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一长假不知去哪里?快点看过来,哪位藩王用过的宝物金光灿灿正在亮瞎人的眼?!

“金玉默守——湖北蕲春明荆藩王墓珍宝展”在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开幕,来自蕲春县博物馆、湖北明藩王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所藏的130余件(组)明荆藩墓葬文物精品亮相浙博,精美的展品以金银器为主,并有少量的玉器及瓷器,其中不少文物为国内首次展出。


展览将展至10月7日,欢迎观众走进展厅,在辉煌璀璨之间感受着明代宫廷艺术与皇室品味。



金镶宝石摩利支天挑心

年代:明

尺寸:高11.7厘米,宽8.8厘米,厚2厘米

            这件挑心,图案为密教中摩利支天像,三面八臂。头戴佛像冠,耳珰垂肩,颈饰璎珞。八手分别持象征日、月的红蓝宝石、弓、金刚铃、金刚橛、宝剑、箭、矛等物,背负金刚圈,双腿盘坐于双层宝莲座上。乘坐九猪驾驭的方形车舆,车下有五瓣莲座相托,红蓝宝石间隔镶嵌于莲瓣上。两车轮外侧各有一护法,一手持金刚轮,一手持宝剑,足踏祥云。簪身扁平,安于车舆背面,以方槽固定。




金镶宝三英战吕布图分心

年代:明

尺寸:宽40厘米,高11.2厘米

挑心之下,狄髻之前插戴的簪钗称为分心,通常为山字形。纹样选择上挑心、分心常常与其他簪钗一起组成一套完整的主题。这件分心,图案系从背面打造而成浅浮雕效果。题材为三国故事中的“三英战吕布”。正面上方一排城楼,城下四武将身披战袍,骑马酣战。一脸髯须者应为张飞,握蛇矛枪直刺吕布,吕布反身横戟。张飞马后,长须飘逸者为关羽,关羽手举偃月刀直追吕布。关羽身后,戴冠正襟的刘备提雌雄双剑,飞马杀出,三人激战吕布。

    “三英战吕布” 是明代宫廷杂剧的常见曲目,首饰纹样选择戏曲故事既是风尚,也多少代表着所有者的喜好。




珠子箍

年代:明

尺寸:宽40厘米,高11.2厘米

    即头箍。两端窄,中间稍阔的紫色布条,其上缝缀银珠。银珠上方两条金龙翔又于祥云间,金龙两边各两只小凤鸟。金龙下方三朵银珠组成的花,花心中又各是一朵金牡丹花片。头箍两侧各缀一朵镂刻精致的花朵。发箍一侧仍残留用以系结的布带。《金瓶梅词话》中提到“紫销金箍儿”当是紫色箍儿布上洒金装饰,其样式或许恰与这件紫色缀金银珠的珠子箍相似。      头箍是明代发饰中常用的装饰品,常常与花钿一起佩戴。《天水冰山录》“珍珠冠头箍等项”列有“珍珠大头箍二十条,珍珠小头箍二十条”,头箍上多缀珠以装饰,因而又称“珠子箍儿”。《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八回,春梅“头上翠花云髻儿,羊皮金沿的珠子箍儿”。



金镶宝花头簪

年代:明

尺寸:长4.5厘米,花径3.2厘米

    花头簪,宋元时即已流行,明代亦普遍使用。簪顶一朵金花,如梅、菊、牡丹、莲花。下与尖锥形簪脚垂直相连,簪脚多为银制。《金瓶梅词话》第八回、第十二回“金头银簪子”、“金裹头簪子”即此类。虽属于小簪子之类,但却因玲珑俏丽之美常常成为点睛之笔。蕲春的荆藩墓葬中几乎都有花头簪,有些镶嵌宝石,有些錾刻花纹,精致玲珑,灵气十足。

    荆恭王朱翊钜,是第七代荆王,嘉靖三十四年(1555)袭封。元妃胡氏,嘉靖四十三年(1564)薨。隆庆四年(1570),朱翊钜薨,与王妃胡氏合葬。荆恭王墓早年被盗,2007年公安部追回被盗文物84件套。



