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之心得

第二十五  混成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家好,今天继续给大家分享听张庆祥讲《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之心得。

上一章老子谈到了“多言”的危害,这个“多言”对证道、见道来说,是多出来的包袱、累赘,其危害就在于它会污染、遮蔽我们本来光明清静的心,成为证道、见道的巨大障碍,让我们不得不在烦恼与痛苦中轮回。如何才能证道、见道呢?我们先来看本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还记得张讲师在第一集里谈的什么是道吗?道就是阴阳,就是气,就是能量,因为有这样的能量,才可以生化天地,才可以孕育万物,因为祂是由生化的能量聚合而成,因此叫“有物混成”,又因为是祂创造了天与地,故而说“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这个能量无声无形,又无处不有,无处不在,祂并非随天地万物而生灭,而是周而复始的运行着,从不停息。天地万物都是由祂所创造,因此可以说是天地万物的母亲。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我不知道祂的名字,若实在是要给祂取个名字的话,那就叫“道”吧,但一个“道”字好像不能完全说明祂,再勉强用一个“大”来说明祂,因为祂的确是无量无边。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返。”

“大”好像也无法完全说明祂,再用“逝”来说明祂,因为祂并非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向着四面八方不断造化运行着。

“逝”好像也无法完全说明祂,再用“远”来说明祂,因为祂好像无穷无尽。

“远”好像也无法完全说明祂,再用“返”来说明祂,因为返观我们身中时便可以窥探到祂。

“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

所以道因此而大,而一脉相承的天、地、人也同样大。

“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

在这个宇宙天地之间,有四大,而人就成为其中之一。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人效法地而生,地效法天而生,天效法道而生,道效法自然而生(这里的自然不是指自然界,而是一种自然而然、无为而任运自成的状态)。

至此,我们终于明白老子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老子要告诉我们自然而然、无为、任运、自成就是道的精髓。而天、地、人与大道一脉相承,因此也具足了这个精髓,所以若要证道、见道我们无需外求,只需在身内下功夫就能达到。

如何下功夫?

恢复我们心性的本真。

如何恢复?

内观觉照。

如何内观觉照?

觉知内心的位置;

觉知内心与思维的区别;

觉知内心与情绪的关系;

体悟内心烦恼挂碍的真相;

解脱烦恼挂碍的束缚;

开启性命中的本然造化。

这也是张庆祥讲师的“黄庭禅”所教授的内容。

故所谓证道、见道就是体悟内心烦恼挂碍的真相,而后解脱烦恼挂碍的束缚,而后开启性命中的本然造化的过程及结果,因此本章老子实际上是给我们指引了一条证道、见道的路。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张讲师的讲解请见次条,我们下期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
批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误解
道法自然,常怀敬畏——《道德经》第25章
如何理解《道德经》的道一定是先天的
《审度【老子道德经】之全译 》 ---25
《道德经》微学精讲【4】第25章——有物混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