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抑郁症--甘松(醒脾.解郁.安神)-朱良春
15、香甘松醒脾、解郁安神
   甘松,又名香甘松,味甘微辛,性温,为脾胃病之要病
    在宋人脾胃病方中较为常见,如《和剂局方》大、小七香丸,大沉香丸,木香饼子,木香分气丸诸方皆用之
    *行滞  (配香附、台乌药、丁香、砂仁、藿香、莪术等) 。
    *温中  (配肉桂、干姜等) 。
    *甘松温而不热,甘而不壅,香而不燥,微辛能通,故兼温中理气之长,且以其芳香之气,大可醒脾
    如李时珍说:“甘松芳香能开脾郁,少加入脾胃药中,甚醒脾气。”从《局方》诸方所列“主治”来看,诸如“脾胃气冷”、“不思饮食”、“心膈痞塞”、“气滞气注”、“脾胀脾疼”、“口淡”等等,皆因脾胃气滞寒凝所致,温中行滞,自为正着
    不过《局方》脾胃诸方有一个毛病,即香燥药用得太多,往往是集数味甚至十几味辛温香燥药于一方(其中有一个方子就以“集香丸”名之),脾喜燥而恶润,设是虚寒而湿困之证,用之确有捷效,若是胃阴不足,舌红、口干之人,则无异于抱薪救火,何况辛温香燥之品,也不宜久服、常服,否则便难免伤阴之弊
    是以金元医家,皆对《局方》有所指责,以朱丹溪为代表,后人未能深察,遂误以全部《局方》皆为辛温香燥剂,这是不公正的
    甘松这一良药,亦因此而鲜为人识,观《本草纲目》甘松条下,竞只寥寥数行而已,[主治]条下=,也只是抄录《开宝本草》的“恶气、卒心腹痛满,下气”几个字,无多发明
    张路玉《本经逢原》、黄宫绣《本草求真》诸书亦然
    *朱老治疗气滞胃痛、胸满腹胀、不思饮食、脉弦细、苔白腻者,常用甘松配香附、陈皮、香橼皮、麦芽、苏梗、焦楂曲、大腹皮、生姜等,取效甚捷。
      【慢性胃炎】
    男,37岁。素日工作较为劳累,不能按时进食,有时又常暴饮暴食,致胃脘经常胀痛,得噫稍舒。偶遇情绪拂逆,则其胀痛更甚,纳谷欠香,苔白腻,脉细弦
    劳倦伤脾,肝胃不和,气机郁滞
    治宜疏肝调胃,而和中州
    *苏梗、甘松各10克,广玉金12克,徐长卿、生麦芽各15克,佛手片、陈皮各8克,甘草4克。5剂

    二诊:药后脘胀显减,知饥思食,苔薄腻,脉细。原方损益,以善其后。

        甘松的另一作用,是解郁安神,此则人所鲜知者
    *朱老对胸襟拂逆,肝失条达,自觉腹内有气冲逆,胸闷如窒,或妇女经期乳胀,喜太息,无端悲伤流泪者,常用甘松,视其虚实,或与疏肝理气药配合,或与养心安神药配合,每收佳效。

      【抑郁症】
 
   女,34岁。头眩神疲,夜寐多梦纷纭,经前乳胀较甚,胸闷欠畅,太息始舒,苔薄质微红,脉弦
    *此肝郁气滞、气机失畅之咎
    *治宜疏肝解郁,而畅气机
    *药用:甘松、广玉金、丹参各12克,合欢皮、功劳叶各15克,淮小麦、夜交藤各30克,大枣5枚,甘草5克。5剂

    药后诸象均见好转,原方继服5剂而安
    *甘松的用量,一般为6~12克(汤剂),又以其含芳香性挥发油,故人汤剂不宜久煎,后下效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良春:甘松芳香以醒脾,解郁而安神
国医大师李振华 治疗浅表性胃炎医案
中药简说
朱良春用药经验 --- 香甘松醒脾、解郁安神
岭南名药砂仁:健脾 化湿 治孕吐
中药中的抗瘤卫士之甘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