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23

 “小说评论派”欺世盗名冒充“红学”35年闹剧,该收场了(之四)

 

    四、1923——1953年“考证派自传说”占主导地位时期,索隐著作仍有出版,小说评论与新、旧“红学”并列发展

 

    (一)胡、蔡争论后,“索隐”新著照旧出版与发行

    胡适与蔡元培分别作为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就《红楼梦》研究方法问题进行争论,“新红学”取得胜利。但这种胜利,不是彻底的胜利,绝对的胜利,而是一种相对胜利。在胡适出版《红楼梦考证》后,蔡元培立即写出《〈石头记〉索隐·第六版序》。在“序”中自我辩护道:

 

    况胡先生所谥为‘笨谜’者,正是中国文人习惯,在彼辈方以为必如是而后值得猜也为此,举了许多例子,如《儒林外史》之庄绍光即程锦庄,马纯上即冯粹中,牛布衣即牛草衣,均为胡先生所考定(见胡先生所著《吴敬梓传》及附录)。

    同时也诘难胡适:

 

    案书中既云真事隐隐去,并非仅隐去真姓名,则不得以书中所叙之事为真。又使宝玉为作者自身影子,则何必有甄贾两个宝玉?

    若因赵嬷嬷有甄家接驾四次之说,而曹寅适亦接驾四次,为甄家即曹家之确证,则赵嬷嬷又说贾府只预备接驾一次,明在甄家四次以外,安得谓贾府亦即曹家乎?

    今观第十七回焦大之谩骂,第六十六回柳湘莲道:“你们东府里除了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似太不留余地。

 

   正是由于“新红学”并非都正确,“旧红学”也并非都错误,这才会不断有索隐新著出版,主要有两部:

    阚铎《红楼梦抉微》,1925年天津大公报馆印行。阚铎认为:《红楼梦》乃是一部“淫书”,其人物和故事情节全从《金瓶梅》“化出”,只不过《金瓶梅》是一部粗俗的淫书,是“真小人”,而《红楼梦》则是一部文雅的淫书,是“伪君子”。

    寿鹏飞《红楼梦本事辩证》,1927年西京出版社出版。寿鹏飞认为:《红楼梦》一书所隐去的“本事”,乃是雍正夺嫡,他说:“《红楼梦》一书,有关政治……然与其谓为政治小说,无宁谓为历史小说。与其谓为历史小说,不如径谓为康熙季年宫闱秘史之为确也。盖是书所隐括者,明为康熙诸皇子争储事,只以事涉宫闱,多所顾忌,故隐约吞吐,加以障幕而已”。

    作为“新红学”或“考证派自传说”并未因自己的力量更大些,便对索隐派以势欺人。因而那时,在新、旧红学间,仍是保持着自由竞争,平等辩论的令人赞许的景象。

 

   (二)“评论家”可以自由评论,但人们不把“小说评论”视为“红学”

    自蔡、胡争论之后,“红学”的概念更加清晰:只是针对《红楼梦》进行“考索”而言的。人们也接受了“新红学”、“旧红学”的概念,将蔡元培为代表的索隐派称之为“旧红学”,而将胡适、俞平伯为代表的“考证派自传说”称之为“新红学”。“红学”的发展,包括“旧红学”著作仍不断出现,并不妨碍“小说评论”的发展。相反,在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现多种十分精彩的评论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评论家有鲁迅、李辰冬、王昆仑等。

    1、鲁迅对《红楼梦》的评论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及二十多篇讲演、杂文和书信中都谈及《红楼梦》。关于《红楼梦》的价值,他说:“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中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鲁迅认为:“对于《红楼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视角……红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1]

