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来稿选登】只为见证段店窑的辉煌

原创征稿通知



      天林按语前不久,本微信平台首发了冯保收先生的文章:《北宋官窑就是汝窑,窑址就在段店》,之后,立即引发热议,留言者分成截然不同的两派,一派说这是国宝帮的文章,图中的器物都是假的,观点也不对;一派说,这是惊人的发现,意义重大,只要去过段店、了解段店,你就不会认为这是国宝帮的胡闹了。两派之间的争论白热到近乎对骂的地步。


      我们对古瓷的认识,一是源于对传世品的研究,二是源于考古的重大发现,但真正能提升认识的,还是考古的重大发现。我国地下毕竟有太多的秘密,拿古瓷研究来讲,几乎每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都是一次观念上的彻底颠覆,这说明,现有的认识还有很多局限性,事实真相往往都是需要考古来证明的!


      关于段店,真相到底怎么样?所幸的是,冯保收先生的努力没有白付,据知,段店的考古工作即将展开,到那时,真相将会大白,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冯保收,1950年1月出生,河南郑州人,现为中国古陶瓷学会会员、国家古陶瓷高级评估鉴定师、华夏(香港)古董研究会副会长、郑州鲁阳青瓷会馆馆长。业余从事古陶瓷收藏和研究20多年,现重点研究鲁山段店窑,先后发表了《鲁山段店窑汝瓷揭秘》《鲁山段店窑汝瓷探源》《鲁山段店窑钧瓷探秘》等关于段店窑的系列文章。

 

十余年的艰辛

只为见证段店窑的辉煌

——访段店窑瓷器收藏家冯保收

 

文/朱慧敏

 

7月的一个下午,烈日炎炎。记者来到段店窑收藏家冯保收的“藏宝室”,他的热情犹如这三伏天,毫不生分地与记者讲述了他的收藏故事。



在村民家观看出土瓷片


探索与发现


      今年65岁的冯保收原是大型国企的一名职工,研究收藏段店窑是近十年来的兴趣爱好。


      说起他和段店窑的缘分,还要从他最初的收藏之路说起。上班时期的他经常去绿城广场附近办事儿,而郑州最早古玩市场的雏形就在绿城广场,当时那里有很多卖书、卖瓷器、卖杂项的小摊铺,每当工作忙完或者是恰巧路过时,他总会过去转一转、瞧一瞧,买点“小东西”。起初他只是买点小古董、破瓷片玩,玩着玩着,就对瓷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收集各种瓷片来研究。记者疑惑地问道:“为什么当时看到那么多种类的藏品,比如青铜器、书画、宝玉石等,偏偏对瓷片、瓷器感兴趣呢?”他抿嘴一笑告诉记者:“这个其实没什么原因,因为我是河南人啊,河南省是宋代几大名窑的发源地,五大名窑中确定的汝窑、钧窑、官窑的发源地都在河南,而中国陶瓷又是中国几千年历史文明的载体,所以我为了研究方便,就选择重点关注本土有的瓷器,1997年古玩城正式建成后,古玩城里陆陆续续出现一些卖清凉寺汝瓷片的,当时已经公布清凉寺是新发现的汝窑遗址,我就开始买这些残片,重点关注清凉寺汝瓷,那个时候是买不起完整器的,就是弄点瓷片把玩、研究。”他告诉记者,1997年的时候,他上班有双休日、节假日,也没什么负担,有点闲钱和时间时就去买瓷片,久而久之便收集了很多瓷器残片。当时他收集的瓷片还比较杂,除了汝瓷残片,还收集过青花瓷,但是渐渐地,他发现在河南想买到好的青花瓷并不太容易,因为青花瓷收藏不是河南地区的强项,明清时期青花瓷在河南已经败落了,而高古瓷却是本地的强项,所以没多久,他就放弃了收藏青花瓷。那个时候,汝瓷片并不贵,一小片一二十元就能买到,而且很容易买到,所以最终他把重点放在了收藏研究汝瓷上。


      2002年,冯保收报名参加了一个由河南省考古学会举办的古陶瓷鉴定培训班,这个培训班在郑州市博物馆上课,当时给他们讲课的有赵青云、孙新民等这些瓷器方面的考古专家。这次学习对他的启发很大,他第一次系统地了解了河南古陶瓷的发展史,还有河南不同的窑口考古发掘的瓷器,这其中就包括清凉寺。参加完这个培训班之后,他更加确定了自己研究河南瓷器的决心,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2005年,冯保收在收集汝瓷片的过程中,遇到了来自段店村的人来郑州古玩城卖天青釉的汝瓷片,经了解这些瓷片确实是段店窑出的,这便引起了他的格外注意。此时的他已经具备了一定鉴赏汝瓷的能力,但他发现这些瓷片无论是釉色还是器形,好多都是清凉寺汝瓷所没有的。他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兴奋,拿着这些瓷片找朋友、找专家看,从此他开始关注段店窑,有意收集有关段店窑的书籍和资料,其中还收集了鲁山县志、地名志、矿产志等。他常跑段店窑口,他认为,段店窑并不只是唐花釉瓷有名气,汝瓷才是段店窑的核心产品。从这以后,开始了他与段店窑的十年情缘。



