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北故宫博物院:珐琅精品大赏(下)






清乾隆 掐丝珐琅酥油茶罐


高66.0公分口径42.0公分


藏人通常将拌制好的酥油茶,倒入陶质的茶壶内随喝随热;此一皇宫内御用的酥油茶罐,实用装饰兼具。


藏语称拌制好的酥油茶为恰稣玛,藏人通常将之倒入陶质的茶壶内随热随喝;此一皇宫御用的酥油茶罐,重达二十多公斤,除非用大杓舀取,否则只供装饰陈设之用。


浮雕卷叶组合松石、珊瑚的高耸盖钮,座落在镶松石珊瑚的莲瓣座上,华丽气派。器身表面以缠枝花为锦,其间装饰开光,盖面八片开光内绘饰风景与母子图;器身有十二片开光内绘不同的仕女、母子及花蝶图等;圈足四片开光则画饰山水。并在全器镀金镶边上嵌珊瑚、青金石和绿松石,珠玉点点、灼烁耀眼。



清乾隆 掐丝珐琅西洋母子图瓶


高39.1公分腹径17.9公分


铜胎,侈口、颈呈多阶式,丰肩,敛腹,撇圈足,鱼龙双耳。器内露胎,口沿下錾小花及蕉叶纹;颈上段筒状,蓝地缠枝花锦,前后开光处画西洋仕女;下层依次镌绣球锦和回纹、掐丝缠枝花、錾蟠龙及兽面各四、缠枝花等四层;肩镌回纹、莲瓣与云纹;腹部蓝地缠枝花锦,四面开光处绘不同西洋母子图,腹下方錾一圈莲瓣,圈足饰缠枝花。瓶口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一列自右而左楷书款。


敞口长颈的大瓶,以鱼龙为双耳,器形与装饰做工均精致华丽,显然是皇室御用的陈设器。


全器结合金工与掐丝技巧。瓶口、颈及肩部的金工,依次錾刻小花及蕉叶纹、绣球锦和回纹、蟠龙与兽面纹、以及回纹、莲瓣和云纹等四层。其他部分均以缠枝花为锦,开光处画西洋的仕女图和母子图。纹饰繁缛是乾隆皇帝独特的艺术品味。


清乾隆 画珐琅灵芝花卉杯


高9.5公分口径7.5公分


铜胎,筒形杯。内施浅蓝釉,外表白地绘五彩流云锦,二开光处绘灵芝、水仙、月季、翠竹、红蝠等,绿釉圈足上方饰两层菊瓣纹。底白地书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宋体字款。


此类纹饰繁复的器皿,除了其原本的用途外,通常也作为陈设器。

五彩流云为锦,其间开拓出两片开光,内绘灵芝、水仙、月季、翠竹以及红蝠,均是祥瑞之兆。



清乾隆 画珐琅福寿瓶


高13.4公分口径4.7公分


铜胎,口微侈,斜肩,梨腹。器内浅蓝釉,器表白地,口沿下绘回纹、蕉叶纹各一圈,肩饰如意云头纹,腹绘竹枝灵芝蝙蝠,下方装饰一圈莲瓣纹;外撇之圈足饰回纹,底浅蓝地书红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篆书款。


这类瓶子,除了有其原本的用途外,也宜做为陈设观赏之用。此瓶以象征长寿的灵芝、洪福的蝙蝠、以及竹子(与「祝」字谐音)为装饰的主纹,都是为祈寿纳福,故称之为福寿瓶。



清乾隆 画珐琅团花盖罐


高38.3公分腹宽23.5公分


铜胎,桃钮冠形盖,侈口,削肩,橄榄形罐腹。内施湖蓝釉,器外白地绘各种图案式团花为主纹,余以各种云头纹、夔龙纹装饰口、肩及圈足。底白地蓝书「大清乾隆年制」双长方框三行楷书款。这种装饰繁密西洋式花卉纹饰的文物,应是广州制品。


