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之心得分享

原文:

从道章第二十一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大家好!今天与大家分享学习张庆祥讲师讲《道德经》第二十一章之心得,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本章老子告诉了我们何为德,何为道,以及道与我们的关系。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什么是德,“惟道是从”就是德。“惟道是从”的人就是有德的人。什么是“惟道是从”呢?其所作所为不违背内在本性造化的规律就是“惟道是从”。

过去一直以为不做有悖于公共道德的事便是有德,其实不然,老子的德是在内,而不是在外。不违背内在本性造化的规律就是指内心不被贪嗔好恶所捆绑,当内心没有贪嗔好恶的捆绑时,内在本性的造化和外在的作为自然就符合大道的规律,所以叫做“惟道是从”。

那道又是什么呢?老子又说: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道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可以去感觉祂,所以老子说“惟恍惟惚”。我们可以感觉到里面有“象”,还有“物”,这个“象”与“物”不仅仅指有形的东西,还包括无形的东西,譬如我们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即各种念头、感受、挂碍等。

让我们最难窥测的是令万物生生不息的枢机——“精”,“精”不容易窥测,但却真实存在,正因为有“精”的存在,万物才得以生生不息,所以老子说“有信”。

这一段老子为我们描述了道可以感知的“象”及“物”,以及难以感知的“精”。目的是什么?通过可以感知的部分去体悟大道,只有真正体悟了大道,才能真正做到“惟道是从”。

故老子又说: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从古自今,道从来没有离开过我们,《中庸》里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表达的也是这个意思。

“以阅众甫”是说道一直就在我们的身中,朝着什么方向运行,朝着什么方向造化取决于我们如何选择。

“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我如何知道怎样去选择呢?“惟道是从”就是唯一的选择。

这一段老子是告诉我们要体道、悟道只需要回到我们的身内,去观察我们身中道的,也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它们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怎样的造化,当我们了解了我们本性造化的规则后我们才知道应该如何“惟道是从”。

我们人类从受孕到死亡,其间要经历许许多多的造化工程,这些造化工程我们绝大多数无从感知,现代科学研究也尚未找到答案,但是祂却真实的存在着,并且按照自身具足的法则日夜不停的运行着,我们唯一能够感知的就是遍布全身的气,道也就给我们露出了这么一点点端倪让我们去体道,去悟道。“”““象”“物”“窈”“冥”“精”“真”“信”,老子用了这么多的语言来形容这个道,若没有实修实证的基础,我们还是无法明白老子究竟要表达什么意思,正因为如此张讲师讲《道德经》总是围绕实修实证在讲解,让我们少走好多弯路。
感恩张讲师!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吧,感谢您的阅读!让我们一起来实修实证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22100 清娟盲派命理 第二十一章 怎么样算命
紫微斗数——秘技,坐忌与忌冲,坐忌的兄弟宫哪个最凶
这些唯美的诗词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恋
欣赏-唐-李翰---【蒙求--49】
欣赏-唐-李翰---【蒙求--64】
欣赏-唐-李翰---【蒙求--69】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