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王莉英、副会长孙新民、

沈岳民参观段店瓷展示与冯保收先生合影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冯保收开始疯狂地收集段店窑的汝瓷片、瓷器和窑具,随着藏品的积累,他发现这个窑口出现的器物和特征在教科书上大多都没有记载,这带给他的谜团和惊喜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像一个强大的磁场深深地吸引着他,深入研究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从此,他放弃了对其他所有窑口的研究,开始频繁出入段店窑,一心扑在段店窑上,只要有人说段店发现了新东西,他就会去看看是不是段店窑出来的、发现的地点以及出来的是什么东西。直到现在,在段店村一提起冯老师几乎无人不晓。


      冯保收拿起一本书告诉记者,这是我国第一部瓷史的编纂者、第一个明确提出汝瓷烧造地的民国时期湖南籍学者黄矞先生编纂的《瓷史》。他在这本书的“赵宋篇”中两次提到关于宋代汝瓷的记述:“鲁山县属汝州,即宋人所斥为汝器者。”“汝瓷以出汝州得名,即唐之鲁山窑,在宋瓷中称为诸窑之冠。”除此之外,不少文章都有记载段店窑汝瓷的相关记录,但是真正的段店窑汝瓷谁也没有见过,当他偶然收到来自段店窑的带有“大宋官窑”款的汝瓷残片时,他震惊了,这种特殊的款识意味着什么,对古陶瓷研究者来说都很清楚。他开始怀疑,历史上曾经记载的、这么多年不能确定的北宋官窑窑口难道就是段店窑吗?段店窑真的是烧造汝瓷的官窑吗?种种疑问让他既激动又兴奋,但这对他又是一次考验,他要先否定自己以前学过的知识,否定大众先入为主的概念,要先给自己信心去证明自己的怀疑。



河南考古院赵文军先生(中)在段店村考察


      冯保收给记者分析了一些段店窑和清凉寺窑的不同。在器形方面,段店窑除了包含几乎所有清凉寺器形外,还烧制生活、祭祀、三教、玩偶、文房、摆件器具,而且大型器较多,如梅瓶、大盘、花盆、佛像等;在制作工艺方面,段店窑器物的制作工艺较精细,使用了大量的模制技术和镂空技艺,器物较规范,胎体较薄,有的器物胎釉厚度不到2毫米;在胎质方面,段店窑胎质较坚硬致密,胎泥加工较精细有油腻感,手感较重,而清凉寺窑胎质疏松,胎泥加工粗糙,有气孔,吸水率高,半瓷半陶;在釉色方面,段店窑明显比清凉寺的丰富,究其原因是烧造时间较长形成的;还有就是烧造温度不同,段店窑大部分以煤炭为主要燃料,窑温高于1250℃,清凉寺窑则以柴烧为主,窑温在1160℃~1220℃。为什么段店窑烧煤,而清凉寺窑烧柴?经查史料,宋时煤炭是皇家专控物资,不是谁都可以用的,因段店窑的特殊地位,使用煤炭就不足为奇了。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款识,段店窑大量出现器物底部有明、暗刻纪年款、官窑款、宫殿款和其他款识的情况,清凉寺窑并未有发现,尤其段店窑汝瓷出现大量的带龙纹的器物、青铜器造型和器物上带官窑款识、宫殿款、纪年款识等,这在其他窑口绝不多见。


      我国古陶瓷专家耿宝昌先生在《复议宋官窑青瓷》一文中提出,关于汝瓷窑址“不应就是已发现的宝丰、临汝两地,应该还有其他地方”。著名古陶瓷研究者李炳辉先生也认为北宋官窑就是汝窑,其窑口在汝州附近。针对专家提出来的观点,还有段店窑发现的大量实物证据,冯保收对段店窑更加有兴趣,也更加有底气,但段店窑的默默无闻、不被重视甚至遭到破坏让他痛心,于是,他又开始了一段颇为艰辛的助推工程。