盖与器身密合,内可盛装物品之外,也宜作陈设器物。团花盖罐,全器都以繁密而具西洋风格的团花装饰,花团锦簇将盖罐装饰得艳丽娇贵。由盖罐的装饰风格,推测是广州的制品。



清乾隆 画珐琅西洋人物瓶


高36.4公分腹径21.0公分


铜胎,侈口,长颈,球腹,高圈足瓶。瓶内施浅蓝釉,外表为枣红色地饰缠枝花果为锦,颈、腹及圈足的前后开光,绘饰西洋人物、港口、船只、城堡、教堂等景致。器底白地书蓝色「大清乾隆年制」长方框楷书款。此器应是广州民窑烧之器皿。此件文物曾于公元1998年参加巴黎「帝国的回忆」展。


此类纹饰繁复的瓶子,宜做陈设之用。器表以具西洋风味的枣红色为地、繁茂花果为锦,于颈、腹及圈足前后开光,以西洋油画的绘画技法,画身着礼服的西方贵族、城堡、教堂以及依稀可见的船只等港口风光,不论是器形、色彩及装饰方式都具西洋风格。



清 画珐琅西洋风景六方盖罐


高40.0公分口径18.7-19.8公分


铜胎,全器呈六边形,颈肩腹间呈阶梯式区隔。器内施浅蓝釉,器表粉红地缀红点和缠枝花为锦地,颈、肩、腹六面开光内绘西洋风景及人物,两两相同,六边形矮足,底白地无款。就釉色及装饰风格,应属十八世纪后期广州进贡之文物。


这类纹饰繁复的盖罐,除了置放物品的作用外,也多用来作陈设器。

六方形的盖罐,全器施粉红地,颈、肩、腹间呈阶梯状,缀红点和繁密的花叶为锦,并于每一面均有开光,内绘西洋景物,画面两两相同,犹如西方油画中常见的题材。



清乾隆 画珐琅花卉高足盖杯


高27.4公分口径12.8公分


铜胎,四阶式盖菠萝形盖钮,敛腹,夔龙双耳,三阶式座的高足盖杯。杯内施浅蓝釉,器表盖顶錾装饰花叶,填烧松石蓝和宝蓝色釉,其余三阶粉红地绘西洋式装饰花卉。杯口与腹下方錾西洋式装饰纹样并填烧宝蓝釉;高足上下錾莲瓣纹填烧宝蓝色釉,其余均在粉红地上绘西洋式装饰花卉。足底露胎,阴刻「乾隆年制」无框楷书款。此器应是广州民间作坊仿西洋高足杯的形制制成。


这类器物,多为陈设器,当然也有置物的功能。三阶式的高足盖杯,器形类似今日比赛中的奖杯,镶嵌红、白色玻璃的菠萝形盖钮,镀金夔龙双耳,全器粉红地满布图案式的花卉,宝蓝色的部位,是以内填珐琅的技法装饰,无论造型或色彩均具浓厚的西洋风味。



清 画珐琅凤纹高足把杯


高23.0公分口径12.9公分


铜胎,钱币式盖钮的二阶式盖,以转轴与杯口相连,压下按钮即可开启,把手由双连环组合而成,以扁圆盒及外撇喇叭式圈足组成二阶高足杯座。杯内施浅蓝釉,器表白地,盖钮饰蓝色团寿,钮下装饰叶纹与如意云头纹,周围饰萱草、芍药、茶花等花卉与装饰花各一圈。杯身绘对凤,下方饰朵花,杯座内中空施浅蓝釉,器形与装饰方式均具西洋的工艺美术风格。此器应系十八世纪后期在广州生产的文物。


二阶钱币式盖钮,以转轴与杯口相连,只须压下按钮即可开启,巧思精妙,宜为盛酒或茶水用的把壶。


器身以一对开展双翼的彩凤为主饰,另以西式图案花卉填白。不论器形、纹饰与金工装饰,均具西洋艺术色彩,与中国传统的杯壶迥异,亦应属十八世纪后期广州制作的文物。



清 内填珐琅累丝盒


高9.0公分长17.7公分


银胎,盖分三层,上层圆形,次层长八方形,下层与盒身相同呈十二楞扁椭圆形。盒内镀金,盒外包卷须及方格式累丝网,网上的花叶、寿字和蝙蝠(其中四只系附在器面)填烧深、浅蓝,黄和紫色釉,器底镀金。此类填烧珐琅釉的技法俗称为点蓝或烧蓝。用点蓝技法制作累丝首饰的时间,一直延续到民国,此盒应属十八世纪后期到十九世纪制作的文物。