    鲁迅的评论虽数量不多,没有专著,却可称睿智之言,影响深远。其中所指“红学家”,实指新、旧红学家,即“索隐派”和“考证派自传说”。

    2、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

    李辰冬著有《红楼梦研究》[2]。全书共五章,最后一章《红楼梦的艺术价值》[3]为人称道,其中谈了《红楼梦》的结构、风格、人物的描写、情感的表现等。书中把《红楼梦》的结构比喻为大海汹涌的波涛,在将《红楼梦》与《战争与和平》比较后认为“以结构而论,前者远胜于后者”。后者如同“百数十篇前后相关的短篇小说集合而成”,前者则浑然一体,任何一段精彩的文字,“它的起,已在前数回中伏下,它的落,到后数回中还有余波。”又将《红楼梦》与巴尔札克的《人间喜剧》作了比较,认为两部书都描写了“整个的宇宙”,都很“伟大”,但情况有不同。巴尔札克好像“手里驾着五十匹马的御者,“使得浑身出汗”。而曹雪芹“对他的人物,一点显不出故意驾驭的神色,好像海洋对于波涛一样,任其澎湃泛滥,一点也不约束,一点也不领导,然而个个波浪,没有不是连结的,个个波浪,没有不是相关的。”他并认为:“中国整个文化的精神,都集于曹家,而曹家的灵魂,又集于曹雪芹一人;因此,由曹雪芹一人,可以看出中华民族整个的灵魂。如果要说,但丁是意大利精神的代表,莎士比亚是英格兰的代表,那么,曹雪芹就是中国灵魂的具体化。”

    李辰冬并不将自己评论《红楼梦》的著作与“红学”联系在一起。

    3、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

    王昆仑的《红楼梦人物论》[4]写于四十年代的重庆,署名太愚,全书共19篇文章,对《红楼梦》中19个人物作了评论。由于《红楼梦》中相当多的人物是相互对称的,如黛玉和宝钗,晴雯和袭人,迎春和探春,尤三姐和尤二姐,史太君和刘姥姥,贾政和贾敬,王夫人和邢夫人等等,作者在评论中准确地抓住了每个人的特点,利用各种人物之间的对照、比较、映衬,来概括人物各自不同的性格。此外,评论所用语言也十分鲜活生动,行文夹叙夹议,很富哲理性和感染力,如说林黛玉“太幽僻难通”,薛宝钗“太冷酷枯燥”,史湘云则有“天真美”等等。

    正由于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评论得切实,因而后来再版多次,即使改革开放后亦有再版。尽管如此,他从不把自己看作“红学家”。

    4、其他人的评论

    自1904年王国维发表《红楼梦评论》之后至1954年,大约五十年间,有关评论《红楼梦》的文章至少有400篇,除王国维及上述三人的评论外,仍有一些文章曾受到人们重视,如:

    吴宓的《红楼梦新谈》[5]

    陈独秀的《红楼梦论》[6]

    牟宗三的《红楼梦悲剧之演成》[7]

    陈觉玄的《红楼梦试论》[8]

    张天翼的《贾宝玉的出家》[9]等等。

    这一时期评论《红楼梦》的文章,从内容上看,有的侧重于思想性,有的侧重于艺术性,也有全面介绍的,少量的还有涉及时代背景的(如陈觉玄的《红楼梦试论》)。

    从上述介绍来看,20世纪20年代后,《红楼梦》研究中的“小说评论”与与新、旧红学相比,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有些精彩的评论,至今为人们引用,可见生命力之强。但是他们之中不曾有一人称自己的评论为“红学”,或者自诩为“红学家”。也没有人将“红学家”的称号戴在他们头上,作为对他们的肯定。

    “小说评论”与“红学” 是并列的两种研究方式,泾渭分明,如同两条轨道上车,各行各的路,相互尊重,相互促进,都获得了相当的成果。

                                                             (待续)

                                                                    



[1]《绛洞花主小引》,《鲁迅全集》第七卷第419页。

[2] 该书1942年由正中书局出版。据1934年巴黎罗德斯丹图书公司出版的法文本重写而成。

[3] 此章收入《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3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6年出版。

[4] 王昆仑《红楼梦人物论》,由上海国际文化服务社1984年出版;三联书店1983年出版修订本。

[5] 该文原发表在1920年3月27日、4月3日出版的《民心周报》第一卷第17、18期,后收入《红楼梦研究参考料选辑》第3辑。

[6] 该文原刊在上海亚东图书馆1921年5月出版的《红楼梦》卷首,后收入《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3辑。

[7] 该文原刊于《文哲月刊》第1卷笔3期、第4期(1935年12月15日,1936年1月15日出版),后收入《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3辑。

[8] 该文原刊于1948年出版的《文讯》第8卷第4期,后收入《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选辑》第3辑。

[9] 该书由东南出版社1945年出版,后收入郭豫适编《红楼梦研究文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接驾四次是曹寅家?
《红楼梦》中的江南甄家
【如皋红学(第二期)】谈《红楼梦》的作者是江苏如皋的冒辟疆 ——兼与红学家王彬先生商榷(2)
红楼趣话:江南甄家臆想
读红楼札记第一百二十回
甄家四次接驾隐写江南织造曹家接驾?网友:堪称红学圈百年丑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