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警惕】国人摄糖量30年升5倍!你吃了多少隐形糖?
高盐饮食的危害已经被大众所熟知,但高糖饮食尤其是那些富含“隐形糖”的饮食隐患目前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隐形糖”摄取新指针,向隐形糖宣战。世卫组织建议,人们日常生活糖摄取量最好每天不超过25克。


国人摄糖量30年升5倍


根据世卫组织1990年制定的标准,成年人每日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当天摄取全部热量的10%,约为50克。现在,世卫组织建议将这一标准改为不超过5%,以降低超重、肥胖和蛀牙等健康风险。


据介绍,游离糖指包含在加工食品、饮料中以及蜂蜜、果汁中天然存在的糖分。不少人认为,世卫组织建议限糖,是因为西方人喜爱偏甜饮食,而中国人更热爱咸味饮食,吃糖并不多。事实真是如此吗?


有报道指出,2008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国人人均一年吃掉的糖已达到19.6公斤,与30年前相比整整上升了5倍。若按人均每年摄入19.6公斤算,国人糖摄入量虽然比世界人年均超21公斤的消费量略低,但平均下来每人每日的摄入也接近53.7克,高过此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天50克的摄入量,而和近日减半的建议量相比,差距更大。


关于吃糖的坏处,大家知道最多的是对牙齿的损害,高糖饮食也是近视的相关危险因素。大量研究还证明,经常吃甜食,皮肤会比较油,容易长青春痘,得脂溢性皮炎,产生头皮屑。另有研究认为,糖与蛋白质形成的结合物会沉积在皮肤下,形成色斑。糖

可快速提供能量,但超量也相对易形成脂肪。研究表明,肥胖、龋齿甚至糖尿病人的增多确实与糖的经常超量摄入有正相关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指出,尤其是孩子,如果从小就生活在甜味食物包围的环境里,会形成嗜甜体质。




“隐形糖”大量存在


“我平时几乎不吃糖的,糖的摄入量肯定不会超标。”采访中,不少人都对记者如此表示。不过,即便你没吃糖块,食物中隐藏的糖你未必少吃。世卫组织指出,人们如今摄取的许多游离糖“隐藏”在通常看起来不甜的加工食品中,就如“隐形糖”,如番茄酱,一汤匙番茄酱就包含一茶匙糖。


范志红指出,生活中多数增甜的食品,都是添加了白糖。白糖隐形在饮料、糖果、面包、点心、饼干、能量棒、果酱、果冻、蜜饯、雪糕、冰淇淋、速冲糊粉等食品中。加了白糖之后,食物的体积一点都不会增加,味道却更好了,人们不仅不会因为增加了糖的能量而少吃,反而会想多吃点。


此外,这些都可能让你每天不知不觉摄入过多糖量。比如,喝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就能摄入约35克的糖;喝一瓶430毫升的果汁,就摄入约45克的糖;几块甜饼干含糖约10克,吃100克雪糕,其中可能就有近20克的糖……


除了这些容易被觉察到的甜味食品,餐饮业里有句行话叫“糖调百味”,在餐馆的很多菜中,糖都是必不可少的调料,如一份葱烧海参也许要加糖15—25克;红烧排骨、红烧鱼、鱼香肉丝也要加25—30克;红烧肉要加40—50克,九转大肠甚至要加50—60克;最高的是无锡排骨,每份要加入75克左右糖。而其他加工肉制品,如人们爱吃的肉脯里也含有不少糖。


世卫组织也提醒人们,放下手中的甜甜圈,少喝果汁、啤酒,做菜时少用番茄酱。



看懂食物标签远离“隐形糖”


要想避开那些“隐形糖”,专家提醒,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看加工食品上的标签。


如今一些甜味食品在标签上列有相关的含糖量,如一些可乐或果汁每100克含糖量在10克左右;一些雪糕也标明每100克含糖量约20克。对于没有标明含糖量的,可参考其碳水化合物含量,如一些饮料,其含糖量与碳水化合物含量基本相当。只要消费者多留点心,根据比例自己就能算出吃多少才能避免糖摄入超量。


另外,在标签中,跟“糖”有关的各种名词还不少,除了最常见的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还有玉米糖浆、麦芽糊精等。如果白糖、砂糖、蔗糖、果糖、葡萄糖、糊精、麦芽糊精、淀粉糖浆、果葡糖浆、麦芽糖、玉米糖浆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几名,就意味着其“隐形糖”的含量可能不少,吃起来应有所节制。



来源:京华时报

制图:小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看过来】世卫组织宣战“隐形糖”,糖摄入推荐标准再减半
警惕!“隐形糖”偷走你的健康
这些糖有一件隐身衣,看似不起眼,血糖飙升它最在行!
隐形糖,伤你没商量
惊人 | 不爱甜食一年也至少吃进40斤糖!教你6招远离隐形糖
儿童糖吃多 容易伤害骨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