对立面恶,永恒的美引起永恒的丑,这两者源于那绝对的美。海伦一方面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另一方面她又成为战争、仇恨、嫉妒等丑恶现象的根源。只要美存在,就会产生两种对立的现象。欧福良是海伦与浮士德的爱情结晶,他的意义是无尽的冲动,不尽的飞翔,然而他却是被自身的冲动击落丧身。他身上也具有二律背反的冲突。这一冲突恰恰是建立在美的自身冲突基础上。在绝对美的冲突中," 一切的一切只能等于零" ," 生命与爱情的联系" 只能断绝," 幸福与美丽并存的日子不能久长" . 浮士德的探索也只能以悲剧告终。
美的悲剧又摧毁了浮士德的生命历险,浮士德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求索。只要生命不息,生命意义的探索便不会停止。浮士德最后进入了事业悲剧阶段。浮士德的事业是填海造地,建立一个自由平等的理想王国。然而他的理想与实现理想的方式之间又发生冲突,他要给人民建造" 天堂" ,可是却让人民流尽了血泪。由此说明他的事业理想没有实现的现实途径。
《浮士德》有一个中国悲剧式的大团圆结局,出现了情节冲突与意义冲突(内在冲突)的不一致性。歌德对东方文学具有浓厚的兴趣,对中国戏剧也给予高度评价。由于结局的原因,《浮士德》常常被称为是一部悲喜剧,尽管歌德自己已经标明是悲剧。从戏剧的情节冲突而言却实是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序幕的两个赌局可以说是情节的出发点。浮士德在发出那赞美的感叹之后便死了,他的灵魂将归魔鬼所有,但是却被天使接走,因此这是一个悲喜剧的结局。但是另一方面意义的结构并没有解决冲突。浮士德听到锹铲的声音,眼前出现他所追求的意义的画面:自由的人民生活在自由的土地上。
然而事实上却是魔鬼们为他挖掘坟墓。浮士德追求的意义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不仅没有解决,甚至意义结构的冲突使意义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更远,这一冲突成了永恒的不可解决性。既然悲剧的冲突没有解决,那么《浮士德》仍然是一出悲剧,它的结尾仍然能够显现悲剧体验,这里可以显现毁灭、死亡、怜悯、崇高等悲剧体验。浮士德一生都在探索人的意义,知识、爱情、政治、美等世界之中所有的探索皆以毁灭告终。最后事业悲剧里,他发现和创造了人的最妙的意义在于" 人必须每天每日去争取生活与自由,才配有自由与生活的享受。" 他甚至看见人民自由生活的画面。可是这却是虚幻的景象。
浮士德却在这虚幻的景象中心满意足地死了。连靡非斯陀都感到怜悯:
" 没有快乐使他称心,没有幸福令他满足,
他不断追求变换不停的东西;
连这晦气而又空虚的最后瞬间,
这个可怜人也想紧抓在手里。" 浮士德带着他创造的意义与世界" 历千百载而不淹没" 的信念死了。他的死亡体验显现的是对立冲突的极致:他相信的意义之永恒性与永恒的不可能。两个永恒的冲突也毁灭了浮士德创造的人的意义本身,留下的是虚无而已。在这最后的瞬间,浮士德仍然带着创造意义的信念与死亡、毁灭抗争,显现出崇高的体验。崇高体验中显现的是浮士德生命的力量与价值。他一生都在探求人的意义,最后得到的也只是一个虚幻的意义。因此,对于人类而言,上下求索生命意义,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确定的意义,其实也不可能得到确定完美的意义。在冲突的不可解决性之中,意义总是处于毁灭与诞生的变动不居状态。如果说有完美的生命意义,那就是求索的过程,因为生命的本质正是过程,而不是结果。然而悲剧的结果才真正显现出意义就在于过程。由于这个原因,浮士德的崇高也不仅仅在于最后的毁灭,他的永无休止的探求过程即是生命的意义。他创造的生命正是不断的奋斗,不断的毁灭,又不断的奋斗,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无尽的悲剧毁灭与死亡,给人的只能是不止的奋斗,人类历史的发展正是在悲剧的毁灭中发展。冲突的解决消灭了悲剧的毁灭、焦虑、孤独、恐惧等痛苦体验,但是也消灭了生命本身,因为生命本质就是冲突的不可解决性。那没有冲突的安祥宁静只在于天国,然而天国中的无冲突性、虚幻性,与现实的冲突性、真实性,又构成了冲突,这强化了悲剧体验,而不是淡化或转移悲剧体验。" 不断努力进取者,吾人均拯救之。" 天使的台词道出了悲剧的主题。歌德自己曾说"浮士德得救的秘诀就在" 这里:浮士德" 日益高尚化和纯洁化,到临死,他就获得了上界永恒之爱的拯救" ,然而要从悲剧中解脱出来," 单靠自己的努力还不能沐神福,还要加上神的恩宠才行" . 可见在现实之中冲突是不可解决的,只有依赖于超现实的力量,人才能从悲剧中得救。这反而证明了悲剧冲突的本质。《浮士德》是一部揭示人类悲剧性历史发展本质的伟大悲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外国文学史:十八世纪文学
欧洲启蒙主义文学之八:歌德1
接《启蒙》的第三部分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上编(第五章 十八世纪文学)
欧美18世纪文学概述
20220322 出卖灵魂是为了探求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