在段店采集标本


执着付出,只为它的辉煌


      鲁山段店窑位于河南省中西部的鲁山县,宋时属汝州所辖。当地瓷土、煤炭、水利资源丰富,这为陶瓷生产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该窑遗址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800米,面积巨大,地下窑炉众多,文化遗存非常丰富,整个村庄就坐落在窑址上。经中央、省、地、县文物部门多次调查以及省文物研究所1986年、1990年两次小规模田野发掘,获得大量的瓷器标本和窑具,其遗物之丰富、品种之齐全、花色之多样,实属罕见,经推论该窑始烧于唐,停烧于元。当时没有进行全面地发掘,汝瓷烧造区就在民居之下,只可惜没有涉及。


      段店窑古窑址1999年被确定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当冯保收这些年往返于窑口时,所看到的状况却是段店窑并没有得到完善的保护。他十分心疼,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保护这个地方,因这个窑已经有重大发现并具有极大研究价值,且在北宋时期很可能是皇家用瓷重要的烧造地,该古窑一旦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会造成永不可恢复的、难以估量的损失,一代名窑将不复存在,我们将愧对祖宗和子孙。他想让鲁山段店窑早日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让其真实面目早日公之于世,再现昔日的辉煌。2013年6月,他毅然以普通收藏者的身份给国家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局同时写信,向上级报告他的新发现,以及这些年的所见所闻,并说出他心中的怀疑即北宋官窑址就是段店窑以及对该窑现状的担忧,他希望上级领导给予高度重视,以加强对段店窑的保护力度和进行抢救性发掘。



农家发现的部分残片


      没过多久,冯保收就等来了接连不断的好消息。2014年6月,国家文物局给河南省文物局下了一份关于段店瓷窑址保护规划编制立项的批复,无论是从保护窑址真实性和完整性方面,还是从重视调查规划方面,国家都给予高度重视;2014年9月,由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强国工程委员会、习箴会智库委员会联合主办的“中国十大文化工程”发布会在京举行,在首选出的“中国十大文化工程”项目中,河南唯一的一个项目就是“河南省鲁山段店官窑汝瓷复兴工程”;2015年6月,中国政府采购网发布了关于鲁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关于鲁山县段店窑遗址保护规划项目的招标公告。一个个接踵而来的好消息及国家对段店窑的进一步关注行动让冯保收有一种像是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材的感觉,倍感欣慰,他总觉得段店窑腾飞在即,展现其当年的大宋辉煌已指日可待。


      可是在刚发现段店窑的那几年,冯保收可没那么幸运,他的观点是不被认可的,他写了三年的有关段店窑汝瓷的文章不敢对外发表,后来在赵青云老师的鼓励下,他终于给了自己足够的信心对外公开,但当他的第一篇文章投了4家杂志社时,等了大半年却没人敢刊登。然而他并没有放弃,他说:“那个时候我十分感谢赵青云老师,赵老师对我的支持非常大,为了能让我的文章发表,赵老师在文章最后署上了‘此文经赵青云审查’这句话,才有了第一家媒体刊登我的文章。此文一出,就立刻引起有关部门和广大古陶瓷爱好者的关注,纷纷咨询。虽然助推鲁山段店窑的过程很辛苦,可是我觉得这十年的付出还是值得的。”


      现在的冯保收感到十分满足,他没有过多的期望,但是有一个遗憾。这十多年来,他已穷其家庭财力,收集了很多段店窑的瓷器,可是他并不具备创建博物馆的能力,又不想让这些瓷器将来流离失所,他说:“如果当地政府能出资建立博物馆,我会无偿捐献我的部分藏品。另外,如果有人愿跟我合作建立博物馆,我会积极合作,我只是不希望这些宝贝放在没有供更多人欣赏的地方。”他还很自豪地说:“这些宝贝一旦展示,那是很震撼的,而且是大多博物馆都没有的。”



农家发现的部分残片


      经过多年的考察和了解,冯保收认为,鲁山段店窑并不是一座普通的古瓷窑,从发现的实物来看,在东汉晚期就已经烧制很成熟的青瓷,魏晋、北朝、隋唐也都出现大气的青瓷器物遗存。可见,其烧制青瓷时间之长在北方无任何窑口可与之相比,说它是钧汝瓷之源并不为过。不远的将来,鲁山段店窑将会以出人意料的新面孔展示在世人面前,有关柴、汝、官、哥、钧等古陶瓷在历史上的不解之谜将会在这里找到线索和答案,它或将改写现行的陶瓷史,这一切,我们都在期盼着。


欢迎分享、转载正能量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汝瓷史话
汝瓷的小史(四)
鲁山段店窑瓷器上究竟有多少唐宋密码待解?
唐鲁山花瓷与宋清凉寺汝瓷
河南平顶山鲁山清凉寺汝官窑遗址
《宋瓷之旅》第二篇 玉润天青话汝窑(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