金累丝镶玉蝶赶梅耳坠

年代:明

尺寸:长7厘米


    明代耳饰分为两类,即耳环与耳坠。区别在于,耳环插戴的细弯钩与前端的装饰部分直接相连,而耳坠的装饰部分以悬坠方式与细弯钩相连。 

这件耳坠装饰部分上部是一个金五爪提系,五爪之端是五个云钩。提系下焊接一顶金累丝花叶伞盖,其下缘用金丝条做出披垂的沥水。伞盖下缀一金累丝镶玉的装饰物,将白玉制成蝶赶花的薄玉片,嵌在两枚金累丝的花蝶之间。这与浙江临海明王士琦墓出土的金镶玉蝶赶梅耳环形制几乎一致。而上端的伞盖则与兰州上西园明肃藩郡王墓出土的金累丝镶玉灯笼耳坠一致,结合兰州出土实物及明人肖像画中所绘耳坠可判断,这件耳坠的提系云钩上原也应悬挂事件或珠串以为装饰。



“嘉靖三十四年”铭杏叶金壶

年代:明

尺寸:高32.6厘米,宽21厘米,厚10厘米


杏叶执壶,是明代常见的斟酒器。《天水冰山录》中的记录有“金素杏叶壶一十一把”,“金飞鱼杏叶壶二把”,“金麒麟杏叶壶二把”。飞鱼、麒麟当指纹样,杏叶则是其形制。定陵出土锡明器中有自名“锡杏叶茶壶”,即在壶的腹部贴饰杏叶状图案。明人绘画中与明代版画中也常出现杏叶执壶。

 这件杏叶金壶。盘口,细颈,椭圆垂腹,圈足。狮钮盖,盖顶一只金狮戏球,狮钮与壶鋬之间一条金链相连。鋬扁平,凸脊,两端做成龙首形分别焊接于壶颈及腹部。壶腹做出杏叶形开光。流管方形,末端龙首形焊接于壶腹。外底阴刻楷书竖行三列“嘉靖叁拾肆年柒月内造玖成/金壶壹把哲盂壹個菊花台盏/壹付共重贰拾陆两零贰分整”。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相关历史知识

明朝秉承“藩屏王室”,大兴分藩之制。明朝共有藩王266位,而湖北境内共有藩王44位,先后累计受封藩号12个。在湖北的藩王内,钟祥的梁庄王因其墓室中出土的大量随葬品而广为人知。相对而言,地处蕲州的荆藩王受到的关注较少,然而,荆藩王却是湖北藩王中传承世系最久的。首位荆王朱瞻堈,是明仁宗朱高炽庶六子,永乐四年(1406)出生,永乐二十二年(1424)封荆王,宣德四年(1429)八月就藩江西建昌府,府治在今江西南城县。正统十年(1445),荆王将藩地迁至湖北蕲州。蕲州位于长江中游下段,“左控匡庐,右接洞庭”,“以吴头楚尾、荆扬交会之区称之”。朱元璋灭元后,改“蕲州路”为“蕲州府”;洪武九年(1376),降府为州。虽然级别下降,但蕲州的地理位置却颇有优势。而荆王宗室迁至蕲州后一直延续到明末。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攻破蕲州城,火烧荆王府,结束了荆藩宗室在蕲州198年的历史。198年里,荆王世袭十代,荆王之下又分封郡王11支,郡王之下又有将军、中尉数十人,可谓枝繁叶茂、繁衍昌盛。




富丽堂皇的荆王府虽因张献忠的一把火而成灰烬,但那些精致的王室用具却被封存在地下宫室内。明清两代的蕲州地方志上详细记载荆藩王室的墓葬所在地。此外还有朱氏后人所编宗谱《荆藩家乘》,也为考古人员寻找荆藩墓葬提供了许多线索。当地文物工作者实地考察发现,大泉山脉是荆王宗室成员墓葬的集中区域。大泉山是蕲春、武穴两地相连最长的山脉,全长约26千米。实地调查已发现的大泉山地区荆藩宗室墓有49座,包括荆王、郡王、将军、中尉等各个等级,但部分墓葬因历史上的盗掘、开荒、农耕、水利等种种原因遭到毁坏。

虽然不少墓葬受到扰动,但仍出土大量珍宝,这些文物目前分别保存在蕲春县博物馆、湖北明藩王博物馆以及湖北省博物馆中,此次展览,汇聚三馆所藏明荆藩墓葬文物精品。


《华豫之门》所发内容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我们会立即做出处理;传播传统文化,分享鉴藏知识,弘扬正能量,是我们的宗旨,我们崇尚分享。其他平台转载请注明:(来源:华豫之门官方 公众号ID:HNTVhuayuzhime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朝藩王的雍容与奢靡,360度无死角
荆王府史话——第一代荆王朱瞻堈
嘉兴王店李家坟明墓清理报告
三国大美女貂蝉,为了迎合董卓发明一件东西,美女都喜欢!
貂蝉为掩盖生理缺陷,发明了一个小玩意,如今的女人都在用
好看的头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