此累丝盒最特殊之处是盖分三层,依次为圆形、长八方形、以及与盒身相同的十二楞扁椭圆形,应是清代后期民间进贡入宫的文物。兼具实用与陈设的功能。


盒内镀金,盒外包卷须及方格式累丝网,网上的花叶、寿字和蝙蝠填烧珐琅釉,此种点填烘烤珐琅釉的技法,俗称为点蓝或烧蓝,细细累丝,教人叹为观止。



清乾隆 内填珐琅番莲纹提篮


高11.8公分口径13.4x14.6公分


K金胎,椭圆形八瓣瓜楞式腹及圈足。器内露胎,器表镌细弦纹为锦地,器腹刻转枝番莲花叶及莲花,提把饰卷草纹,圈足装饰橄榄形图案,填烧黄、绿、紫、蓝、红等色透明釉,细密的弦纹在透明釉下清晰可见,既美观又可使釉药更易固附在胎面。篮底白地书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


金为胎的内填珐琅提蓝,椭圆形八瓣瓜楞式造型,玲珑可爱,也是皇宫中的御用器皿,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孤品。


器表錾刻细弦纹为锦,器腹刻转枝番莲花叶,提把饰卷草纹,圈足装饰橄榄形图案,填烧各色透明釉,细密的锦地在透明釉下清晰可见,精巧可爱。



清乾隆 内填珐琅番莲纹五供一组


觚高22.5公分口径12.2公分

烛台高26.7公分足径9.6公分

觚高22.5公分口径12.2公分


觚:K金胎,器形仿古铜酒器觚的形制。器表錾刻细密的弦纹,在黄色透明釉下清晰可见,既美观又可使釉药更易于固附在胎面,图案式的红色番莲朵花及绿色的蕉叶纹饰,在黄色锦地中显得格外艳丽,器底白地书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宋体字款。


烛台:K金胎,钉状烛阡下有承接熔化下滴烛油的盘,烛状柱再接承盘及台座。装饰方式和年款均与觚同。


盒:铜胎,扁圆盒,盒内施浅蓝釉,盖面周围绘含八瓣花的龟甲纹为锦,中间开光内画传统山水人物;口沿饰与盖面相同的锦地,下方绘蔷薇牡丹和兰花等纹饰,底白地书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楷书字款。

觚:以K金制作,器形仿自古代青铜酒器的觚,清时期为皇宫中佛堂供桌上的五供组件之一,通常做为花瓶使用。


烛台:用K金制的烛台,包括烛阡、承接烛油的小盘、以及座等。为清宫中佛堂供桌上的供具之一,也可单独做烛台使用。


炉:用K金制作,形制仿自古代青铜鼎,腹侧有一对弧形耳,再加上三象足,造型独特,清时期是皇宫中佛堂供桌上的供具之一,也可单独做香炉使用。


觚:器表錾刻细密的弦纹为锦地,在黄色透明釉下弦纹依然清晰可见,而红色番莲花与绿色蕉叶纹饰,也相对耀眼。


烛台:器表錾刻细密的弦纹为锦,装饰番莲花与蕉叶,在黄色透明釉下清晰可见,既精致又美观。


炉:器表錾刻细密的弦纹为锦,装饰番莲花与蕉叶,填涂黄色透明釉,纹饰仍然清晰可见,既精致又美观,五供组件确实是气派十足。



清乾隆 内填珐琅西洋仕女执壶、杯、盘


壶高19.9公分最宽12.6公分

杯高4.8公分最宽8.2公分

壶高19.9公分最宽12.6公分


壶:K金胎,莲瓣座珊瑚钮之壶盖有炼与把手相连,壶流自器腹的龙口伸出,并以云纹横梁和壶颈连接,并与他侧的把手相呼应。壶身錾镌浮雕式西洋花草纹,填烧墨绿色珐琅釉为锦地,盖、颈、肩、腹及足部饰以各种形状的开光,开光处绘各种不同的花卉、西洋的房舍及母子图等。椭圆形足底平,阴刻「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


杯:K金胎,侈口敛腹圈足杯,附镂空云纹耳。杯内施浅蓝釉,身錾镌浮雕式西洋花草纹,填烧枣红色珐琅釉(上面再罩烧一层透明釉)为锦地,腹前后开光,绘西洋母子图,圈足绘各种朵花,底施浅蓝釉,书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


盒:铜胎,扁圆盒,盒内施浅蓝釉,盖面周围绘含八瓣花的龟甲纹为锦,中间开光内画传统山水人物;口沿饰与盖面相同的锦地,下方绘蔷薇牡丹和兰花等纹饰,底白地书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楷书字款。


执壶:以K金为胎精制成的内填珐琅壶,事实上其做工乃结合金工、画珐琅、和内填珐琅的制作技巧而成。当年应是皇帝御用的酒壶,也可做茶壶、珍玩、或陈设的珍品。尚有相同纹饰的杯及盘搭配成套。


杯:内填珐琅杯,也是结合了金工、画珐琅、和内填珐琅的制作技巧而成。应是皇帝御用的酒杯,也可作为茶杯、珍玩或陈设的珍品。与相同纹饰的承盘搭配成套。


盘:内填珐琅承盘,呈十二片莲瓣式的折沿平底盘,盘心突起处为杯座。此盘结合了金工、画珐琅、和内填珐琅的制作技巧,与相同纹饰的杯搭配成套。应是皇帝御用的器皿。


执壶:壶身錾刻浮雕式西洋花草纹,填烧墨绿色珐琅釉为锦地,盖、颈、肩、腹及足部有不同格式的开光,开光内绘饰各种花卉、西洋房舍及母子图等,精雕细琢,表现中西文化交融的时尚。


杯:杯附镂空云纹耳,器身錾刻浮雕式西洋花草纹,填烧枣红色珐琅釉为锦,开光处绘西洋母子图,圈足绘百花锦装饰。传统的杯形却又透露着些许的西洋风味。


盘:盘身錾刻浮雕式西洋花草纹,填烧墨绿及枣红色珐琅釉为锦地,盘沿、盘心和杯座装饰各形开光,内绘不同的西洋景致、花卉和母子图;盘壁内饰百花锦、外绘转枝卷草和花叶纹各一圈,表现出中西合璧的工艺美术风格。



清乾隆 内填珐琅番莲纹瓶


高13.1公分腹径8.8公分


铜胎,侈口,球腹,圈足外撇,颈、肩和腹分别錾刻浮雕式蕉叶、如意云头和番莲纹。器内施浅蓝釉,口沿下方绘花叶纹,器腹番莲纹间填粘蓝色涂料(似未经窑烧),四开光中绘不同的西洋建筑及母子图,圈足装饰填烧蓝釉的莲瓣,底白地书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宋体款。该器结合内填珐琅及画珐琅的技法制成。


番莲纹瓶结合了金工、画珐琅和内填珐琅的制作技法,原本置放于一个精致的筒盒内,显见是皇帝把玩的珍品。


瓶颈、肩和腹部分别錾刻浮雕式蕉叶、如意云头和番莲纹,口沿下方绘花叶纹,器腹填粘蓝色涂料,四开光中绘不同的西洋建筑及母子图,圈足以填烧蓝釉的莲瓣装饰。



清乾隆 内填珐琅嵌宝高足盖碗


全器高28.1公分碗高14.0公分

全器高28.1公分碗高14.0公分


K金胎,全器由盖、碗及座三部份组成。盖与碗是由两层壁接合成,内层表面满錾重迭短蕉叶纹,再填烧翠绿透明珐琅釉,叶片脉络清晰可见。器表则錾细密的弦纹锦地及四、五、六瓣花为装饰,填施翠绿透明釉,并镶嵌红、蓝色宝石为花瓣。碗心圆框内错「大清乾隆年制」三行楷书款。


全器为K金胎,由盖、碗及座三部份组成。乾隆四十五年,六世班禅曾进贡一件制作技法与装饰方式与此完全相同、而器形略异的盖碗,内盛红花,红花浸泡而成甘露水,也可做药用。此盖碗除了陈设之外,可能也是佛堂供具。


碗盖与碗是由两层壁接合而成,内壁满錾重迭的短蕉叶纹,再填烧翠绿透明珐琅釉,叶片脉络清晰可见。器表则錾刻细密弦纹锦地,并镶嵌红、蓝色宝石的花卉装饰,精美而庄重。



清 内填珐琅兽面纹方觚


高43.7公分口径18.1公分


K银胎,喇叭口而口沿竖立,丰肩,敛腹,底足外撇而底缘直立,觚的四角装饰矩形棱脊,棱脊的矩面饰不同的纹饰,类似简化的百寿文字,是一件制作非常精致的仿古青铜方觚。器内露胎,器表錾刻内含类似柿蒂纹之方格为锦地,口沿与足沿錾拐子龙,喇叭口四面錾刻兽面纹和图案化的蝉纹,肩饰蕉叶纹,腹部为兽面纹,足饰变形凤鸟和蝉纹、夔龙等纹饰,填烧蓝、绿、白、褐等色釉,属十八世纪中后期的文物。


此件仿古方觚的银胎内填珐琅器,做工非常精致,四角装饰矩形棱脊,应是一件从民间进贡的贡品,是一件精美而气派的陈设器,也可做为花瓶使用。


器表錾刻含柿蒂纹的方格为锦地,装饰繁复的纹样;颈与腹部四周的兽面纹是主题纹饰,使用鲜明的宝蓝色釉突显,极为抢眼;其他还装饰凤鸟、夔龙、蕉叶纹、图案化的蝉纹和拐子龙纹等。



清乾隆 内填珐琅拐子龙纹瓶


高22.5公分腹径10.6公分


铜胎,侈口,丰肩,敛腹,外撇圈足,全器呈六楞式。器内施浅蓝釉,器表填宝蓝釉,露出錾饰的镀金拐子龙、图案式团花及云纹等,底白地书红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楷书款。附木座。


六楞式的瓶,大方而典雅,是上好的花器及陈设器。器表填烧艳丽的宝蓝色釉,使裸露而镀金的拐子龙、图案式团花等纹饰更为凸显而炫目;虽然色调单纯,朴实中仍不失华丽的风貌。



清乾隆 内填珐琅海棠式盒


高8.3公分口径30x25.7公分


铜胎,海棠式盖盒,器内浅蓝釉,外壁錾浅浮雕式西洋卷叶缠枝花卉,间隙中填珐琅釉,盖顶开光处画西洋人物、港口、船舶。海棠式圈足内白地书蓝色「乾隆年制」双方框双行宋体字款。


海棠式盖盒,结合了内填与画珐琅制作的技法,是典型广东工艺风格的作品。盒外壁錾成浅浮雕式西洋卷叶缠枝花卉,间隙中填施珐琅釉,盖顶开光处画西洋人物、港口及船舶,再加上海棠式的造型,予人花团锦簇的美感。



清 内填珐琅贴金炉、瓶、盒


炉高14.8公分最大腹径15.1公分

瓶高12.6公分腹径7.2公分

炉高14.8公分最大腹径15.1公分


炉:银胎,狮钮,四开光式镂空盖,短颈,柿形腹,狮耳,三足鼎立。炉口挂一镀金内胆,炉腹及底部分别錾成龟甲及漩涡纹为锦,装饰连「T」、蕉叶等纹饰,填烧蓝、粉红、绿色透明珐琅釉,并于蓝釉处贴金箔花叶等,最后器表再施无色透明釉。


炉瓶盒是古代文人书房常用的熏香器组,炉用为焚香,盒是储放香料,瓶则是用以插放翻动炉内香块炭火的香铲及香箸。


此组熏香器,在银胎上分别錾刻出龟甲、漩涡、蕉叶等各种纹饰,填烧蓝、红、绿色透明珐琅釉,属于广东工艺风格,并于蓝釉处贴金箔花叶,最后再施一层无色透明釉保护,技法非常精致巧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瓷瓶欣赏—— 赏瓶
珐琅器鉴赏
清代乾隆朝御制珐琅器
景德镇粉彩形成的原因及发展
鉴宝知识库之粉彩
珐琅器的官窑:看这篇就够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